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鉴 于 2011-8-11 09:35 编辑
. A! Q" Q4 Z$ \6 E6 y4 Z N
8 O8 s# t5 m a0 d0 x2 N. W; q& k9 v
0 c- J z& K1 u6 \引子3 d" d7 M+ o. F% t! A+ ^
& {4 i3 q2 T# {. F# a7 O7 V1980年5月19日,美国国防部智囊机构BDM公司组织了一次战术研讨会,旨在探讨二次大战德军对苏军的作战经验,以提高北约军队的防守能力。美军副总参谋长欧蒂斯中将(Glen K. Otis)为首的几位美军高级将领参加了研讨会,美军资深战术专家德普依将军(William E. Depuy)主持这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两位嘉宾是二战期间曾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将领,德普依在总结报告中这样介绍两位八旬老人:“如果读者不了解两位杰出的德国客人的背景,就无法认识到他们说话的权威性 – 这种权威源于他们同俄国人作战无以伦比的丰富经验,以及现代战争史上出类拔萃的战场表现。”
$ Z b5 v C/ E7 L0 V. Q5 B- d
% [7 Y& }# t& I& L% U研讨会第二天,BDM公司进行了一次地图推演,模拟美军第3装甲师在西德南部防守苏军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突击。德普依请两位德国客人策划一次防守作战,他详细介绍了美军第3装甲师的防区、地形、以及兵力配置,表明美军的作战目标是前进防御,尽量在边境线附近挫败苏军的进攻,防止苏军突入西德腹地的工业区。两位德国客人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邀请,美军第3装甲师拥有的325辆主战坦克和100多辆155毫米自行火炮让德国客人惊叹不已,他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和协商以后拿出一个方案:
' |, |' h5 l1 _; l! b2 u# |* l8 I% Y0 |0 \$ G1 O0 _
1. 第3装甲师6个步兵营配属1个坦克营和所有的自行火炮,防守南侧四分之三的防线,他们的任务是坚守阵地;5个坦克营部署在防线纵深20公里处,伺机反击;
* U8 z* J& s) [2. 北侧四分之一的防线将不设防,诱使苏军派遣一个坦克师沿着公路长驱直入;
4 t' h, _! V9 k9 t$ g3. 苏军第一个坦克师顺利突破以后,苏军必然派遣第二个坦克师迅速跟进,以扩大战果;
( w5 S. D( w6 P- H% V5 c1 v4 V5 e4. 苏军突破防线20公里以后,部署在防线纵深的美军5个坦克营猛攻苏军坦克突击集群的侧翼,分割苏军两个坦克师,歼灭突前的坦克师,重创跟进的另一个坦克师。
% Q ^) b# @4 V; D' X1 Y* d% k0 ~' Y" w
这个作战计划的大胆和犀利震惊了在场所有的美军将领。欧蒂斯将军首先质疑:允许一个苏军坦克师突入北约防线的腹地是否合适?德国客人回答得非常干脆:敌军突破得越深,就越容易被歼灭。欧蒂斯再次质疑:担任前沿拒敌任务的6个步兵营缺乏装甲部队,如何防守20公里长的防线?德国客人回答:这个区域的防守主要依靠炮火,而不是坦克。
4 Q2 x9 c- i- `2 b1 J# N
' U+ l! F1 f0 M; i4 i; W, g德普依在总结报告中写道:“他们的计划异常果敢,倘若是别人提出来,就会显得非常轻率。然而他们对开放式机动作战的喜好,植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因此不能轻易否定。显然他们明白,只有控制战局和掌握主动权才能战胜对手,只有消灭敌人的突击力量才能解决问题。另外,他们在讨论中多次提到,苏军应变能力非常低劣,面对突发事件往往反应迟钝、束手无策。他们的方案显示出这样的战术理念:消极防守只能导致消耗战甚至灾难性的失败。” ' @0 @* D& W" y1 P
* b+ Q t% a; ^/ M: t这两位八旬老人,便是三十多年前威震东线的巴尔克上将和他的参谋长梅林津少将。 & `1 e9 S" H. _1 G+ z- J4 ?
