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至25日,中国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在新疆库尔勒举行了“雄鹰-VI”联合训练,双方出动500多架次,科目包括攻势制空、近距空中支援、纵深打击等。这是中巴空军的第六次联合训练,不管在战术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对中巴空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8 p* ?9 U% G0 }4 g8 p- x& N" N1 Q7 `4 T5 ~$ O
![]()
- Q3 Z, o* [1 Q; L+ T9 Z/ \$ |1 k7 s* L# u; ]6 q$ y1 p) m
![]()
- V. P; r1 y+ {( O; B: n) x7 B- B/ P% |
% P' O9 F5 n1 t% w2 ^
5 Y" t/ K* k/ O
a" P! A$ Y4 R4 @8 G( e
中巴空军举行“雄鹰VI”联合训练: G& O( i% U4 `- b C h& V4 D+ i% A
1 ]8 H9 G& q# y; R9 z/ `$ y在越南战争中,骄横的美国空中力量面对越南空军机动灵活的战术,一度被打得一筹莫展,战斗机和飞行员损失率异常之高。研究结果表明,空战新手生存5次以上战斗后,生存率极大提高。当时的飞行员训练体系不强调空战格斗,不能适应需要。美国海军率先开始强化的对抗性训练,这就是Top Gun的开始,并通过同名电影而名声大噪。美国空军的“入侵者”训练实际上规模更大,最终演变为现在的“红旗”演习。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故事。但人们不一定熟知的是,无预案、无导演的自由空战只是对抗性训练的一部分,异型战斗机对抗训练是另一部分。
1 a6 z3 X H7 y5 O1 S# E- C% U/ I* N( o8 ^2 q: _0 T
几乎所有空军都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演练。在演练中,发挥自己优势,捕捉对方缺失,这是制胜的法宝。最常见的演练是在战友之间进行。新手在与老鸟的对练中获益,但老鸟之间就不那么简单了,问题在于双方都太熟悉对方的套路了。不仅熟悉对方的一般特点,连对方飞行员的个性、招数都熟悉了。双方的战斗机也是相同的,没有技术性能上的差别。演练的胜败常在于发挥,或者偷偷琢磨出新的招数。同型对抗演练是重要的,但与实战还是相距较远。
, E: | {- a% r8 ]
8 p. @1 _4 l. d* D9 |( ~% \在实战中,双方通常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对具体个人的熟悉。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战斗机常常是不同的。不同的战斗机有不同的特点。重型战斗机的动力强劲,垂直机动性优秀;轻型战斗机的滚转灵活,水平机动性优秀。不同的战斗机还有不同的视觉特征,鸭式或者无尾三角翼看起来与常规布局不一样,轻型战斗机目标小,更是不容易发现。更重要的是,使用受训飞行员不熟悉的战斗机模拟对手,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临战心态。! Y( g; b: u: G. v
: i! I, L9 ^3 ?. T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对抗演练中用潜在敌人实际使用的一线战斗机作为“入侵者”。美国空军的“入侵者”以F-15和F-16为主,美国海军以F-18为主。但一直有传说,“入侵者”里有货真价实的苏制战斗机。早期有米格-15、米格-21,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灰色渠道引入一些米格-29和苏-27。前不久在内华达沙漠机毁人亡事故涉及的就是一架“来自外国”的飞机,据目击者说,是一架苏-27。这样的“入侵者”达到最大的逼真度。当然,在日常的对抗训练中,还是以F-15、F-16、F-18为主,毕竟维修、备件等更加便利。
3 n0 K6 ?, ~$ ~* _4 }
