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节 发表于 2014-3-17 18:24
说科学扯哲学没多大意思。
1 理解完全错误。说基因的变异不可控目的是说你对生物完全无知,你的整个提问 ...
转基因技术安全性及伦理探究 关键字:转基因 安全 伦理 转基因农作物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的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或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简称GMO)。 所谓转基因生物是指在生物自身基因组中带有用转基因技术插入或整合入的外源基因,生物个体能将它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出该基因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使受体生物获得新的性状。本文仅讨论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对新基因功能鉴定、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发育中时空调控机制研究以及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产生化药物反应器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前景。 1983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株转基因植物,经过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基因转化、转化细胞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外源基因检测等复杂的技术步骤形成。其中基因转化方法有土壤农杆菌携带重组基因转化法、基因枪转化技术、基因注射法和病毒感染等。由于植物本身的细胞全能性较动物细胞强,生长培养周期短,产生子代多,许多植物可自花授粉等诸多特性,使得转基因植物后来者居上走在转基因动物的前面。大大促进了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诸多生物技术公司开始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和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带来了绿色革命和综合农业全球化,然而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商业化的进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和伦理问题也同样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出现了许多影视作品,如法国拍摄记录片《孟山都的转基因世界》(另译: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孟山都的首创:毒剂和基因)Th e World According To Monsanto (2008) ,美国拍摄纪录片《食品公司》Food Inc. (2008) 等。同时转基因技术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批评,如威廉·恩道尔(F. William Engdahl),旅德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者,著有《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 新秩序》、《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等多部畅销书。在其《粮食危机》一书中,恩道尔表示少数人正围 绕粮食进行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他们以转基因工程研究为手段,实现对大豆、水稻等大规模农作物和 鸡、奶牛等重要家禽家畜产品的控制 。他还说:“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种子及与其配套的农药能够提高产量,种 植转基因作物也不会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际上栽培转基因作物一段时间以后,除草剂的使用量不是减少而是增 多。 由于转基因作物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来说,外来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需要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至今也就5~6年时间,一些潜在的危险在这么短时间内不一定能表现出来。然而有些风险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证实。如Mikkelsen等证实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基因交流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已转到其野生近缘物种中。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转基因作物由于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从而增加杀虫剂的使用。由于基因交流和杂交,有可能产生新的杂草。由于插入性状的竞争,转基因作物有可能自身转变为杂草。由于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的重组可能导致新病毒产生。由于植物间相互作用和食草动物的误食,会带来新的作物害虫和病原体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关于转基因商品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2004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 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 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
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了奶牛。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 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 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 感。 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 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 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 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 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老鼠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 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 科学家已经证明,食用转基因食物会导致后代的生育能力丧失!并且发现实验中食用转基因食物的第三代仓 鼠有畸形,嘴里竟然长毛了! 2000年3月,克隆小猪“横空出世”。随之而来,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随着 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转基因食品已经被不知不觉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部分。那么,什么是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在转基因食品商品化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不少安全性问题的争议。1. 巴西坚果事件 巴西坚果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蛋白质2S albumin。为提高大豆的营 养品质,1994年1月,美国先锋(Pioneer)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尝试了将巴西坚果中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 基因转入大豆中。 但是,他们意识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随即对转入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基因的大豆进行了测 试,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巴西坚果中的主要过敏原。 2.普斯泰事件 普斯泰(Pusztai)”事件,被认为是引爆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激辩的舆论转折点。1998年秋天,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称他在 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随后,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此言一出,即引起国际轰动,在绿色和平等环保NGO的推动下,欧洲掀起反转基因食物热潮。 然而时隔不久,普斯泰的实验遭到了质疑。据称,他是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贸 然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其结论的。他研究的转基因土豆是由他自己构建的,在当时根本没有上市的可能,不存在 宣传实验的任何紧迫性。 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专家对该实验展开同行评审。1999年5月,评审报告指出普 斯泰的实验包含6方面的失误和缺陷: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 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实验用的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 ,欠缺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 不久,Rowett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在《粮食危机》一书中,作者对其作出的解释却是另一番景象。这在转基因技术史上已是悬案。 3.帝王蝶事件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称其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 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 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4.墨西哥玉米事件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avid Chapela 和David Quist在Nature杂志发表 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 椰菜花叶病毒(CaMV) “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 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 墨西哥作为世界玉米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当时明文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只是进口转基因玉米用作饲 料。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称墨西哥玉米 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 从转基因大米事件探讨转基因技术伦理。转基因大米试验 2012年8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向媒体披露说,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华裔女教授唐广文领导的研究团 队,曾经利用湖南24名农村儿童进行了转基因“黄金大米”的试验,绿色和平组织表示说,此举非常不负责任。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8月1日在网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这项试验于2008年在湖南省一所小学进行,针对6到 8岁的健康的在校小学生,比较儿童摄入“黄金大米”,菠菜和胡萝卜素、胶囊之后,对补充维生素A有何不同? 论文说试验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湖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及浙江医学院等机构 共同进行。目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非常严重的健康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校方发言人克罗斯曼(Andrea Grossman)书面回复说,塔夫茨大学在各种 以人为对象的试验中,均遵循最高的道德标准。……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进一步证实“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素A不足方面的有效性。克罗斯 曼强调,这次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经过了中美双方有关机构的批准,并且获得了所有参与试验的儿童及他们家长的 同意。该项目的一部分资金来自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 报道指出,克罗斯曼同时附上了研究报告的全文。根据该报告,试验共对湖南某农村地区(一说为衡阳)的112 名6至8岁的儿童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72人入选,并对一部分儿童进行了寄生虫感染等方面的先期治疗,以防止 这些健康问题影响试验结果。这些儿童在35天的时间里,分别被喂以“黄金大米”、菠菜和胡萝卜素胶囊,最终 结果显示,“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素A方面同胶囊一样有效,同时优于富含胡萝卜素的菠菜。 许多转基因生物的实验失败了,有的夭折了,有的培育成各种各样畸形生物,但培育实验照样进行。尽管看上去植物没有动物那样饱受折磨,但动物肯定是备受煎熬。发育不全、夭折、畸形等情况引发巨大权益问题。许多人认为转基因动物在农业中所起的作用总是有限的。人们觉得动物遭受种种折磨是不公平的、不正常的。若将来家畜饲养者为了盲目追求最大利润而转基因技术,其后果将是不可设想的。如养鸡时,鸡会在狭小的笼子里用喙互啄,若是让鸡的喙变得无力岂不更好?养猪时,猪在狭小的笼子里会互咬尾巴,若是让猪不长尾巴岂不更好? 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曾展望美国地缘政治的长期目标是:“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粮食同石油一样也成为这些政治野心家的战略商品。由于世界上的转基因技术大都有英美国家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化学公司所掌控,因而谁要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就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以及由于转基因种子本身繁殖能力差且有些专门性状需要特定化学制剂诱导,因此,就形成了粮食控制威胁,即粮食危机。凡此种种,若是皆因经济利益和资本家的教唆的驱使,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转基因技术,不盲目引进转基因技术和种植转基因植物或饲养转基因动物。因为人类本身的认知水平,我们无法确定在现在或是将来这些转基因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对待转基因技术上,我们应该慎重,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严惩贿赂腐败分子。应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在对转基因产品的评估过程中应做长效检验按规定进行。科学家应自律,遵守道德底线,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