" M: W3 a6 [) {/ W5 ? 1. 军人世家% Y; Y" F/ I: r4 C( w- a j
$ V5 g( q, e& g, }+ w- P2 q P+ n 1893年12月7日,巴尔克(Hermann Balck)出生于但泽的一个军人世家。巴尔克的父亲是德军中将,他自幼便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十岁起开始在饭桌上同父亲讨论军事问题。1913年,巴尔克入伍,次年2月进入汉诺威军校,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1914年8月一战爆发,巴尔克所在部队开往西线,参加对比利时要塞列日的进攻。巴尔克作战异常勇敢,多次负伤,这年11月荣获一级铁十字勋章。巴尔克伤愈以后调到东线的第22预备步兵营担任机枪连连长,战区司令官谢弗将军(von Schaeffer)专门设宴欢迎,席上谢弗举杯敬酒,巴尔克按照惯例起身立正,谢弗也站起身来,说道:“面对一个荣获一级铁十字勋章的骑士,我也应该起立。” ; E3 B3 i, s* _# g" W
8 f) O) F- {; X" ^& A( S! R
巴尔克在东线征战两年,多次率领侦查分队深入俄军防线后方,展现了他胆大包天的性格特点。1916年秋天,巴尔克所在的第10轻步兵营奉命前往意大利前线,加入德国山地军(Alpine Corps)。一次战斗中,巴尔克遭到敌军机枪攒射,一连串子弹击中了他的两支手,却鬼使神差地从他胸前划过,只留下轻微的烧伤。巴尔克的战友大多身经百战,但从没见过这么幸运的事情。以后的十几天,巴尔克两手缠着绷带继续指挥战斗。
# N. E& d4 ]; P. N5 Q# \, \
0 D& q3 K) k, P1918年初,山地军调到比利时前线,作为突击部队参与德军的春季大攻势。一次战斗中,巴尔克连队遭遇一个法军机枪阵地,被打得抬不起头来。巴尔克命令配属的迫击炮排敲掉法军火力点,炮排排长拒绝执行,表示必须等待总攻开始才能开火,否则会吸引法军的炮火还击。脾气火爆的巴尔克拔出手枪指着排长说:“我数到三,你不开炮,我就开枪。” 爆炸声过后,法军火力点被摧毁。不久巴尔克再次负伤,进了野战医院,但没过几天他就偷偷溜回了部队。
9 ^. R3 B2 w3 l# `: K. X( B. M+ t E6 K* r6 E' w- G
一战结束时,德国山地军正在巴尔干半岛作战。第10轻步兵营回到哥斯拉(Goslar)家乡,迎接他们的是冷漠的民众和混乱的政局。新成立的魏玛政府弱不禁风,地方实权操纵在各个工农兵委员会手里。巴尔克众望所归,作为士兵代表参加哥斯拉地区的工农兵代表大会,被选入执委会,参与地方政府管理。不久德国漫长的东线局势紧张,魏玛政府号召德军官兵自愿驻守边疆,巴尔克所在的第10轻步兵营前往德波边境,防范波兰军队入侵。半年以后,德军依照条约大规模缩编,第10轻步兵营有幸保留下来。1920年3月,第10轻步兵营奉命镇压鲁尔区的苏维埃政权,巴尔克率领的2连与3连紧密合作,攻克起义部队坚守的一座要塞,这位3连连长便是日后名扬四海的古德里安。5 h. v: ]0 a7 g
6 H2 M y$ Y; x+ O' o
1922年,巴尔克告别服役多年的第10轻步兵营,调到驻扎斯图加特的第18骑兵团担任机枪排长,在这个部队一干就是12年。这期间巴尔克接受参谋军官培训,总共历时三年。此后巴尔克踏上绝大多数德国将领的成长道路,轮番在参谋部和一线部队任职。多年以后巴尔克回忆这段经历,认为参谋军官整天淹没在案牍琐事之中,很容易变成一个毫无主见的“副手”。# P9 _( v6 P% Q5 Q. H
+ R+ C( J' ~$ U( m; f9 {7 Y
