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9-24 04:53 编辑
' L4 f- D; a" k8 P& w0 t燕庐敕 发表于 2015-9-23 16:59+ F0 c0 I, ` E8 \7 R* ~' |
图瓦人说突厥语还是蒙古语?
4 `9 P5 r4 d/ F* n- `1 b/ W9 m3 i5 p7 b, K) n
其实突厥本来是和蒙古同种的----至少突厥人的一只,钦察人在被蒙古打垮的那 ... / ^ P& E* W4 G; [2 b
8 U+ I1 u: B S图瓦人的文化习俗和蒙古相似,说的是突厥语。
+ A: p' L7 Z$ @ V2 y- _. m- A
% Y$ o, Q- g4 E* F* s7 U图瓦共和国的首都克孜勒(Kyzyl)就是突厥语中”红色“的意思, 城市本身是辛亥鼎革俺大清完蛋以后,俄罗斯人吞并唐努乌梁海后建立的, 本名是俄罗斯语的Belotsarsk,也就是”白沙皇的城市“, 苏联红军达到之后,用当地语言更名为”红色“。7 i7 v* F# f$ \
7 W+ ]' I3 h* o5 R5 j这个克孜勒(Kyzyl)跟中国新疆的克孜勒苏(Qizilsu)柯尔克孜自治州中的克孜勒苏(Qizilsu)一样都是红色的意思。 我不晓得为毛克孜勒苏(Qizilsu)在英语中是用(Q)打头拼的,但发音都是(K)的音。/ c) {4 b' t5 _5 c
% M% B3 ^2 u. i) @" I _1 `5 I
现代蒙古语中的“红色”是ulan乌兰, 就是乌兰巴托那个乌兰。. o3 g( A$ ]0 j7 l' q
8 I( z1 @+ b w' R6 v/ b d
新疆的阿尔泰地区也有一批图瓦人, 50年代初,没有人懂得他们的语言。
3 D# E* n ?4 I- h% D3 H2 D3 K5 j6 r! G2 P# b
后来是我国的突厥语泰斗耿世民在1956年新疆哈萨克语方言的调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有这么一帮操着突厥语的民族。耿世民当时还不是泰斗, 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批语言学者。 他1952年从北大东语系毕业的时候, 他的专业是维吾尔语。 但他被划分到北疆的哈萨克地区参加土改,然后又学会了
. l7 p. h1 x# P& ~哈萨克语。 文革时,他靠背读土耳其版的毛主席语录来自学土耳其语。
8 A6 B0 x9 W) \ U7 q" ?" n3 i+ m5 ^$ q& W2 @$ C
! c9 g" c/ [. {
6 D3 n) Z2 c$ i6 R; Y1 l- ~
, F2 R: M0 [2 f0 x( d+ i8 \
耿世民是个大牛人, 草蜢拜读过他老人家的著作《古代突厥文碑铭选读》。 俺大清末年在外蒙发现的后突厥帝国的阙特勤碑,以前一直是由外国人翻译为各种欧洲文字,然后再出口转内销地翻译为中文。 耿世民是直接将阙特勤碑的古突厥文翻译为汉语的第一人。 # |/ P( i! D: t U$ F' Z
% ?. j% J9 k+ {7 V4 ^
至少在铁木真时代, 蒙古语和突厥语是很接近的。
, V6 @' j, e2 o" ~
2 d2 d' w: z6 q, p比如大都的名字是汗八里(KhanBaliq),这是两个词的组合。 Baliq 是突厥语中城的意思,所以 KhanBaliq就是汗城或大汗之城的意思。 新疆当时还有一个叫做别失八里(BeshBaliq)其中这个八里(Baliq)也是同一个词,“城市”的意思。5 o1 D8 g u2 q; E& K% r
" ^7 m4 H5 Y' ~/ X4 H9 P还有一个例子是蒙元时期,从蒙古语传入汉语的词“站”, 蒙古人之前,中原人把这个叫做“驿” 朱元璋同学企图净化文字,要求大家改回用“驿”, 但大家改不了口,就干脆叫“驿站”。 蒙古语发音是ĵam/djam, 突厥语叫yam。 蒙古语的j和突厥语y,在读音上经常可以互相转换。 俄罗斯语仍然叫yam。 但现代蒙古语中djam已没有“邮递”的意思了,但突厥方言中仍然保留了“Yam”。+ k% a' @$ j' X/ `8 u8 l
' R3 J& {) `& v铁木真重用畏兀儿人也是因为他们本来都是同文同种的草原人,所以让畏兀儿人塔塔統阿用回鹘文教蒙古王孙书写蒙古语。 这就是蒙古文的来源。5 }( }; G! c/ l7 A4 n
! I2 ^' l! p! Z. B现代蒙古语是怎么演变分化地,俺还不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