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K记对日索赔脸滚起键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21: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道孙吴 于 2012-12-1 13:51 编辑
) }' d$ e" u; O9 M
( K6 a' t2 ^0 n# L$ ~       这次脸滚起键盘的起因是看到了一篇文章
  D4 ?8 ]6 B" }1 w% W$ r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30/134725700750.shtml6 `8 [1 K; u- f: \, R# d
        里面非常有意思的是关于拆日本工业的一段
/ d! S1 I7 e% K5 b, e# S5 O1 \. F
6 ?' u8 g& X; I& f8 X6 z. N: g, Y2 g$ j8 S
          ■ 宋子文档案研究新进展/ E5 i$ w# y* M- w) O- I0 G. p( t7 {
% l1 p$ f! F1 e0 ~0 h( X, A8 r* t
  怎么处置战犯、怎么索赔均有触及9 B, v- z/ S- o) {

, d1 F6 A7 y, ]9 Z' z  吴景平教授表示,他们现在对宋子文档案的研究成果,已经到1949年,中英文对照的大概有142万字的篇幅,数量非常大。通过对宋子文电报的研究,揭开诸多尘封已久的史实。+ w& P0 c/ Y* V; B) m* d; P/ |

. n  Y- F" D- |* D/ d' |  他介绍,从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无论是中国和其它盟国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一是新的国际环境的构建,包括一些事件的发生和恶化,如一些会议召开以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导致前后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交涉,而这些交涉对中国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此时,中国抗战胜利了,抗战胜利以后面临了一系列新发生的问题,包括国共关系、国共谈判,以及这样一个进程中,国民党的政权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宋子文档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缩影。这些问题包括怎么处置战犯,怎么审问在华的人员,还有索赔问题。
4 q0 P, N- B4 R& T
9 N6 }$ P( r/ |& n+ A/ u& C) ^, p  日本投降后,美国将一本完整记录日本重工业的资料交于国民政府,并希望中国向日本提出巨额战争赔款,这笔巨额赔款的结果将剥夺战后日本全部的重工业,仅保留食品工业及部分涉及民生的轻工业。这是美国希望通过中国向日本索赔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8 P, l+ f5 Y) {1 O$ }! n
  _4 k" h( A* d4 ^       1 m' Z3 ?" F# b' O
  而宋子文档案对这方面东西的记录非常多。同时,还有国民党抗战胜利后进行的 “光复接收”,接收了哪些机构?这些机构位于哪里?它当时建筑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建筑的作用等都有详细的登记。
4 n# K$ D: y9 |, R& d. I- c# K
: D" j  t  ?2 \( e) Q4 o      
% \" M. Q7 z# Q! |: b5 N1 c8 q# ~         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日本重工业的处置计划,那就是把日本工业全拆了搬到中国的意思。众所周知 工业需要原料,市场,才能完成自循环。不能完成自循环的工业体系以及工业国基本都去工业化了。那得到日本工业化设备的民国理论上来说能拥有多少工业化人口就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这时候先假设我党参与某联合政府)
: Q2 X  f" Z* N' E5 b         话说自工业社会以降,掌握着最多市场原料的国家先是英国,后是美国,不服的德日意之类的都给打的服服帖帖。可以说民国工业化的上限控制阀门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二战结束冷战开始的时代,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是美苏之间的矛盾。美国战后对苏联的战略是著名的遏制。就是在雅尔塔体系中分给苏联的地盘不去动嘴,但在苏联周围形成包围圈(或者叫文明世界的灯塔,前哨站)。这个战略模型就是著名的利维坦——波希墨特模型,对于和苏联拥有最长的边境线的中国,美帝自然会扶一把,总不能再让中国部队来印度装备现代武器打回去吧。
; ^& R# a6 R& y( o3 d0 X4 L/ e         苏军在中苏边境一共是有如下军区:中亚 土耳其斯坦 外贝加尔 远东 再加上驻蒙集群。历史上中苏交恶后,苏军在中苏边境不熟的部队有远东军区3个集团军和1个步兵军,共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突击旅(计一个师);后贝加尔3个集团军,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西伯利亚军区5个摩步师,驻蒙苏军3个摩步师、2个坦克师。在中苏边境西部,中亚军区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土耳其斯坦军区5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1个空降师。陆军共计59个师,其中45个师靠近中苏边境地区,全部兵力67.5万人。苏军驻亚洲地区总兵力127万人,坦克14300辆,飞机4200架,占当时苏军实力的1/3-1/4。2 Q& s) y: T, G- i( f  z) C
        这样一支部队别说是国军 就是我军当年都是心惊胆战的。要不是受限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不足,蒙古——内蒙古地区基础设施太烂,我们60年代——90年代最担心的苏修百万大军一夜之间闪击东北 ,并从张家口突袭北京并不是不可能的。民国政府要对抗这支大军,除非美国人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给民国312个项目(156*2 )。还没进化成用金融资本石油资本剥削世界的美国人要是敢这么干,估计底特律的工人们会把红旗插上白宫的。而从80年代美国国防部长佩里给我国提出的大武器库计划来看,美帝心目中的我国工业化不过是要把我国建成一个反苏的后勤基地而已。4 I& d* B6 n. O0 C
       完全工业化不可能,那美帝帮助下的民国工业化的上限在哪里呢? 韩国人口现在4900W 日本1.2Y 印度有几千万算是人的工业化人口。这点工业化人口的存在,完全是为了给我国和苏联添堵。就这点人消耗的资源,也给西方人吐槽了。莫大妈就公开说 你印度人吃第二顿饭干嘛?对西方来说,没有足够的资源赎买下层那是比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还要可怕的东西。可以说 这接近2Y人口就是西方可以容忍的亚洲工业化人口。
0 Y6 ]2 Y, X% H- O" r6 L; X7 |& x/ s% U
& _% y* v7 P; T0 t1 t
      那现实中呢?
/ L2 u: D3 q& b. N4 g. z               
" u7 D: ^+ f- ?/ ?, D- x         
0 C  p5 n# F/ B6 z& Y         ! x& f$ j7 y: H/ m1 L. L3 j4 c