这是巴尔克军事生涯的低谷期,他直到1938年2月才晋升中校,调入德军统帅部下属的机动部队监察局,负责摩托化步兵和侦查部队的训练装备。当年巴尔克在第10轻步兵营的同僚古德里安,此时已挂中将军衔,出任第19装甲军军长。巴尔克在机动部队监察局的一件小事,体现了他对装甲作战的透彻领悟。骑兵几百年来一直是德军的精英部队,他们自诩条顿骑士团的苗裔,官兵几乎全部是容克贵族。这个兵种虽然人数不多,却在德军高层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德军装甲兵的组建,直接危及骑兵的生存,因此遭到许多高级将领的反对。如果不是希特勒的干预,这种恶性竞争几乎将装甲部队扼杀在摇篮里。1938年秋天,德军骑兵总监为了保住现存的4个骑兵师,决定将他们改建为“轻装师”,每师装备一个营的坦克。德军的坦克数量本来就捉襟见肘,为此不得不从现役装甲师抽调。巴尔克对这个计划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轻装师的编制分散宝贵资源,缺乏效率和突击能力。一年以后的波兰战役证实了巴尔克的预见,不久4个轻装师全部改编为装甲师。7 y0 x. ?% J: S* T: s% T% @
: n4 i' M4 @8 D& G* l. @
波兰战役期间巴尔克留守德军统帅部,错过了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这显然让他非常失望。古德里安没有忘记这位昔日的战友。1939年10月23日,巴尔克接到通知,他将前往古德里安麾下的第1装甲师,担任第1摩托化步兵团团长。次年2月,巴尔克的部队移师西线,准备参加法国战役。 2 J) W; [7 q. g9 w- U L' v
Q8 g% z8 Z$ R" y) B9 w' |8 h
2. 突破色当防线 ' o' s9 M5 v; s9 r9 t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隶属克莱斯特装甲集群,任务是从战线最南端突破法军色当防线。5月12日,巴尔克的第1摩步团抵达缪斯河畔准备强渡,同期到达的还有第2和第10装甲师的摩步团。德军面对的色当防线异常坚固,法军在缪斯河南岸坡地上修筑了纵深6公里的防御阵地,其间点缀103个钢骨水泥碉堡。驻守防线前沿的是法军第147步兵团,其后有法军第55和第71步兵师进行纵深防御。准备强渡缪斯河的德军只有4个团,缺乏重炮支援,因此法军拥有兵力和炮火的绝对优势。法军统帅部认为德军必须集结足够的重炮和坦克,才敢于进攻如此坚固的防线,因此他们预计德军强渡缪斯河的日期将推迟到5月20日。
& i# ^+ |# K; E! p0 u4 n
8 Z; \* |8 y# i M5月13日清晨,德军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强渡缪斯河,完全出乎法军的预料。这天德国空军出动3,940架次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色当防线的法军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地毯式轰炸。巴尔克的突击工兵乘坐橡皮艇渡过缪斯河,对岸法军几乎未发一枪。傍晚时分,巴尔克的部队全部渡河,攻占对岸的玛菲高地。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粉碎了法军的抵抗意志,担任纵深防御的法军第55步兵师各团先后溃逃。巴尔克抓住战机,不顾两翼进展缓慢,连夜急行军9公里,占领法军弃守的布尔松岭。第二天清晨,精疲力竭的巴尔克摩步团士兵遭遇了他们开战以来的第一个噩梦:法军在一个坦克营的掩护下发动反击。此时第1装甲师的坦克部队正在渡河,孤军深入的巴尔克手中只有一个连的反坦克炮。
! J7 y: w. ~. F1 {4 o2 m( s N+ B7 J1 ?
