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枫叶行(十)(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08:59: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渥太华有加拿大战争博物馆,这对应于北京的军博。规模没有军博大,但东西不少。

加拿大历史不长,但作为英联邦成员,以后又跟着美国冲杀,打过的仗不少。布尔战争算加拿大军队以加拿大的名义参加的第一场战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加拿大的“成人之战”,Vimy岭战役对加拿大相当于加里波利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重要性,这是加拿大军人打出威望的战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加拿大军队编入英军序列,首先在香港当了日军的俘虏,然后在Diepp做了英军的替死鬼,但要到西西里登陆,加拿大军队才成师建制投入战斗。在诺曼底,加拿大军队再次编入英军序列,在朱诺海滩登陆。英国-加拿大-波兰集团顶住了包括党卫军“希特勒卫队”第一装甲师、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团”第1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的反攻,冲进Caen和Falaise,与美军联手锁住Falaise口袋,战斗激烈程度仅次于奥马哈海滩。加拿大军队也是盟军解放荷兰的主力,1945年,荷兰人民亲手采摘了10万个郁金香球,赠送给加拿大,作为谢礼,加拿大政府把这些郁金香种在议会前和Rideau运河边,两国人民皆大欢喜。此后,荷兰王室每年赠送渥太华1万个郁金香球。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对加拿大旅战斗力的评价比美军更高。但加拿大拒绝跟随美国参加越南战争,加拿大反而成为美国逃避兵役的青年“政治避难”的地方。如今加拿大移民中最大族群来自美国,不少就是越战时代过来的。在反恐战争中,加拿大再次决绝参加入侵伊拉克,但加拿大派兵参加在阿富汗的反塔利班战争,曾长期驻扎坎大哈,损兵折将。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里,今年特意开设Vimy特别展。我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能草草挑主要的看,Vimy就没有时间了。各国军博都有各种枪炮,我对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展品比较感兴趣,像伦敦战争博物馆里隆美尔的军服与死前留给儿子的亲笔信,或者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摩托车。一般的枪炮坦克次之。


露西塔尼亚号的舷窗


一战时代的手枪,注意这个装刺刀的手枪


一战时代的战斗机


一战时代的航空照相机


刘易斯机枪


Vimy岭上被加拿大缴获的德国野炮,德军在撤退前炸毁,所以炮管成这个样子


这挺马克沁机枪是俄军的,在东线被德军缴获后,在西线被加拿大缴获了

在加拿大战争博物馆的一战馆里,有“露西塔尼亚”号的舷窗,这个东西有点意思。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是德军从俄军缴获的,然后在Vimy被加拿大军队缴获。二战馆里,希特勒的“大奔驰”敞篷车在这里,是美军缴获后送给加拿大的,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交易,美国人没有这么大方。有一辆总督警卫团的“谢尔曼”坦克,全团60几辆坦克到欧洲,只有这一辆,除了车帮子蹭掉点皮,毫发无损,真是幸运的坦克。有一辆Stug反坦克炮,真真是被打成零件状态了,一定见证了特别惨烈的战斗。






希特勒的大奔驰


作为支援英国的出发点,加拿大外海还是有不少海战的


这家伙真是被打回零件状态了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军博都把枪炮收藏起来,枪统统放进玻璃橱里,炮栏在拦索后面。但这里,有些枪是直接固定在墙上,尽管碰,尽管摸,当然什么都锁死了,也不可能拿下来。一支AK47用铁环套住,可以端起来比试,但拿不出来。手榴弹、刺刀(当然没有刀口了)、手枪,都这样,可以直接触碰。还有一个巷战模型,真人大小的德军士兵手拿MP38冲锋枪躲在墙后,另一边是同样真人大小的加拿大士兵手拿李恩菲尔德,两人都在墙后等着对方犯错误,现场感特别强。这里,两个士兵手里的冲锋枪又是可以摸的。




模拟巷战情景


这辆谢尔曼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运气不是一般地好


大名鼎鼎的MG34

朝鲜战争馆里有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模型和武器,并不青面獠牙。维和馆里有大狙、火箭筒等,还有一辆发动机舱被炸透的奔驰吉普,但装甲保护了乘员,都活着回来了。现代的“酋长”式坦克和T-72明显比二战坦克大多了。

