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4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能重建中产阶级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09: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6-2-15 21:52 编辑

国家要收入高还要均贫富,那就只有中产阶级壮大。这也是政治上稳中求升的社会基础,否则富人主导的国内政治专注守成,穷人主导的国内政治专注变革,都要导致动荡。要在美国这样的大国里实现中产阶级壮大,必须有相应的产业基础。能确保中产阶级的壮大的产业基础有三个基本条件:
1、能产生高附加价值
2、能保障大量就业
3、能独占市场

高附加价值的要求很明显,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谈不上中产阶级。能保障大量就业也是必要的,只有少数人能得益,依然不能做到壮大的中产阶级。能独占市场很容易被忽略,但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特别重要,弄不好产业或者盈利中心就转移了。

这三个要求要分别做到很容易。瑞士手表的单价可以高达几十万美元,阿姆斯特丹的钻石价格也是非常了得,老山参、冬虫夏草也是一样。单纯保障大量就业就更容易了,劳动密集的行业大大的有。只要求独占市场也不难,中国的臭豆腐市场没人来抢,苏格兰血肠、澳大利亚vegemite也是一样。要同时做到两个也不是很难。顶级瑞士手表的市场很少有别人能撼动,德国Glashute是罕有的例外;波音和空客的客机不光附加价值高,也基本上瓜分了世界大型客机市场,在几十年里不大像有被打出去的样子。不过即使波音、空客也不能支持大量就业,或者说相关产业的就业规模不足以改变整个大国的就业状态,瑞士顶级手表、阿姆斯特丹钻石只能成为小国里的地方经济支柱。

在历史上,同时达到三个条件的情况不多。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流水线首次把美国代入发达国家行列,福特流水线充分体现了这三个基本条件:
1、汽车还是相对高科技的产业,是高附加产值产品。
2、流水线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对工人技能的要求,非熟练工人能在很短时间里上手,大生产又需要大量人手,很快实现大量就业。
3、欧洲汽车的制造和运输成本高,难以与美国竞争,美国的地理位置保证了天然垄断。

在2014年石油价格崩盘之前,Alberta油砂也同时达到了这三个基本条件:
1、石油价格高企,过去5年里基本上都在100多美元的高位。
2、油砂工业需要大量简单劳动力,SAGD的操作要求低于化工厂,打井和一般油田服务中的劳力更是高中毕业就足够应付了。油砂行业招工高峰的时候,Alberta连麦当劳都招不到人。
3、除了技术风险很高的海上石油(北海、纽芬兰)或者地缘政治风险很高的中东石油或者俄罗斯石油,西方世界还就只有Alberta油砂油了,形成天然垄断。

当然,福特汽车是很特殊的例子,Alberta油砂也是独特的例子,更多的情况还是大量散例,从德国Miele洗衣机到日本象印电饭煲,从法国香水到加拿大冰酒,不过这些散例的就业人数不多,需要很多这样的散例累加才能达到足够多的就业人数,保证足够大的中产阶级。这也是当前发达国家的一般状况。

福特汽车和Alberta的共同点则在于机会窗口不长。福特汽车还长一点,Alberta油砂油连波峰波谷都算进去,也就二十多年。糟糕的是,窗口长度受外力影响,几乎不可抗拒。福特汽车的外力影响先来自日本汽车,然后是韩国汽车。在运输成本和产品质量两方面优势都丧失之后,福特汽车在90年代曾经非常困难,现在也只能说比那时好多了,还是远没有恢复到全盛时代。Alberta石油的窗口则是受到世界石油价格的打击,2008年经济危机时石油价格从140多美元一桶的超级高位暴跌到40-50美元,还好延续时间不长,以后逐步恢复,直到2010年后稳定在110美元左右的高位。但2014年夏开始石油价格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大大超过任何人的预料,Alberta石油遭到沉重打击。美国页岩油气也一样,不过美国页岩油气的分布较广,不像Alberta那么集中,投资结构也不一样。

