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科技] 说说萨满教及巫风,以及传统信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2: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萨满教作为一种以自然崇拜为内涵的宗教,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以期获得大自然的神力。
萨满教信仰,至今还以各种形式存在与少数民族和乡下的传统信仰里,并与其他的宗教混合。萨满信仰的表现形式众多,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神秘仪式为主体,自然崇拜为实质,崇拜形式包括重复舞蹈,吟唱,或其他或者具有催眠性,或者高度仪式化的仪式。
如敖包相会里的敖包,最早就是举办萨满仪式的中心地点。

萨满,其涵义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萨满文化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据专家们考证,原生态文化是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母体文化,而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文化艺术、社会心理等方面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轮牧、祭敖包、跳篝火舞、举行娱乐活动等,这些都与原生态萨满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萨满教是蒙古民族信奉较早的宗教,在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一度在蒙古社会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威。
有专家认为,蒙古族形成以前的生态观经历了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和英雄时代,蒙古先民的原始生态意识是在萨满教的氛围中产生的,蒙古人的生态观念最初发源于有关“阿密(生命)”概念的确认和“天父地母”意识的形成。
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或氏族社会里,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疫病甚至包括野兽的侵袭,信奉萨满教的蒙古民族,借助敖包山祭祀天地、日月、祖先。人们相信通过萨满(即巫师)祈祷神灵的保佑,就会消灾避祸,因此曾作为地界、路标的敖包就逐渐担负起了新的使命,这时“祭敖包”出现了,又叫作“敖包塔克勒根”,并逐渐沿袭下来,最后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祭祀形式。
这些活动难免不受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浓厚的宗教色彩的影响,而在此期间就出现过这样的传说,例如有关蒙古族族源的苍狼白鹿的传说,还有化铁融山的传说等等。

此外,大理三月的歌节,藏族的尼玛堆,经幡追溯其本源也与萨满信仰有关,但在之后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内涵。主要表现有,从原初的自然灵力崇拜,正邪灵力交战发展到人格神崇拜,史诗英雄崇拜;从神秘仪式发展成为节庆礼仪的一部分;从宗教性到世俗性和实用性。
再讲讲中华文化里的萨满遗迹,先从巫风开始。
古代的“巫”,是与“祝宗卜史”类似的神媒,合称都叫“巫”,细分之,则女曰“巫”,男曰“觋”(xi)。中国早期的“巫”,名气最大的要属巫咸和巫彭,他们的年代都在商,《庄子》、《山海经》等均有记载,巫咸相传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为“巫” 的鼻祖。巫彭,有学者考证推论可能就是彭祖。《史记》中说,汉高祖立荆巫祠,所祠诸神有“巫先”,“巫先,巫之最先者也。”(《汉书》颜注)意思就是这一行的祖师爷。 文献中对“巫”有说明,如《说文解字》:“巫,祝也,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墨子·非乐》有“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的说法,可见“巫”不仅能歌善舞,且“风”起来就像今天的年轻人“蹦迪”,非常疯狂,简直没完没了(估计也有摇头丸作怪)。这是古文献中最早提到的“巫风”。还有许多“巫”的故事,见于《左传》、《史记》、《庄子》,较知名的有“河伯娶媳”,“小巫见大巫”等等。
中国古代的“巫”一直与“胡巫”(北方草原地区的“巫”)有很大的关系。“萨满”是“胡巫”的一种。“萨满”本作saman,是通古斯语族(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满语、赫哲语、锡伯语等西伯利亚和外蒙的若干语言)的“巫”,本意是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萨满多选自身体残疾、精神错乱和大病不死许愿当巫的人,其中尤以女性为多。神经过敏、疯疯癫癫和富于献身精神是这种人的特点。其降神手段是“舞”,也就是俗话说的“跳大神”。他们往往集医卜星相众术于一身,满足民间各种需要。

所以“舞”与“巫”同音,可能并非偶然现象。上古的文化是以宗教为中心的,最早的舞蹈就是一种宗教仪式,舞者即巫。楚地巫风盛行,屈原的《楚辞》里,处处都是巫文化,也就是中土萨满文化的印迹。
旧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借东风时,穿着打扮,一举一动,也颇有萨满祭司-巫风舞者的形象,youtube上只有一个不明版本

