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7|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周邦彦的品行,以及施政思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0:4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4-11-14 01:29 编辑

    (一)谁识京华倦客?

    周邦彦在后世词名大盛,往往令人误以为其生前名气也必然可观。其实并非全然如此,终其一生,他的作品,无一刊印,无一集评。单就文人集团来看,他的作品被漠视了。他的诗作也得到后人高度评价,但竟然少有留存,是被冷落的另一个表现了。

    后人看前人,往往直接看千百年的整体评价,通常不会按照编年,一一查看,何人何时做何评语。如果有文学家,如周邦彦作品,其价值在身后方得到足够重视,往往容易被现代人误会为其生前也被重视。

    今人又有大部头著书,力证周邦彦的人品不堪。我看着那些例证总觉得牵强,作者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来抨击周邦彦人品,但是逻辑有漏洞,不能自圆其说。哪怕是真的,热议名人的缺失有用吗?我一般无视对于名人揭短的行为。但是这次发现不仅罗织太牵强,而且被中华书局出版,影响了一代周邦彦新读者,就忍不住论一论了。

    回到开头。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周邦彦生前不被重视呢?其中有文学格式本身的原因,也有群党的原因。 参考北宋末期惨烈的新旧党争,伟大如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等,也都各自有其党派归属。在文学领域,也似乎有结党习气。周邦彦似乎独树一帜,他虽然早期打上了新党标签,然而后来一直不群不党,不论是政治,还是文学。

    那么,不介入党争、也不肯加入一代文人领袖的苏轼集团的周邦彦,被整个文人群体无视,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了。我独遗憾他散失太多作品,名气,自有其作用。

    所以,第一点,一个不群不党的人,如何被有些人士评为攀附呢?莫非不是不群不党、还是被泼了污水?京华倦客有谁识?

    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32 收起 理由
    Highway + 8 谢谢分享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菊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楚天 + 4 油菜
    煮酒正熟 + 6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4 01:27:0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4 01:37:22 | 只看该作者
    他都专门为朝廷写歌谱曲了,还说没有名气?清真居士集(片玉集)不是他成册的作品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1:5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4-11-14 03:13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4-11-14 01:37
    他都专门为朝廷写歌谱曲了,还说没有名气?清真居士集(片玉集)不是他成册的作品吗? ...


    哦,我说是文人圈子没有多么欣赏,皇帝很欣赏他,歌姬也是。《片玉集》好像是南宋福建刻本,当然,我也是看网上资料得来的。

    特地去查了资料细节:最早记载,南宋楼钥,在周邦彦死后16年出生,编《清真先生文集》24卷,可能是周邦彦去世后半个世纪左右。但元代人编的《宋史•艺文志》集类就只录《清真居士集》11卷。诗集在元朝可能已经不见。后人,包括当代著作《周邦彥清真集箋》的羅慷烈,从各类典籍记载中,如《永乐大典》,多方搜集诗篇和残句共三四十首。(吴世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5#
    发表于 2014-11-14 04:10:26 | 只看该作者
    好看~~~还没写完吧?
    这首词好象也很有名,有没有读后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4-11-14 04:21:47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忆中的周邦彦,还是中学的语文老师的评价。

    老师说,
    “林夕你们知道么?(我们这些听王菲歌长大的当然知道。)周邦彦就是当时的林夕。”
    后来才知道,他是柳永之后,最牛的风月词人,但他比柳三变更牛的是,他本人精通音律,是若干词牌的创造者。据说南宋姜夔,最佩服的就是他。语文老师从一个词曲爱好者和半个专家的角度出发,认为苏轼和辛弃疾很多地方,都因意害文,为了意境,所以就损害了词曲的演奏性。所以,在演奏者看来,苏大胡子的东西,可是很蹩脚的作品。

    我受老师的影响深刻。所以,对于周邦彦有着一份敬畏。但这份敬畏不比我敬畏林夕多多少。

    点评

    涨姿势: 5.0 油墨: 1.0
    油菜: 3.0 给力: 5.0
    油墨: 1 油菜: 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7 14:02
    油墨: 1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7 09:03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4 22:0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山菊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11-14 05:36:56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4-11-14 04:21
    我记忆中的周邦彦,还是中学的语文老师的评价。

    老师说,后来才知道,他是柳永之后,最牛的风月词人,但他 ...