这说明了同时而且可持续地满足三个条件之不易。世界石油价格这样不可控制的因素除外,独占市场条件被打破,经常是三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的突破口。技术门槛随时间降低,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先行国家坐守优势的企图。英国造船、美国汽车和PC、日本电视机,都是技术门槛降低后阵地失守的例子。新的资源的发现,则打破了靠山吃山国家坐守优势的企图,中东石油对世界市场的控制在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夹攻下失守了,弄得现在限产都不能调控世界石油价格,只有死撑。波音和空客的客机,日本照相机,苹果家族,微软OS,Intel CPU,这些是现今不多的尚未攻破的阵地,但这些阵地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尽管这时间窗口可能超过三五年、十来年。要提一句的是,传统制造业是制造实物产品的,现代制造业可以扩大到软件这样的虚拟产品,但在要独享市场所需要的屏障方面还是一样的。

要独享市场,一般靠某种屏障:
1、品牌声誉
2、独有技术
3、创意
4、独有自然资源
5、独有地理优势
6、独有人力资源

有些市场是可以独享的,而且附加价值奇高,如瑞士手表(Piaget、Blancpain、Brequet、Jacque Droz、Patek Phillipe、Vacheron Constantin)等、Mont Blanc笔、Armani或者Savoy Row西装等。这些市场的独享靠的是品牌声誉或者名气,并不一定靠实际品质,因此必然小众。靠品牌和声誉运作的行业不受一般经济规律制约,是另类经济动物。不过一旦大众化了,就需要比拼实际品质,名气就不再是可靠的保护市场的屏障了。服装是很好的例子,中档名牌质量好,价格合理,名至实归。但无名品牌质量逼近而价格依然较低,是新来者打入市场的典型手段,打乱原有市场秩序,打破独占。靠品牌独占市场不是美国做的到的,小众的云端之上的品牌被老欧洲占据了,美国占据的都不是高不可攀的,这个屏障不可靠,而且根本谈不上大量就业。

独有技术是另一个屏障,波音、空客的客机,日本照相机,微软OS,Intel CPU,这些都靠的是技术屏障。如前所述,技术屏障是与时俱消的,只能保护一段时间。科技不是巫术,独有是有时效的。随着竞争对手科技的体系化和发展可持续化,现有技术门槛的降低还会加速,甚至反转。英国要用中国造的起重机制造新航母,就是一个例子。除了军工、航空等少量行业,美国的独有技术所构成的屏障还存在,但被突破的门槛越来越低,剩下的也大多是不能保证大量就业的。

创意也是一个屏障,苹果家族,亚马逊,eBay,这些靠的就是创意屏障。创意的妙处在于理念重组,而不一定是新的技术突破。创意屏障的难点则在于难以抵挡一拥而上的竞争者。理想的创意应该具有较高附加价值但只有很低的实现门槛,但这样的创意也最难把竞争者拒之门外。美国极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当然有正当理由,但也有保护创意屏障的意图。知识产权对准入门槛较低的技术屏障的保护作用是一样的,所以美国对别人仿制美国汽车特别在乎,但对仿制大推力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大在乎,因为别人仿制不了。美国的创意经济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但这也是最不容易保持领先的。

独有自然资源是比较可靠的屏障,中东石油、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都曾经享受这样的屏障,但随着资源勘探和替代资源的出现,独有自然资源的屏障越高,崩溃越快,稳定性是一个高度不可预测的事情。美国有丰富的资源,但独有资源并不太多。

独有地理优势和独有自然资源相似。新加坡的独有地理优势,使得新加坡天然适合作为转运港,其他地方就难以竞争。英国是海岛国家,在大航海时代有天然的航运和造船优势,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随着经济转型,独有地理优势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中国历史上的徽州、扬州就是例子。但美国的独有地理位置依然有一定的优势。美国的炼油和基本化工不比其他先进国家领先多少,但燃油和基本化工产品从海外运到美国的成本就太高了,所以墨西哥湾那些锈迹斑斑的炼油厂、化工厂还能滋润地活着。不过加拿大和墨西哥炼油厂要是大大发展起来,成品油输往美国,美国墨西哥湾区就要走底特律后路了。美国汽车就没有那么好运,如果打破贸易保护,底特律怕是荒芜得更快。

