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福岛的会津若松市回来,又被迫看了一星期报纸,所以现在脑袋里被强塞了不少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大伙不用瞪着牛眼看我,还没成僵尸呢,不会咬你的。' ^2 a2 t3 y% u+ \; J
下面这张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放射线强度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作为本文说明时的参考。2 ]* w/ K S9 N. y1 i- p' x
' R' y( f0 V2 g7 R! i ' `" c$ m5 m6 x! A1 t- k3 [ 4 _& U8 T/ k. U4 L6 C& b% w9 \( O& l7 H* X6 Z1 R
其中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是射线强度单位微西弗(µSv),换算关系如下:4 G' u2 S" T) w+ `$ K y
1000微西弗(µSv) = 1毫西弗(mSv) ) v* q: K6 B# m& H1000毫西弗(mSv) = 1西弗(Sv)! I+ F j2 F+ P1 F' ] o
3 e7 o5 A& ~' `: D
上图中的D,E和F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年受到的正常辐射量,世界大多地区的射线强度在这个范围内。不过地球表面的一些地区也会突破这个值。比方说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宇宙射线比较强,射线强度就会高一些,撒哈拉沙漠的日照也很强,所以也会高一些。因此G这个范围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方说我国人口相对稠密的广东阳江地区(2000-5000微西弗)就在G这个范围里面。. H! d; T% H4 H' f: |' Z- x
另外一个和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的衡量标准是上图右侧的200那个值。这个值的意思是从东京坐飞机去纽约,一个往返所受的辐射量是200微西弗。这个距离大概和从北京飞洛杉矶差不多。. |' O0 z+ s- W0 c9 D; J. b
回复 财迷心窍 的帖子 & M5 e. ^( w L( ~' j- C. n% S( [ ; \+ R I, h' ?这个结果已经是万幸了。经此灾后,对大自然的威力和技术的极限有了深刻体会,至少我是成了反对核电站的立场。国内在建造或者计划建造的核电站有70座,沿海地区点列着。教训摆在这里恐怕大家应该多多考虑长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