    多半还是因为词谱失传的缘故。词谱已无,周等一堆执着于合乐的词人,他们的努力就无法让后人看到了。既然看不到,当然也不会尊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21:5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4-11-19 00:36 编辑

    (二)当有中的士,为辨劣与优

    在周邦彦去世后二十多年,他的词作开始被南宋词人所推崇。词作在南宋有不少刊印,所以存世有180余篇。而他的诗(和其他种类作品),由于被词名掩盖,更加为人忽视,所以大半散佚。后人多方搜集,最后找出大约40余首诗作。

    虽然词的名气大,后人对周邦彦的诗依然有较高评价,如陈郁认为美成诗“自诗经中流出。当时以诗名家晁(补之)张(耒)皆自叹以为不及。”(南宋陈郁:《藏一话腴外编》)。另外的评价包括“美成笺奏、杂著俱善,惜为词掩。”(清初《古今词话》引用陈师道言语)。“美成以词行,当时皆称之。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观。惜以词掩其文也。”(南宋张端义:《贵耳集》)。

    周邦彦父亲尊奉道家。他还每天一早,对家里的藏书焚香作揖。周邦彦也是秉承道家思想。这个思想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不进行党争。道家崇尚无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不带功利目标做事,而党争,显然是目标执着而不纯了。他的残留的诗篇能够看出不少道家痕迹。比如《下帷斋》里面“至胜不刃血,吾将执其柔。” 阐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最高境界也是道了),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

    经历仕途坎坷,目睹政争惨烈,词人可能更加从道家思想寻求出路。“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若木鸡,而自以为喜。” 词人修炼到日常面无表情,像木鸡一样,还为之自得。可见性情并非天然淡漠,然而后天强行收敛。虽然强行收敛,但是内心并非没有情感,这些情感经过收敛表露在词作中,形成格外沉郁的个人风格。

    如上文《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词人对于其仕途漂泊的倦意,几乎不曾明写,然而处处都是渲染与烘托。到收笔点出前事如梦,泪只能暗滴,可见何等之沉郁了。


    《下帷斋》

    官事如拔毛,小稀还复稠。
    一鼠未易尽,況欲秃九牛。
    唯应理签轴,偷暇寻孔周。
    维南有颓构,畴昔宾射侯。
    扶倾与丹雘,外好中实不。
    弦歌废决拾,休王良有由。
    书生本不武,谁言负薪忧。
    古云不执弓,防患术已媮。
    诗书主六艺,中有捍敌谋。
    至胜不刃血,吾将执其柔。
    当有中的士,为辨劣与优。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菊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22:04:15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11-14 04:10
    好看~~~还没写完吧?
    这首词好象也很有名,有没有读后感?! 

    没有写,找前人的点评来交读后感作业:

    陈延焯:“‘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文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4-11-15 06:35:46 | 只看该作者
    官事如拔毛,小稀还复稠。

    这个比喻,挺不错的。看来古人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了。

    不过诗中有点公务疲倦的意思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5 13:05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1#
    发表于 2014-11-15 12:24:14 | 只看该作者
    周邦彦词里我比较喜欢这首《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但一比姜夔的《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好像就不够轻灵飘逸,再看下姜夔的《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周词也不如这首风流袅娜,想象丰富。

    当然,俺最近在迷恋辛幼安,光这首《水龙吟》就够令人昏倒在地,口吐鲜血数升,气若游丝地来一句:“臣妾做不到。。。”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5 13:0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5 12:24
    周邦彦词里我比较喜欢这首《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 ...

    辛稼轩是俺家乡人,从小常常去逛稼轩祠,无比敬仰骄傲。辛稼轩是千里取人首级的,不单才情,那气势,一般人只能仰慕。

    这里不是讲周邦彦比苏辛强,他们风格不同,现在大多爱好苏辛。少数喜欢美成。爱好哪个都无妨。但是周邦彦不是一些人所宣扬的卑劣之人,而是值得钦佩有坚定政治操守之人(这里指政治方面,不涉及狎妓。那种事苏辛都不少做,做了还未必有周一般的尊重)。所以这篇文主旨是洗去后人臆测的污名,不是品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5:1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4-11-16 11:26 编辑

    (三)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往往有人以词中男女情来评判周邦彦的品行,给予不堪的评价。其中王国维比较有趣,先评价周邦彦词如“倡伎”,数年后,又转回头评价周邦彦为“词中老杜”。 “倡伎”与后面的“词中老杜”的评价无疑有明显矛盾。盖因杜甫诗作除了格律谨严,浑然天成以外,还怀有强烈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些人士问疑,周邦彦有否家国情怀?能否从人品角度相称于“词中老杜”的评价?

