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4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联邦调查局史读后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00: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racula 于 2016-4-2 03:39 编辑 : x' l+ D- x  R  v  b% @
    * w1 F+ S, g! J4 {
    刚看完一本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历史Enemies: A History of the FBI,作者Tim Weiner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几年前出版了一本CIA的历史,得到了很多好评。这本FBI史我觉得还不错,随便写几句读后感。+ F0 C: k, x0 K
    ! I8 [4 A. e# V+ k& A5 R9 P
    1.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FBI的了解主要来自各种各样的电视剧,从X – Files 到Bones,给我的印象FBI就是law enforcement的一个精英部门,有各种各样先进的仪器,专管各种奇难疑案。但是这本书指出FBI成立的本意以及一直的主要职能其实是国家安全。主要针对的是间谍,共产党,从左翼到右翼到狂热宗教信仰者的恐怖主义组织。这本书对FBI历史的叙述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其他像30年代对付gangsters,象Bonnie and Clyde,John Dillinger,60年代开始针对黑手党的行动都一笔带过。8 F$ U( c2 F9 W6 ]
    * R" G, A3 j8 s' g6 ~) H4 }+ d
    2. 这本书的优点是材料挺多,好多我是第一次听说。缺点是结构上有点散漫,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好多地方读来就是材料的罗列。
    : M0 _% l9 K* @8 F- t  j' A. G2 X9 e, ?" T3 L' e. S* ^- u) e/ s
    3.) a7 e. z  o; X/ M1 \

    7 }* K6 Q* @' W0 b) B6 H1 T8 H) @" [7 `9 j1 n' u& \+ D
    写FBI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胡佛,这本书的四分之三的篇幅都是以胡佛为中心。我此前对胡佛印象不太好,尽管对他知道的不多,潜意识里总是觉得是个很邪恶的人。Tim Weiner对胡佛的评价其实也不高,书里对胡佛的叙述很大的程度上集中在FBI各种各样违反宪法的行动,比如私拆信件,弃门撬锁,秘密进行搜查。胡佛还派人渗透进美国共产党以及一些激进左翼学生组织,不仅只是通风报信,还从内部挑拨成员之间的矛盾。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对胡佛的看法却改观很多。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被共产党间谍渗透得千疮百孔,就是CIA,FBI这些组织都不能幸免。尤其是英美的情报组织合作紧密,而剑桥五人中的Kim Philby是英国情报组织在华盛顿的联络代表,美国情报机关的活动KGB都了如指掌。胡佛从20年代起,就坚持共产党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冷战发生后,很大程度上由于他的努力,苏联和美共在美国的间谍活动,即使没有完全被铲除,但也受到极大的遏制。胡佛本人尽管对民权运动不太热心,但是在60年代接到约翰逊的命令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对3K党以及其恐怖活动造成致命打击。因此我觉得胡佛虽然对宪法不太尊重,但是毕竟能办成事。他之后的几任FBI局长,不是陷入内部权力的争斗,就是完全不作为,或者和总统直接对抗,在胡佛死后的30年里,FBI在国家安全上的表现几乎就是完全的无能。从FBI内部好几个超重量级的鼹鼠,向苏联以及后来的俄国倒卖情报,到洛克比空难的调查,到1993年世贸中心爆炸,FBI一年多前已经接到警报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到911恐怖袭击,这本书最后100多页FBI基本上就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 c9 @' n3 `8 b+ d. ~. o9 c4 @- i6 X% {+ S+ k2 N/ t9 j

