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网站(http://www.norincogroup.com.cn/cn/newsdetail.aspx?id=19042)7 {# ^& {3 r$ n" V! i7 K
黄崖洞兵工厂虽然于1941年冬取得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但工厂目标已经暴露,且受到严重破坏,厂房大部分被炸毁,机器损坏待修,难以在原地全面恢复生产。同年2月,遵照总部的部署,工厂的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迁往辽县苏公村一带,在清漳河两岸设立分厂,利用河水作动力,建起了新的生产基地。3 ~" Q; [# B' u% S8 c) t
一分厂,驻辽县河北沟村,保密代号“河北”,辖有机工、钳工、木工、完成四个工作部。厂房大部分分散在清漳河畔的苏公,河北沟、大窑区、柏树沟四个自然村庄的庙宇、羊圈和民舍内,共有机床15部,烘炉一盘。厂长齐宣威、指导员农友,有职工近200人,生产炮弹。由柳沟铁厂送来毛坯,经过加工、装药、制成成品运往前线。# k* E4 H0 @8 {, T* i" e2 B0 u+ g
二分厂,仍驻在黄崖洞,保密代号“黄山”。黄崖洞保卫战之后,大部分职工迁走,只留刘先惠、韩忠武等近百人在原址整修机工房和设备,并修复车弹带机、弹尾机、套扣机和车床四部,就地坚持生产。厂长刘先惠、指导员李宝庆。生产对象是炮弹体加工成型。弹体毛坯由柳沟铁厂供给,加工成型后运往一分厂装配成品。/ ?- A' P% U# M) ^
三分厂,原是黄崖洞兵工厂的锻造工作部,厂址开始驻武乡县显王村。1943年6月,因敌人在不远的蟠龙镇建立据点,工厂搬至黎城县漆树沟,保密代号“石灰窑”,厂长韩国祯,指导员陈海清,有职工80余人。生产对象是锻制炮弹尾翅和50炮炮筒毛坯。1 p; k! ]: I) ?- L' V# d' R
黄崖洞兵工厂驻苏公村的两年,虽然遭受敌人的多次“扫荡”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军工生产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