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3 i" ^/ c8 R* [& @, x
4 n6 i2 l/ i! W# q8 e提到凯申公的密码破译,说说几个人,毕竟你得先有无线电通讯才能提的到密码破译。
( O2 S8 K7 g5 l$ C% L, ~1 O+ V/ A8 L% O+ `: i8 z, c
第一个是温毓庆。温毓庆可以说是清华的,他生在香港,在香港读书,后来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去美国后在哈佛学的是无线电,1921年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北大、北洋(今天大)做教授。他和宋子文是同学,他老婆和宋美龄是闺蜜,他的后台我们是看得到的。1936年掌管交通部电政司。
+ C" N0 D/ V4 x" E" A$ n& K _0 o% r1 p H* z+ J
温毓庆的密码破译,始于炒股。1928年1月刚刚进入政坛,温毓庆掌管交通部无线电国际局。当时他也炒股,他发现很多大亨派人在国外搜集经济情报,加密后发回国内,为了自己炒股方便,温毓庆开始破译这些人的密码。1928年4月,温毓庆开始破译汪精卫的电报,并呈交宋子文。宋子文转交蒋介石之后,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于是让他担任自己直辖的电务股负责人,这一职务对外秘而不宣。后来蒋介石整合破译机构,也是第一个先想到他。
% E& N V1 I* F& ?' L% G! L; E0 h8 N% s0 F( O4 q1 n
第二个呢,是徐恩曾。徐恩曾也曾留学美国,学习无线电。他的后台是亲戚陈氏兄弟。和温毓庆干了好几年教授不同,徐恩曾早早就走陈立夫的关系当上了官。虽然学的无线电,但是他还是喜欢干特务,一个后果导致被他挑中的TG三大特务都是无线电方面的人才。1946年,已经在政治上垮台的徐恩曾还以“电机工程师协会”会长当了国大代表。40年代徐恩曾还曾经在重庆见过老熟人李克农,克公无所谓,徐颇有尴尬。克公、钱壮飞、胡底三人曾经就在钱壮飞的办公室开党小组会,文件就放在桌子上,别人进来他们也不收。 4 c" Y6 I% ~1 v* \0 o4 o
0 T; H+ ~+ V2 g6 [/ _第三个呢,是魏大铭,他的学历和前面两位比不值一提。最早有特工总部的时候,军统中统的前身还是在一个锅里吃饭,戴笠想发个电报,只能请中统麾下的人代发,因为自己没有通讯网络,这种事情戴笠怎么可能忍受得了?于是魏大铭出现了。魏大铭本来帮胡宗南建了个通讯网络,但是他不想去艰苦的地方,于是胡宗南就把他推荐给了戴笠。魏大铭的长处在于硬件研究改进和收发报水平,另外也长于培训学生。那个推荐美国亚德利来教大家破译密码的间“黑室”人也是他,实际情况是亚德利来了之后大家才发现他的水平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抗战胜利后被戴笠关了起来,后来去了国防部二厅。 j2 C+ S( i8 b/ f2 U8 Z
这里多插一句:魏大铭的老师是中国无线电视祖师爷之一的李范一,李范一和董必武、陈立夫都曾经是同学,解放后曾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无论我们自己人还是KMT都认定李老是党员,但是李老自己不承认。
; S' \8 S. o) V4 a: j0 n6 v * c0 g7 ^$ `2 V; P% t5 y% v' s: V
2 y8 @" Y2 S A9 T# B8 i; v: P& u' W X, `$ r! v( @" \9 {8 m: o
第四个是毛庆祥。和前面三个人不同,关于无线电他一点也不懂,但是他是蒋介石的亲戚兼亲信,所以在一起说话,毛庆祥说了算。就像《武林外传》里葵花派四大长老,不会武功那个最大。当然毛庆祥也是留学生,学的是水产。八卦一下,毛庆祥老婆叫严振东,看过《黄飞鸿》的都知道我八卦什么
* `4 V- M3 t7 t) b1 I6 J* D毛庆祥
' y R' f4 \/ h. a& u
, s" g" c4 q/ u/ _ P0 X- w7 q) f好了,下面进入正题。1936年3月1日,“密电检译所”成立,温毓庆任所长,这是蒋介石为了取得日本方面的可靠情报,命温毓庆组建一个专门研究日本外交、军事等方面秘密电码的机构。每个月给经费肆万元,当时100元法币还能买两头牛。何应钦曾经找温毓庆要情报,凯申公不给。何应钦一怒之下,从交通部找人自己也搞了一个。