参加反击的法军第7坦克营装备50辆FCM 36型坦克。FCM 36型坦克是一款轻型步兵坦克,乘员两人,装备一门37毫米火炮,战斗全重12吨,引擎功率仅仅90马力,因此行动缓慢。这种坦克的强项是厚达40毫米的正面装甲,并且具有45度的倾角。德军制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法穿透这么厚的装甲。值得庆幸的是,第1装甲师的坦克旅先头部队清晨渡过缪斯河,在这关键时刻及时赶到,巴尔克立刻命令部下配合坦克部队,阻击法军步兵。然而第1装甲师的坦克大多数是装甲薄弱的I型和II型坦克,先头部队连续被法军坦克击毁数辆坦克,只得凭借优良的机动能力与之周旋。不久几辆装甲较厚的III型主战坦克投入战斗,同法军坦克对射,但各自的坦克炮都无法穿透对方的装甲。激战良久以后,德军坦克近距离瞄准法军坦克正面装甲的焊缝开炮,终于贯穿。最后法军不支撤退,扔下26辆被毁伤的坦克。 此战是德军装甲战术的一个里程碑。此前德军装甲师编制中包括坦克团和摩步团,但战斗中坦克和步兵通常各自行动。巴尔克认为,装甲师的坦克和步兵必须结合成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倘若第1摩步团拥有一营坦克,就不会出现布尔松岭的危险局面。德军高层听取了巴尔克的意见,从此以后德军装甲师在实战中普遍使用步兵、炮兵和坦克混编的战斗群。
9 d0 y9 n1 q0 L9 v, j
9 r+ ^0 _ Z% [" L# g. b0 L6 `, s2 V5月15日,巴尔克摩步团经过苦战攻克色当西南30公里的霍涅高地(La Horgne),这是色当防线守军最后的有组织抵抗。第二天,巴尔克摩步团长驱直入130公里。这天古德里安亲临视察,带来一个好消息:德军统帅部决定授予巴尔克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 不久第一装甲团团长长内德维格病倒,巴尔克接过指挥权,率领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狂飙突进,5月22日抵达敦刻尔克郊外,这时希特勒下令德军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二十余万英法军队得以安全撤离。
) s+ y# A' x/ _& G q5月底,第1装甲师跟随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南下突破法军“魏刚防线”,随后进军洛林地区,从背后攻击马奇诺防线。6月22日,法国投降,西线战事结束。巴尔克后来回忆这段经历,对英军的精神面貌印象深刻:“英军士兵都很勇敢,跟我们棋逢对手。他们即使被俘也给人很深印象。英军战俘队列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行进,吹奏风笛,唱着歌曲。我们的士兵递香烟给他们,但被拒绝,真是一个高傲的民族,很可惜德国和英国不能达成和平协议。”
" k5 f9 V. ^1 n* N! _, U6 G9 e. w [7 ?9 m7 b1 ]9 ~& I
1940年12月,巴尔克晋升上校,调往第2装甲师担任第3装甲团团长,指挥该师所有的装甲战车,包括45辆II型坦克,71辆III型坦克,20辆IV型坦克,以及6辆指挥坦克。次年4月,第2装甲师参加希腊战役,巴尔克指挥一个战斗群攻击英军防线东端。此战巴尔克的对手是新西兰第21步兵营,以及配属的炮兵和工兵各一部,英军阵地位于奥林匹斯山东麓的一道山脊,一直延伸入海。这里地形破碎,到处都是灌木丛,非常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巴尔克仔细观察了地形,认为必须派遣偏师迂回到英军防线的侧后,同正面的坦克部队前后夹击,才能成功突破。4月16日凌晨,两个摩托化步兵营弃车徒步,奋力攀登奥林匹斯山,向英军防线左翼侧后穿插。天亮以后,穿插部队出现在英军防线的后方,开始发起进攻,新西兰第21步兵营丢弃重武器仓皇撤退。巴尔克立刻命令坦克纵队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追击,克服重重困难,三天之后攻占英军防线后方40公里的交通枢纽拉里萨。英军不得不全线撤退,希腊孤立无援,于4月23日签署投降协议。英国军事史学家利德尔-哈特这样评价此次战斗:“德军第3装甲团不畏艰险,成功穿越被认为是坦克绝对不能通过的地形。巴尔克的胜利主要归功于他的大胆决策,派遣摩托化步兵弃车徒步,穿插迂回英军防线的侧翼,这样的任务通常只有山地部队能够胜任。” & Q# n$ v. K+ ^+ K% \