    ) W$ C# g* n0 a4. 这本书里简略提到了水门事件,包括Mark Felt(也就是deep throat)。我以前觉得Mark Felt是个英雄,但读完这本书,我现在的看法是Felt向华盛顿邮报泄密并不是出于对尼克松政府侵犯公民权利的愤慨,而是因为胡佛死后,尼克松两次任命FBI局长都把他忽略掉,他通过泄密对尼克松进行报复。而且他本人对公民权利其实也很蔑视,1980年被判有罪,不过被里根赦免,并没有坐牢。( z1 ~/ e1 L4 x2 F) T. w
    1 Q5 S* v' i6 Z! A) d
    5. 书中对SOLO计划和Morris Childs的叙述很有意思。Morris Childs 是个犹太人,1902年出生在基辅,1911年随父母移民到美国,20年代加入美国共产党,30年代开始从事间谍活动。他在美共中的地位上升的一直挺快,但是1947年被免去了工人日报主编的职务,可能是因为他是美共前任总书记白劳德(Earl Browder)的人,白劳德被免职后,他也就跟着遭了殃。不过50年代之后,Childs 重新进入了美共的高层,1957年他作为美共的代表,被派到莫斯科同苏联重新建立联系。1959年作为美共的唯一两名代表之一,参加了苏共21届全会。在接下来的20年里,Childs几乎就等于美共在苏联的总联络员,能够与闻到好多最高的机密。他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秘密来回50多次,从苏联带回美国共产党3千多万美元的经费,由于他的出色表现,1975年被勃日涅夫授予苏联的最高荣誉红旗勋章。
    : I' l3 g1 _: d5 B% P; ^1 [) D. V) A% ?6 a# w) k

    5 Z4 p- i3 p: [1 U; h6 Q( R7 L( \3 H; P) F
    但是事实上1951年的时候,FBI就通过他的弟弟Jack Childs(也是共产党间谍)说服他为联邦政府工作,担当双面间谍。Childs利用其在美共和苏联的地位,给FBI提供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情报,对后来的历史进程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1958年,他在北京待了两个星期,同毛泽东见过面,询问如果美国在东南亚采取军事行动的话中国会如何反应,毛泽东回答说,中国会和朝鲜战争一样,马上就会出兵回击。也是通过Childs,美国才第一次得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已经是势同水火,而以前美国总是认为共产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这时的副总统尼克松也正是通过Childs的报告,了解到苏联的政治决策并不主要是由狂热的意识形态来决定,而是一个很理性的过程。这也是尼克松在1968年成为总统后,在对苏政策上采取缓和政策,谈判削减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因素。8 ^" U/ {; M9 n: r
    + H6 r) I) {2 x7 u% m, [
    Childs的报告还表明苏联给美共指示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支持民权运动来削弱资产阶级政府。 尤其是马丁路德金最信任的亲信Stanley Levison在1957年之前是美共地下组织成员。这个消息让胡佛对民权运动疑虑变得很深,开始派人监听监视马丁路德金的一切活动。尤其是监听结果发现马丁路德金同很多女性有婚外性关系后,更增加了胡佛对他和民权运动的鄙视。% y( u/ C* y& N8 t. O5 C4 V2 c

    * Z, s& l, Y) {; jMorris Childs作为双面间谍的身份在80年代开始有所泄露。1987年他和他的弟弟Jack被总统里根授予美国的最高荣誉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能够被美国苏联都授予最高荣誉的,Morris Childs即使不是唯一,我猜测应该也是很罕见的吧。
    ) Y( G- z! e: R5 ~2 O( n8 s& z. v! ^% y! S7 `7 [2 P; O) p
    (这个帖子1年半前最早发于酒庄)$ l8 b( s7 G* o0 n6 y

