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22-6-19 00:00 |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9-15 10:39 编辑 / l* i( h+ @# Z1 K1 Q
6 w6 Q. ?$ N9 j8 j: E
聊聊关张赵马 (上)* ^9 {5 z9 K- F; m$ o
X. z+ z* k) Q3 e+ ~2 y7 h
关羽 和 张飞0 L7 ` ?5 h9 E2 V" f7 [ U& B+ F
# i$ B# {2 |9 c6 W& I5 o可能老罗既要褒扬关张皆忠义,又要写出两人忠义之别吧,所以我们看到的关张,在忠义方面的表现是颇有不同的。+ W2 b3 }& X/ ?, @
7 [# @ D' q/ U: o8 k# z张飞的忠义观是比较私人化的。具体来说又可细分为两种心态,一是:凡触犯我大哥的,就是混蛋;二是:易主之人都不是神马好鸟儿。张飞讨厌吕布,在古城对关羽、在当阳对赵云的追逼,都是基于这第二种心态。
+ ]. j- s, Y2 H% r) [ z1 ^ G. Y- s, b! W/ ^) W. E7 \6 i2 u% m9 ^
注意:张飞的忠义观里面,基本上没有汉室、献帝神马位置。
0 }+ h# p" h: i0 Z
8 M. b8 {0 w. L# b0 Y关羽的忠义观也有两个方面,一面比较容易描述,就是对汉室的忠诚。关羽对献帝这个皇帝倒未必有太多发自内心的忠诚,但其内心中汉室的位置却很崇高。他之跟从刘备,一方面是为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以汉室宗亲姿态登场,又始终秉持匡复汉室的信念。而关羽对于乱世中有才能有抱负之人载沉载浮的从权之举,则抱着相对宽容的态度。所以我们看到关羽对吕布并无太大恶感[1],对转投曹操的张辽、徐晃更是引为友好,却因献帝受辱而对屡次善待自己的曹瞒骤起杀心。4 R T* L& J) R# g' {5 p- F) r
6 N% o, A/ U$ _& ?& ^( n1 z; n
这是关羽和张飞在忠义问题上的一个巨大差异点。
" y' {6 ]8 Z, ]0 A; D2 m
+ M( D7 X& z) P! V: ^0 l关羽忠义观中的另一面则不太容易描述 --- 关羽除了忠实于汉室之外,还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某种原则,而这一原则,又隐隐超乎简单的对皇室的忠诚。刘备当阳溃败之后,关羽曾对刘备说,当初如果杀掉曹操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不要忘记,这可是在关羽身受曹瞒大恩之后。这说明关羽从汉室和刘备的利益出发,不以曹瞒之厚己为意。但到了华容道,却又最终遵从自己内心的某个道义准则,放过了曹瞒。而且书中明确称赞关羽此行是“义举”。 杀曹之念自然是出于对汉室的忠诚和维护,而最后放曹的决定,则是源自对自己内心“义”这一原则的坚守,而关羽之所以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是因为他的孤傲,是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应该低谁一头,哪怕是他所忠诚的汉室或刘备。(跳开三国演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隐隐感到,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时代,士人内心深处仍有着一种平权和不屈的呼声。老罗不过是借助关羽的一系列行为,表达自己内心这种呼声而已。)
5 V1 C3 }/ Q* p& i/ h: p0 G5 s1 i6 f6 x. x
这是关张忠义观的另一巨大差异点。
' t" x6 I* @, D; L5 [2 P" m9 i2 L
; r- G' t8 r+ [% v& S2 x甚至我们可以说,关羽忠义观的第二层心态,实际上涵盖了第一层 ---- 他不是为了忠实于汉室而忠实于汉室,他是因为听从自己内心的道义准则,才去忠实于汉室的。
/ Q& c6 d% c6 V# s, S6 w5 j# y. O2 _
最后,张飞的忠义观,就是普罗大众的忠义观,所以人们读来感觉真实、朴素、自然、痛快。关羽的忠义观则带有 (被老罗加入?) 士人的独立和孤高,人们读来容易产生虚浮之感,对关羽很多行为和抉择的非议,大体源自于对其忠义观的不理解。1 k) |) _& s; D2 g [" d
, @3 r: \% H; C& x5 w f
1 @; e* o6 g1 K' s# Q! z L* c; |# i! h) S" i
[1] 嘉靖元年本 第三十三回 袁术七路下徐州 一回中,徐州城外关羽奉刘备将领配合吕布击破袁术后,吕布曾设宴管待友军,关羽在徐州住了一晚,次日方辞布以归,礼数上还是很周全的。关羽内心亦不喜吕布为人,但毕竟从未如张飞那般一见面就死磕。关、张对吕布为人行事的容忍度存在很大差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