5 c1 W$ z6 a7 ~6 ~" Q希腊战事结束以后,第2装甲师的坦克部队由海路回国,途中两艘运输舰触雷沉没,虽然官兵全部获救,但所有的坦克沉入海底。因为这个意外损失,第2装甲师未能参加6月底的“巴巴罗萨”作战。7月7日,巴尔克调到德军统帅部担任机动部队总监,他的主要任务是弥补东线战场巨大的机动车辆战损。虽然这远不是巴尔克期望的差事,他依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在四个月里为东线德军补充了10万辆机动车。 A4 P$ x0 N8 F) D. W+ T: d6 e
$ n0 L J6 X* z9 [- k E
1941年12月,巴尔克奉命来到莫斯科附近的前线视察。此时苏军已经展开大反攻,德军防线被撕扯得千疮百孔。巴尔克会晤了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一批战区指挥官,走访了若干前沿部队,然后返回德国述职。12月30日,巴尔克向希特勒汇报考察结果,建议无论战况多么危急,都不能允许前线德军后撤,因为在气温零下三十多度、积雪一米多厚的严酷条件下,德军已经失去机动能力,根本无法组织有条不紊的撤退,以及修建新的防线。当巴尔克提到前线德军急需补充坦克时,希特勒显得不以为然,引述了一个供应前线的坦克数据,巴尔克直接打断他的话:“您的数字不对,我的数字才正确。” 希特勒虽然颇为恼火,但最终还是接受了铁一般的事实。不久施佩尔(Albert Speer)奉命担任军火部长,希特勒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设法提高坦克产量。2 ^, }! E6 R K; A" o
! i6 W3 `& g" @+ R
巴尔克很快厌倦了统帅部的案牍工作,多次向总参谋长海德尔要求调往前线。1942年5月16日,巴尔克终于如愿以偿,得到第11装甲师师长的委任状。
# @: Y. d$ u1 L- | |
F' ~/ n& a: X( k, p3. 鏖战顿河
$ t+ ~3 T! o$ ?1 D; @法国战役期间,德军一共有10个装甲师,全部参战。1940年下半年,德军大规模扩编装甲部队,一共新建10个装甲师。第11装甲师组建于1940年8月,骨干力量来自第5装甲师和第231步兵师。由于德国坦克产量远远跟不上扩军速度,第11装甲师成军之时仅有126辆坦克。1941年4月,第11装甲师征战巴尔干半岛,是最先进入贝尔格莱德的德军部队。两个月之后苏德战争爆发,第11装甲师先在南方集团军群作战,参加乌曼和基辅战役,随后调入中央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群,参加维亚兹玛-布良斯克战役。第11装甲师在莫斯科战役中元气大伤,42年春天撤出前线,驻扎斯摩棱斯克以东修整。巴尔克接手以后,第11装甲师很快恢复战斗力。* ~! a# K1 i6 k g4 [
) R3 H6 k! C, n" p* r
1942年6月28日,德军在南俄战场发动代号为“蓝色”的夏季攻势,第11装甲师隶属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库尔斯克出发向沃罗涅日突击。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拥有4个集团军(其中包括7个坦克军),依然未能挡住敌人进攻。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300公里,先头部队7月3日进抵沃罗涅日城下。苏军为了吸引德军兵力,为铁木辛哥的西南方面军争取撤退时间,在沃罗涅日投入3个集团军,寸土必争,战斗极其惨烈。7月24日战役结束,苏军伤亡56万8千人,损失2,43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11装甲师战绩卓著,击毁苏军坦克501辆,自己也损失惨重。
+ |; z5 c% i5 @& s' Z: q& c! R' X5 u& S7 Y9 a% h6 u
此后第11装甲师作为战略预备队撤离前线修整,很快得到兵员和装备的补充。第15装甲团是该师唯一的坦克团,此时可谓兵强马壮,拥有坦克155辆,其中包括110辆新出厂的III型L系列坦克。这款坦克装备一门50毫米口径60倍身管加农炮,能够在500米以外击穿T-34坦克的正面装甲。巴尔克显然对自己的部队非常满意,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非常幸运,经过前面多次战役的大浪淘沙,无法经受考验的官兵都被替换了,剩下的都是精兵悍将,非常可靠。” 巴尔克这句话颇有深意,因为第11装甲师很快就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4 W6 y6 U8 B6 j- ]" |