, f1 W0 X1 d# j! ~F-15、F-16、F-18的机动性没有问题,但形状和特性还是对受训飞行员太熟悉。为了突出异型训练,美国空军和海军动足脑筋,道格拉斯A-4“天鹰”就曾经用来模拟以轻小、灵活著称的米格战斗机。A-4是高亚音速轻型攻击机,高空高速性能不出色,但在尺寸和中空中速机动性方面非常接近米格战斗机。尽管米格战斗机(尤其是米格-21)具有优秀的高空高速性能,实际空战使用的速度高度依然以中空中速为主。在空战演练中,用规则 “合理作弊”,规定演练的速度、高度区间,掩盖性能差距,突出演训重点,A-4最终成为很成功的“入侵者”战斗机。T-38则常用于模拟超音速对手,至今仍配备在使用F-22等的一线中队里作为陪练。0 s! r3 ^# g' [: J: g% U
- S H" M! w6 [4 R7 G- F) a$ v近年来,中国空军的训练强度达到历史最高高度。金头盔、金飞镖等贴近实战的对抗演习种类多,难度高,已经从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王牌。但异型对抗还是比较缺乏。台湾飞过来的F-5F用作科研试飞没问题,给大批作战飞行员陪练则不现实。据说中国一直有条件接触巴基斯坦的F-16,应该也是一样的情况。1 g _$ k9 Z& s8 C' P
, S. W' E+ ^ k6 G( h说起来,中国空军也是有异型对抗训练的。苏-27刚引进时,首先装备的单位之一就是试训中心和蓝军中队,到处去砸场子。现在歼-20加入训练序列,可能会起到当年苏-27的作用。但这还是警示性的,促使部队认识到现代战斗机和现代空战的特点,认识到原有装备和战术的不足。中国空军需要更加系统的异型对抗训练,尤其需要飞行特性贴近潜在对手技术特性的战斗机作为异型对抗的对手。
' K+ D: m4 f5 h& ^( @. ]( K; R+ e5 I& z) E! R$ J" w4 L0 @3 ]
异型是一个形式,最要紧的是假想敌要像假想敌,首先要跳出自己的装备和战术圈子。但中国空军缺乏与外军的交流,又是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在对抗训练中,难以突破闭门造车的问题。在武侠小说里,大侠闭门苦练后,打遍同门无敌手了,接下去必须云游天下,到华山论剑,到少林论拳,在江湖上见识各路武功,才能造就成为大师。中巴联训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7 T$ W8 i; s! b- T1 [* K. l
( Y0 Y( e, u3 R% o) h, G5 Q/ J
巴基斯坦是印巴分治的结果,巴基斯坦空军的基础来自英属印度,在建军思想和指挥、战术体系上从来就是西方化的,强调飞行员的主动、积极精神,在作战命令精神范围里鼓励自由发挥、自主决策,强调在战争之雾中随机应变,地面指挥只是辅助性的。
. D# H7 `! A: b. T( n8 p% l6 l( t1 t2 o v* }, B) J" n5 ~- F
从1948年到现在,巴基斯坦与印度打过四场战争,近些年依然摩擦不断,每一次空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冷战时代,尤其在阿富汗战争时期,巴基斯坦作为反苏前沿,空军得到西方的大力加强。巴基斯坦是最早得到F-16A/B战斗机的国家之一,在与侵阿苏军战斗机的边界摩擦中多有斩获。1 O0 }% [4 |4 y& Y& G5 Z
5 {0 s; }' i( J! B! E* `- d
由于战略大势的变迁和巴基斯坦核爆,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关系在90年代时进入冷藏。但911之后,巴基斯坦成为侵阿美军的主要后方基地,美国恢复军援,包括当时最先进的F-16 Block 52。很多年来,巴基斯坦飞行员在美国系统受训,并有机会参加“红旗”演习等顶级演习。
2 H; E0 f Y5 P/ m( F: @4 Q1 i! q# U
战争经验是最锻炼人的,战争中弱势的一方更是需要超常的专注和创意才能生存。战争实践扫除一切花架子,并促成超水平发挥。面对体量和实力远为强大的印度,巴基斯坦没有选择,只有居死地而求后生。其实大名鼎鼎的以色列飞行员也是一样,艺高胆大不是天生的,而是严酷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当年巴基斯坦飞行员把技术水平并不先进的强-5飞出花来,把中国同行着实镇住了。拥有更加先进的战斗机后,给中国同行的印象可想而知。+ G. [6 ~+ i5 g: i7 N/ y
