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1-7 11:21 |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禅人 于 2011-9-25 22:43 编辑 3 c& Q2 r5 m! o/ t- l! R
4 Z- [. r0 ?- C0 r+ L: Z网友淮夷新发了一篇书评,介绍一本讲述鹦鹉与研究它的动物学家的故事,那只聪明的鹦鹉与作者一起生活了三十年,作为动物认知学教授的该书作者认为,她的鹦鹉具备了幼童的智力和情绪。
\% ~: y0 m' Q2 x8 C" U2 Q' W* j' J) A/ \" F; I
看到这里,不由想起一个关于鹦鹉的笑话:1 Z- @0 A$ D; O4 [& }4 j: ^1 r
5 d b1 s" B! z" j有位年轻女士去宠物店买鹦鹉,一看标价都好几千,就问老板有没有便宜点的。老板指了指角落头:“那个只卖250。”女士问:“为什么会便宜那么多?”老板说:“因为它嘴巴不干净,许多人不喜欢。” “哦,”女士想:鹦鹉学舌嘛,鸟是可以调教的,毕竟便宜这么多,我买回去慢慢教它说话懂礼貌就是了。% `+ a6 g! ~) q$ O
& C8 @; n1 K+ I" A1 s; p
女士回到家,把鸟笼放在桌上,开始更衣。就听那鹦鹉叫到:“小妞,你的腿真漂亮,给我摸一下!”女士很生气,拎起笼子教训道:“你这只下流鸟,我要罚你在冰箱里呆三分钟,看你以后还敢说脏话!”三分钟后,鹦鹉被提了出来。女士教训说:“以后说话不得无礼,听见没有?”鹦鹉冻得瑟瑟地频频点头。第二天,女士出门购物回家,又开始更衣,鹦鹉看了又忍不住:“小妞,你的咪咪真大,给我摸一下!”女士大怒:“闭上你的鸟嘴,这次罚你进冰箱呆五分钟!”鹦鹉记得昨天冻得半死的恐怖经历,在大叫“不要啊不要...”女士不理。五分钟过后,她把鸟笼提出来,问:“以后还敢不敢说脏话了?!”鹦鹉冻得说不出话,频频摇头表示知错了,缓了半天,它抖抖索索地说:“可以问个问题吗?”女士说:“什么事?”鹦鹉:“那、那家伙说错了什么...是说要上你的床吗?” “哪个家伙?” 鹦鹉冲冰箱点点头:“就是里面那只...那只…冻得梆梆硬的火鸡...”
, I* m! ]* c& o3 f! M+ b) w2 X9 P) P/ x
这是蔡澜讲的笑话。要是说这老爷子尽说些半咸不淡的二级半段子,当不得真,那下面这个鹦鹉故事则让我将信将疑。
' H5 C; d7 {0 n1 C" F8 H! f
4 c! P+ z- A- `" g9 W3 `0 F/ j说故事的是我一位不远不近的长辈,她年轻时家境优渥,二哥是个精于通吃喝玩乐的少爷,在家里后花园里养了一大堆宠物,计有一匹马,一池金鱼,猫狗一大群,还有一只叫阿三的猴子,当然,还有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有一天少爷回到家,看见池子里有条金鱼躺在岸上死了,看距离不会是金鱼自己蹦上岸的,便环顾四周宠物,生气地喝道:“这是谁干的?”猫猫狗狗们都乖乖不动,猴子阿三一脸无辜状,只听鹦鹉快嘴答道:“阿三干的!是阿三干的!”不用说阿三逃不了少爷的一顿斥骂胖揍。当晚,一家人睡后,听得园子里有点鼓噪,好似鹦鹉在呱呱叫,由于素知鹦鹉话多,便不理会。不料第二天却见鹦鹉的笼子四分五裂,地上还有斑斑血迹,鹦鹉则不知去向了。阿三坐在不远处的树上,依然一脸无辜状。4 s% P, F! C8 c
; w$ B; ]) [8 R9 q/ g4 y2 K+ X当时我听了并不相信,鹦鹉学舌我是知道的,会记事会告状,那鸟得有幼儿的智力了呀,太夸张了吧?老人笑道:“可是真的喏,我没必要骗你吧?是我家里发生的事啊。”5 v; f. [4 z) s
+ S3 x8 R7 T8 m! Z" J. @# H+ t; Z( O" M还是难以置信,直到读了一本书,也是讲鹦鹉的故事,书名就叫《鹦鹉查理》。3 H* ?% @, |7 s5 w
" @+ |0 T& [; |" I7 x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人奥黛丽.朗宁.托平,她与丈夫一起曾为纽约时报在远东地区工作,越战时,她与家人住在香港。" W {& t! H: e( V2 C" Z
有一天奥黛丽去逛庙街,在街边小贩那里见着一只鹦鹉,正对捉弄它的几个孩子用中文破口大骂:“滚开!你王八蛋!”小贩见奥黛丽流露出不忍的神情,便出价200元要卖给她,后来降价到100元。奥黛丽还是觉得贵,正犹豫间,那只鹦鹉突然学着小贩的腔调叫起来:100元,100元,OK!OK!”眼神急切地盯着奥黛丽。这样一只奇特的鹦鹉,怎么能不OK呢?