诸葛亮的鹅毛扇,至今见于荆楚农村,和印第安人powwow用到的扇子对比一下。

这是孔明扇

这是powwow的印第安舞者
再和保留了古朴形式的中国戏剧傩戏对比下

 这里说到的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这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村民的美好愿望,古时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傩舞,祈福禳灾,自娱自乐。傩舞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简练。傩文化和巫文化紧密相连,一般被认为是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在中土的姐妹文化。
链接出处
傩舞虽然古老,却和我们中国人今天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来历息息相关,无论是过“年”的说法,还是穿红戴绿放爆竹舞龙点灯的传统。可以说都与傩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今天,在各个少数民族的寨子中,在传统风味十足的农村乡镇,还可以一窥踪迹。如这里:
石邮人尊傩为神,视作至高无上的主宰。在石邮,春节和傩舞密不可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傩舞已经融入石邮人的每一个细胞。 石邮的春节,就是与傩舞一起欢乐的节日。这个节日里,没有比亲身体验傩舞更为重要的了。跳傩期间,全村都笼罩在一种虔诚的氛围中,头人带着傩班,管理着村子里的大小事务。其实,这时的大小事务,就是让所有村民尽情体会一年的收获快乐,同时也为来年祈福。
正月初一,起傩日。傩班大伯率领7名弟子在傩神庙内点烛燃香巡礼参神,举行庄严的起傩仪式。自此,一年一度的跳傩程序正式启动,戴着各种傩面具的舞者将成为当地最受尊重的人。
正月初二至十五,演傩。演傩是整个傩舞过程中时间最长、活动最多的一项内容,石邮傩舞数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的八个傩剧目,都将一一上演。这也是一年之中,唯一能够看到所有石邮傩剧目的时段。其间,傩班还会应周边村民的邀请,前往他乡演傩,将祝福带往十里八乡。
正月十六,圆傩日。是夜,傩庙内红烛高照,烟雾缭绕,傩班按程序举行请神仪式。届时,锣鼓大作,鞭炮齐放,钟馗手持铁链,开山紧握斧钺,急跳狂舞,大小神灵紧跟其后,由火把、神铳引路,傩班成员或执铁链,或举桃剑,到村内各家各户搜傩,驱邪逐疫。石邮人很看重搜傩,摆上供品,燃红烛,放鞭炮,合家大小拈香迎接,以祈求人畜兴旺,平安吉祥。
到拂晓时分,全村各家都已经搜傩结束,8位傩伯重聚傩庙,举行圆傩仪式。伴奏乐器只简化为一锣一鼓。击鼓者一手执鼓,一手持扁槌,有节奏地敲击。据说,这才真正是傩舞最原始的配乐方式。傩舞者和着节奏,跳起古朴的圆傩舞步。此时,整个山村已经安寂,唯有锣鼓敲击声,从傩庙响彻村庄。
简单的器乐,古朴的跳跃,一如某种符号,写意着千年不变的文化传承。
起傩、演傩、搜傩、圆傩以及请神、辞神等古老仪式的连番出演,使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特征得以淋漓尽致地演绎,年年如此,千百年未改。
面具承载的新春祈福
石邮的傩面具共有13枚,根据面具的特征结构,分为:开山(2枚)、纸钱、雷公、钟馗(又称判官、大神)、大鬼(又称小神,2枚)、小鬼(又称二鬼,也称小神)、傩公、傩婆、一郎、二郎、关公。根据这些面具演出的石邮大傩节目有8个:《开山》、《纸钱》、《雷公》、《醉酒》、《跳凳》、《双伯郎》、《傩公傩婆》、《祭刀》。《醉酒》与《跳凳》合称《跳判》,又称《判官醉酒》。节目内容有的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的纯粹属于吉祥祝福。跳傩期间,傩舞者戴上相应的具,出演相应的傩剧目。
不过,对于傩舞者而言,一旦戴上傩面具,所有的辛苦都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神圣和责任。身负全村乃至更大范围的驱邪除疫和祈福责任,每一位傩舞者都是一脸的凝重与庄严。整个春节,他们的心灵仿若穿越了时空,和久远的傩舞者进行灵魂沟通。
....

春节的精气神,很多人都觉得在那个铺天盖地的爆竹声里。也许,就是这个震耳欲聋的爆竹声,让我们想起了远古时单调而令人陶醉的击鼓声...


从萨满,到巫风,到傩戏,其背后的精神实质一路走来,始终如一,通过身体和心灵的放松达到与更高的精神力量合一的效果,这种精神我们也可以在如刑天舞戈,夸父逐日这样只有上古才能诞生的传说故事里找到。而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概念,也许可以从我们共同的萨满信仰根基找到源头。
最后,对萨满世界观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一部动画电影《幽灵公主》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1-7-13 10: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rkingwing 的帖子

    在脸上涂抹和佩戴面具,应该是涂抹更原始一些。但是各个文明的戏剧中,反倒是面具给人的感觉更古老一些。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6 04:16 , Processed in 0.0335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