相对来说,在这些市场屏障中,独有人力资源比较独特,这是唯一人力可为的。人力资源来自于教育、人才体系(包括专业人才和技工)、work ethic(勤奋求实?)等。因为这与人有关,因此动态性也较大。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的情况更加复杂。一方面,移民通常是“源人口”中最有进取心的部分,浑浑噩噩的人不会移民;另一方面,以吃福利为目的的移民也在增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整体而言,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而言,美国的人力资源质量滑落了。美国本土中小学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与美国的综合国力水平严重不符,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中外国人(包括新移民子女)充斥。这好比一艘漏水的水缸,外国人好比不断注入的水,如果这水流枯竭了,水缸就有干涸的危险。很多人把这归结于黑人、拉丁裔比例增加的原因,但正如《Coming Apart》一书中指出的,即使在白人中,这也是大问题。美国的大学在整体上号称依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看看大学教授里外国人的比例,不难理解这个优秀也是不可靠的。美国的人才资源现状好像庞氏骗局一样,如果不从根子上改变,有倒塌的危险,这才是美国屏障中最为脆弱的。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作用比较特别,有别于这些屏障,但也确实是美国经济的独有优势,可以算作某种屏障。货币发行量通常是和国家经济规模相连的。世界经济总体规模大大超过美国的单一国家经济规模,但美元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美元必须超发,超发量由世界经济发展来吸收,这正是美国可以大手大脚搞QE,而其他国家就不能这么“大胆”的道理。事实上,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外贸必须入超,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美元流向世界市场,保证世界经济足够的流动性。如果美国贸易平衡了,而美元依然作为世界货币,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就要面临流动性短缺的问题。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历史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逆转的。一旦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消退,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影响是灾难性的,不仅不再有屏障作用,本身就是洪水,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美国要重建中产阶级,只有从经济中最大的几块入手。回顾一下:


2013年对美国经济贡献最大的是金融业,占19.6%;其次是政府(包括军费、社保、维稳等),占13.0%;制造业第三,占12.4%;商业性服务(估计包括律师、会计、咨询……)占11.9%,教育和医卫占8.3%,零售业占11.6%,其他的份额都较小。政府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小越好,靠政府壮大中产阶级肯定是行不通的。零售可以吸收很多劳动力,但是典型的低收入行业。过去还能靠家庭小店形成中产阶级,这不仅是靠自己剥削自己来“发财”的,而且在大型连锁店的挤压下也生存困难。总之,靠发展零售来增加中产阶级也是不行的。教育和卫生里,教育实际上可以算作政府工作,大头是公共开支支持的。这既非越大越好,也非越小越好,太大了养不起,太小了下一代教育受到损害,实际上和政府工作一样,是靠生产型的中产阶级养起来的,而不是可自我维持的产生中产阶级的地方。医卫也是一样,是寄生型的行业,能产生出多少中产阶级(医生可是upper middle class,但护士还算中产,诊所里打工的medical assistant就顶多是lower middle class了)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或者说中产阶级总体有多壮大,而不是反过来。商业性服务的情况比较复杂,律师、财会等也是寄生型行业,但技术咨询、设计等就有生产性的意思了。如果把技术服务剥离出来,那技术服务、制造业、金融业就是生产型行业的主体,这也是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

金融行业实际上很杂,华尔街是金融行业,街头银行办事处也是金融行业,两者的收入差距天差地远,银行前台出纳的收入水平比最低工资高不多多少,小经理也只相当于商店店长水平。金融行业还包括房地产、租赁,美国房地产经纪人中肥得流油的当然有,Donald Trump就是干这个的,但大部分房地产经纪人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很多还只能干兼职的,因为光靠房地产赚钱太少。租赁的情况也很复杂,有房主自己管理的,但很大一部分是专业管理公司管理的,他们从租金中提成,通常10-15%,去掉各种费用和开支,员工的收入水平也只相当于working class。换句话说,金融产业对GDP的贡献可能较大,对就业人数的贡献也较大,但除了少数巨富外,对形成中产阶级贡献没有那么大。不算对形成中产阶级的贡献,金融也本身的发展也不无远忧。100年前伦敦证交所和英格兰银行的相对地位可是比现在高多了,但随着英国产业空心化和经济中心转移,伦敦的重要性也下降了,尽管依然还是重要中心。

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主体应该说大多收入水平较高,属于“理想中产阶级”,但需要教育程度很高、从业经验很多,而且主体来自制造业(包括软件制造业),人数也由制造业的输血能力决定。制造业要是萎缩了,技术服务行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也要萎缩。

