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6-4 04:5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15-6-3 19:44 编辑
# U0 t( i) [6 d: R' x Z) Z( z- Y3 o7 F# L- d0 p4 G
侦查金门(二)
; { e+ S0 h& H% H: p Z, P* [# @) u4 D# i
% W4 k. L) u5 y
对国军的文字总是搞不懂。什么叫“神精和力体态”。半天都没弄清楚“机沉确”的意思。再琢磨下去人就要疯掉了。1 r6 F5 R3 }) J5 j# }$ } W
# G& R+ @2 L" H9 l5 R
* a1 \: G7 f* P" k* d* }( Y D3 t这标语怎么像表扬劳动模范。有人说这翟山隧道是后勤仓库,是不是那儿的人全是劳动模范?中间那张画貌似为国军的军徽。
+ [ r' X$ n6 o, d+ `0 p ]- n) T8 o- O5 D
0 N, s1 e) R* s, n9 V6 O* ]
有情况,树丛里埋伏着国军装甲部队。/ `& k1 w$ R* { B
* l0 W9 b7 ~. r& v4 b1 c: x# _# h
' S& |- Y4 p2 Q3 p
冲上去侦照。鉴定为美制M41A3 Walker Bulldog(沃克斗牛犬)轻型坦克。之所以用沃克命名是为了纪念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此型坦克战斗全重25吨。火炮口径76毫米。是美国发展比较成功的轻型坦克。曾参加过韩战和越战。1958年起,国军从老大那里陆续接收超过700辆,就是看中了其机动及越障能力适于在狭窄崎岖地形通过,特别适于外岛滩头反登陆防御,打击没有海空军掩护的登陆步兵。从90年代起,该型坦克逐步开始淘汰。本次侦查显示,国军已经将全部现役M41A3撤回台湾岛。目前国军保有量约50,作为训练使用。
1 g+ X( n" Z$ m9 O) r
! _! G0 c9 d0 c3 p
# e4 W j( b! @% V位于古宁头战史馆的那辆美制M5A1轻型坦克(资料照片)2 _6 v. y: H, {6 T
/ b- A# ~ f: t8 p9 d# J古宁头战役中,国军靠着一辆抛锚在海滩上的美制M5A1轻型坦克及后续坦克突击给登陆共军步兵及木船以大量杀伤和摧毁。因此,几十年来国军的反登陆作战理论中装甲兵滩头反突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p: S) `7 j7 k( `% G% }# _
9 R3 Y t& Z( t$ h1 E& g9 \8 T
直到今天,台湾人普遍认为是古宁头一役阻止了共军的前进的脚步,保住了台湾。好像他们不知道五个月后的1950年4月韩先楚和李作鹏在没有海空掩护的情况下,经过充分准备,强行渡过了宽度三倍于金门海峡的琼州海峡,在海南岛登陆并击败了拥有强大海空军的薛岳。
4 B: R$ ]7 f. ? h. q9 b) v+ `
, [4 m6 Y; \; l" q/ S1 w) T金门炮多。, v2 I8 [/ c% D0 P! }( Z, p/ j
0 H0 d! @4 A6 z$ G0 J, S
. S: z' G. X( s* G: L4 G- d: d( {这俩是舰炮,拉来充数的。% a9 Q3 Q9 g0 \8 D6 {9 t
' M/ A2 c% W, i& b3 C
0 N3 \) x' Y j8 t8 L日制八八式高射炮
' h/ l9 m+ A6 P& z. c4 ~% Q6 L' t/ A+ p* B8 g) p' \3 k
. w2 {0 P2 N* z) V# [0 ]105毫米榴弹炮,共军电影里常见。国军山寨美制M101A1 榴弹炮。射程11公里。美国1934年下线。国军于1973年拿来蓝图仿制,1977年开始量产,配属师属炮兵营。80多年的老东西,国军自己都不待见。
; D6 z& a% ^1 Z( Y
+ Q- Q. B# x* `+ g$ @( w9 L' g2 G" k2 l9 d6 N