    0 p/ v8 m; e, ?5 }: J" U# U; ^来自群组: 酒庄

    评分

    参与人数 11爱元 +143 收起 理由
    mezhan + 2
    禅人 + 6
    料理鼠王 + 4
    方恨少 + 2 涨姿势
    农民家的狗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4-2 01:3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明 于 2016-4-2 02:10 编辑 1 d' _  Q% `9 ?# W6 r
    7 v  l5 Z! N( `3 j
    还有一本书,应该比他这个早, The Bureau, 作者是 Ronald Hessler,可读性强,细节故事很有意思。Hessler 好像写过不止一本关于FBI的书。8 {+ r2 d' z. u
    $ r$ u% q3 U7 ]. U
    ( l# Q% w8 P% f
    又想起了一段往事。念书的时候,找房子,有一家分租,房东Tom在FBI工作。住进他那,除了一般都会有的信用参考人、原来房东的电话之类,还填了一个表,意思是同意做犯罪记录的调查,查了没事才行。他后来找了一位当小学老师的女朋友,也得报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6-4-2 02:39:44 | 只看该作者
    易明 发表于 2016-4-2 01:36
    4 J, G2 ]0 ^' I$ U) S% Q还有一本书,应该比他这个早, The Bureau, 作者是 Ronald Hessler,可读性强,细节故事很有意思。Hessler  ...
    " G1 y; J/ E+ @/ z6 G
    这是喜剧电影meet the parents的真实版本么?+ r; w' i8 o( i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油墨: 5 油菜: 5
    +1问  发表于 2016-4-2 02:4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6-4-2 03:31:08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事实上1951年的时候,FBI就通过他的弟弟Jack Childs(也是共产党间谍)说服他为联邦政府工作,担当双面间谍
    , R& I  x3 m8 R- ~" d6 x
    搞不好苏联人对于他也是“控制使用”吧。。。 这个角色玩得好就是潘汉年那种,两边奔走透气儿。。。 $ U0 `( }, f! c( S) v6 t* _, ]
    . m  B5 l; ]; e4 x& d: N8 X  I9 ~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2-24 06:47
  • 签到天数: 640 天

    [LV.9]渡劫

    5#
    发表于 2016-4-2 07:47:03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6-4-2 03:314 u! {1 E( A6 |# }6 z; @
    搞不好苏联人对于他也是“控制使用”吧。。。 这个角色玩得好就是潘汉年那种,两边奔走透气儿。。。
    9 L, D; z- X7 ~6 `. O' y2 m
    3 c$ v! D# v8 ~- ~$ v' o ...

    ) ^  r  w' c2 X- ?6 W: g是啊,他告诉美国人的事其实避免了过度冲突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08:24:14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6-4-2 03:31
    " F4 M: T' Z8 u搞不好苏联人对于他也是“控制使用”吧。。。 这个角色玩得好就是潘汉年那种,两边奔走透气儿。。。 / g2 ?  Y7 {" n1 d& W& Y9 x
    ) ]1 k, B) o2 \- G  k: C2 q
    ...

    $ M8 j. j; z+ n那苏联在美国,包括在FBI的几个重量级双面间谍,是不是也是美国人在控制使用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6-4-3 09:15:55 | 只看该作者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16-4-1 13:39/ S6 }7 |. ~2 V$ s( \
    这是喜剧电影meet the parents的真实版本么?
    / O5 n: b" K7 t; }+ j% K7 D
    这是啥,老爸在给儿子做测谎?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52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6-4-3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6-4-3 09:15, @& @! y4 J8 b
    这是啥,老爸在给儿子做测谎?

    ; i  F! w# \- b5 P! J% Q不是儿子, 是女婿.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5 21: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9#
    发表于 2016-4-3 12:08:18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在中央情报局的职责和势力范围被确定之前,也就是五十年代之前,美国对墨西哥和南美洲的情报和秘密行动工作是由联邦调查局负责的,这大概也体现了美国视中南美州为自己后院的一种心态。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6-4-3 12:25:17 | 只看该作者
    mezhan 发表于 2016-4-3 10:326 A9 y; t5 i# o9 K: R; @$ T
    不是儿子, 是女婿.

