|
这要从五世班禅说起。
' S; n! Y6 ?- \& ?# U) y# @( J3 u9 L7 J# r( }4 U
五世班禅生于公元1663年,出世后就被扎什伦布寺认为可能是四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并接到寺内居住,扎寺随即向西藏统治者五世达赖喇嘛请求指示,但后者却未置可否,仅仅说好好照顾这孩子了事。
- t. I# c! z. K s+ n* S
8 }1 C8 ?4 s* h- O; L; C# g3 A要知道,当年四世达赖死后曾出现不止一位候选灵童,正是四世班禅最后拍板,五世达赖才脱颖而出。做为四世班禅的弟子,西藏神王在师父圆寂时曾大张旗鼓宣称要寻访转世灵童,但现在真有了眉目,达赖却又显得不怎么热心了,其态度颇让人玩味。
" j/ i) F/ x0 r5 [( h8 d1 M
- b2 B4 j/ c5 e+ s: x, \由于未确认身份,僧人们议论纷纷,小灵童在寺内待得异常尴尬,只住了四个月就被送回家。扎寺随后又一次请示如何处理,这次达赖答应先考察一下再说,据说这个孩子每次都正确辨认出了其前世使用过的物品,从而使得扎寺下定决心第三次请示,最后达赖喇嘛总算承认了灵童的身份。/ m; _4 X8 c- Q$ l! o4 ^! f$ |
0 l8 u) j( i$ m. S& |4 E
八岁时,小班禅前往拉萨正式由五世达赖授沙弥戒。按当时惯例,师父将自己名字罗桑嘉措的一部分赐予弟子,为他取法名罗桑益希。此后双方来往很少,直到1683年,班禅年满二十一岁,再到拉萨受比丘戒时,才被西藏摄政桑结嘉措——他们同是五世达赖的弟子——告知师父已经闭关入定,不见任何人,也不能给他授戒。
6 f: j$ w6 V& t8 }' V& d% Q1 q
) y* k- U; l9 s( q年轻的班禅不得不失望而归,最后只能由扎什伦布本寺活佛授戒。其实,达赖喇嘛已圆寂一年了,但消息却被桑结严密封锁,不仅黄教二号活佛班禅,就连清朝皇帝也不知道。9 J9 k8 m( N+ y: k) d- m4 T$ A1 f. _
" o5 Z$ }* M! Q7 J" V8 A公元1697年,班禅突然接到桑结嘉措来信,说师父业已圆寂多年,我因奉其遗嘱故秘而未宣,现在他的灵童已经找到,并将迎接到布达拉宫坐床等云云,一直蒙在鼓里的班禅大惊。/ ?) n3 M' }7 B1 u- g
+ d+ i3 t5 P# h; g: F" _& `+ X8 @原来就在一年前,康熙亲率大军深入外蒙讨伐准噶尔大汗噶尔丹。从擒获的准噶尔俘虏口中,皇帝震惊地得知五世达赖竟早已不在人世,十多年间黄教教廷以达赖名义发布的那些法旨,其实都是桑结嘉措矫诏而为。; i- R; D* D# n' ~$ V+ Y5 n
: y: u* @( i0 W8 `由于桑结在战争中明显偏袒噶尔丹,清廷早看他不顺眼。此时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愤怒的康熙立即西藏摄政下了一道措辞极其严厉的圣旨,并特别声明,如果得不到合理解释,将不惜开战。5 {+ ?) [1 q. E5 O
( m1 o. L9 }+ J/ \2 T
惶恐的桑结嘉措不得不低声下气,说匿丧乃迫不得已,为的是维护西藏的长治久安,避免因达赖喇嘛去世而引发局势动荡。桑结保证,其实早就寻访到了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马上就安排他坐床继位。鉴于进军西藏的难度实在太大,而桑结又服了软,皇帝最后相信或装作相信了他的说明。3 \. F% l- d4 ~; J8 S9 j, E
6 S9 B% [9 r8 W! F2 u3 V
不久,应桑结嘉措要求,五世班禅来到羊卓雍措湖畔的浪卡子,为达赖灵童剃度后授予沙弥戒,将自己名字中的“罗桑”赐予弟子,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简称仓央嘉措。
$ ~! ^$ y3 y, s" `
- j6 ?. ~5 b4 J; k' W8 X据五世班禅传记,仓央嘉措坐床后,对宗教与众生安宁不甚关心,有不少违反戒律的行为,班禅听到这些传说后,特意写信给达赖和摄政,苦口婆心地希望仓央嘉措努力钻研经典,参加僧众辩沦,继承五世达赖创立的伟大事业,切勿自暴自弃。4 W H- y: R5 x5 i% _# X
2 c; i! E3 `# Y/ m4 D
桑结嘉措回复老同学,仓央嘉措学习佛经不甚用功,我也曾对他一再规劝,但未蒙采纳。希望班禅做为师父,多多去信指教,同时小达赖也快二十岁了,按规矩应授比丘戒,请班禅届时授戒。仓央嘉措则回信说自己生性不喜辩经,他愿意与师父会晤,但不肯再受戒,搞得班禅很不高兴。3 M& u4 N, n& |5 y: Q! ~% P
+ h. T# Z5 w9 N: M& ?
