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6-12-27 14:20 编辑 ; D8 \2 g: \* s/ h0 b5 I
: R1 |# O: \+ O9 B8 d- `
" R0 X. H0 B; ?* ?
豫东战役后半段,粟裕的指挥很成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这样吧,我把《血火11天_--记徐东阻击战》里截取一段话来聊加说明吧:/ X! I; g9 s5 v/ o2 U
) @3 P+ G# ^7 }; u3 U: r: Q* S# ]
应该说,迂回潘塘,抄对方部队后路,这是国共双方的职业军人在当时的战场形势下,不约而同作出的共同选择。但是,在穿插部队选择和作战目标上,双方却有很大的不同。6 g( ~- Y2 s; y# V. L! k! H
. I: t8 q, n& S }5 Q) m R
杜聿明、邱清泉派出74军,是在孟良崮战役后,以原整编第74师未参战的3个新兵团和1个榴弹炮营为基础,加上归队的伤愈官兵,以及补充新兵后重建的。该军战斗力虽然无法和原整编第74师相提并论,但从重建后1年多时间里的战场表现看,其防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总体战斗力在华东国民党军队中可排到中等稍偏上的水平。在济南战役中,这个重建的74军曾空运了7个连增援济南。这7个连在守卫绥靖区司令部的战斗中死战不降,给华野攻城部队造成了很大麻烦。淮海战役开始前,该军辖51、57两个师,约2万余人。( C. k7 z- m t
0 e5 ~$ h) d, w N% B% X
而苏北兵团此时所指挥的4个纵队,2纵战前有26405人,鲁中南纵队14045人,(中)11纵有15659人,12纵有13086人。在淮海战役开始后,该兵团迂回奔袭,会有一些人员掉队。歼灭孙良诚的107军、以及王洪九的警备旅时,也会有些伤亡。但领受迂回潘塘任务时,全兵团人数应该超过6.3万。虽说人数不算少,但这4个纵队在华野皆属弱旅。
& l$ k( `0 z |" p+ @. m( k" X. h- ?; D3 j- Q: w
大胆实施穿插迂回,割裂围歼对手,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战法,屡屡取得辉煌战果。但执行这一艰巨任务的部队,大多是战斗力强悍、战斗作风硬朗的主力部队。粟裕此次遣弱旅执行穿插任务实属无奈。因为11月14日晚他作出迂回包抄东进兵团决策时,华野攻防兼备、战斗力最强、最擅长运动战的1纵刚渡过运河不久,距预定战场距离过远。战斗力仅次于1纵的4、6、8、9、13纵正在围歼黄百韬兵团,进展相当不顺,从中抽取任何一个纵队长途奔袭潘塘都是不现实的。进攻能力颇强的3纵以及弱小的两广纵队此时还归中野指挥执行箝制徐州守军的任务,当晚这2个纵队位于徐州西南方向,即便立刻命其赶往徐州东南的潘塘,也还尚需时日。在徐东阻援的10、7、11纵正承受着东进兵团的巨大压力,如期完成阻击任务困难不少,无力再抽调兵力执行迂回任务。综上所述,粟裕当时能赋予迂回任务的部队,就只有这个战斗力不强的苏北兵团了。
7 |0 D( v& h. n/ j0 d' G3 g
( [, H6 @- {3 ^# {) r5 K虽说选择穿插部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在迂回时机的选择上,粟裕还是有点太过性急了。14日晚,东进兵团最靠东的部队,距徐州城也不过10公里左右。其与徐州守军之间,顶多只有一条窄窄的缝隙。因为华野在不老河北岸并无野战纵队,无法与苏北兵团南北对进,因此苏北兵团即便迂回包抄成功,要割裂第2、13兵团与徐州的联系,其战线必须要拉长到20公里以上。以区区6万余弱旅,要同时守住这么长战线的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其兵力必然将摊得非常薄。当对手发现苏北兵团楔入后,即便不算上第74军,徐州方面仍可动用孙元良第16兵团的41、47军,以及徐州“剿总”总预备队第72军向东解围。而东兵进兵团的第8、9、5、70军在以一部与华野阻援部队对峙的同时,主力可立即掉头向西攻击。在这种情形下,苏北兵团恐怕自身难保。退一万步说,就算苏北兵团将士视死如归,顽强顶住了国民党军的东西对攻,宋时轮率10、7、11纵转守为攻,就能围歼邱清泉、李弥兵团吗?2 _% `! O$ U# q, Q& x9 u
要知道,被围困在碾庄的黄百韬兵团有1个兵团部、4个军部和8个师的部队,华野动用了5个主力纵队加特种兵纵队,都一时半刻无法解决战斗。而要围歼战斗力更强的邱清泉兵团2个军(若苏北兵团迂回成功,第12军将被分割在包围圈外)6个师、李弥兵团的2个军6个师,总计2个兵团部、4个军部,12个师的部队,仅靠苏北兵团4个弱的纵队,以及宋时轮率领的3个进攻能力不强的纵队,是万万办不到的。, P. l& ^5 l, A" j4 h
# K6 M! o7 I" X- Z; Z综上所述,11月14日晚粟裕作出的派苏北兵团迂回的决策,风险极大,成功的希望渺茫。如果粟裕能再忍耐待机几天,等黄百韬兵团行将覆没时,将东进兵团放至大许家一线,甚至更大胆一些,放至曹八集地区,再令苏北兵团出击,成功的可能性还大一些。因为这个时候,东进兵团已与徐州拉开了2、30公里的距离,迂回穿插的难度较先前小得多。加之总预备队1纵也有充足的时间运动到位,或加入苏北兵团,或增强正面的突击力量,必要的时候,还能从正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部队中就近抽调1至2个纵队,向西加入围歼东进兵团的行列。- B8 U5 P1 {& L) s5 K2 S6 @
6 P. g3 ^5 G, e% B# X
勿庸置疑,粟裕是我军有数的军事家,其一生战功显赫,也深为对手称道。不过,粟裕的指挥风格,却是偏好打险仗,偏好持续用兵。这种风格如果拿捏得当,可以打出象孟良崮战役那样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经典战役。如果火候把握得稍有过头,就容易打成豫东战役第二阶段那样有所缺憾的胜仗。如果战场势态没能把握好,就很有可能打成南麻、临朐战役那样得不偿失的消耗仗。) k7 u d* ^% a. O$ v
' A. V# T5 c8 `; ^6 g应该说,11月14日晚粟裕的决策,与其在数月前,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决策有诸多相似之处。当时,邱清泉兵团迅速逼进,区寿年兵团并未被全歼的情况下,粟裕以一部分兵力继续监视整编第72师和围歼整编第75师余部,以久战疲惫的1、4、6纵队及两广纵队包围突然出现在战场上黄伯韬兵团。就连被俘的区寿年都提醒他切不可胃口太大,否则越过顶点,战况就将反转。事后证明,区寿年的话不幸言中,豫东战役的收官非常不圆满,华野被虏去几千伤病员。作为华野一等主力的1、4、6纵队虽然最终摆脱了邱清泉兵团的追击,但自身消耗极大,非经一个长时期整补不能再战。以致于叶飞在回忆录中,对此颇有怨念。/ J# S5 e; g+ e$ b- A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