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西木头 于 2017-9-22 15:39 编辑
' i! q1 I. G: L- J: _0 N3 J- Q- ]0 p c) H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7-9-22 09:33) k/ |) f. z* Y0 R: N k, y+ h# i8 N& r
纠结到是逃难还是看女儿,对于李立三父亲死于41年而非27年。这么重要的问题你就只字不提了?
$ w- j+ U9 _4 s7 f+ s# B# o) Q转进地倒是 ...
' Y" | n% h( w3 u* H
) k, f: h* w- A纠结到逃难,纠结到路费,纠结到抬头的,恰恰是你顶礼膜拜的那位唐大教授。还只字不提,还转进,我难道用的是甲骨文?你为何咬定李父死于41年,你的史料在哪里?他大概不是你去埋的。
1 Y# z4 s$ h% `6 r: L
5 k9 b/ M) u9 O; L/ d% {+ S- S. ^张是李的同事,李家后人亲友又没有死绝,什么叫第一手资料,你不懂,唐教授是懂的。路费这种小事都能挖出来写进文章,李父是否死于27这种核心问题,是居然忘了问,还是亲友团突然集体失忆了?只要有一人指认李父死于41,哪怕只确认不是27,这就是第一手资料。就算亲友团真的集体失忆了,最坏也不过是亲友无人确认李父死于27。起码说明老唐没有藏着掖着,他唐大教授的水平比中学生还是高一些的。他是真的忘了问,还是问出什么不想知道的?& L# N% S( k6 c; u! J" Y
- Y3 v( y" P. L% L$ X: F你所谓的史料扯了一大通,最后唯一能认定这个41年的居然是县志?这类东西如果是说一般人倒也可以作为旁证,可惜李不是。史料认定的先后早有成规,也不指望你能懂,不过唐教授是懂的,所以这个“惊天猛料”要羞羞答答藏到最后才敢拿出来,可惜还是没被剑桥史采信。一份玩弄文字游戏,明显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的东西,能被采信就怪了。这就是你的史料?, O \0 c; }, K# c7 U& S$ ^
8 l( M3 M2 j# U4 R) \回忆录多有不确,这种常识就不要拿出来显摆了,只会显出你的无知,就没见过谁的回忆录是从头到尾老老实实的。你都明白的别人不懂?推翻当事人的回忆录,要有更确信的史料,唐没有所以别人不理他,你有?还是你知道有比剑桥市更权威的史刊为唐背书?不是会用个google就能装大象的。
$ \3 N+ X. q" W8 X+ I6 M8 n
, A! U3 c! q- q1 h$ @7 B至于偶有所得啥的,呵呵,多谢你夸奖,我自己咋没看出来呢?能否麻烦你把你认可的我的“所得”列列,让我也美美?" S% z; l# ^; ^1 U) \
- b$ ^3 {; l7 s. A- e V* p* j
早已成书上史的东西,对错不论,识字的都可以看,我可不敢当成什么惊天猛料,也许对你来说是吧。
+ n8 D% Q1 S) P
8 B. c4 p d' e0 W国共优劣,早已无需争辩,国共英豪,也不是你我凡人可以企及。就是上个网么,何必得了受虐幻想症似的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你?第一手资料不可信,剑桥市也不可信,你最可信?9 D5 l+ ~, n" Z; R0 g9 j
& U. a2 d& z* {, t: d: U# i4 r# ~ N- x( m
1 f' K" i* T(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