终于那一天,扎什伦布寺中的日光殿,放浪形骸的六世达赖跪在其师五世班禅面前,声嘶力竭地反复哭述:“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惭愧……但若上师不收回先前授给我的沙弥戒,还我自由,我将面向扎什伦布自杀!二者当中,请上师自择其一!”
1 X; B5 K# I: }4 v8 D- c& q4 J4 m, a' W; u" A
这是发生在公元1702年的事情,当时预定由班禅给达赖授具足戒——即前面说的“比丘戒”, 只有受过此戒才能成为比丘也就是正式的僧侣。仓央嘉措来到扎什伦布寺,可年青的神王不仅拒绝师父给自己授具足戒,甚至连此前授过的沙弥戒也不想要了。
) y* ^' e2 Q. g! k, K o, p0 C% F. ?5 h# m% E, V' m x
五世班禅反复劝说都毫无效果,面对态度如此坚定的弟子,无可奈何的上师只有徒然叹息。最后,仓央嘉措给班禅重重磕了三个头,哭着希望师父原谅他,不要生气,然后毅然决然地返回拉萨。
" P# v/ ]# g: L# A9 r M
$ P* @! G& o; e ]# K, Z5 x" X班禅在他的自传中详细记下了这段尴尬的经历,而陪同仓央嘉措来扎寺的达赖经师嘉木样协巴,也留下了类似的记录,因此该情景很可能真实发生过。嘉木样后来到甘青藏区传教,在那里创建黄教六大寺之一的拉卜楞寺。
; H- {% l7 \3 d' H; ^2 m6 Z, S% W, {. @( ]0 @0 h- x0 [
西藏的天下是来自新疆的和硕特蒙古人为黄教打下的,蒙古汗王一直掌握着军权,与藏人主导的西藏地方政府勾心斗角冲突不断。公元1705年,五世班禅多次调解无效后,摄政王桑结嘉措和蒙古首脑拉藏汗终于火并,桑结兵败被杀,他扶持的仓央嘉措也失去依靠,被蒙古人囚禁起来。1 O2 {# H/ B( }0 l
9 u O% q* |: o; B I$ _& h) o拉藏汗也是五世班禅的弟子,他决定借关系好的班禅系统压制敌对的达赖系统,对师父表现出十足的尊敬,陆续赠送大量土地和庄园,这种慷慨的馈赠伴随着蒙古人的耀武扬威和藏人仇恨的目光,使五世班禅显得越发尴尬。
/ }3 s G& z" D4 M. d
) o0 D: K+ [) X' K班禅系统和蒙古人的关系很有意思。当初,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拿下西藏,宣布将这片土地供养给五世达赖喇嘛的同时,采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行动,他拜扎什伦布寺主持罗桑曲结为师,后者是黄教最德高望重的僧侣,四世和五世达赖的师父,人们普遍认为,四世达赖去世到五世达赖成年的二十来年间,他是黄教事实的最高领袖。
: A' d1 `0 I+ H9 @- ?9 D8 e" z
1 u- D: Z5 j- J固始汗赠予师父“班禅博克多”尊号,该词梵藏蒙合一,意为“智勇兼备的大学者”。黄教集团宣称罗桑曲结是第四世班禅喇嘛,又追认了三位前世,而西方学者则直接将罗桑曲结称作一世班禅,罗桑益希等后世活佛则从二世排序,这也导致班禅世系有中外两种不同计算。
" z# v/ U3 @: h7 G+ g; f& H% d# c' g' A8 V
有种说法认为,因为五世达赖当时太年青,固始汗才选择年老的班禅为师,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黄教拜师看重学问而非年龄,宗喀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人岁数大于老师。3 J/ n8 _8 h1 F$ @0 m
