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9 A0 s4 E; k' l4 C其实很好理解的,二战后到冷战,整个世界还是一个机械世界,两边对抗拼生产能力,所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是自身的工业规模,工业能力。苏联解体后,整个西方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未开发市场(这还不算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工业能力继续上涨,但是那时候已经由克林顿拉开了庞大的全新的互联网+金融经济模式的序幕。西方在消化新开发的市场的同时,也看到了一种伟大的赚钱方式,几台电脑几个人就完成了一个产品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制造这类需要工人多,需要机器多,需要材料多的行业往那个拥有巨大人口,巨大土地面积,巨大市场的国家转移。越转移发现捞的越多,越转移发现互联网全新模式的先进之处。; ~; O8 f, N" C' J& f
/ |2 ~! ?2 J. E I3 F L
所以新千年后既有中国自身工业实力的上涨,也有西方资本家贪婪赚钱的推波。中国。世界第一次有一个国家能承接住一个世界的制造需要。造成西方的工业制造规模下降和中国再世界制造比例的上升。虽然近些年来西方一直喊回归制造业,同时也在到处需要替代中国的制造国家。但是,中国体量太大,制造能力到现在也没有达到极限。就我看来,要是西方不用点回归孤立化,封闭化的办法。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下,中国出口比例依旧没有到底顶峰。2 n1 |2 Q4 Y+ w3 y% \9 e: ]
( I( e) r+ X$ T K/ D美国的份额,说实话。当年在西方全民都是制造业的时代,达到那种高度已经是伟大了,但是用在这里说中国超过美国份额是不可能,这种类比并不合理。因为那时候整个西方包括华约地区都在拼制造,而现在,整个世界拉完清单,真有大规模制造业的国家并不是非常多。
8 ]) g$ ]+ M. M: P6 ?$ l' t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互相出口的东西什么都有,从农产品、手纸、肥皂、食品到汽车、飞机、电脑……这是美国出口的大头。2012年时,对中国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9.2%,加拿大是15%;按部类分,第一是汽油(加拿大东部从美国进口,西部向美国出口),占7.2%,第二是汽车,占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