要紧的是到楼下大厅里,停着好多坦克,好多坦克啊!首先看到的是M109A4自行榴弹炮,很长的炮管,但这只有38倍口径啊,要是52倍口径的炮管,那得多长啊!后面可以看到战斗舱内的样子,还挺宽敞的,宿营的时候可以在里面睡觉。


志愿军形象和典型装备


AK47,可以随便拿起来,当然取不下来,所有零件都是锁死的


这支大狙好像有故事,来不及了,没看


这辆奔驰吉普踩上IED了,但车里的人都全都活着回来了,都没怎么受伤

还看到一辆苏制BMP1,这是侦察车型,比步战多了一些装备,除了固定的车组,车里也只能在车尾搭载两名侦察兵。BMP1照片上见到很多了,但实物是第一次见到。手指敲敲装甲板,这样感觉还是蛮厚的。当然,作为装甲战斗车辆来说,BMP1的装甲现在算是薄的,也就挡挡子弹、弹片之类。但这是划时代的,首次使得车载步兵具有相当不错的乘车战斗的能力。在十月战争时代,以军很受缺乏装甲车的困扰,更大的问题是车载步兵几乎没有乘车战斗的能力,必须下车战斗。这对伴随保护坦克冲击很不利。可以想象,当年以军多么羡慕苏军的BMP1啊。






一眼望下去,顿时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这是黑豹啊


反手雷泥,大部分是原装的,只有很少的破损修补


T-34的标志


M109A4


战斗舱内


豹1坦克


加强的装甲,好像随随便便焊上去的一样

当然,要点不是这些,最精彩的是一辆二战“黑豹”坦克。不知道多少地方军博里有着东西,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实物。这是东线德军撞上T-34吃亏后赶紧研制的。本应该是德国T-34,结果还是情不自禁地加料,背离了T-34简单、实用、皮实的基点。东西是好东西,但要是简化、可靠一点,多生产一点,说不定对战争的影响更大。当然,要是“虎”式(尤其是“虎王”)的生产线也让给“黑豹”,说不定东线的战事就不一样了。

“黑豹”表面还涂了一层防手雷泥,粗糙的表面使靠磁性粘住坦克表面的反坦克手雷不易粘住。这东西好像是二战德国坦克的特色,现在没有这东西了。“黑豹”的压带轮还是德国特色的双排,行驶平稳,但容易被淤泥堵塞,内层轮坏了,需要把外层轮卸下才能维修。现在已经没人用这样的设计了。

坦克的履带和悬挂其实挺能看出各国工业设计思想的差别。特意拍了“谢尔曼”、“黑豹”、T-34、“丘吉尔”、Panzer II、战后的“豹1”的履带和悬挂,比较一下挺好玩。英国人的设计真叫一个繁琐啊,但行驶性比德国坦克还好,故障率也更高。







来来来,猜猜谁是谁,这里有“黑豹”、“谢尔曼”、“丘吉尔”、T-34、Panzer II、现代的“豹1”

另一个极端是T-34,简单、粗壮、皮实、可靠。行驶性嘛,反正坦克能到一切想到的地方。一看就是苏联设计。猜猜战后各国坦克都学的谁家的路子?

说到T-34,这里当然也有T-34。要是没记错,是苏联时代送给加拿大的,在乌卡兰战役中使用过。T-34生产得太多了,各国军博要弄一辆不难。这真是经典啊,T-34/85到前南内战的时候竟然还看到被拉出来打仗,其他二战老搭档怕是没有这样的。T-34的发动机一直用到T-72,当然是经过N次深度升级改造了。

这里当然有“谢尔曼”,这是加拿大制造的,装用英国的17磅炮火力应该比美国原版更强一点。当然也有英国“丘吉尔”,这可能是战时英国坦克设计最平衡的一种?这炮真小啊,这东西和“黑豹”对打,非群殴才有戏。和T-34对打的话,连群殴都不成了,因为毛子造T-34比英国人造“丘吉尔”还快。

快到出口的地方,有一辆Panzer II。想想德军就是用这东西追着英法联军打,差点在敦刻尔克包饺子,真是不可思议啊。那小身板简直毫无装甲可言,那小炮也就比气枪强一点,但当年的英法联军硬是闻风而逃啊。这东西的悬挂也更像汽车。