制造业的情况比较复杂,但牛仔裤这样的低端制造业在美国已经所剩无几了,汽车、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工人收入水平相当高。美国汽车工会很强大,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汽车工会工人的小时工资为28-38美元/小时,加上很好的养老金、医疗、失业保险福利,很不错的。化工行业的工人收入相似,有10年以上经验的工人的典型收入在6-8万一年,另加加班津贴。重工业不仅直接雇佣人员,还拉动相关产业,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相关产业的依赖越大,最后的总雇佣人数实际上并不降低。加上上下游产业链,雇佣人数就更多了,而且大多是高收入、高稳定的高质量就业。这才是中产阶级的可靠来源。不过制造业如果自身竞争力不足的话,对保护屏障的要求也高。相对来说,金融、法律、财会有资质要求作为保护屏障,且不说美国人在这些方面本来就厉害,资质要求就使得外国很难在美国竞争,美国通过TPP打破其他TPP成员国的保护门槛,很狡猾,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美国在IT和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还是很强,但人力资源成为限制因素,“被迫”大量采用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和印度人。这些是新生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美国本土主流族群中产阶级的拉动相对不那么显著。这涉及到美国高端人力资源“外国化”的问题,这在高技术和大学、研究机构里特别显著。引进人才是美国活力的本来特色,但要是依靠引进才能保持活力,这就成问题了。

美国的大学教育和科技研究公认为世界领先,但美国的基础教育是有问题的,包括延伸的大学本科教育。


美国的基本教育尽管很受国内一些人的追捧,但美国人自己并不看好,尤其是数学和科学教育

美国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简称STEM)长期落后于需要,中小学教育质量长期不相称地落后。大学本科教育中STEM部分也是外国人主导,研究生阶段更是如此。这不是说美国人不聪明,或者不用功,而是聪明和用功都放到别的地方去了。主流族群的美国孩子在体育上刻苦起来,中国孩子很少能比得上。这是自发的刻苦,不是家长盯在屁股后面的结果。美国孩子也聪明,他们的奇思妙想常常能使人击节赞叹。但美国孩子(包括家长)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很不起劲,家长也疏于督促。经常有本来资质聪颖的孩子稀里糊涂荒废青春的事情,有的后来醒悟过来,急起直追;有的一辈子就这么糊里糊涂过去了。不是说这一辈子过得有多惨,而是离能够达到的高度相距很远。这里就是中美家长一个非常大的差距:中国家长恨不得拔苗助长,只要有1%成为莫扎特的可能,必定要投入100%的精力;达到150%的水平是应该的,只达到50%的水平是不可原谅的,体育是唯一的例外,反正不是人人能成为姚明的。美国家长观苗成长,自然长到什么样就什么样,反正不是人人能成为莫扎特的,体育是唯一个例外,只要有1%的可能成为科比,那定要投入100%的精力;达到150%的成功是战胜自我,只达到50%则是白活了。“我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下一代能享福的。”希望下一代舒舒服服长大是人之常情,但人类不是舒舒服服走到今天的,靠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体育很重要,但智力才是人类成为自然界主导物种的根本。

在教育体制上,中国教育的一刀切一方面抹杀个性,另一方面确保基本质量;美国教育反过来,强调确保个性(尽管孩子在成长期间个性从外界来说是可塑的,从内在来说也是高度变化的),另一方面顺其自然。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美国教育更好,在培养合格劳动力方面中国教育更好。美国教育鼓励想象力,鼓励个人发展,学生人人对自己有非常高的自信,有些在旁人看来简直自不量力。他们还信誓旦旦,比尔·盖茨、斯蒂夫·乔布斯和马克·扎克伯格不都是缀学的吗?读书有什么用?我要是灵机一动,发明了视窗、苹果电脑或者Facebook,不就发大财了吗?他们全然没有想到(或者不愿意去想)的是,这些聪明过人的家伙完成学业甚至成绩优异毫无压力,他们是才智溢出了,不屑继续在学校教育里浪费时间,连毕业都吃力“你们”呢?即使演艺界,也不是光凭一张脸蛋就行的。教育孩子有梦想是好的,但还要教育他们如何走通从现状到梦境的路,这是美国基础教育非常欠缺的。相反,中国教育不鼓励孩子梦想,但一刀切地指出“华山一条道”,并清除地点明并连推带拽地把孩子们往这条路上赶。这两个极端都有问题,但美国方式肯定不是催生中产阶级之路。