2 `3 O7 X2 i0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代号“天王星”的战略反攻,目标是围歼顿兵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第6集团军。苏军三个方面军百万大军,辅以13,542门大炮,894辆坦克,1,115架战机,从北面和东面猛攻罗马尼亚部队驻守的德军侧翼防线,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一触即溃。十天以后,苏军完成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合围。与此同时,苏军第二攻击波整装待发,准备实施“水星”作战,从西北方向突破德军B集团军群防线,夺取罗斯托夫,截断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的退路。11月21日,曼施坦因临危受命,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他的任务是迅速稳定防线,救援被围德军。 曼施坦因肩负着无法完成的使命,他麾下部队半数以上困在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剩下的是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的残部,以及严重减员的霍利特战役群(Armee Abteilung Hollidt)和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曼施坦因接手的防线支离破碎,苏军36个步兵师,4个坦克军深入德军防线纵深一百公里,纵横驰骋。希特勒意识到局势的危急,同意动用战略预备队,4个装甲师、2个空军野战师、1个山地师和1个步兵师奉命驰援顿河集团军群。12月7日,第11装甲师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齐尔河地区,编入第48装甲军(XLVIII Panzer Corps)。当天下午,巴尔克征尘未洗,就接到军部命令,立刻投入战斗。
$ S3 i9 n0 F1 Z/ z4 O& @3 i4 \' b
齐尔河位于斯大林格勒西南方向80公里,是顿河西侧的一条支流。苏军发动“天王星”攻势以后,德军后撤至此,沿河构筑一条松散的防线。12月1日,曼施坦因制定“冬季风暴”作战计划,第48装甲军和第57装甲军分别从齐尔河和阿克塞河发动进攻,救援斯大林格勒被围德军。由于增援部队未能及时赶到,原定12月8日的进攻日期不断推迟。为了打乱德军的救援计划,苏军先发制人,罗马年科上将(P. L. Romanenko)指挥的第5坦克集团军所属各部先后南下,攻入德军第48装甲军的防区。
! Q5 y. ^5 Z# }: x9 D# O9 w
+ I: ~. I% R, E4 n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下属第1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总兵力5万余人,拥有坦克380辆,其中包括KV重型坦克70辆,T-34坦克135辆,T-70轻型坦克175辆。12月7日,苏军第1坦克军率先渡过齐尔河,突破德军第336步兵师防线的左翼。苏军渡河部队有72辆坦克,大多数是T-34。德军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防线岌岌可危,幸亏巴尔克率部及时赶到,挡住了苏军的推进。夜幕降临,苏军停止进攻,退入第79国营农场躲避严寒。
2 w @6 n' i( `, t& Q巴尔克命令第110装甲掷弹兵团次日清晨从西南方向进攻第79国营农场,吸引苏军注意力;第61工兵营以及一个连的88毫米高炮部署在农场以南,防止苏军从这里突破;他亲自率领第15装甲团和第11装甲掷弹兵团连夜从西面迂回到苏军侧背夹击。经过10个小时的行军,巴尔克率部出现在农场北面10公里的地方。这时天蒙蒙亮,公路上依稀可见一长串苏军卡车满载步兵和弹药正前往国营农场。巴尔克一声令下,德军坦克冲下高地,与苏军车队并行。为了节省炮弹,德军坦克以机枪火力近距离摧毁了这支车队。巴尔克率部沿公路前进,冲入国营农场。此时苏军两个坦克旅刚刚开始向南进攻,迎面遭遇德军88毫米高炮的阻截,正裹足不前,德军坦克突然从背后发起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53辆苏军坦克被击毁,残部在夜幕的掩护下撤退。