现代坦克当然也有,一辆英国“酋长”式,120毫米线膛炮当年盖世无双。还有一辆德国“豹1”,已经退役了,还被拖出来,弄到坎大哈去挡塔利班的子弹。实际上加拿大军队用出了滋味,到德国买了一批二手“豹2”回来,而且再也不提装甲全轮式化了。

看到一门二战时代155毫米榴弹炮旁边就是一门122毫米榴弹炮,后者是德军从东线缴获的,后来在西线(好像是荷兰还是诺曼底?)被加拿大军队缴获。122看着一点不比155小。当然,那是短管155。想起现在有人提议共军全155化,这可能是a bridge too far。155全装甲化既昂贵又无必要,卡车炮比牵引炮的好处是免掉挂钩、脱钩的时间,但发射平台高、稳定性不好,影响精度,未必能达到预想效果。但这是题外话了。


亚历山但元帅的指挥车,忘记有多少里程了,离谱地高

看到亚历山大元帅的指挥车。英军和德军一样,和美军不一样,高级军官的指挥车还是敞篷轿车改装的,顶多加强底盘、适合粗糙地面行驶。美军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从艾森豪威尔到司务长、传令兵,统统吉普。

有很多MG42、Pak 38,想想在Company of Heroes里这些东西造成的麻烦,看看实物,蛮有意思的。




战争博物馆门外,怎么能没有枫叶呢?


暮色中的战争纪念碑和Chateau Laurier

该打道回府了。渥太华机场很小。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要紧去酒店,没有多打量。现在看看,才这么点大啊,不到卡加利机场的一半大?来的时候碰到哈珀,现在会碰到小土豆吗?嗯,不会啦。再怎么说,他是加拿大总理,坐专机,不会和老百姓一样过安检、在登机口排队的。飞机起飞了,看着下面弯弯曲曲的渥太华河,看着渐渐远去的和平塔,渥太华之行完了。很有意思。以后会再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mezhan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40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7-10-20 12:04:10 | 只看该作者
    送郁金香的事是因为二战时荷兰王室暂居渥太华期间忽遇女王生产,加拿大政府临时放弃产房的领土权从而使新生儿(玛格丽特公主)的国籍不受影响。每年五月渥太华都有郁金香节,晨大愿意的话明年可以再回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12:35:20 | 只看该作者
    无言 发表于 2017-10-19 22:04
    送郁金香的事是因为二战时荷兰王室暂居渥太华期间忽遇女王生产,加拿大政府临时放弃产房的领土权从而使新生 ...

    我就知道Juliana二战期间在加拿大,倒是不知道还有公主在加拿大出生。

    渥太华的5月肯定很美,就看到时候是不是有机会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5 08:55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分神

    地板
    发表于 2017-10-20 16:5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ong 于 2017-10-20 17:01 编辑

    我也走马观花去了军博,只是大部分都不知来历。看晨大的帖子,涨姿势了。郁金香的事也听导游说过。

    二战期间,荷兰王室在渥太华避难。按荷兰规定不在荷兰本土生育的孩子无法继承王位,所以加拿大就把荷兰王室住的地方(房子?),定为荷兰领土,之后在这里出生的孩子,继承了荷兰王位。为了感谢加拿大,以后每年赠送1万朵郁金香,也成就了渥太华的郁金香节。

    另外,希特勒的检阅车,是军博的镇馆三宝物之一,还有一个迷你潜艇,还有一个忘了。这个奔驰是美国兵缴获,弄到美国,后来到了加拿大,是捐赠给加拿大博物馆了,因为不涉及金钱交易,德国一直无法索回。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1:28:53 | 只看该作者
    sunsong 发表于 2017-10-20 02:56
    我也走马观花去了军博,只是大部分都不知来历。看晨大的帖子,涨姿势了。郁金香的事也听导游说过。

    二战期 ...

    迷你潜艇看到了,这也是镇馆之宝?别的地方见过,像美国海军潜艇博物馆。记得以前还在哪里也见过,或许是伦敦的战争博物馆?

    这个希特勒大奔驰,美国人缴获了,为什么送给加拿大呢?美国人平常不这么大方的呀,有什么交易?战利品德国有权要还吗?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0 05:42 , Processed in 0.04317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