" v4 }  m( J1 s, C         
* r) F( X, J' r* |+ ^0 X6 u6 I    民国政府一直私底下大喊美国人坑爹 美国人靠不住。但在45年美国人难得不坑一次爹的时候,民国政府又在干嘛呢?6 a4 g3 M$ g. t
    接收神马的 五子登科神马的 比神马工业化都重要啊3 _  ?, h) [! b0 w$ z
     然后就是中美通商条约,大量的廉价美货冲击民族工商业。
& z5 }% f% P0 h; z' C    然后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民国军火产量居然不足抗战时期2 ?9 ?( J; I9 s' R) [% h- j
    然后就是全国人民破产 抛弃蒋某人/ y+ Z; l/ ^. y5 i1 N- q
    然后就是蒋某人跑去了TW
+ ]+ y. U' K2 ?5 ?2 q4 I* O% }! c7 u/ T, o

9 l: _$ B6 N& g* \1 P$ j8 p; ]. i- t: m3 `2 t+ o
PS:朝鲜战争一声炮响,魔都的工业界大呼毛主席万岁9 V" `2 i: B7 x) ?. A; J
9 {0 V" m% Z7 v* `- z) _$ z1 A
9 `3 l; R3 N. H9 B  M

0 q+ T/ m$ W* D, K$ T. N  H    滚完了6 {5 {$ S1 {0 P: o7 D/ |

, E. Y1 U) x; z" ^- |; r7 _4 M7 b$ h, v) h/ m1 X' D* H% Z
    * m0 L5 ~+ D# u1 q" q$ @3 T
, ~; g7 p9 T" Z
% o# ~/ Y; L* S" T5 _4 r, E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10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空气精灵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1 12: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沙发
    发表于 2012-11-30 22:27:3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啊,历史往往是惊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4 17:09:3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K党本质上就是美国在中国的代言人而已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03:55 , Processed in 0.04053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