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7-7-3 15:36 |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
本帖最后由 路人癸 于 2011-8-6 01:23 编辑 & O# q4 I9 N2 _
5 c0 d5 E3 r% U3 f# Y$ d
维塔利·马尔科维奇·普里马科夫(Виталий Маркович Примаков),苏联红军骑兵将领,1935年授军级(≈中将)衔,后在图哈切夫斯基案中被清洗。1924年来到中国,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以化名根里·阿连(似乎应翻译成亨利·艾伦更好?)任顾问,是苏联军事顾问组副组长。
) H/ G1 G, X# k7 S6 z下面的文字出自他的《一个志愿兵的札记》(最初以化名刊载,中译本名《冯玉祥与国民军》),是他在赴冯玉祥部的途中在天津看戏的经历。特地把这一段手打出来,看看那位同学能考证出来这是哪一出?
- `) Y9 |- ~% z+ u) J————以下是原文的分割线————8 U, V f, _) P& x6 w5 ~$ ?
从后堂走出两个堂倌,手执“精忠报国”的戏牌子,把它悬挂在戏台的柱子上。从后台走出一个身穿白袍(有人向我们解释,白袍是丧服)的年青人,手执双枪,用尖嗓中音唱起来,意思是,他的父亲身为元帅,为奸臣陷害,被皇上下令逮捕了,他打算立下战功,以证明父亲无罪。……; b' b2 n% _! \$ H+ Z/ Z( a
唱完了,这位英雄走到乐队跟前,喝了一口茶。随后,他的敌人出台了。从后台走出一个身穿华丽的长袍、配着双剑的高达肥胖的男人,他的背后腰部和肩头插着十多面小彩旗。在锣鼓期命中,在二胡刺耳的尖声中,他用威吓的粗嗓音对英雄叫阵。交战开始了。在打击乐好二胡的伴奏下,武生的武打场面是很精彩的。乐队的演奏显得没有节奏,士卒们在台上跑来跑去,按照他们自己的某种内部节奏,挥舞着刀枪。战斗以身穿华丽长袍的男人的败走而告终,于是胜利者唱起凯歌。然后,他从乐队那里拿了一个带有许多穗子的木棍(这象征着马),一只脚向上一扬,就算上了马,接着,再高高扬起脚,沿着戏台很快的跑着。从后台又出来了敌人,一个是黑胡须,悲伤插着小旗,另一个是棕黄色的大胡须,头戴鞑靼小帽。士卒们举着的旗帜,表示追击英雄的无数军队。武打又开始了。
" }: Z6 \. B, i————以上是原文的分割线————
3 n1 J9 \# K( |9 ?这出戏到此还没结束,第二天还有,但是普里马科夫决定不看了,“因为我们不懂戏的内容”。) p6 E$ J& k$ \! l U0 f
好奇的向大家求教一下,这到底是哪出戏?3 E4 f% s" a6 I$ U' ~$ n7 s,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