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对一条中国航母新闻的解读及我的一个想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0: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沉宝 于 2015-9-26 00:22 编辑

前几天,[jerf71]发了一篇日志,报道有关中国自造的航空母舰,提及“ 中国自行研制的这种弹射器全称「旁路气缸气动闭合拉链蜂窝动密封蒸汽弹射器」,已获发明专利。”随便在网上查了一下,文中所指的专利应该是这个http://www.google.com/patents/CN101100223A?cl=zh

这个专利与传统的蒸汽弹射器有什么不同呢?任何蒸汽弹射器的主要原理都是一个,那就是汽缸里面的活塞在蒸汽的压力推动下向前运动。这个原理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就开始用,应该说很经典了。具体到航母弹射器,难度在于如何把活塞的运动引出来,去牵引飞机。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在活塞上安装一个结构件,该结构件穿过汽缸壁,穿过甲板(或者是盖板),在甲板上通过拖曳杆去拉动飞机的前轮。由于活塞是运动的,为了给结构件以运动空间,汽缸壁上不得不从头到尾开一个长长的口子如图所示(随手画的,能懂意思就行)

空间想象困难的童鞋看实体照片


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密封汽缸中的高温高压蒸汽,阻止其从长缝中泻出,同时又不对活塞组件的运动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全世界到现在为止只有美国一家能够做到(英国过去了曾经拥有自己的技术)。另外,根据汽缸摆放的位置还有其它问题。如果将汽缸布置在承力甲板之下(如手绘图),那么甲板也要像汽缸壁那样开一个长缝,供连接活塞的结构件运动通过,这对甲板的整体强度不利。如果将汽缸放到甲板上方,那么要在甲板上挖一深沟以容纳汽缸,同时汽缸也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中(其实有盖板保护,但条件不能和深部舱室相比)。

现在中国这个专利试图绕开长缝密封这个工程上的难点,它用长钢缆连接活塞与去飞机前轮的拖曳杆(如图,简化图面汽缸未画)。

这么做的好处是只有钢缆穿出汽缸端盖的地方需要密封,而且是固定不动,好解决的多。这里说的固定不动,是指不管钢缆怎么运动,钢缆的横截面总是在汽缸端盖过孔中占据同一空间。不像传统方案中活塞在一处时,长缝中其它的地方要密封好;活塞运动到新地方,相应的密封材料要腾开空间,同时原位置要有密封材料迅速补上。另外,汽缸放置深度很灵活,反正甲板上只要一前一后两个孔供钢缆通过既可。

【短评】
1)专利方案的在工程上的难点转移到钢缆上面来。长达数百米的钢缆,强度、自重都很有挑战性。是否真的可行,没有仔细研究不好说。当然,乐观地看,随着科技的进步可能可以找到其它更强更轻的材料(比如说碳纤维)作缆绳。所以即使普通钢缆根本做不到,也不好说这个方案就彻底没有价值。另一方面,搞出高质量的缆绳也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蒸汽弹射,在电磁弹射中也可能有市场。因为这样电磁弹射可以用传统旋转电机,做成像卷扬机那样,而不用搞上百米上的直线电机。

2)专利制度的本意是鼓励知识公开共享,让更多的人使用,发明者在普及的过程当中得到回报。但具体到航母的弹射问题,就像坛友[馒头笼子]所说, 这东西申请专利也蛮搞笑的。因为涉及国防,即使不极力保密,也犯不上搞得尽人皆知。使用者的数量也不会随着知识的普及而增多。至于经济上回报那就更飘渺了。设想一下有人非法使用该专利,发明者怎么维权?航母作为国家暴力机器里面的大块头,个人是无法抗衡的。如果上升到国家层面,比如说另一个国家使用该知识产权,能不能拿到补偿也只取决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的综合实力。自己实力强,没有的东西也可以【卖】给对方;对方实力强,真有东西也拿不到钱。

3)从发明者的姓名和通信地址上来看,发明人有可能是民科(这里没有贬义)。这样2)中的讨论就说得通了。当然,这是一个猜想。究竟是某个人闭门造车还是奉旨官泄,真正知道真相的肯定都闭紧嘴巴。



以下是创新分隔线
------------------------------------------------------------------------------------------------------------------------------------

做为一个懒人,支撑我写出这篇的动力是看到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可以有所创新。先声明这里所说的创新是对我而言的创新,究竟在世界上是否真正具有新颖性,我没有查,不知道。如果有人愿意检索并将idea申请专利,欢迎
新想法是对上面讨论的专利的一个延伸,包含了一个前提,也就是说假设该方案可行。原来的方案考虑的是平直甲板,那么,如果甲板有曲线,比如说呈凹面状怎么办?新的想法是在缆绳的上方布置一排小滑轮,压住缆绳,使其贴伏于甲板曲面上。当然,小滑轮本身有高度,所以小滑轮、缆绳和连接拖曳杆的小滑车其实是放在略低于甲板的一条浅沟里。

当飞机起飞时,拖曳杆不断向前运动,必将穿越一个个小滑轮。因此这些小滑轮是可动的,当光电开关探测到拖曳杆临近,驱动作动器抬起迅速滑轮,让过拖曳杆,然后滑轮快速回复原位。由于有许多这样的滑轮,因此短时间滑轮抬起不会对缆绳的型态有太大影响。另外,滑轮的安装强度大大低于拖曳杆,就像田径中的跨栏那样,万一开关失灵拖曳杆可以撞开滑轮(只撞开,不撞飞,甲板上不能有异物)。同样因为滑轮数量多,少一两个滑轮也影响不大。

