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7-7-3 15:36 |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
【苏联二战各元帅中,我现在最喜欢的是罗科索夫斯基。以前在河里写过罗帅的小传,这里严格就不完整的写罗帅生平了,只写一些相对不那么大的轶事,估计能写个三四篇?反正材料基本都在,想起来就组织组织修改一下就能拿出来】
% E9 d( b, v+ j' }! X Z" e$ Y* ~, U) Q$ A4 f8 R: p
(一) 罗帅的罗曼史7 ^5 @) w2 O/ w8 \9 P+ A9 x$ \1 \
7 c# e, A. a/ P. {/ U" Z& ?7 Q
在苏联二战元帅中,如果论外貌,罗科索夫斯基可以说是最帅的一个,身材高挑,容貌帅气,还有异国(波兰)血统,杀伤力说起来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里就八一八罗帅的罗曼史中最一段。
* w, s$ H% ]8 U8 S# i6 J6 |8 f: v3 T# q9 ^4 |
故事的女主角是当时著名的演员,瓦莲京娜·谢罗娃,她以美貌著称,有人称她为“苏联的梦露”。+ L8 r5 Q3 D9 b/ n( f( E- d! [
5 k0 a. d1 M* Z8 W$ B
瓦莲京娜·谢罗娃本姓波洛维科娃,生于1917年,很早就进入莫斯科学习戏剧表演。1938年5月,当时著名的苏联飞行员阿纳托利·谢罗夫(曾参加西班牙内战,苏联英雄,军衔旅级)对21岁的瓦莲京娜一见钟情,并以飞行员特有的大胆、快速和果断征服了美丽的女演员——在瓦莲京娜离开莫斯科时去列宁格勒,阿纳托利去车站送行,然后直接上飞机飞到列宁格勒,然后去车站接人。可以想象瓦莲京娜的惊喜,结果就是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他们果断的“闪婚”了,瓦莲京娜的姓氏也变成了谢罗娃。这对英雄美人的组合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甚至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据说分给他们的房子是叶戈罗夫元帅的)不幸的是,仅仅结婚一年后,1939年,谢罗夫就在一次试飞中因公殉职。为纪念他,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的一座小镇改名为谢罗夫镇。
5 L9 `" n. D U( |3 v
_# d- x& ]( X" C5 ~4 v r3 j 谢罗夫得到了葬于克里姆林宫宫墙下的荣誉,但是年轻的谢罗娃却只能独自抚养谢罗夫的遗腹子(这年她才22岁!)。不过很快,她认识了25岁的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但是战争爆发后,西蒙诺夫很快上了前线,又离开了谢罗娃。* c2 k9 _. Z% M
* i0 ~% i3 `# Z 在战场上,西蒙诺夫仍然思念着谢罗娃。1941年底、42年初,西蒙诺夫写下了一首诗,并在1942年1月14日发表在《真理报》上。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等着我吧》——
5 V2 J" z4 y6 B0 g6 j, v V7 d$ u: [2 v2 j
“……
, T5 ]! v- m9 l# \" v# T$ e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3 n6 A$ {5 Q9 i+ a2 v4 F' Z' Q( ?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 r5 m8 w5 y9 |/ {# p' g$ x$ r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 j' `1 j1 ^: d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0 |& L; Z$ w }) D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1 w% d: j) R6 k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l$ R) J3 X& b0 |7 T( Y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7 V) _8 \- O v8 u U8 d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7 S9 ^3 ]: l+ N( b) }; u( G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2 O4 l" a5 P9 F8 d. d) U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T; J! m5 C# t' S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 ]; Y! B7 d6 H- b, P9 h7 X3 x4 b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W- l- j: o8 g, H