6 J& x/ ]& T4 T1 j
睿智的蒙古汗王无疑是想在黄教内部形成合理的均衡,避免达赖一家独大。到了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蒙古人终于和达赖系统火并,鉴于被杀的桑结嘉措在民间享有崇高威望,拉藏汗想彻底搞臭对手,到处散布前摄政王的丑闻,不仅说仓央嘉措其实是桑结私生子,还上奏清廷,怀疑仓央嘉措是否真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要求皇帝派专人鉴定。
! [# Q7 `' Q9 e Y/ k1 ~% S6 r- K, K9 E& ?! }
康熙哭笑不得,为了照顾他册封的蒙古可汗面子,只好派了个据说是精通相术的家伙来西藏。在皇帝特使要求下,仓央嘉措脱得一丝不挂,被上下左右仔仔细细打量个遍,心中的羞辱可想而知。做为黄教高层和拉藏汗的上师,达赖尴尬的师父班禅或其派出的代表,很可能也被安排在现场以做人证。
4 Q, Z% V! a3 ~- q# z9 v* H随后,拉藏汗宣布废黜仓央嘉措,他事先曾去征求老师的看法,不过班禅没发表意见,而是推说应该请护法降神才妥当,估计是想避免不得不正面回答的难堪吧。# R# T" T, M$ N; K
/ P6 r* T9 f) U- X: C; a$ b上师的窘迫并没结束,不久,拉藏汗将仓央嘉措押送京师(途中死于青海),又宣布一个青年僧人才是真正的六世达赖喇嘛,但民间一直有传闻说这个小喇嘛其实是拉藏汗的私生子。7 e. Y3 q# s2 ~; Z v8 ~
. }( i0 ^& P0 F1 Q2 ~$ y
在拉藏汗请求下,五世班禅不得不第二次为“六世达赖喇嘛”授沙弥戒,这回是将自己名字中的“益希”赐予徒弟,取法名益希嘉措。由于蒙藏僧俗对仓央嘉措念念不忘,康熙皇帝专门派人询问班禅“六世达赖喇嘛”真伪,班禅不得不出面为新学生辩解,说益希嘉措绝非冒牌货。这事造成了相当大争议,也给班禅名声带来了负面影响。
7 _- v f: M+ x: k. _1 a& @( G- M! U% u$ N' \6 l s
差不多同时,黄教集团宣布在理塘找到了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噶桑嘉措,一时两个达赖喇嘛并行。达赖系统大多数人支持噶桑嘉措,而班禅系统及达赖系统少数人如嘉木样等则支持益希嘉措,黄教内部一片混乱。
+ l9 z5 h& s0 Q+ N& D. G' l- s1 U$ z: b& x5 N
公元1713年,为稳定动荡的西藏局势,康熙正式册封罗桑益希为“班禅额尔德尼”——这个梵藏满一的头衔意为“珍宝般的大学者”——并且宣布,班禅额尔德尼的宗教地位和待遇,与达赖喇嘛等同。
9 \7 U: g' L7 T
8 y! M$ ?9 g" A' |这标志着班禅系统正式获得帝国当局认可,“班禅额尔德尼”也代替“班禅博克多”,成为以后历代班禅的法定尊号。清廷无疑想在达赖之外再扶持一个平等的活佛体系,必要时实行对冲,一定程度上抵消达赖独大带来的不利。
# L, A) D* ?1 Q$ n0 @$ b t7 T& ]; b: ^
+ Q2 U& P0 L# n" a5 u(待续)
- A. V! k& @; y* {# T6 t7 d0 A: N" D. }: j0 i* W+ i$ D
——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欢迎关注——
/ w" D+ M, G4 K, [!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