" W! |, @1 H7 Z! u5 x- |2 B$ T: D( }5 A5 M2 ^0 ?) @2 \
从此,这只鹦鹉跟着奥黛丽一家,从香港到欧洲,从欧洲到美国,一直生活了整整二十五年,与主人家孩子一起长大,成了家庭的一员,大家都叫它 - 查理。聪明的查理不仅没有忘记中文,还很好学,很快就跟主人家学会说英文,后来还跟佣人学会说西班牙文,以致巴西来的佣人嘲笑不会说西班牙语的主人家,连只鸟儿都不如。查理的领袖欲颇强,由于会说简单的人话,它会擅自对主人家领回家的小狗小猫发号施令,叫坐就坐,叫站就站,叫闭嘴就闭嘴,把一群宠物训练得副服服帖帖,都尊它是家中宠物的老大。
) H5 n! ~' w8 t2 }: d
( Z' d: b' f4 w, V' A6 ?猫是鸟类的天敌,查理却不但能驯服家猫,还让家猫在它挖的树洞里与它为伍。有一次,一对野生蓝啄木鸟夫妇飞来想鸠占鹊巢,查理在家门口与它们吵了起来,家猫见状拔爪相助,一口把公蓝鸟咬死了,查理气得大叫,大概查理只是要赶走陌生鸟族,可不想搞出鸟命来,家猫朋友好心帮了倒忙,讨了个没趣。有趣的是,出了鸟命后,查理对在一边发呆的蓝寡妇却殷勤起来,让她住进树洞与自己双宿双憩,过起了异族婚姻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也许蓝寡妇受不了查理的唠叨和坏脾气,几个月后不辞而别。伤心的查理好几天躲在自己的窝里,沉默不语,这在一贯好作秀好多嘴的查理来说,太不同寻常了。女主人怕它失恋忧郁,还特地对查理宣讲了一番恋爱人生大道理,而查理呢,渐渐与往常听人倾诉时一样,一边听着,一边煞有介事地点头沉思,间或接嘴搭腔:Oh really…that’s true…Ok, Ok…
x7 l: s) \. I5 f5 p3 f8 e; c/ A5 u
据作者说,查理这个品种的鹦鹉,野生寿命也可能高达五六十岁。如果不是天降意外,查理会活得更久。当最后读到两只老鹰从树上掠走查理,而周围的乌鸦朋友们听见查理的惊叫,立刻象成群的战斗机一样从树丛中起飞升空,天空顿时黑压压一大片遮天蔽日,乌鸦们冒着生命危险狂叫着对老鹰进行围追堵截,竟一度迫使老鹰丢弃了查理。想象着这场空战的画面,不禁为鸟儿们的情义动容。
0 Q2 x7 L8 z2 x. E
' L; H& P7 E6 n3 ]8 L6 z8 l# |虽然作者日久生情,可能对查理过多地倾注人类的移情而有所夸张,但是她笔下的查理,真是一只可爱淘气又有自己情绪和自尊的鸟人。这本书,也让我开始相信那位老人亲戚的故事:她家的鹦鹉,也许真的是死于自己的多嘴。
& H9 t, o' I0 p
* l( D# x, U# k' v2 u喜欢动物的朋友,应该会喜欢这本书。6 G( S/ S% J8 ~1 Y( P+ l
/ w& K/ b2 q, E4 U& l8 C8 k顺便再推荐奥黛丽的父亲切斯特・朗宁(Chester Ronning)的一本书:《朗宁回忆录》。老朗宁是远比白求恩更了解中国的加拿大人,他出生在中国武汉襄樊,从小跟着传教士父母,汉语流利,青少年时代才回国受教育。二战中后期他担任加拿大皇家空军情报分析处处长,中国抗战结束后,朗宁调加拿大驻中国南京大使馆工作,曾任临时代办。由于背景特殊,朗宁与国共双方政要都有交往,还为加拿大与中国建交做出重要贡献,多次访华并受到周恩来等人的接见。为纪念朗宁,中央电视台曾经专门制作过专题片,介绍朗宁的经历。朗宁退休后,有时会去女儿家探访,鹦鹉查理认得老头并知道他会说汉语,每次都这样与他打招呼:“姥爷,你王八蛋!姥爷,你王八蛋!”逗得朗宁哈哈大笑,因为只有朗宁,才会用汉语与查理对骂。0 W5 X5 ^( W( G7 u B8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