J0 I. h3 F6 E2 d, u9 I0 C7 z! i- F4 J 这首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诗句中描绘的前线的红军战士和后方爱人之间的牢不可摧的信任和爱情,给了无数正在忍受战争苦难的苏联居民以希望。但是,虽然这首诗是献给谢罗娃的(诗的副标题就是“献给B.C.”,也就是瓦莲京娜·谢罗娃的俄语缩写),这种信任恰恰不存在于谢罗娃和西蒙诺夫之间。正如她们的女儿玛利亚·西蒙诺娃所说,虽然这首诗只为她一个人写,但是谢罗娃却恰恰不“善于苦苦等待”。事实上西蒙诺夫写下这首诗,本意可能更多地是出于对谢罗娃“不善于等待”的担心和怀疑而产生的苦闷,祈求她能够等待自己归来。这首诗的本意和解读的差异如此之大,大概也是罕见的。
- @* ^ \% Y% ^3 q
2 s: `: K6 P# G7 n* W ——糟糕的是,他的担心成了事实。1942年3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在战斗中负伤,一颗炮弹在司令部旁边爆炸,弹片击中罗科索夫斯基,从背部穿入,在胁骨中间穿过,打穿肺部,幸而未触及心脏,但是仍然被撤回莫斯科治疗。在医院治疗期间,谢罗娃作为文艺界代表团探视伤员,从而结识了罗科索夫斯基——文雅,帅气,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英雄将军,罗科索夫斯基“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跟何况是对谢罗娃。+ }" s' z2 b( }$ N* Q: J8 g
# h* N; }6 k# r, e2 }
于是,罗科索夫斯基就卷入了这一场著名的三角恋。这件事情在当时虽不能说广为流传,但知道的人也为数不少。一些人甚至专门给这件事起了个“CCP”的代号——这是三人姓氏俄文首字母的合写,也和苏联的缩写(俄文CCCP)相似。还有个笑话说,贝利亚曾把这件事想斯大林告密,斯大林却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贝利亚说:“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斯大林的回答是:“我们该怎么办?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7 w; Y) w, r; r, c9 F3 e1 `: V" D9 W
谢罗娃和罗科索夫斯基的感情一直到了1946年左右。此后,谢罗娃获得了“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还主演了电影《等着我吧》,但是,她和西蒙诺夫的感情最终破裂。西蒙诺夫后来成为最高苏维埃候补委员,而谢罗娃则在酗酒中告别人世。顺便说一句,几年前俄罗斯还拍摄了一部电视剧《明日之星》,讲述罗科索夫斯基、谢罗娃之间的故事。不过,这部片子实在是过于出格,因此招致了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娃&西蒙诺夫后人的联合抗议,最后制片方将电视剧改名才得以播出。6 ?' S+ U" ]( Q! s- j
; T5 V; G+ B$ y; k, v3 d 此外,谢罗娃和罗科索夫斯基的感情另外一个值得吐槽的地方就是,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夫都葬在克里姆林宫宫墙下,也就是说这两位未谋面的情敌在百年之后却邻居——你说这俩人要是泉下有知互相见面,不得尴尬死了?怎么想怎么囧……
1 k2 `! }6 g% T! C- X: Z1 c
$ ~* q) H8 L( D7 v% D5 I————————————————————————————————————; r" X; q+ E+ B3 g( i; Z, d
: X, S% Y7 q- `4 F5 S0 S& Q* O" M
补充几句关于罗科索夫斯基的家庭。
; D1 z0 N x: I# L* t3 ?# C& |% Y% B7 L% J5 b. q- [9 s
罗科索夫斯基的和他的妻子育有一女,战争爆发后于家人失去联系,1942年春负伤住院也给了罗科索夫斯基联系家人的机会,在医院中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的妻子和女儿,并最终成功建立了联系——她们先去了哈萨克,后到了新西伯利亚,罗帅负伤后才找到她们,同时莫斯科市委书记Г·M·波波夫劝他把家人安顿到莫斯科来。在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里下一次提到她们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的最后一天,此时她们已经在莫斯科(女儿阿里阿德娜进了游击运动司令部的侦察通信学校)。
2 }: s1 e6 [; b1 x; S6 ]
& r+ X0 Z* ]9 ]9 h1 {8 g! ~& d 同时,罗科索夫斯基还有一个私生女,这是他的后人在整理文件时确认的——罗科索夫斯基在战争中和一名叫加林娜·塔拉诺娃的医护人员有一个叫娜杰日达的女儿(生于1945年1月7日)。考虑到罗科索夫斯基于1944年11月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被调往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且没带一个人走,因此可以推断加林娜·塔拉诺娃是白1方面军的人,这也和罗帅后人说后来两人再未见面相一致。 ^5 I# N, ? |" C* O1 b7 P. W4 q
4 U: d) {, l5 k# D 对这些事情,我只引用罗科索夫斯基的曾外孙女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硝烟,是无法理解那种感情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对此妄加评论。”
7 [5 \9 m6 m! P$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