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8-6-17 13:10 |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
本帖最后由 leafwind 于 2016-9-11 01:16 编辑 0 y9 v, V% {6 n' A; n) q
$ q% x5 ~# P: B. v3 c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A4 Z( e7 u: m+ |; V) n* H4 L2 A7 e& k, G
如果反作为逆讲,为什么不说正是道之动呢?同理,为什么不是强者道之用呢?- L" N/ W' \0 X. x
* B) e/ o6 ~. R/ H* g" M# p: J6 j( T& E9 O3 A) ^# N8 M) L! W% v5 c
查字典,反的意思有重复之说,如反反复复,反者道之动就好理解了,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方式是可重复的,能重复实现的才叫道。' F( @" V9 M$ ]# N- K ^$ \. S) I* L
" f$ j, Y1 X2 v! l0 s/ U同理,弱的古意有相争之说,如:两争曰弱。——《周书·武顺》,又有众散为弱之说。 弱者道之用,意思不过是说道是用来解决万物相争的。万物相争,造成的矛盾会导致散,会使内部各因素互相消亡与系统性削弱,而这就是道被应用的领域,解决万物相对消长与和谐统一的。
3 ?% Y; Q' Q2 R7 n, e
& C2 q0 J }3 m9 A/ J1 }* ^) N这与现代对科学与系统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道的运动方式是重复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与实践由弱变强这一过程的,上古文章一般比较质朴与直接,书写与保存成本高,不太会像后来那样玩玄的,对其的理解越直接越好,不用引申过多。。。% N, W2 S1 H& L3 {9 e6 b
: B. P! {# Y0 @8 _6 ^5 {) X其时回过头来再看下弱,如干脆取众散为弱之说,如同围棋里棋手说某一块棋弱了,实际是指其太散棋子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持不紧密。弱者道之用,意思就是道是用来在一片散乱之中寻找万事万物联系并使之更为紧密之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