美国教育的大范围内在问题可以从各地名校(不光是大学,包括中小学名校)不断用AA限制亚裔入学比例来说明。过去有亚裔学生高分低能的说法,但现在美国中小学里顶尖学生里不成比例的亚裔学生成为充分的反证,这些顶尖学生不光学习成绩好,在各种talent show里也力压群芳,在学生会、社会活动里积极领导,只有体育上依然不大拔尖。只有研究生院通常不搞AA,这也是主流族群本土学生不成比例地低的地方,尤其在STEM学科。

但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很好,坚信美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正所谓American Exceptionalism。这个exceptionalism很难确切翻译,既有“例外”的意思,也有“优秀”的意思。在美国人心目里,这两个意思兼而有之,同等重要。美国是例外的,美国不仅没有其他国家的通病,也是天生注定要领导世界的;美国也是优秀的,世界最强大,能不优秀吗?但事实是,美国人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虚幻的。


有一个研究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普通人的真实收入增长停滞


美国人医疗开支高企,但人均寿命并无相应提高


民主应该是全民作主,但美国民主显然是有钱人作主。普通人(左图)对国会通过某一议案几乎没有影响,但有钱人(右图)的支持对通过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人常抱怨,对外援助好用太多公共开支,但实际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人均外援并不高,甚至可说是敬陪末座

中产阶级不仅是一种经济地位,也是一种自信,对自己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自信。但自信不是盲目,盲目的自信是要破灭的,破灭之后就是焦虑,就是盲目思变,这也是美国近来大选中极端化的一个动力。

美国朝野对于重建中产阶级一直是很焦虑的,也想过很多办法。奥巴马上台的时候,许诺要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像艾森豪威尔时代一样,重建美国的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美国的基础设施已经大面积失修,公路、桥梁、电网都急需更新,有线通信、电视也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光纤化。美国到现在还在吃艾森豪威尔时代基础建设的老本,另一方面,中国从朱镕基时代开始的大规模基建拉动的经济起飞也是推动。问题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还是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中国更是如此,美国制造业已经式微。如果不与重建制造业相结合,大举兴建基础设施只是增加居民生活便利,并没有太大的拉动经济的长期效益。基础设施好比力量倍增器,没有了力量,光有倍增器是没用的。除了投资巨大之外,缺乏可靠的长期效益也是投资基建说的多、做的少的原因。

美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不是大企业,而是海量的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是毛,尤其是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有很大的依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气活跃的年代,大量石油服务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打井,测量,井下化学处理,地震数据处理,机械维修,特殊设备制造,大型设备运输、安装,这些都是高收入、高质量的就业,都是现代灰领中产的典范,既要有蓝领的动手,又要有白领的动脑。但这样的基石产业还是太少。

美国还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不仅GDP总量依然世界第一,人均GDP也高居世界前列,尤其是排除了人口不多的小国之后。但美国还是缺钱,捉襟见肘,债台高筑,弄得现在只有自己剁手,用BCA控制政府开支。小布什的减税刺激经济的做法被证明缺乏长期效果。穷人本来就不交什么税,减税不是补贴,没有交的是得不到退赔的。富人交税多,退税也多,但个人消费是有限度的,钱多到再增加几个钱也并不改变消费习惯的时候,退税对刺激消费没有多少作用。只有中产阶级是减税的真正得益者,也是减税效果的真正反馈者。问题是美国中产阶级在持续萎缩,减税的效果随之萎缩。在理论上,尚存的中产阶级得到的减税可以拉动消费,增加经济活动。但在制造业萎缩的大前提下,增加的消费都流到全球化的经济体系里了。美国的商业和各种流通环节当然得益,但这些都是短期的,没有长效,没有自我再生和可持续性。

减税属于右翼政治的经济政策,左翼政治经济政策的最极端的例子是大把撒钱。有人设想过,如果联邦政府开动印钞机,每家每户“白送”1万刀,是否会拉动经济的正反馈?这比减税的作用更明显,因为得不到减税好处的低收入家庭不成比例地增加得益,他们是最需要花钱的,也是有钱就花的,到了他们手里的1万刀都会花出去。问题是,美国的居民债务很高,这1万刀有多少用去还债,多少用于消费,还真不好说。还债是个人理财的正当做法,还降低银行的坏债风险,但对于拉动经济没有好处。另一个问题还是缺乏制造业,增加的消费都“耗散”了,没有自我再生能力。

