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喝冰茶 发表于 2013-10-12 15:10 . _* V7 r, h0 I3 H! M1 ^$ x
兄弟原来是医生,幸会幸会,我的很多合作者都是MD。
% z6 Z6 Z3 p) R2 j0 O
2 h& Z1 j/ C8 L" w4 b呵呵,03年太早了,HGP刚完成,那会儿还没看出个所 ...
% ]4 ]6 w( }) Z非常赞同你说的。确实当年我去那家公司的时候,他们拿手的是cDNA表达谱芯片,后面的事实证明,这个层面的发现和病人的实际情况还隔着很远的距离,当时并没有合适的解读手段。
( ?+ m( ~, c6 a I6 P
! V1 p1 ?, [4 d/ `, j( m: `2年前,和当时认识的、仍旧战斗在该领域的朋友聊天,他谈了一些表型基因组学的进展,也让我感受到一些新的进步。7 h# ~; J6 `# N( _: `
7 O! s/ v) s8 a0 c( l7 d! ]不过,对于分子诊断在临床的大规模应用,相对而言我没有那么乐观,觉得起码有2大障碍需要克服:/ ]8 b, |1 ?- Q( q/ Z7 B) \
1. 分子层面的异常和临床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确认。对于部分简单的疾病,可能一对一的关系会比较容易发现,但是大多疾病是属于异质性、存在多个环节异常的。如何识别出一群有效的标志物、如何明确一个个体究竟是哪些标志物的异常是真实发挥作用的,似乎都不是很容易(好像是K-RAS吧,很好的一个标志物,可是却没有治疗靶标的价值)。在这方面需要大量的临床信息和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但是对这个阶段,似乎大部分医生的兴趣度还不够高,而光靠academic institute里面的医生似乎还不够收集足够的数据。
- R- }1 u& _! { h$ q0 a
& b5 P! X- q( Y, N* ]2. 分子诊断和个体化医学时代,必然需要繁复的基因、蛋白层面的检测,和数量巨大的针对性药物,这与现有的药物开发和营销模式完全不合拍。孤儿药模式不可能成为未来药物治疗的支柱。那么医药企业是否会成为个体化医学的发展阻力呢?对此我是有疑问的。
7 c: I/ D, a( |; M6 b3 } b; _% P5 ?2 h$ {8 k z9 J J4 C3 Z
总之,我相信个体化医学将是最终的方向,但是面对现有研究和诊治体系,个体化医学可能需要现有体系改变目前的游戏规则和流程,我对这一个矛盾的解决途径非常好奇。可以说,有生之年可以目睹这场大戏的上演,也是我们的幸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