    有人抨击周邦彦的仕途职位:因在其晚年曾一度达到四品,被认定因为攀附而来。然而,这些古今人士也承认没有发现周邦彦实际劣迹。所有的污名,都基于臆测。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仅仅因为一个人官职高,则推出必然攀附,让人不得不想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王国维虽然开始并不欣赏周邦彦词作,但是他对周邦彦的官职做过认真研究,得出结论是按照资历慢慢晋升,没有攀附。事实上,周邦彦虽被称为御用文人,然而所有词作中,找不出任何一首颂圣的,而他也有直接拒绝为皇帝歌功颂德的记录。不颂圣的“御用文人”,可谓是古今罕见的现象。古代文人有时候不得已颂圣,可以理解,不算攀附。而周邦彦直接拒绝颂圣,可见其风骨,无疑格外值得敬佩。

    北宋末年兴起各种祥瑞的发现,而这个可以被视为老天爷对于皇帝(徽宗)的赞赏,可以想见皇帝对此的态度。近臣蔡卞就去探周邦彦口气,愿不愿意为皇帝赞颂一下祥瑞,让音乐部门来传唱?周邦彦硬邦邦来了一句“某老矣,颇悔少作!”。少作应该是指他在太学生时代写的赞颂新法的《汴京赋》。词人毫不犹豫放弃了被皇帝嘉奖的机会,皇帝感觉如何呢?可想而知,不久周邦彦就被贬谪了。

    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叔季贞后,不为世网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菊 + 10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4#
    发表于 2014-11-16 00:55:00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5 13:04
    辛稼轩是俺家乡人,从小常常去逛稼轩祠,无比敬仰骄傲。辛稼轩是千里取人首级的,不单才情,那 ...

    周词和秦观的词我觉得都比较“涩”,当然有人特别喜欢称之为“幽微”,苏轼的词,因为此人性情实在太豁达,所以情调壮阔,眼界崇高,任何事任何情绪到了他那儿最后都能被消化,平静如水。辛弃疾修养远不如他,本人又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武将,在官场上政见一直被压抑,所以所写的词里怨气冲天,直达斗牛。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6 01:50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山菊 + 6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01:4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4-11-16 01:48 编辑

    (四)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当今认为周邦彦攀附权贵的代表人士是孙虹、任翌,及孙虹读书时的导师薛瑞生,认为周邦彦做人与做文不一致,热衷功名,通过依附蔡京和刘昺做到四品官。孙虹著作《清真集校注》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量可能不小,影响也甚广。有人批评孙虹,只批注了清真词,却把自己著作称为《清真集校注》,而不是《清真词校注》,仿佛周邦彦只有词作。孙虹首次采纳对《全唐诗》光盘搜索的方式进行评注,所以比历来的评注篇幅都长,但是有人指出孙虹单靠电脑技术,而本人对于诗词缺乏揣摩,所以《校注》中不乏疏漏错误,其著作正文中没有自己观点,只是罗列了从光盘中检索出来的内容,个人原创的部分只有论辩周邦彦人品的短篇。

    对此持反面观点的有著有《周邦彦传论》的刘扬忠等,结合王国维的研究,判断周邦彦不曾依附。王国维认为,周邦彦是苏轼的故人子弟(周邦彦的亲叔父与苏轼交好),然而苏轼得势的时候,周邦彦并不曾去与苏轼往来。周邦彦早期支持新党改革的观点,到后来虽然不卷入党争,也不避讳与新党人士往来。王国维的评判是“于权势无所趋避”,即对于权贵既不追捧,也不避开。这是很高的评价,也是中肯的评价。

    周邦彦直接拒绝颂圣,因而被贬,这个行为是史载的直接证据,而攀附之说是后人根据官职臆测,没有实据。周邦彦官职最高曾短暂到过四品秘书监,为皇上管图书,修订古籍。随后很快贬谪,然后几年内去世了。考虑到六十多岁才短暂任职到皇家图书馆馆长职位,熬资历也熬到了,不需要格外攀附。我认为王国维的推断是合理的。

    攀附的论点另一个臆测例证是:周邦彦的书法很好,有人认为与蔡京书法有些相像,所以认定周邦彦一定是学习蔡京笔迹,为了攀附。这个逻辑也不严谨。且不说书法相像未必是刻意学习而来,蔡京书法当时为书法大家米芾所赞扬,自愧不如,不论谁学都是正常。

    再一个臆测例证是,发现留存两句周邦彦为蔡京祝寿诗的残句,认为是攀附的证据。这个也牵强,做为在思想上曾支持新党的周邦彦,虽然后来不加入党争,但是如果为新党领袖熟人蔡京写祝寿诗,不也是正常的吗?祝寿定然是超出现实的好话,这是习俗礼节。周邦彦现存诗作极少,不少是祝寿诗,也许因此才得以在其他典籍中保留下来。这个说法由王国维早就推断出是臆测,因为时间和周邦彦晋职记录对不上号。

    《夙兴》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科学研究讲究实证。文学研究似乎也不应该想当然,抓住似是而非的内容就下断语。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菊 + 10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6#
    发表于 2014-11-16 10:20:13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5 12:46
    (四)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当今认为周邦彦攀附权贵的代表人士是孙虹、任翌,及孙虹读书时的导师薛瑞生 ...