说到减税,美国的军费开支占GDP的4%,如果美国军费开支水平降低到瑞士的0.7%,那每年可以省下至少500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加上能源部(负责核武器)、NASA(宇航)和情报机关的开支,每年“多出来”6000亿美元的可用政府开支是很可能的,什么Obamacare、公立大学免学费都可以解决了。对于拉动经济还是没有太大的直接作用,但民生水平无疑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美国重建中产阶级的关键在于重建制造业,但这不一定是缝牛仔裤、做芭比娃娃的制造业。美国的IT制造业(包括软件)和高科技(包括军工)需要大量人才,美国军工公司多年来一直在鼓动政府放松外国STEM人才的限制,但美国政府出于保密考虑而不肯放松。如果美国本土主流族群学生用功一点,努力学习STEM,机会大大的有。即使传统制造业也有很大的前途,德国在推动的工业化4.0,这是添加了现代IT的带翼老虎,一点没有夕阳的意思。另一方面,美国要恢复中低端制造业的话,只有放低期望,降低工资和福利要求,全球化就是全球化,掩耳盗铃吃苦头的是自己。

至于AI、3D打印、机器人极大提高生产力、提高全民生活水平,这是梦想。驾驭AI、3D打印、机器人的STEM要求非常高。用户界面和软件的发展可以使得使用要求降低,但要是“连猴子都能做”的事,必然会由猴子来做,而轮不到“你”,这是资本主义本性的必然。“我不需要懂得汽车原理,照样开车”,没错,但懂得汽车原理的人造车、修车赚大钱,而“你”只能开出租干力气活。干力气活不丢人,问题是技术进步所挤占的首先就是力气活的岗位,如果谷歌汽车成功了,还会有多少开出租的生路?另一方面,驾驭AI、3D打印、机器人而一个人能干一万个人的活的话,“他”的收入不会是一万个人的,但会是5000人的,其他的归资本家了,依然没“你”什么事,这也是资本主义本性的必然。以金融界为例,银行大量使用自动终端,业务从简单的提钞扩大到大部分街头营业所的整个范围,这在技术上是做的到的。结果是什么呢?银行盈利进一步提高,前台出纳大批下岗,低级管理也一同下岗。靠少数人使得生产力极大提高而“养”起更多的人,这能拉高底层的生活水平,但结果是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这不是产生中产阶级的路子。

美国能重建中产阶级吗?能,但这要求美国人放下架子,勤奋学习,降低生活要求,与世界接轨。美国人能做到吗?不知道,现在看来,难。然后呢?今日英国就是未来的美国。美国的问题是美国独有的吗?不是,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发达之后的中国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评分

参与人数 9爱元 +337 学识 +10 收起 理由
nightcat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九麟居士 + 2 涨姿势
leekai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8 淡定
tanis + 2 伙呆了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6-2-16 10:15:38 | 只看该作者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板凳
    发表于 2016-2-16 10:19:1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点评

    板凳  发表于 2016-2-16 11:2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6-2-16 10:2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6-2-15 22:02 编辑

    坦率地讲,有可能,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取消全球化的缺陷,保证美国自己的低端制造业有利可图。

    第二。严格控制外来人口入境和拿到身份,以此保证劳动人口的平均素质。

    第三。以军力强化出口。

    之所以要第一点,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制造业,低端都比高端能容纳更多的劳动人口。仅有高端精英作为制造业人口是不足以维持全国的平均生活水准的,除非实现欧洲那种社会主义。

    之所以要第二点,是因为少量高素质精英所带来的利润无法维持大量低水准人口的生活水准,即便实行了社会主义也一样。

    之所以要第三点,是因为别的国家也能做到这些,因此要维持出口市场的足够庞大,只能通过自己的强大军力。

    但是这样一来,这就是个严格管制的军国主义国家,各位喜欢吗?

    你所说的那些不现实,其问题在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精英成功不代表社会可分配财富的增加,而只是分配方式的变化。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型劳动力需求不可能适用于普通的劳动人口,因为智力和教育水准以及个人性格都是问题。

    因此,假使美国以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我们会看到一群天堂,它们之间是地狱。

    祝各位飞行愉快。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6-2-16 12:47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nightcat + 8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6-2-16 10:30:12 | 只看该作者
    苏双 发表于 2016-2-15 21:19
    沙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楼上的,沙发和板凳貌似不一样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6#
    发表于 2016-2-16 10:40:3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6-2-16 10:30
    楼上的,沙发和板凳貌似不一样耶。

