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6#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8 15:3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5-19 09:15 编辑 & Q, W9 r8 h: P0 b1 |! I, B, ~5 @
/ Z, [* Z1 L5 F7 U/ e枪械装具' E/ ]; E2 @5 K/ h: r
; A( u0 p$ ~# V y影片中苏军使用的枪械,计有M1910型重机枪、DP27型轻机枪、M1891/30型莫辛-纳干步枪、SVT-40半自动步枪、PPD40冲锋枪、PPSH41冲锋枪和TT33手枪。德军使用的枪械主要有MG34机枪、MP40冲锋枪和毛瑟98K步枪。
; Y) i) }$ G% J2 E# Y" n- a2 J8 {1 ?* w% y8 w* o; }
3 K/ O: h* D) A! ^" X ]; ~
PPD-40 冲 锋枪3 x0 w: N) V5 w7 r9 G5 W. _
9 l7 {2 s3 Q% c/ B) F
以上枪械多为人们熟知,但PPD40冲锋枪较为罕见,因为该枪产量并不高。和PPSH41冲锋枪相比,PPD40冲锋枪在弹鼓前方有一段护木。其枪管护套是圆形,护套上开有4列、每列3条狭长带圆形倒角的散热孔。枪管突出于护套前套,周围开有5个小孔。而PPSH41弹鼓前方并无护木,枪管护套横截面为带圆弧倒角的正方前,端部有一个明显的斜切,枪管并不突出于护套端部,这个简单的设计更改能有效抑制连发时枪口上跳。此外,PPSH41枪管护套上的散热孔开得更大,数量也更多。
& m; j& ?/ C. e9 _( g
" Z6 }4 s: k0 j S) Q! d. Z- ~& P7 o
5 m0 {2 m% e) z) M) f
这位苏军战士使用PPD40冲锋枪射击/ f% L, _& U7 m& v6 n
# T/ s# i- C# m, [5 @0 J
) G9 \5 L7 Q4 w6 U
这位苏军战士手里的是PPD40冲锋枪。
: D/ V9 [) t8 u% P
: @: b" Z/ D. ], f
v1 U6 L) ]8 M% WPPSH41冲锋枪
" i9 e7 T. O! @ B% p) E l! s) m0 I) k) m/ i% I
8 n0 M' B" h7 ~- [; Q
这位苏军战士手里的是PPSH41冲锋枪) \& }6 a; ]+ W2 |. W2 o5 i
3 F, ]' K& C9 B% N1 ]( X0 n: O( W
同样是冲锋枪,德军手中的MP40是早期生产型号。与MP38相比,MP40式的拉机柄由单体式改为双体式,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和后期型相比,早期型MP40弹匣仓侧面是光滑的,无冲压出的横向加强筋。这些细微之处在影片中均有所体现。6 y' D! @3 k+ X: ^6 y
6 g) \) N4 e3 p$ C$ t
) {, I* V+ H( Y7 X; X
这支缴获的MP40冲锋枪机匣机柄槽的前端有缺口,弹匣仓侧面是光滑的,无冲压出的横向加强筋,因此是MP40的早期型。
" n# `5 |8 t" n& p
/ T5 W/ ? K# {- b) X7 w, I苏军手中的SVT-40半自动步枪则是中期生产型。与其前身SVT-38相比,SVT-40枪托的前护手部位较短,且由上、下两块冲压成形的钢制护盖组成,完全包住枪管和导气装置,上、下钢护盖上都开有多个圆孔。护箍也从两个改为一个,并在前托上增加了手指凹槽。之所以认定影片中的该型号是中期型,是因为该枪早期型在枪口制退器两侧各开有8条狭长的泄气槽,而晚期型则改成两个面积较大的长方型泄气孔,只有中期型才是6条泄气槽。
. r7 ]+ U* ~ e* U) j4 _, e* e a4 F0 L/ X; \ d0 m, ?2 u
- i3 u4 I, P' I5 n2 b k/ t2 i
SVT-40半自动步枪中期型(上)、晚期型(下)膛口装置特写
- v# h* [' e- j6 F" U1 g9 Q3 v, A7 V( k. _( ^1 Z
8 r2 H: R& I( l& ^* CSVT-40半自动步枪1 f: n% U" q/ r4 }7 W
