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海] 台湾的“汉光41”演习是认真的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04: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独必打,护独必亡,这似乎是个地球人都该知道的事情,但还是需要多讲,才能帮助人们理解有些显而易见但姗姗来迟的事情。: W5 s& z* H' O
" U+ v% r$ j4 M% M$ k- X6 e
显而易见又姗姗来迟的是“汉光41”演习。“汉光”演习每年一次,谈不上姗姗来迟,但2025年的“汉光41”是历年“汉光”里首次演练城市作战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8 y) S' G) o/ z: ?' R0 x: w5 o# t
$ Z- G% O% S% S7 U, N
除了政治解决外,军事解放台湾主要有“打封登”三大选项,这三大选项也不是互相独立的,可以重叠和互补。从历次解放军“联合利剑”演习中,已经可以管中窥豹。“封”与“打”之后是否还需要“登”,是坊间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 u* B* ?* ?: I' W; S& D3 l$ i7 t; W' U4 h, D) x
打仗从来不能基于对方的软弱和愚蠢,解放军始终在认真准备“封”和“打”之后还是需要“登”的问题。那很可能不是攻坚,而是打扫战场。零星战斗肯定会有,但大局已定。当然,解放军必定把死狗当活狗打,不会轻敌。从台湾方面来看,也认为最终还是要“登”,所以台军演练重点一直是反登陆。
2 _" P6 ~3 F; i5 S& n. X0 ?8 p" [" X1 D- D2 c- D7 Z' j
台岛大体南北走向,中央山脉纵贯南北,东海岸面向太平洋,少量平地只是沿着海岸线的狭窄一条,个别区段根本没有海岸平地,公路、铁路要在海岸悬崖上开凿出来。西海岸面向大陆,平地稍微宽大一点,但大部分区段宽度不过20-40公里,新竹到台中这一段不到10公里。这决定了台岛上大中城市离海岸都不远,或者直接在海岸线上。只演练“境外决战”和“滩头决战”,不演练城镇作战,不是很有点奇怪吗?6 P, [& z. v' d  b0 C
, ]) ~  ~' k9 ]# e
曾经有一个时候,解放军的海空力量较弱,解放台湾靠“千军万马过海峡”,台军尚且自诩有海空优势,在理论上有可能把解放军的登陆船队拦截在海峡中,少量突破成功的部队在登上台岛海岸时,在滩头阻截下进攻受挫,“境外决战”和“滩头决战”确实可能成为重点战斗形式。
% D2 z" B( |" Q+ C( \: k. i) S9 I
2 h' W& c+ B  N2 g3 ~( A在台北中正纪念堂的陈列室里,有很壮观的一大排《蒋介石军事思想》文集。考虑到这个常败将军的军事生涯,他的军事思想有什么好看的,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但台军防御不仅需要考虑离岸作战、滩头作战,即使不作为重点,也必须考虑离海岸近在咫尺的城镇作战,这不需要多少军事思想,就应该想到。
1 t6 |0 e2 v! H/ I) u0 v0 i; B
% H; O$ W5 q- Z6 x. g0 ]不演练城镇作战不一定是台军愚蠢或者托大,而是台军有难言之隐。1 W% P% O  ?0 A1 i4 |+ ?
6 N+ N# v1 h6 a
台军的痛楚是缺乏打野战的空间。就地面防御而言,最难防御的就是侧翼尽露、缺乏纵深的线性阵地,很容易被对方分段突破、分割包围。3 A0 Y. E3 b0 Q- e( m) u
/ ~6 I3 Q. g; m' j8 D
台军在条令和装备上深受西方影响,水平上则落后了几十年,使得“军事水土不服”更加严重。西方军事条令和装备是在欧洲的大平原上形成的,机动战、远程火力、空地协同都需要空间才能发挥。以军将西方军事条令和装备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正是得益于比欧洲平原还要开阔、秃芜的沙漠。2 _, H8 ?2 B' C. U# m2 j/ f' b
) l* h. j/ g% A8 b% p3 k
只要看看台岛就知道,即使在城市之间的乡间,也缺乏大片开阔地。到处点缀着村落,农田条块的尽头必然是民居。稍微往东横向过去一点,马上就是陡然升起的山地。实际上,登上台北101向周边一看,很容易体会台湾的军事地形难题。* k& f' f" \; f  C& m

; S3 b; h% {5 ]台军需要M1A2T,需要“海马斯”,需要AH-64E,但不是用来打仗,而是用来鼓舞士气。这些装备在狭长的台岛战场上施展不开,就像端着机枪在走廊里打仗一样。# V9 ]9 U0 n4 N" E; a+ U$ z
% J/ b& J# z0 S: l; y
所以台军特别强调“滩头决战”。在走廊里打仗没法改变,只能利用走廊的一侧是开敞的特点,避免对手冲进走廊。坦克一字排开,在滩头向泛水攻击中的登陆艇群射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公关上也好看。对手一旦冲进走廊,还真是GG了,多演练也没什么好演练了。% g) d: y8 R+ O4 o) W. a

