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 移动互联在银行的应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3-5-11 23:50:48 | 只看该作者
银行的数据库都在内网上,移动互联用于数据上传基本上不靠谱,特别是贷款资料的数据不可能放外网上,至于客户信息的共享,基本上也不会有客户经理肯去搞的,至于查考勤。。。。目前可以通过google地图就可以实现,但是行长也会顾虑到和员工的关系吧$ O: S$ O5 k1 S* y
手机银行倒真是不错,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转账和银行排队拿号,转账针对频繁会有转账需求的客户来说,真的用了后再也不想用网银了,银行排队拿号是可以查询目前要去的网点有多少人排队,并且可以直接手机上拿号,很方便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15:11 | 只看该作者
    祺祺 发表于 2013-5-11 23:50 ! [  ~; I! \9 E# q
    银行的数据库都在内网上,移动互联用于数据上传基本上不靠谱,特别是贷款资料的数据不可能放外网上,至于客 ...

    3 X( u( d- b! B& y你觉得银行的网上银行属于外网还是内网。银行的业务数据库当然是放在内网上的,但不意味着外网的系统无法访问。实际上银行的帐务数据只有核心业务系统才能访问,其它任何的系统(包括柜面、ATM、网银、呼叫中心)等都是不能直接访问的。这些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之间是通过交易请求方式完成互联,而且并不是直接与核心业务系统联系,是通过综合前置系统来转发。
    $ U# I2 G& W+ Z至于CRM系统中客户经理肯不肯共享,这不由客户经理说了算,而是由制度说了算。所有的系统,其实都是由不能变成能的,关键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做到。
    & |& V' C9 x# X手机银行就其本质上来说,就是网上银行的手机客户端,自然是十分方便,但风险性也是很大的,用于小额支付还是不错,但用于大额转帐,这个还是要再看看。至于排队拿号,这无疑是拿电线杆子作牙签,大才小用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16:49 | 只看该作者
    qiutian 发表于 2013-5-10 21:28 + z8 k$ {# A! ~0 R- V0 @5 t
    还真别说,银行自己信息还真有不准确的时候,我曾经看到一些数据,一个银行客户号竟然对应两个客户信息,继续 ...
    5 I, ]8 k' |& l
    在数据库里,客户号不能关键字吗?怎么会一个客户号对应两条客户信息?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25:35 | 只看该作者
    qiutian 发表于 2013-5-10 21:26
    ) p: @+ S2 a7 w/ @* s3 Z你的想法就是现今银行正在做的事情,而且不止银行在做,其他部门也在做(具体哪个部门,就不要问我了).这就是 ...

    1 p! R- T9 B" I1 x怎么会说银行做不到分析?毕竟数据仓库的应用已经有十几年了,都是第二天对前一天的数据进行分析。7 g7 `: H3 O! N' k) y
    数据量千万级,是指帐务,客户,还是交易。交易量一个月达到千万级是十分正常的,每天30万笔业务就够了。这种交易级别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最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水平。
    ! K( ?$ e, A  E, c其实现在银行的硬件设备,真没有什么分析不了的,想要什么分析结果都能出,关键还是如何成体系。不能说,银行投了上千万,然后只得出一堆根本用不上或者大家早已经知道的分析数据。# ]+ D2 l" H0 M" i& K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31:16 | 只看该作者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3-5-11 22:58 - b4 o2 O" T2 u8 U( y% H
    信息获取这个确实是个大问题,话说大家其实填表都是希望越少越好的,所以很多时候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得很好 ...

    8 M9 {/ i) k9 l1 p9 s个人数据相对来说不是问题,自从实行实名制后,做业务分析比较容易,现在的瓶颈是数据量比较大,稍大一些的行,想做客户的深度分析,就有机器性能问题。一般的银行还是不舍得花几千万去买专用的数据仓库软件。
    ) X, k2 c* e1 g) b. |7 y对于个人数据,除了公安部的系统外。其它的,好象没有专门收集个人信息的公司,这个也是违法的。现在在市面上买个人信息,都属于非法交易。
    - L( j% A3 F# R2 @企业数据,这个好象是买不到的,还是得靠客户经理来收集,这也是现在CRM系统实现的重点。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系统,只给客户经理以负担,没有给客户经理以帮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3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3-5-13 09:36 编辑 " w5 K6 V4 e1 A" [% v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3-5-11 23:05
    8 S, K4 b! ^7 A/ O/ |5 {2 F移动互联和CRM的结合最好的就是脱离柜台和网点限制,可以帮助客户经理走出去营销,抓住机会快速达成签约或 ...

    % }4 Y8 n. }0 G
    6 I! [3 H3 T! h" l5 G0 s; P所以,我觉得,CRM的移动终端,只是第一步,真正要把移动互联用起来,是要对系统功能进行整合,打破以前的系统界限,将营销、产品销售等都融合在一起。
    ; u6 }. E! C1 v+ l1 w1 @有个银行的行长,在与我们交流时,提出的是“智慧金融社区”的全面规划,其中有一项,就是移动互联的全面应用,说起来,移动互联真是为银行的业务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b1 I& n9 W' U; ], X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7#
    发表于 2013-5-13 11:32:43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3-5-13 09:31
    ' b7 C) [; E0 S0 k: A. m% H! T; q个人数据相对来说不是问题,自从实行实名制后,做业务分析比较容易,现在的瓶颈是数据量比较大,稍大一些 ...
    9 }4 j0 s' Y6 S& K" i! `/ z7 A' ]2 R  v
    企业数据不光是买不到,连收集都会成为问题,大行由于客户经理管户太多,在录的时候往往很水,根本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小行由于客户就是客户经理的资源,你就更不要指望客户经理会把客户信息完整的奉送上来,这也是对公的CRM远比对私更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4:03:31 | 只看该作者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3-5-13 11:32
    " f' I; r) R4 _! e9 D/ D1 R' g企业数据不光是买不到,连收集都会成为问题,大行由于客户经理管户太多,在录的时候往往很水,根本达不到 ...
    - W7 b# v6 K& W- g9 T
    这个就看系统想收集什么数据了。
    9 g. o/ q% F1 t# }$ L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是银行所特有的,它是面向市场营销的管理系统,很多功能是跨行业的。我以前的公司就有一套,应该说,如果真的积累上几年,特别是把费用报销申请与这个系统联系进来,再管理严格一点,那么收录的信息是十分有意义的,企业客户的基本信息,高管信息等等,这个是必填的,客户经理不可能做假,而日常营销活动记录,客户经济事件登记,因为与费用报销相关,所以,日积月累,也会有很多的信息可用。1 p* Q5 S; t  T* w$ L% X% e
    对于银行而言,CRM的建立,其实是建立了一个客户信息共享机制的问题,以前是零,现在是非零,这就是突破。而如果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想办法加强管理,那效果就会一点点的建立。还是那句话,既然知道这是个方向,那么就总要去试着做,不做,那什么都不会有。
    , q2 a0 I' A- T, H5 e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5 08:41 , Processed in 0.0300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