. A' n. k) X9 h, k! f接下来的十几天里,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继续在以小股部队渡河,在德军防线前沿建立桥头堡。梅林津在《装甲战》一书中这样介绍苏军的桥头堡战术:“苏军每次发起进攻以前,先进行广泛的渗透活动,由一些分队和小组‘渗入’到防御阵地中来。虽然外围地域都在守军严密监视之下,苏军却能够突然出现在我们阵地当中,谁也没看见他们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甚至在那些通行特别困难的地方,他们都可能成群地出现,而且很快就挖了掩体。苏军另一个行动特点是,不论在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时间,都要建立桥头堡,作为以后进攻的基地。俄军控制的桥头堡是很大的威胁。忽略这些桥头堡,或者不及时清除这些桥头堡,都是很错误的。俄军的桥头堡,初建时可能很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短时间内,他们就可以把桥头堡变成危害很大的阵地,不久就会成为难以克服的据点。晚间俄军一个连占领的桥头堡,第二天早晨兵力至少要扩大到一个团,再一个夜晚就会变成一个装备了重武器的坚固据点,具备所需要的一切,达到几乎坚不可摧的程度。” M0 f2 {! U; [3 w+ \/ h0 k! P0 D
德军第48装甲军下属3个师(第11装甲师、第1空军野战师、第336步兵师),负责的齐尔河防线长达65公里,因此兵力严重短缺,只能据守要点。曼施坦因没有足够的步兵部队充实这段防线,只能倚靠装甲部队进行机动防御。第11装甲师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到处奔波,拔除苏军桥头堡,堵住防线缺口。12月11日,巴克尔将军收到军部通报:“敌军在里辛斯基和下加里诺夫斯基两点突破,两个突破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二十二公里。” 次日清晨巴尔克率部赶到里辛斯基(Lissensky),趁突破苏军立足未稳之机摧毁了桥头堡,然后马不停蹄转战下加里诺夫斯基(Nizhne Kalinovsky)。 0 q( B2 m# U% ?4 c5 |: `! \( ^* U; M
此时已有大约60辆苏军坦克在下加里诺夫斯基渡过齐尔河,其中两个坦克连过河以后立刻东进,企图援助里辛斯基的苏军。这十几辆苏军坦克遭遇巴尔克的装甲团,寡不敌众却死战不退,最后全部牺牲,为战友赢得宝贵的时间完善防御工事。巴尔克直到黄昏时分才率部抵达下加里诺夫斯基,发现苏军充分加固了桥头堡,40余辆T-34和T-70坦克组成一条环形防线,各自藏在坦克掩体内,只有炮塔露出地面。巴尔克下令强攻,但部队已经精疲力竭,面对苏军的坚固防御毫无进展。当天夜里,苏军增援部队携带数十门76毫米反坦克炮进入桥头堡。次日经过一整天的激战,第15装甲团损失过半,依然无法击破苏军桥头堡。巴尔克不得不命令下属两个装甲掷弹兵团就地修筑工事,转攻为守。
: q+ E' m$ Y1 p7 U* v12月18日,巴尔克正在想方设法摧毁下加里诺夫斯基的苏军桥头堡,突然接到消息,苏军第5机械化军在齐尔河防线西段宽大正面实施突破,局势再次危在旦夕。巴尔克立刻率部夜行军,次日凌晨赶到苏军突破口。巴尔克听取敌情汇报以后调兵遣将,第110装甲掷弹兵团在南面拦截苏军的进攻,自己亲率第15装甲团埋伏在一个洼地,准备从东面攻击苏军侧翼,第11装甲掷弹兵团在右侧掩护。清晨5点,苏军第一攻击波数十辆坦克搭载步兵向南推进,驶过德军坦克埋伏地点。第15装甲团团长施梅尔曼上校(Graf Schimmelmann)带领25辆坦克悄悄开出来,跟在苏军坦克纵队后面。由于天还没亮,苏军毫无察觉。德军坦克近距离开火,50毫米穿甲弹轻易贯穿T-34坦克薄弱的侧后装甲,几分钟之内就有42辆苏军坦克被击毁。随后第15装甲团移动到148.8高地东面的洼地里,成功伏击了苏军第二攻击波,又击毁坦克65辆。至此苏军第5机械化军已经丧失进攻能力,不得不撤出战场。 德军第48装甲军在齐尔河下游成功的防御作战,迫使苏军变换攻击轴心。12月16日,苏军发动“小水星”攻势,瓦图京(Nikolai F. Vatutin)指挥的西南方面军集结42万大军,1,030辆坦克,将近5,000门大炮,猛攻齐尔河上游意大利第8集团军据守的德军防线。激战两天以后,意大利守军溃散,德军防线被撕开一个50公里宽的缺口。苏军五个坦克军从缺口长驱直入,其中巴达诺夫(V. M. Badanov)率领的第24坦克军一马当先,直扑德国空军基地塔钦斯卡娅(Tatsinskaya),该机场肩负着空中补给斯大林格勒被围德军的重要使命。
" L; D! N+ ]: h4 k" ^) E/ k
