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皮肤) U; z3 }4 [0 P# t0 A
( K7 J2 e% Q0 C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东亚女性皮肤比较光滑,不易出皱纹,看上去耐老,这是颇有道理的。其中原因与这个族群的皮肤特性有关。
3 ~; i0 A% x+ z& u+ M7 o7 N, ], N* x/ j/ L3 }# H
人类学家卡勒顿-库恩(Carleton S. Coon)做过一项关于中国人和白人脸部皮肤厚度的测量(人类学家通常有些奇葩的兴趣,不解释)。在十三个测量点中,只有上唇根部皮肤的厚度没有差异,其余十二处都是中国人的皮肤厚度较大。最显著的是鼻梁处,中国人的皮肤厚度是白人的1.7 倍,其次是颧骨处和印堂处,分别是1.6倍和1.5倍。解剖分析发现:东亚人皮肤的表皮层的厚度、真皮层的厚度和密度都相对较大。: Y) I) ~% i0 ]7 H2 G% H- I2 D
5 [6 x5 T3 M+ r, X8 T7 r; g9 M较大的皮肤厚度,使得细碎的皱纹不容易发生,看上去较为平滑紧致,这可能就是耐老的秘密。另外,从美容的角度,这种皮肤的弱点是在伤痕愈合的过程中容易留下凸起的瘢痕。4 @0 S: A6 K% A6 a
5 U1 \8 A8 ` }; a) V6 V& q" o
较厚的皮肤和较厚的皮下脂肪一样,也是对极端寒冷环境的适应。它充当着保存体温的”绝缘层”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冻伤的风险。另外也间接造成了这个人群独特的肤色。, F' W/ Q5 \! Y% \2 p. y
* X; Q- A5 J0 a6 N) s( M0 q" n
尽管有时被称为“黄种人”,但相当一部分东亚人的皮肤色素并不比同纬度的欧洲人更多。只是因为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较厚,给皮肤添加了黄色调(角蛋白是黄色)。另外厚实的角质层也常常掩盖了毛细血管透出的血色。较浅的肤色通常被认为是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皮肤在阳光较弱的情况下制造足够的维生素D。阳光无疑在阴湿多雨的欧洲北部更加稀缺,从而在那里造成更大的肤色选择压力。
4 h3 B8 t1 e4 F+ T/ F7 Q# E9 M. |/ |: E* e& L
远古的食物结构也可能与肤色的形成有关。如果一个人群在食物中可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就不需要把肤色变浅。维生素D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最丰富,尤其是动物肝脏。而东亚人的远古祖先是纯肉食的人群,并没有很强的朝向浅肤色的选择压力。你可能已经从他们的生活环境里推测到了这个食物结构,但我们还将在关于牙齿形态和体内代谢特征的章节里详细讨论这个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浅肤色的产生与西亚约一万年开始的农业革命有因果关系,它导致了对皮肤制造的维生素D的强烈需求,这恐怕还要加上欧洲高纬度地区的温暖气候,两者都是欧洲型的浅肤色发生的必要条件。7 C5 w- y5 U: u, C
) k' L( u1 X4 R* F" L, T
东亚人的这些耐寒适应基因,使得他们在同样的营养和健康条件下比其他人群对寒冷的极限耐受性更强。比如在1969年黑龙江边的中苏冲突中,苏军根据他们的人体耐寒实验数据认为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人的露天潜伏极限只有4个多小时,但夜里登上珍宝岛潜伏的中国军人大大突破了这个时限,从而达成了对胜利至关重要的战术突然性。7 {& C( P1 X8 _: B
: j% S9 g3 P! G0 k; T1 O
有的读者会说,你说我们的祖先起源于极寒的环境,就这个外观的证据恐怕不够,有没有其他的证据互相印证呢?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东亚人独特的牙齿特征,还有对酒精和糖的代谢障碍,揭示了怎样的远古食物结构,是如何同外观特征一起,指向同一个严寒的进化环境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