; z; h# A1 r2 N5 J1 o
! X% |( q$ Z& }9 G2 w戴笠手下有魏大铭这样的干将,自然也要搞一个。毛庆祥虽然不懂,但是有常凯申撑腰,于是也搞了一个,在军委会里面,拉了徐恩曾、郑介民当顾问。没人就直接从别的部门要,反正也没人敢不给,反正大家也不会给精兵强将。大家觉得这毛庆祥不是纯属添乱吗?那你就看不懂常凯申的布局了。
6 y) ]5 o1 W4 q& @& Q8 _. H% \) v: X' g% i
大家折腾完了,常凯申一声令下,所有部门整合,领导班子自然是原来的头头们往一块凑。能力最强、成果最好的温毓庆显然要当一把手,魏大铭和毛庆祥做他的副手,何应钦手下那一个呢?跟委员长对着干还能有官做?滚吧。这样一来,权力不都集中到宋子文派系的温毓庆那里去了吗?还没看懂?那你玩政治,一定会被常凯申玩死。
6 o. ~. x! Q! \2 O$ C& u, U' d* V& A
好了,温毓庆和魏大铭都是技术专家,毛庆祥可不是,所以他只能管业务之外的事情,比如人事和日常工作,这下大权落到了毛庆祥手里。 6 T+ \' I6 H, }1 U+ F' z& a) |
. m6 K- s: x: S a: @- S. B5 A
温毓庆和魏大铭怎么可能忍受得了,于是温毓庆搭上了戴笠这条线,他老婆搭上了宋家和孔家这条线,终于从毛庆祥手里夺回大权。那么为什么戴笠支持温毓庆呢? $ B, |7 ~! j$ T: a4 H" k
) _4 r, L! h- |/ [" w) f* S6 {: j
温毓庆身体不好,果然1940年,四个部门合一后不久他就去香港疗养了。毛庆祥已经靠边站,自然是军统的魏大铭说了算,于是这一部门在实质上落到了军统的手里,虽然理论上,这个叫“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部门只对蒋介石一人负责,别的部门根本想也不要想。哇!戴笠好厉害!!
$ c( S# L3 |4 F. u( z0 r' M9 Z( ]5 d6 ~! ~
你还看不懂常凯申的政治手腕?我来讲解一下。魏大铭掌权十个月,弄得大家都很不爽,于是毛庆祥在常凯申面前抓住他的小辫子告了一状,常凯申一纸命令,魏大铭灰溜溜滚回了军统,从此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成了毛庆祥的天下。毛庆祥只对蒋介石一人负责,也就是说这个部门彻底成了蒋介石直辖,军统中统马桶再也别想插进一只脚去。虽然毛庆祥业务一坨屎,但是前面温毓庆和魏大铭两个内行已经把工作和人事都理顺了,他只需要当甩手掌柜即可。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里面的军统成员呢?统统都被毛庆祥赶了回去,戴笠不得不在军统里面自己成立了一个“特种技术研究室”,魏大铭当主任。这个 “军统特种技术研究室”在这里友情提示,一定要记住,后面还会以很有趣的形式出现。至于温毓庆,他很识趣,也有后台,不久就去美国享福去了。
% W( C6 W- P& {7 K今天的干部们要是想外行领导内行,或者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当一把手,不妨学学凯申公的御下之术。; z% _- _2 @' g4 _
: t+ ^( S6 b) f i% h9 S2 I
+ n% `6 ]$ {; I0 T w毛庆祥大权独揽之后也乍翅,想当交通部长,直接被凯申公给按住了。于是他52岁就退出一线了。 * |7 t8 t; Q$ q o, V1 B1 i
. r8 Y# f) p+ D8 |9 n$ X: D' B1 O6 W
委员长:“难逃余之一握”
# x. F, j% I0 B8 x4 Q/ i9 J9 d/ A; |) r; `
说到这里,还有个被毛庆祥整合进来的机构,在一般果粉眼里不知道,在高级果粉眼里故意不提,这就是军令部二厅下面的“中苏特种情报所”。委员长通苏比通美可早。中美合作所建立的要比中所合作所晚不少时间呢。
9 _% B+ b0 q+ v9 s
F* x3 p& u# g3 h) ^1 e$ J下一部分讲讲党国的密码破译人才。 : {7 M2 t( m' C! a
* t0 D |3 V2 J" z' \2 `; x$ Y! ~' r% e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