      q7 O5 `' y( R) g: u; e' E还不是女婿,只是女儿的男朋友。老爹看他不爽,给他一个下马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1#
    发表于 2016-4-3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6-4-3 13:49 编辑
    4 b, O- Q9 U3 Y: c! P8 D$ |6 T2 }' U2 b- V' m
    渗入个人看法,对问题的理解不好。
    : e4 R+ x* ]% @7 Z4 S( x
    " X' c3 t. k* C*********************************************************# t, b8 y( u: m, _! Y( i% X
    + j3 j: X4 s- k' a( {) x
    在早年,美国的大学里,大多数都是进步主义者- M, o  O( Q& ~, P; w5 [- K2 V

    . |0 _- N$ h0 |; D/ A7 {. U( A而计划经济的来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体战,实际上,即使是弗里德曼也曾经参与过 印度的计划经济。
    0 y3 v* v( V* `& L
    ) r2 p4 J) y: h& k" L6 o8 A; C$ P中国的统计还是印度帮助的( a7 b  |, B, Y3 q: L
    4 ~5 d2 {' V2 s& O4 _' {" f% F
    *********************************************************6 S- u9 }! {9 [
    * _5 X5 e7 V( V3 o0 P
    早期,右派学者在美国的大学里找不到教职。! V! i/ w, ]3 ?
    $ y( u! ^5 B0 {+ R& J9 m$ Z: @2 ?# B
    对于英国来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就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大本营6 m; r) P* c0 t% m- E* \& J

    2 Q" D* o* w6 e) Y( }+ U8 y$ L" B. P在1920年代,统制经济或者计划经济是最流行的学说。) a/ H) Q1 \' {* T" N& M4 P  @
      i1 `; _2 [7 K, U+ ~7 q
    *********************************************************
    0 Z/ j" ~8 i  Z+ k5 g; J" s3 _& S1 K$ K) B, V
    即使当代的美国,就是现在的美国,右派也没人才。人才都在左派这边。
    5 Q. @& k1 e* n( g
    ) [5 Y1 l- n9 l5 U3 V*********************************************************
    5 `6 c; l! v( M9 q; c7 h7 d, U% L" G  A: V  ?; i/ n) J# w
    学术争论,还有一些事,国内不清楚,大部分人只知道 50年代的
    / O$ \, {5 K+ @* f, c3 C. H; t0 P
    怎么把进步主义者这帮人清除 出去的?
    " t" e5 w& k5 B
    / D5 D* f4 M% H造假,数据造假。然后支持其理论。. S! T3 Z2 A( [+ F2 e* z" v
    4 _4 H* }  i2 i( x& P
    丧失了学术的基本诚信。" T5 s1 i3 |. x* z0 I( ]

    0 T* |2 f; T: r" X7 {; _*********************************************************" b( ]( l; `1 D3 A

    1 h! [) K' f& i  }Tim Weiner对胡佛的评价其实也不高,书里对胡佛的叙述很大的程度上集中在FBI各种各样违反宪法的行动,
    8 b  x0 P9 N: o( A$ i+ `5 n
    & ]6 H' ~* b* H4 P1 ^- ]5 T' Z1 e3 [; R肯定是个丑闻嘛,合法的社会组织
    ; k/ P+ Z; \3 \$ M, H- a) k" C  G3 S$ {+ u3 z" q. ?

    5 q: S, O' }1 G早年美苏还是盟友,那时候社会舆论是怎么宣传的。4 H& H2 J+ y- o2 u, \3 h
    0 D3 G& J& A- B- ~5 q$ {4 w
    普利策奖,怎么还乌克兰人公道?还个屁
    0 O  \# i2 k- t" i6 d6 |5 `8 [
      H0 F$ B! Y% T$ q. F' |
    & {3 m5 n* R8 E; Z不仅仅是高尔基
      s2 U) j7 L( v5 B
    9 b& p; ~' H4 U. x- `2 N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1 23:37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出窍

