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再谈TPP与中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6: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PP像一阵奇怪的风。在风的源头美国,TPP话题似乎突然之间消失了,既没有好评,也没有恶评;在风力吹及的中国,TPP则成为时代最强音,有压倒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势头。TPP是清风吗?TPP是妖风吗?TPP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天使吗?TPP是陷中国人民与洪水猛兽之中的魔鬼吗?TPP到底是什么?
: J" _5 N" x2 M4 m0 D
: n6 u0 r9 v. Y2 @# OTPP就是……TPP。这本来是一个自由贸易架构,现在政治化了,所以弄出来这么多纠结。现在有一个说法,中国对国际秩序不积极,不努力参加TPP的创建谈判,不试图影响TPP,结果才“自绝于外”。这是荒唐的。如果TPP是单纯的自由贸易价格,中国绝对应该参加。但既然TPP是出于政治原因在设计时就把中国排除在外的,讨论中国是不是应该参加TPP就多余了。这就像北约一样。北约是为维护欧洲和平而建立的。北约宪章里并没有明确针对苏联,但实际上就是针对苏联威胁而建立的。作为苏联的直接继承人俄罗斯在90年代叶利钦当政的时候,是要求过加入北约的,后来不了了之。能不不了了之吗?纳入俄罗斯的北约还是北约吗?尽管俄罗斯对欧洲和平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将俄罗斯纳入北约是不可能的。同理,政治化的TPP也是不能纳入中国的,不管美国官方怎么说。; Z2 M5 `1 j. \& p- g
2 z* {. ^2 m) N, S* p
TPP被标榜为“价值观念的联盟”。这是很奇怪的说法,因为共产党领导的越南与资本主义老大美国之间实在没有多少价值观念上的交集。事实上,在TPP签约之后,只有美国和日本对“价值观念的联盟”这个说法很起劲(也只起劲了一天),其他成员国并不刻意强调这一点,他们是为了自由贸易而来的,不是为了价值观念而来的。
3 P* H( O6 _0 R& V) Z- a* X( U- W3 |% T
说到自由贸易,在TPP之前,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NAFTA启动之后,三国之间的贸易确实极大地增长了,但NAFTA对美国就业的影响绝对超过美中贸易,只是中国对美贸易逆差是政治上“利润率”高得多的靶子。尽管如此,美国在自己需要、对自己有利的行业积极推动NAFTA,在可以保护的行业想方设法绕过NAFTA,甚至直接拒绝执行NAFTA。在牛肉市场上,疯牛病成为最方便的借口,不顾现实任意延长禁令,使得加拿大牛农惨遭损失;但在木材市场,美国直接拒绝执行NAFTA,把加拿大木材拒绝在美国市场之外。TPP之后,日本汽车和零部件进入美国市场更加容易,而美国汽车进入日本市场将依然受到非关税限制(比如以排量、尺寸为基础的征税),不能排除美国在实际运作时捣鬼。有一种说法认为,大众柴油车排气门是美国间接造成的。美国市场柴油车始终流行不起来,一是与没有汽油便宜、美国人对省油问题不敏感,二是由于美国汽车公司在柴油机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柴油机的耗油低于汽油机,柴油机的排放只有在NOx上比汽油机更糟,在其他方面也好于汽油机。但美国环保标准设立得偏向汽油机,对柴油机则是“不尽情理”地严格,使得柴油机要么用尿素,要么在软件上做手脚,才能在排放上达标。但这只是对轿车柴油机这么严格,卡车、巴士的柴油机黑烟滚滚,照开不误,因为那也是底特律的产品。另一方面,欧洲排放标准反过来,用高油价推动柴油机,但在NOx标准上对柴油机网开一面。有一天美国需要“做”日本汽车一下,而日本汽车的强项在于混动的话,美国标准可能就包括电池回收了。这可以在冠冕堂皇的全寿命环境保护的旗号下,限制日本汽车的竞争力。而这一切都是符合TPP条款的。
/ T% R4 {! A% u5 }- C) K1 {7 ^. U- m7 M5 G" Y
但除去政治化因素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华丽但阴暗的手脚,TPP是有积极作用的。TPP超过传统自由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的框架,而是把服务(金融、法律、审计、物流、技术等)也结合进来,把纠纷调解的范围扩大了到多边的ISDS(投资者-政府调解机制)。TPP鼓励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限制国有企业的垄断,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环保、劳工标准,这些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尤其是对中国。* e3 v: G" T, h4 t5 R