为什么要讨论凹面甲板?因为滑跃起飞的甲板呈凹面状。就是说,新想法可以实现滑跃加弹射。现代飞机剩余功率大,加上滑跃甲板可以增加飞机的载荷和/或减少弹射的功率需求。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实施纯滑跃起飞。过去一般认为这种复合方案必须要等电磁弹射才成,现在这个想法的新意在于蒸汽弹射也具有此可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3 收起 理由
老爷王 + 4 涨姿势
shijz + 4 伙呆了
重重无尽 + 4 谢谢分享
jellobean + 6 伙呆了
MacArthur + 5 油菜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2-7 21:58
  • 签到天数: 530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5-9-26 01:54:55 | 只看该作者
    不一定要在密封的管道上开个缝吧
    用长长的刚性杆代替一下行不行?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2-7 21:58
  • 签到天数: 530 天

    [LV.9]渡劫

    板凳
    发表于 2015-9-26 01:57:13 | 只看该作者
    后面两边都加钢缆的活塞没看懂
    活塞不应该只有一面密封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2:02:58 | 只看该作者
    snark 发表于 2015-9-26 01:54
    不一定要在密封的管道上开个缝吧
    用长长的刚性杆代替一下行不行?

    那将是上百米长的刚性杆,还不如缆绳容易实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2:08:31 | 只看该作者
    snark 发表于 2015-9-26 01:57
    后面两边都加钢缆的活塞没看懂
    活塞不应该只有一面密封吗

    活塞两两边都是钢缆形成一个环形,这样钢缆容易绷直。也有单边钢缆的方案。

    活塞做功,需要密封的确实只有一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9-26 02:48:03 | 只看该作者
    除非中国已经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否则这个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很大的问题。
    1、强度越高的钢缆柔韧性越差。这钢缆要牵引很大的重量,还要承受巨大的动态冲击负荷,还要这么绕来绕去,技术难度非常高。
    2、抗战损能力极差,一旦断裂,横扫整个甲板,这比什么反舰导弹的威力都大。
    3、甲板表面需要开槽,把钢缆埋到与表面齐平,否则成了绊马索了,不利于甲板上飞机、车辆移动,而且钢缆下要有滚轮,减少摩擦,但开槽和滚轮使得这里面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增加钢缆磨损,而清洁不易,增加维修工作量。
    4、寒冷海区使用时,滚轮、间隙容易结冰,除冰是一个难题。蒸汽开槽至少是常年加热的。
    5、这样恶劣的工作条件,钢缆的更换周期肯定很短,不利于保持出动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 01:41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合体

    7#
    发表于 2015-9-26 02:55:08 | 只看该作者
    不如考虑用汽轮机+卷扬机直接带动钢缆,取消活塞算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 01:41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2015-9-26 03:00:16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这个咚咚能否成功不在机构设计思路,而在能否短时/瞬时大规模的输出功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5-9-26 03:17:06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9-25 13:48
    除非中国已经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否则这个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很大的问题。
    1、强度越高的钢缆柔韧性越差。 ...
    甲板表面需要开槽,把钢缆埋到与表面齐平,否则成了绊马索了,不利于甲板上飞机、车辆移动,而且钢缆下要有滚轮,减少摩擦,但开槽和滚轮使得这里面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增加钢缆磨损,而清洁不易,增加维修工作量。

    这个作为反对理由不成立。。。 现有蒸汽弹射也一样要开槽。。。 开槽处也一样容易藏污纳垢,清洁不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16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5-9-26 03:28:30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5-9-26 03:00
    说实话这个咚咚能否成功不在机构设计思路,而在能否短时/瞬时大规模的输出功率。 ...

    “能否短时/瞬时大规模的输出功率”
    This is the point!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9-26 03:29:33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5-9-25 13:17
    这个作为反对理由不成立。。。 现有蒸汽弹射也一样要开槽。。。 开槽处也一样容易藏污纳垢,清洁不易。 ...

    不一样。有底的沟槽和柔性密封的沟槽。而且前者有可能杂物被钢缆或者滚轮压住、卡住,弄都弄不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5-9-26 09:19:22 | 只看该作者
    概念上可行到工程上可行,就是民科和真正工程师的差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8:39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5-9-26 10:40:3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滑轮的安装强度大大低于拖曳杆,就像田径中的跨栏那样,万一开关失灵拖曳杆可以撞开滑轮(只撞开,不撞飞,甲板上不能有异物)。同样因为滑轮数量多,少一两个滑轮也影响不大。
    觉得晨司机说的也有道理,滑轮变碎片多了,起码效率要大打折扣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22:21:13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9-26 02:48
    除非中国已经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否则这个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很大的问题。
    1、强度越高的钢缆柔韧性越差。 ...

    首先,从整体上,尽管有专利,但方案是否工程上可行,正文的短评中已经表达了审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具体到晨大所提各条:
    1、钢缆问题。我同样担心钢缆能否胜任,所以才提出可能需要用新材料(比如碳纤维)制造缆绳。
    2、抗战损能力。只有在弹射飞机的过程中缆绳断裂才有危险,这个时刻飞机本身是更大的危险(满载武器和燃料)。至于横扫整个甲板,可能性不大,1)缆绳布置在甲板沟中,低于甲板平面;2)现在的光电技术可以让滑轮迅速锁住,我提的方案有许多滑轮压在缆绳之上,提高了安全性。
    3、藏污纳垢。现在美国使用的弹射技术同样在甲板上开槽,而且里面的机构更复杂,清洁的工作量更大。
    4、寒冷海区使用。新方案可以借鉴已有的防寒除冰技术。而且原来的开槽汽缸方案,由于每次弹射都会有大量水汽逸出,凝结成冰的问题更大。
    5、钢缆的更换周期长短。与问题1同样是缆绳材质问题。可以说专利所述方案是否真正可行,缆绳是关键。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27 12:12 , Processed in 0.05609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