    12#
    发表于 2016-4-6 08:32:38 | 只看该作者
    易明 发表于 2016-4-2 01:36+ q) x- F5 @" v& M( f) H+ P3 X
    还有一本书,应该比他这个早, The Bureau, 作者是 Ronald Hessler,可读性强,细节故事很有意思。Hessler  ...
    2 _" d1 X0 E9 f, a' c  w# d' M5 R
    跟在中国国安之类工作的差不多啊,也要查社会关系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7-7-3 15:36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13#
    发表于 2016-4-21 13:59:43 | 只看该作者
    【1975年被勃日涅夫授予苏联的最高荣誉红旗勋章。】$ q: W% f* Y$ Z# B! \( @# u: i
    # a, t4 I$ y! q  W9 J
    抓个小虫。苏联的最高荣誉称号是苏联英雄(以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最高级别勋章则是列宁勋章。苏联英雄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获得的金星和小金星(镰刀锤子)都是奖章,但是这两个称号还会搭一枚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只是在列宁勋章设立前(1930)还称得上最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Dracula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6-4-21 20:02:34 | 只看该作者
    yoshiro 发表于 2016-4-5 19:32; F. |) p0 v4 }+ K
    跟在中国国安之类工作的差不多啊,也要查社会关系什么

    / C* X# s8 m7 Z9 N7 X肯定的,秘密警察部门都要查这个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7-7-5 17:25:32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关于FBI的历史实际就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交叉选择的过程,FBI有效率的时间点就在于其对追求实质正义作为目标,对程序正义相对没那么看重的时间点。至于对胡佛的诟病,其实和对康生诟病是差不多的心态,因为掌握别人的把柄,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会被别人不喜欢。" A8 q% ^% Z& G- t  X( l
    是否延展至司法目标的选择就见仁见智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207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7-7-6 09:27:4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6-4-21 20:02
    3 z% M% L5 z3 I- C# K/ t4 b肯定的,秘密警察部门都要查这个的。

    4 i* k, k- T: V. U某年回学校参加导师的生日宴,来了些师兄弟姐妹。听到另一个老师低声对我邻座同学说,某某某(坐对面的一个师弟)毕业去了国安。这是俺离国安最近的一次了吧。- f6 E0 `( Z$ \
    以前听大学教师子弟的同学说,某教授过世了,追悼会上国安送来个花圈,于是大家恍然大悟。回头自己还思考了一下这种兼职有多少津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7-8-24 15:2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围观群众 于 2017-8-24 15:35 编辑
    - q/ K9 M8 O6 j2 ^
    易明 发表于 2016-4-2 01:36  P  c: l, ~4 Y+ C/ Q# t9 H( N
    还有一本书,应该比他这个早, The Bureau, 作者是 Ronald Hessler,可读性强,细节故事很有意思。Hessler  ...
    9 I; l+ i3 [% m6 \2 V5 ~# @) q

    : u4 U, |6 M3 Y* H我下载了J. Edgar,胡佛的传记电影。“东林”导演的,2011年上映。
    , |" Y$ F, `8 s: L这部电影大部分是描述FBI二三十年代草创阶段。一开始FBI权力有限,连枪都不能带。也不叫FBI,叫BI(调查局),
    . Q  h" W" V+ E  W胡佛很有心机,一早就开始收集政界要人的隐私,搞了个秘密档案,罗斯福上台后曾经想换掉胡佛,但是被胡佛用黑材料要挟。& a8 o9 L" b3 I
    BI因为消灭了几个著名的黑帮(最有名的是迪林杰),破获了轰动全国的林德伯格婴儿绑架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FBI。# I0 a% D: _/ J. }. k
    胡佛在一战后才二十来岁就和共党干上了。一战后美国左翼思潮泛滥,左翼激进分子到处罢工游行,还制造了系列爆炸案,连胡佛的上司,司法部长家都炸了。形势岌岌可危。胡佛带领BI的一帮人,捣毁了左翼分子的总部,驱逐了一批欧洲来的左翼激进分子。“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5 00:55 , Processed in 0.0468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