( a+ |' {+ g* [: \1 K6 k
影片中,SVT-40枪手腰带上挂的,是和M1891/30型莫辛-纳干步枪手完全一样的M1938型子弹盒。这是因为SVT-40出厂时每枪只配3个10发弹匣,而且可以使用莫辛-纳干步枪的5发桥夹压弹,因此二者的子弹盒完全可以通用。M1938子弹盒由软皮制成,分成左右两个并列的包,每个包内可放3个5发桥夹,各有独立的口盖。口袋盖底端左右两侧分别用铆钉固定一根皮挂带作为口袋盖挂带使用。口袋盖挂带采用上宽下窄的设计,底部带有一个扣眼,用于扣合小口袋底部中间设置的铆钉扣。子弹盒背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用两个铆钉竖向固定一根皮挂带,皮挂带的底部设有扣眼,与子弹盒正面口袋盖挂带均扣在底部的铆钉扣上。而每个小口袋背面底部分别用两个铆钉横向固定了一根皮挂带,用于固定竖向皮挂带。背面的两根竖向皮挂带可作为腰带环使用,穿入士兵的腰带上携带。枪弹包背面四周和中间分别用缝线进行加强。子弹盒顶部中间用皮带环固定一个D形环,用于穿过士兵的肩部挂带进行携带枪弹包。苏军步枪手一般在腰带上穿2个子弹盒,分别位于左右腰部,携弹量60发。7 P! G; ^, i9 C; a/ h: l) J* \1 E
f, s/ `+ j. r+ k0 T
: u8 U3 I4 G# K* d' P* BM1938子弹盒由原本的单包设计更换为两个包的设计式样& {+ s: g4 R' X
& J' J! w9 J4 l9 S8 a9 X+ \9 z
9 f8 f7 L5 i! F: E
这位战士腰间的M1938型子弹盒,手里的RGD-33集束手榴弹清晰可见。4 [/ V- C7 k2 b+ B$ J; \
/ A0 J4 A: t/ R' W. b) ~' U* S
说到M1891/30型莫辛-纳干步枪,影片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战斗间隙,有位战士将M1891/30型莫辛-纳干步枪枪身翻转,打开弹仓底板,一颗一颗往里放子弹。这并不是标准的装弹动作。打开弹仓底板一般是用来排除供弹故障,当然打开后向弹仓里装弹也并无不可。不过,莫辛-纳干步枪的弹仓容量实际上只有4发,用5发桥夹压弹时,最后一发弹必须要推进弹膛才行。影片中,苏军战士往弹仓中丢入4发子弹后便合上了弹仓底板,这份细致和严谨足以让中国电影人汗颜。
7 J3 _+ M1 S D7 {' R+ q% Y8 f% S0 \, J1 X$ C
0 q" y# Z; z' T5 t& g# X打开弹仓底板,往莫辛纳干步枪弹仓里装弹。
" K2 J# R+ ^- m& \, z" J- y) K: m4 `6 j, a4 Z
% b0 k/ i5 |8 V, F, H$ w- |, |* L
右边这位战士使用M189130型莫辛-纳干步枪、左边这位战士手里的是SVT-40半自动步枪7 g' p2 ]- v) F' x% I4 e
; B4 F3 a, K& u9 h影片中那挺起了极大作用的重机枪,是古老的M1905/10式马克沁机枪。冷却水筒外表光滑,不像M1910式那样在在水筒上冲出纵向凹槽,是其主要识别特征。该枪产于一战时间。卫国战争时再度披挂上阵,反映了战争初期,苏军装备损失严重,以至于不得不搜罗库存,让老古董重出江湖的窘迫。 K2 |; X" L9 _2 e5 V$ d
8 ]( f. s* B3 r3 s) [) o
4 V% H( ` L2 E& L6 l$ q4 x9 v
M1905型马克沁重机枪后部特写
& [/ N i1 E& W" O! I( A+ ^
0 y# S$ D+ v, `
( [3 ^5 n7 X% i! N9 j2 S" K8 o" i: G5 b
影片结尾处,马克沁机枪在怒吼。
0 Z L0 w- S0 v D8 m3 P% x# V0 j7 y- p* X# E9 p* g/ w! Q" J: @+ D
此外,苏军的M1940型钢盔,1940式军衔标志,炮兵和步兵军衔底色分别是黑色和红色,德军的M35钢盔和严寒环境下保护脸部的面罩,都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 ~5 f$ B. B [$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