    感觉文人太有文化真可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0:15:04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11-16 10:20
    感觉文人太有文化真可怕~~~

    文人也是人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0:26:59 | 只看该作者

    (五)令尹虽无恩,黠吏幸先屏。唯当谨时候,田庐日三省

    关于论证周邦彦做人的文章,还有一些令人莞尔的内容。

    比如,周邦彦贬谪外放十余年后,被召回面见皇帝,自述“臣命薄数奇,旋遭时变,不能俯仰取容,自触罢废,漂零不偶,积年于兹”。通常解释为,周邦彦自述当年旧党得势、清洗新党之际,如蔡京等开始逢迎以保官职,而周邦彦不肯“俯仰取容”去逢迎,所以被外放十年。

    这是除了拒绝颂圣以外,另外一个关于周邦彦不去攀附的记载。倘若周邦彦撒谎,时人想必会各种批评嘲笑。历史上没有嘲笑的记录,这可以佐证,周邦彦对皇帝的自述属实:词人不曾逢迎。

    如果目标是证实词人攀附,就有必要证明上面这句话不代表周邦彦自述“不曾逢迎”。有人别出心裁,长篇撰文推断周邦彦是妾生子,非常自卑,然后论证这几句话是表述私生子的自卑,因自卑而“不能俯仰取容”!不过,这个说法解释不通上下文的联系:上句的遭遇“时变”是时局变化,所以后面的“不能俯仰取容”自然应当与时局相关,想来以周邦彦的文采,不至于突然从时局跳出来说家庭遭遇。且不说各种记录可以表明周邦彦在家中是受宠而自由的。

    然后又有人从周邦彦才能方面,从反面论证攀附:认为周邦彦缺乏治理才干,因此不可能熬资历升职。论据是周邦彦当地方官,没有人送万民伞,脱靴等行为,所以推断一定没有能力。此人知识有所匮乏,在《片玉词》序中,后来的溧水县令追寻周邦彦的足迹,发现当地百姓在八十年后仍然记得周邦彦的德政。

    除了治理地方的才能,周邦彦的博学才识也为皇帝认可。周邦彦任职图书馆的时候,原本要外放地方,因为《礼书》没有编修完,皇帝还特意留住,等编完才又外放。可见周邦彦另一方面的学识才能。

    除了这些关于周邦彦施政和才学能力的记载,从其本人诗作中,也可见周邦彦的爱民思想和对于治理地方的理论思考。如诗作《无题》阐述作者做县令时,首先去反贪,肃清吏治,然后关注农事农时,天天跑去下乡,老百姓在其治下富足和乐。这并非周邦彦自吹自擂,前文提过,八十年过后,溧水百姓依然感念他的德政。

    《无题》

    石濑光洄洄,沙步平侹侹。
    枫林名一社,春汲共寒影。
    藩篱曲相通,窈窕花竹静。
    兹焉自足乐,未觉丘园迥。
    令尹虽无恩,黠吏幸先屏。
    唯当谨时候,田庐日三省。
    骄儿休马足,高廪付牛领。
    无人横催租,烹鲜会同井。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涨姿势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4-11-17 02:20:12 | 只看该作者
    《夙兴》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这首诗好玩。
    夙兴者,早起也。此早起非因“靡有朝矣”,而是要“腾装”,收拾行装,因此早寤厌床第,着一厌字,心绪不宁也。也或许,是因人“催放钥”,吵闹不得安寝。催放钥者,叫门也,喧嚣吵闹。为什么有人叫门呢?利害相纷攘,利害攸关,什么利害呢?猜测应该是作者要迁转了吧,或者是去职?新人等不得慢腾腾的旧人了!恋栈不去者最可恨。作者觉得弛担曾几时,我什么时候刚刚放下行李,兹焉忽腾装,怎么马上就收拾行装了?!然而上句却是三年得跧藏,委曲求全了三年。三年也不短了。最后还讥讽了一句,颠倒走群愚....愚者谁人?

    在我读来,这首诗的格调委实不高。前面兴得也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2:50:31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11-17 02:20
    《夙兴》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跧藏”是幸运躲藏保全了自己吧。不是觉得这里委屈,而是此间为可以躲避危险之处。

    “平明放钥”是典故,是卢损用来攻击别人人浮于事的话,然而他自己也是玩忽职守的人。所以下句接着点明,不过是为利益争斗而已,都没有好好做正事。可以联想到当时的党争。应该不是指赶人。

    后边几句作者是表露厌倦利益纷争,也表示纷争是愚蠢的,但是自己即使不愿意参与也避不开,所以和那些纷争者一样可怜。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6 21:23 , Processed in 0.0455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