0 O8 I. q6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其他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国企的事实垄断不仅压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腐败的温床。企业国有不是罪过,但国企是企业,不能当作行政的延伸来运作。把国企作为商业企业运作,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国企本身的健康。打造超级国企的目的是做大做强,但做大不能自动做强,在各种行政保护下的人为做大实际上是在藏垢积弱。不把漏洞补好,不把船修好,一百只破漏的小船捆绑在一起,只是一只破漏的大船,而且修不胜修,补不胜补。只有把国企从温室里放出来,见见阳光,见见风雨,才能强身健脑,真正做强。
$ @+ h7 T  [. m6 R$ m* U  }1 I0 v- s* K* E+ Q* `7 ?/ q) c9 T9 \
劳工权益在中国是老问题了,民工欠资到了要总理出面讨的地步;环保问题不用多说,雾霾、沙尘暴人人都看得到;食品安全也是一样,不是人们喜欢到香港去背奶粉,而是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知识产权保护,国民待遇,还有很多问题。中国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还有很多地方远远低于中国人民的期望。改革不是做给外国人看的,是中国人民的切实要求,改革符合中国利益。但这是中国人的事情,只有中国人才能决定什么时候在什么方面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在这一点上,TPP有促动作用,但TPP不能左右中国的改革,中国改革也不是为了TPP的。换句话说,该做的事情中国都要做,而不会唯美国的马首是瞻。比如说,环保、减排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国主动承担减排指标,推动碳交易体制,走在美国的前面。能推动美国的话,挺好;不能的话,也没有问题,不强求,只要你知道这是好事就行。扩大内需,规范股市,加深开放,国民待遇,这些中国都会去做,而且会很起劲地去做。把中国搞好首先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其次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国搞好了,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所在,TPP就太小家子气了,TWP(Trans World Partnership)才有点意思。说不定中国会联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日本)推动WTO 2.0,把停滞已久的多哈回合推动起来,甚至更进一步。
5 |3 E& m' c" Z' u! \
; n" J6 u7 v0 P3 m9 F* O) N经济的归经济,价值的归价值。对中国来数,TPP既非天使,也非魔鬼。把中国经济做大做强,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把中国打造成世界经济重心,并使全世界都能得益于中国的发展,这比什么价值联盟都管用。包容是强者的特权,只有弱者才搞排他的名堂。8 o9 _, }- s0 a2 x! m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4 涨姿势
jellobean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2 22:53:0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可是国内民间和基层还是主要以阴谋论,冷战思维来认识,主要领导的解读无人听。国内这些人连TPP的条款都不知道没看过,是一个什么样的多边框架协议不知道,要点是什么,各国难点是什么为什么是难点,中国毛病出在哪里,什么都是不知道,就在那里瞎分析,基本都是不知所谓,无知者无畏。中国应该朝着TPP要求的方向努力,这是潮流,不容抗拒,不做的话迟早吃大亏被淘汰,wto已然边缘化。不过,现状下,对于我们来说太难了,几个主要的条款,要点领域就不是短期能够达到的。希望未来大力改革稳妥推进,合适的时候与美达成谅解,条件准备的差不多能够加入这个更高层次的国际贸易投资协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883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3 01:49:4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王江雨超搞笑,一直说克林顿夫妇智商高,现在希姨反对,他该如何圆场?4 r7 T% E# M, O+ t' z% V
    美国刚刚搞成针对中国的TPP协议12国共识,本文集合各方评论干货. B: ^: N/ D% _9 G8 d$ D9 u

      T0 F; O( l4 ~3 O0 v5 H
    ' m: z  u& W# {# y/ o, k
    : @$ i5 x1 m; m* A8 a" Z1 |2 _王江雨,这位教授好像平时比较低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883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3 02:04:05 | 只看该作者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2 19:51 , Processed in 0.0467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