    冒充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6 21:16
  • 签到天数: 1738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6-2-16 11:23:4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慢慢看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6-2-16 11:29:14 | 只看该作者
    极其形象啊,简直活灵活现:
    中国家长恨不得拔苗助长,只要有1%成为莫扎特的可能,必定要投入100%的精力;达到150%的水平是应该的,只达到50%的水平是不可原谅的,体育是唯一的例外,反正不是人人能成为姚明的。美国家长观苗成长,自然长到什么样就什么样,反正不是人人能成为莫扎特的,体育是唯一个例外,只要有1%的可能成为科比,那定要投入100%的精力;达到150%的成功是战胜自我,只达到50%则是白活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4-19 09:17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9#
    发表于 2016-2-16 16:44:3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的角度真好。。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6-2-16 22:31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10#
    发表于 2016-2-16 23:15:07 | 只看该作者
    此贴的亮点是,山远居然给评了+300 爱元!

    点评

    封面图片稿酬+文章稿酬!+图片和文章内容配合完美,总编很高兴!  发表于 2016-2-17 07:54
    +300!  发表于 2016-2-17 02: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0:14:40 | 只看该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2-16 09:15
    此贴的亮点是,山远居然给评了+300 爱元!

    那是爱坛微信的虚拟稿费,好伐啦

    点评

    好高  发表于 2016-2-17 02:1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3 05:28
  • 签到天数: 448 天

    [LV.9]渡劫

    12#
    发表于 2016-2-17 01:50:25 | 只看该作者
    很奇怪为什么丹麦比利时之类的小国怎么大批的中产。照说烘烤曲奇饼干用不了多少人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6-2-17 02:08:24 | 只看该作者
    中关村88楼 发表于 2016-2-16 12:50
    很奇怪为什么丹麦比利时之类的小国怎么大批的中产。照说烘烤曲奇饼干用不了多少人啊。 ...

    中产的定义里面,收入范围可以很宽的。像加拿大这边,年收入税前四万多就算是中产了,可是那收入税后每个月才两千多,整个一个不是最穷的穷人而已。

    欧洲那些小国,人口不多,因此劳动力昂贵,随便干点什么,年收入相当于加拿大四万多的就能达到,自然中产就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2:15:37 | 只看该作者
    中关村88楼 发表于 2016-2-16 11:50
    很奇怪为什么丹麦比利时之类的小国怎么大批的中产。照说烘烤曲奇饼干用不了多少人啊。 ...

    这就是小国寡民的好处了,没有几个人需要养。丹麦的工业设计(水龙头、B&O音响、家具……)在欧洲有足够的市场,波罗的海出海口还有海运收入。比利时有重工业,FN是世界著名的枪厂,安特卫普是世界级的大港,还有比利时巧克力。这些小国的旅游也很发达。哥本哈根、布鲁塞尔都是旅游大城,比利时还有一堆旅游名镇:布鲁日、根特、列日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15#
    发表于 2016-2-17 02:16:2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6-2-17 02:08
    中产的定义里面,收入范围可以很宽的。像加拿大这边,年收入税前四万多就算是中产了,可是那收入税后每个 ...

    这么算当学生的时候偶和LD就是中产了 而且比单职工两娃的新教授过的要舒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2:21:26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6-2-16 12:16
    这么算当学生的时候偶和LD就是中产了 而且比单职工两娃的新教授过的要舒服~ ...

    就是啊,谁要当新教授!谁当谁傻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17#
    发表于 2016-2-17 02:25:4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6-2-17 02:21
    就是啊,谁要当新教授!谁当谁傻叉!

    老教授不就值钱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6-2-17 02:27:46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6-2-16 13:16
    这么算当学生的时候偶和LD就是中产了 而且比单职工两娃的新教授过的要舒服~ ...

    所以这定义骗人呢。

    我朋友有年收入四万多的,只能租房子住,连condo都买不起,更不要说house了。这算是哪门子中产?搁在国内肯定要被骂死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19#
    发表于 2016-2-17 02:30:3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6-2-17 02:27
    所以这定义骗人呢。

    我朋友有年收入四万多的,只能租房子住,连condo都买不起,更不要说house了。这算是 ...

    这说明穷人比这个还远不如。。。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2:32:56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6-2-16 12:25
    老教授不就值钱了~~

    老都老了,还要钱有什么用呢?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8 04:42 , Processed in 0.07070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