( B& o( g% z, D0 l% g& b* \这是二战史上最著名的长途奔袭之一。第24坦克军下属3个坦克旅共159辆坦克,以及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此外还配属一个高炮团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营。该部出发时仅仅携带两个基数的弹药和燃料,以及5天的干粮。巴达诺夫率部狂飙突进240公里,一路绕过德军据守的城镇,6天以后抵达塔钦斯卡娅郊外。12月24日,苏军坦克在喀秋莎火箭炮的掩护下从三个方向冲进机场,一位苏军指挥官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的坦克部队出其不意冲进塔钦斯卡娅机场,最先突破敌军防线的是聂沙耶夫上尉的坦克连。我军坦克与敌军高炮阵地展开激战,敌军高炮以榴弹向我军猛烈轰击,炸毁数辆坦克。然而我军坦克兵最终摧毁了敌军防御,消灭守军以后,开始射杀慌忙冲向飞机企图逃命的德军飞行员。” 苏军彻底破坏了机场,摧毁德军飞机300余架,其中包括72架容克52型运输机。
6 a6 \% u! i J9 T1 \
: s% `! ]- J% {! }# v苏军“小水星”攻势打乱了德军“冬季风暴”作战计划,曼施坦因被迫调遣第11和第6装甲师火速驰援,救援斯大林格勒的行动就此流产。12月25日,巴尔克亲率第15装甲团和一个营的装甲掷弹兵赶到塔钦斯卡娅郊外,此时他的装甲团只剩下20辆坦克,而巴达诺夫尚有39辆T-34坦克和19辆T-70坦克。巴尔克用无线电话通知其他部队迅速向塔钦斯卡娅北郊集结,然后带领20辆坦克发起攻击,完全不顾自己寡不敌众。次日下午,第6装甲师行军130公里以后到达战场,德军完全截断苏军第24坦克军的退路。由于弹药燃料即将耗尽,巴达诺夫下令构筑环形防线,固守待援。
$ d" K8 Y* C( P8 ]# q
# h$ A" a. b1 i0 V" Q9 f6 J斯大林非常关心巴达诺夫的长途奔袭,他多次询问塔钦斯卡娅的战况,并电告瓦图京:“记住巴达诺夫,不要忘了巴达诺夫,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援救出来。” 瓦图京为此立下军令状,第25装甲军和第1近卫机械化军奉命南下解救巴达诺夫,但遭遇德军第6装甲师的顽强阻击,始终无法靠拢。12月26日凌晨,5辆T-34坦克护送6辆油罐车和5辆满载弹药的卡车,在夜幕的掩护下冲进塔钦斯卡娅,这是巴达诺夫奔袭十天以来第一次获得后勤补给。12月29日凌晨,巴达诺夫率领残余的25辆坦克向北突围,经过苦战冲破德军包围圈,次日同接应苏军会合,此时他的坦克只剩下12辆。经过此战第24坦克军几近全军覆没,但战果累累。巴达诺夫因此获得一枚苏沃洛夫勋章,他的部队也改编为第2近卫坦克军。
( q, w7 s' p! G$ c
5 f, M) i. V7 h) }) z/ J( ?巴尔克随后率部转战顿河下游,同苏军第5突击集团军激战,掩护德军第1、第4装甲集团军的撤退。1943年1月底,曼施坦因终于将深入高加索地区作战的德军A集团军群完好无损地撤了下来。梅林津在《装甲战》一书中这样评价巴尔克的顿河作战:“整个战役过程中,巴尔克的装甲师简直是一支‘消防队’,在两个步兵师后边奔波,熄灭一次大火,紧跟着再去熄灭另一次大火。遇到步兵无力对付的苏军桥头堡,巴尔克就以装甲部队强攻,他在遵守一句古老的格言:不必吝惜,只管猛击。巴尔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战果,是因为他能与两个步兵师和第48装甲军军部密切协同。巴尔克永远不让零星坦克去直接支援步兵,他认为德军坦克数量稀缺,这样使用是浪费资源。集中装甲部队进行机动防御的战术才能使战局转危为安,并使敌人遭到很大损失。这期间第48坦克军在齐尔河下游地带内一共消灭苏军坦克七百余辆。”
) ~+ O% ~8 i( n' z% ]. j* j: r. @& K5 p
1943年1月,巴尔克晋升中将。2月初,巴尔克的第11装甲师编入第40装甲军,参加曼施坦因著名的“反手一击”–哈尔科夫反击战。梅林津认为此战是“顿涅茨河畔的奇迹”,称赞道:“我很怀疑整个二次大战期间为将之道的最高成就,是否能够超过曼施坦因成功解救高加索集团军群,以及随后的哈尔科夫反击战。”此战粉碎了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大反攻,苏军伤亡15万余人,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023辆,这是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胜利。巴尔克的装甲部队在围歼苏军波波夫机动兵团(下属4个坦克军)的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z2 _8 n- T$ I1 w- f4 W. p1 S' t1 q
" _) B7 u. R$ F1 |5 f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