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G情报战上的这次教训,要从上一次的胜利开始讲起。& l" F- J/ L! K* i- x
8 e6 n% l) m+ D8 C4 N
这次胜利,便是1950年破获计兆祥案件。破案之后,李克农命令计兆祥给叶翔之和毛人凤发报,电报里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此案破获三月后,计兆祥被枪毙。4 q# z) x0 N3 M6 ?
/ X" ?; m! R9 K. B$ p这件事TG干得干脆利索,此外再加上保密局北平站最后一任站长带头投共等一干因素,保密局在北平的潜伏力量基本上被一扫而空,尤其是电台。因为共军也有测向车,也会分区停电。共军虽然没有段云鹏在房顶上飞檐走壁,但是群众组成的那张无形的大网,要比公安部给特务们的威胁还大。天津站则还在活动,但是天津站毕竟信息传递效率要低得多。
$ `2 A( E3 o" Q, p
& k- |8 v9 M. ~2 R. c/ X s, _自美军在云山被39军痛扁了一顿之后,那可是打在干爹的身上,疼在儿子的心里。MD需要北京方面有关志愿军的情报,保密局又要出动了。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三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5 j- V: j. F7 z( w- a: D+ L: b( R5 z+ h J3 n
1 谁去?原来留下来的已经快给扫干净了,活着的也不敢动。1 h7 u; W9 f+ V+ K+ G9 d
2.情报来源?原因同上。
9 Q7 [1 _1 C2 n) ]/ ^5 Y/ j8 `$ C3.电台?这个最麻烦,因为已经没有了。特务们又不是刘谦6 Z5 r5 E! V: m- B$ c
: S* h, z" Y/ ^- g0 V
大家可能会问,天津不是还有吗?是的,但是那年头天津北平跑一趟可不像现在,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放那时候,头天在天津拿到指令,二天返回北京,花两天时间搞到情报,第五天送到天津,第六天发出去,然后保密局和OSS收到,第七天朝鲜战场的美军再核对一下。对不起,共军只有礼拜攻势,这时候他们已经打完收工了。
* m" \6 T# P8 i4 p6 y# i( H
: ?& `# [! w1 y6 R8 n4 m. Z. r所以必须要在北京建立电台,保密局选定了曾在北平站工作过的秦应林。选他的原因是:9 G# V* i% F, H* S, `4 N
" z# u2 v2 G7 m* W5 h) W! \
1. 对共军斗争经验丰富,破获牵扯甚广的“北平秘密电台案”便有他的功劳。(毛人凤觉得共军报复起来不方便是吧)
, O2 i4 b3 Q' `% j+ c5 N; y2. 有社会关系。他在北平生活过,而且其母亲和某知名民主人士认识,他也不是外人,可提供掩护。& \/ n# Z2 h. L; @1 w% w- j6 a
3. 有旧情报关系。秦应林本来就是保密局北平站的头目之一。9 t- W% R+ C6 b8 ?, [5 |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电台不好带。那么个大家伙往北京运,也太看不起公安部和小脚侦缉队了。
/ o" o5 Z `: a. @% w! {! f关键时刻,OSS表态,他们在北京有潜伏关系,是某高层民主人士,在那里藏有电台,可供保密局的特务们使用,秦应林只需要携带报务员前往北京即可。
8 ^( k' l; X% j+ h: B& `4 b: e2 q, R& |2 q0 Z. i. d+ ~
这位民主人士地位很高,也是参与北平和谈的重要人物之一,OSS的电台藏在他家里,很安全,共军并未想过他那里会藏着这么重要的东西,而且这位民主人士,也可以接触到密级很高的情报。
4 @& d' e4 v5 @
2 w5 t( {& _. c. z+ D7 t/ }& j- L4 Y秦应林进入大陆之后,很快便潜入此人家中,表明来意之后,这位民主人士便从OSS藏在他那里的五部电台中取出一部,移交给他。" [3 k* B4 u _! T
. x# x2 D; g" w/ t% n$ L" p9 t
拿到电台后,秦应林把电台和报务员藏在了通州,然后在前门外搞了一个货栈,建立了一个6人小组,专职刺探志愿军军列运输方面的情报和收买相关人员。( H- V5 X& e, _+ C. @4 u v" x
6 v; _. {, A* G( M3 R9 w, J秦应林获得的最重要的情报,是宋时轮率领九兵团入朝这一信息、军列的运行时间、可能的投入方向。获得这一情报的美国人,可以想象具有绝对空中优势美军,对九兵团是何等的威胁) e, F. c- u2 c1 V9 v. p
" i1 n* K u6 m8 s$ j+ U. B3 F/ e但是,共谍们未能阻止保密局和在台湾的美国人收到这一情报,虽然很快毛泽东就知道了这一情报的泄露。这时候的九兵团,已经是离弦之箭,纵然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只有闯过去一条路了。
7 W6 Y- U* d! x1 i; g$ F* X- [
8 G3 u- o2 j" {/ @, I m' d震惊之下的毛泽东电令彭德怀:“加强隐蔽、强化防空、军队夜间行动。”这使得九兵团本来已经极为仓促的行动变得更加仓促。+ t. G9 q! z/ `5 C' V0 ]: b, U
后面的长津湖我就不说了。/ j; o: y- f" c' j
. x5 E9 r, r6 T3 \3 `此案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公安部全力侦办,很快便被破获。不仅在通州缴获了一部电台,在此民主人士家里,也缴获了其他电台。除了电台外,这位民主人士还提供了国家预算和“有合作希望的民主人士”等情报,这些情报涉及的是另外一个泄密案。
I+ X6 S8 n+ `$ E+ m$ U" `# u5 z1 e7 [* `; ~0 _: A' w- {; d
6 q) q2 T4 k; j# P! ^5 K
9 }' Q3 \ [! m* O
* W+ n- c9 `! b网上流传的是他泄露的是抗美援朝的具体日期,我不知道这是有人弄错了还是有人在在搅混水。在这一案件发生时,抗美援朝已经不是秘密,但是部队调动的具体情况,任何时候都是国家秘密,按等级可以是秘密、机密、绝密(由低到高)。具体到九兵团这次行动,大家觉得是哪个级别呢?
% m7 M, G8 c& Y0 @. m* Q$ d6 g% W! ]( v% m* R0 Q
此后的事态发展竟是出人意料的神转折。虽然司法机构和民意都要求杀此民主人士以谢天下,毛泽东以其个人意志,粗暴干预了沸然的民意和独立的司法,把这位民主人士的行为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不仅没有枪毙,甚至只是作了检讨就罢了。
, R- @- x( {$ [7 i) X$ ?
1 ^% {. e; J( H0 Y8 p* Y; J这位民主人士是民盟的张东荪,张东荪的长子长孙便是微博名人、替刘晓波到挪威领奖的张鹤慈。) _( x# P) i8 L" T
+ r# p- F% `/ r8 [7 D& a& c
![]()
6 @% P+ J; v* q* u4 k, D4 L张氏祖孙合影
4 E# {. u5 [$ t6 | X
' Y* {5 r9 m t, u7 |6 B
. a8 F/ A+ n5 J V3 Z1 X: [/ j2 ]本来没时间写这件事。正好是先看到了马前卒有关抗美援朝的一篇文章,又看到了最高法院“依法严惩危害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犯罪”,于是抽出两个小时,写了下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