1 }* `/ l, h$ ^: P/ ]1 h9 }参训的巴基斯坦战斗机的主力是JF-17“枭龙”,这是以F-16为参照设计的,当然缩小了。由于政治原因,巴基斯坦空军不便用F-16参训,用“枭龙”模拟F-16就是最好的逼近了。“枭龙”尽管是成飞设计的,但这不等于中国空军就彻底熟悉“枭龙”的特点了。当年米尔设计局总师访问阿富汗,听取米-24在实战中的使用经验,飞行员表演了理论上不可能的横滚,把总师惊得喃喃自语:“我以为我最清楚我的直升机能做什么,现在再也不敢肯定了。”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拓展“枭龙”的绝对性能包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模仿F-16。巴基斯坦空军有大量的使用F-16的训练和经验,“枭龙”就是当作小号F-16用的。, z3 w& z5 A D9 ]! V" P7 w/ [
# S1 r. Q/ f3 T巴基斯坦空军的空中战役组织、空战战术也是值得中国空军研究的。巴基斯坦空军本身在这方面的水平并不一定比中国高多少,但不管是从改善自己还是理解对手出发,师承苏联的中国空军有必要多了解些西方空军的风格。而且这不是象牙之塔里显微镜下的学术研究,而是使尽可能多的一线官兵零距离接触的多层次、多维度曝光。参演部队不局限于个别“涉外”部队,而是把作战部队拉上来,连海航都出动了,正是体现了这一点。5 S, O# M# a. F* E2 u4 s
@" z+ h; t8 y" ~0 L联训当然不是把巴基斯坦空军当作假想敌,而是透过巴基斯坦空军间接地理解潜在对手。巴基斯坦空军有机会在美国受训,有机会参加直至“红旗”的各级演习,吃过点猪肉,更见过猪跑,其经验比中国空军的闭门造车更贴近实际,即使二手经验对中国也是有用的。中国空军闭门造车不是没有先例的,对现代空战的理解从排队枪毙到超级杂技,不一而足,不乏脱离技术战术实际的臆想,部分原因正是在于缺乏对现代空战现实的第一手理解,也在于缺乏交流的渠道。2 S: B; l7 l5 d; T" a9 W5 j4 E
: f5 `/ {5 {7 |/ q/ h
反过来,美国空军有条件接触受过苏联训练的东欧、中东、非洲甚至苏联本身的飞行员甚至指挥官,还有自身和以色列那样的盟国在实战中的观察和经验,不乏渠道。美国空军的“红旗”演习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这对“红旗”演习的成功至关重要。从实际出发的从难从严是打磨,脱离实际的从难从严就成折磨了。
! x i5 A7 w( P* p3 Q/ I& T; T
1 J! S3 K4 V: H1 C; |联训是富有成效的。军报25日报道称,中巴空军联合训练中方指挥官王燕崎在结训仪式上说,巴基斯坦空军泼辣的作风、先进的理念、丰富的作战经验,给中国空军留下深刻印象。巴方指挥官伊姆兰则表示,中国空军纪律严明、分工明确、技能专业,值得巴基斯坦空军学习。不难看出,谁在说客气话。
' e# G" o$ f; _3 J+ w* J9 _8 W" K. a, L& k# t! F: `
巴基斯坦空军也秉承西方传统,空军中队与基地呈“寄宿”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各种经验和做法对中国空军正在进行的“基地-旅”体系也是借鉴。7 s$ R( R' A" j2 e
+ a0 h! S' n8 ?4 Q* V$ N演习由新疆某基地担纲指挥,而不是由更高级的领导机关组织,突出了演习的军事意义,而不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泛泛的国际交流。
4 z6 o" C* I1 O- |+ N z6 }) U2 J) H