最有名的当然是203毫米榴弹炮(资料照片),国军称它为八吋炮。射程为16850米。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国军先后从老大那里弄来12门。其中3到6门参加过对围头共军炮阵地的轰击。这炮到如今还在服役,不许拍照。6 D0 ~; I7 Z2 B, K
6 v& c7 F) j. L! P
对于国军八吋炮1958年的战果,国共双方的记载有极大的不同。5 {2 d) n$ W3 _6 [8 y j
: U& F! T: ?, Q
台湾方面:俞大维得到战报,称国军观测和射击准确,围头解放军炮位工事散飞火炮破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八吋炮一个多小时的射击中,彻底歼灭解放军40几处目标。中华民国国军因此士气大振。金防部司令胡琏记录:“只是一百多发的奇袭射击,眼看到敌岸上炮毁人亡、烟幕冲天。我军官兵久处敌人弹幕压抑,至此欢声雷动。”当代台湾军史作家分析,12门八吋炮到位后,国军取得火力上的优势,其影响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在炮战上转为劣势,无法再以炮战封锁金门或削弱其防守态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考虑到在政治上已有收获,又不愿冲突升高引发美苏势力直接投入战场,乃至使战火延伸到华南地区,因此接连宣布“停火一周”、“停火两周”、“单打双不打”降低冲突能量。8 ]. Z8 C$ _4 p/ q2 j q, h3 w
+ K% n6 E x F8 L9 x3 R' ~大陆方面:对国军203毫米榴弹炮战果从未提及。唯一材料来自报告文学作家沈卫平巨作“金门炮战”。他经反复查阅大量当时厦门前线的作战文书、电报往来、情报分析、战斗简报和总结,发现其中几乎未提到金门使用203榴炮情况。即使个别资料提到寥寥一二笔,重视程度远逊对待台湾部署“屠牛士”地对地导弹和“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以及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9月16日之后,解放军厦门前线的炮兵火力从未减弱。9月26日之后的战斗损失统计,也未曾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同时他访问参战士兵与民兵,受访者表示大陆方面的炮兵阵地很坚固,没有被国军炮火损毁的情况,加之203毫米榴弹炮的命中率很有限,同时金门方面在炮战中遭解放军炮火反击被击毁2门八吋榴弹炮后为免曝露203榴炮位置而未再频繁使用。沈卫平总结道:“203榴炮的抵达,无疑增强了金门的防务,但并未改变火力方面大陆强金门弱的总体态势;该型巨炮肯定给大陆制造过麻烦,但麻烦则肯定不像台湾宣传所讲的那样邪乎。”+ A0 X, @$ P2 d7 S5 b. [8 U/ K3 s
( C( j; L+ w( u- f( I2 v" T& R
而沈卫平所说共军击毁两门(其他资料有的说一门)203毫米榴弹炮。国军也从不承认或否认。两岸关于此炮的公开资料仅有上述两段。因此,双方无论怎样辩论,由于没有解密资料,根本就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像国军至今都一口咬定金门空战他们是以31:1的惊人战绩大获全胜。当然国军也承认照相枪空白也算战果。
- r C. i, q* `3 l- S$ z# X% }6 g$ D, ~
问题是毛泽东什么时候怕过203毫米榴弹炮?在朝鲜比这口径大的炮见多了(406毫米舰炮),也没见谁怕了。怎么一到金门毛泽东就怕了呢?
% G. w. \1 p% V" E, {- a
* z" `: o G! [: T7 V国军的另外一种重型榴弹炮是240毫米口径的。台湾人说起来多么怎么厉害,把共军打惨了,于是共军就不敢来了。其实这种炮是1960年才弄来的,根本没参加过金门炮战。5 C' g P" b, `4 _/ \
( f) C5 \2 J" Q% s4 U4 R5 F7 x, p/ s
(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