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6-2-4 15:19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
我手边有一本书,是中科院以为研究员,姓秦的人写得爱因斯坦传记。这本书后来送给了我师妹。现在记不起作者的名字,也无从查起。: v# a C8 V7 u9 g: E9 G8 j
, W6 ^# ^ w# J7 T* T
书写得很好,不仅仅是传记,而且有意识的将相对论的内容做了科普。深入浅出,相当的有水平。6 U( z. P4 U2 y3 a
& I1 X/ E, X& W( l Z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尽管现在身处商圈,毕竟在学术界摸爬滚打10几年。对爱因斯坦的崇敬是发自骨子里了。
& H- G; A% D' @记得在1998年,我们研究所50周年所庆(比新中国的历史还多一年),很多老先生撰文叙述当年的往事,包括吧一些很老的照片拿出来展览。我记得有一天下午下班,我走到西门的时候,看到展窗那里围了一些人。我经过时,里面有人冲我招手。一看是同学。我走过去,发现大家都在看一张照片。
8 P" O& `' }9 ~% B4 \1 L6 b7 b" k
0 W# @* f: j7 }/ _0 [, ]那是一张发黄的照片,但是是彩色的。在诸多黑白老照片中显得特别。下面的文字表明是所里一位老先生捐出来的。这位老先生当年在普林斯顿读书。
9 `4 u; Q( H S& }
% y! u: O* p5 w4 n照片是爱因斯坦和他的妻子的一张近照。应该是冬季,爱因斯坦穿着意见呢子大衣,立着领子,风将他的长发都吹了起来。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他的眼神,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我发现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呆呆的看了很久。过了一会,我回过神来,发现周围的同事和同学和我的感觉也差不多。大家都像在朝圣一样,屏住呼吸静静的看着。仅仅是一张老照片,但是那和书上或杂志上的印刷品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照片的作者当时就站在爱因斯坦面前,距离不超过一米。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只能想象。6 u0 ]$ X; H" x H+ ]2 o3 a1 R) S
1 K, D4 `, Y1 Z" q( c" p
大家散开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黄先生(那位老先生)真实太幸福了。是啊是啊,大家纷纷应和着。
" r/ p; b3 U& B% p9 y& ]5 c$ ]( Y" N. `) O8 y+ Q; l& F5 Y
那时我距离心目中的上帝最近的时刻,尽管仅仅是一张照片。对于我们这些小字辈,出生晚矣的科研孩子,已经足够了。
2 G3 b8 K" D* T, X. P( O" P6 v# a6 M! A: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