" m' x: T9 O2 f; D& A3 ]& l除了中巴的“雄鹰”联训,中国空军也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渠道,中俄“航空飞镖”、中泰“鹰击”都是例子。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渠道。除了对抗演习形式的联训,中巴之间还开始了“同乘对抗”。这是比“同乘体验”更进一步的交叉体验,有机会在“另一边”全程零距离观察、体验不同的部队运作、战术理念和技术细节。更进一步的话,可以考虑在联训之外展开“交换飞行员”的做法,双方互派飞行员,实际顶入对方的一个萝卜坑,作为对方的一员参加日常训练、战备巡逻,以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为限,更加深入地交流。欧美空军之间经常有这样的做法,互相学习先进做法,加深军人交流,取得很好的成效。过去中国空军飞行员有语言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逐渐消失了。. T3 `% G- M2 \8 ^: W
2 j' A1 S! _6 w# Y对于巴基斯坦空军来说,对苏-27/30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有第一手认识,具有直接的战术意义。据报道,不仅巴基斯坦南部空军司令哈希布少将乘坐歼-11BS后座升空,进行了两小时的体验飞行,其他指挥官和飞行员也得到了这样的机遇。有关公开报道甚至用了“全员”的说法。这不是观光或者兜风,没有比亲自坐在与潜在敌人主力战斗机高度近似的战斗机里更能体验敌人的作战潜力了。而且这种体验不能只局限于个别高级军官或者种子教官,而是遍及主力中队的骨干飞行员。" m2 I8 y' f1 ?6 X# M; W6 g
3 _% N' W" l7 E; ], ?0 `# S# z" W' T在很长时间里,苏-30MKI依然是印度空军的主力。歼-11BS与苏-30MKI的相似性不言而喻。报道没有提到歼-10。歼-10与“阵风”不同,但这也是巴基斯坦空军能有意义地在近似实战环境下接触到的最先进的鸭式战斗机了。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对巴基斯坦空军形成对印度空军的有效战术有很现实的意义。6 L6 A+ L. w" t$ @
; `! [8 v; R! I" l& u4 F. T! K' ?中国飞行员则有机会乘坐在“幻影III”的后座,这是最接近“幻影2000”的体验了。巴基斯坦没有“幻影2000”,中国飞行员也最想乘坐F-16的后座,但由于政治原因,这难以做到。即使到巴基斯坦联训,也难以公开邀请中国飞行员乘坐在巴基斯坦的F-16后座。同样原因,中国提供的是中国的歼-11BS,而不是原装的俄罗斯苏-30。
# b3 Y* V: |8 v, b0 G7 ], q. t# S+ M) ~/ }- x+ A( A2 P
巴基斯坦经济条件不好,没有条件经常性组织大型高强度空军演习,与中国联训对巴基斯坦是搭便车的双赢,不仅有机会进行单机、多机到大机群的演练,还有机会参加甚至主导大规模空中战役的组织。
, P4 |+ [7 O; Y6 D$ a# z
: J3 L) [2 V; c& j对于中国,还有一层意义在于与外军的协同作战。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战争计划里或许并不包括与外军的协同作战。但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有所作为,与外军的协同作战正在成为越来越现实的可能性。
! `+ Q( P, v, _8 e; F' u5 M; p* F9 a; o- u
长期以来,中国空军习惯于小部队内部的协同,跨地区作战都是挑战,尽管现在已经渐成常态了。但与外军的协同作战还是新课题,尤其是缺乏预演的突发行动。这不仅要求双方的沟通和协调顺畅,更要求战术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对训练和日常运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其实对中国空军的内部协同也是有用的,与外军都能协同作战了,跨地区、跨部队的协同作战就更顺畅了。
2 O ~2 }& _9 k, j f- R: K( L" _6 l* {
中巴联训是中国空军(也包括海航)难得的机会,引入外来新鲜元素对提高训练质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
p- ^9 Y1 p, y0 i: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