: [5 _' A' G" E. `# e" y  `% `其实“滩头决战”也没什么好演练了。开得上滩头的坦克只有死路一条,泛舟中步兵的反坦克武器,海上支援的舰艇炮火,空中支援的武直和战斗机,大陆一侧远程支援的远火和巡飞弹,滩头坦克的死法太多。滩头上的龙牙和地雷阵也不管用,超大跨度吊桥式登陆舰已经上央视了。
% J- q, s% M$ e
! s: ~: d& L9 ~* z3 A2 H1 p1 G不通过传统滩头的登陆战法还有更多,如空降、机降、气垫船等,吊桥式登陆舰也可用于在海岸悬崖上的平地或者公路登陆,不需详述。) u, s  B% \4 ^; C* }; G* r: e( ?
, y& I" L) o4 x& \9 w$ u% h
海空的“境外决战”更加绝望。歼-20与F-16V之间已经没法比拼,歼-20只要不犯错误,对F-16V形成绝对碾杀。其实歼-16、歼-10C带上PL-15都有足够的优势。其实在导弹加远火加轰炸加巡飞弹攻击后,F-16V都未必有机会被碾杀。
  T9 V2 O" M  ~1 h. T4 O
( T! m6 ?2 [0 D$ k海上更没戏。美国海军喜欢夸大其词,拿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数量说事,那是争经费的把戏。但解放军海上力量绕着圈碾压台军还是没问题的。台湾折腾潜艇也没用。潜艇是大洋上的狙击手,要在海峡里当机枪手,那是嫌死得不够快。
5 N$ ?( p  D$ g* A; H2 k" ~/ C
9 ?) g) w! X  b9 f: t( `+ j“汉光41”演练了城镇作战,被迫承认解放军不仅可能大量上陆,而且打进中心城市了。据说这是为了显示坚决抵抗的决心,实际上暴露了更多的三心二意。比如说,台军吹嘘的台北市内利用地铁调动兵力。& {: r$ ^$ H" o5 u' C; Z

* G) N1 I* ~* J4 U$ _' C在战时,地铁是有用的民防设施。从伦敦到莫斯科,地铁在二战中成为很多平民的庇护所,大大减少了平民伤亡。在现代,很多地铁站直接融入沿途商厦地下层,进出不仅通达,而且很隐蔽。
) O) k9 b( |3 D* I: Q
. n% P$ e1 D5 Q5 H- M; i问题在于战时电力和信号控制无法保证,地铁的开动说时断时续都是好的。伦敦和莫斯科地铁都是作为静态的平民防空庇护所,并不是作为动态的部队和物资运送通道。台北地铁有一样的问题。不知道台军官兵在演练利用地铁机动的时候,是否演练过安全锤的使用?地铁断电时,车门都打不开呢。" ~% y& s0 |% [
- }$ [& E. d$ X
可能是建造年代的关系,台北地铁很多站点都用地面的专用进出口,而不是通过沿途大楼的地下层,位置很清楚,也很容易打击。重磅炸弹穿透顶盖轻而易举,云爆弹在地下引爆,不仅地下站厅成为人间炼狱,地铁隧道里都受到影响。8 a, M. R* Z' E% b3 C

, |& f1 y8 W% W/ b台军用排得整整齐齐的大巴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路障更有喜感,实在太不认真了。市内街道的路障也只有象征性意义,没有装甲推土机和破障炮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不行,用架桥装备在瓦砾堆上架设通道。
# o- K9 b* m4 d  z9 ^0 `' Y2 c; }# h  w
台军演习有作秀传统,这些问题见多就不怪了。比如说,宪兵202突击队演练台北火车站反渗入、反劫持的时候,在玻璃活动门破门之前,藏身于透明玻璃墙后隐蔽自己,看得在玻璃墙另一边准备抓破门镜头的新闻记者们集体目瞪口呆。! S, |8 k  [1 T5 \' Y$ V

! ], c: G* a9 w& [  {7 L9 \, W( ]台军这些喜闻乐见是出于愚蠢和无能,还是对政治上荒唐的要求消极对抗,只有等内幕人出来说道说道了。后者不是没有先例的,君不见美国陆军250周年大庆给全世界留下一个大大的“就这?”
1 o4 X+ y, ^6 s! \+ ]$ F, a, m, L3 d9 X3 N; |# z
解放军一旦成规模上陆,台军在一堆孤立无援的城镇中困守在军事上毫无意义。固守的目的是待援,要是增援不致,固守只是拼消耗。与强大对手拼消耗没有出路,而且根据兰切斯特平方律,双方的实力差别不是双方的直接数量差别,而是数量平方的差别。也就是说,数量上2:1的差距换算成真实实力差距是sqrt(2^2-1^2)=1.7321,或者说数量为2的一方可以不到0.3的损失拼掉数量为1的一方。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的道理就在于这里。5 f4 @; Y5 e" O/ K

6 H9 j; K2 @0 G- K在战争实践中,以弱胜强是可能的,但也是有条件的。, y4 u/ V0 F9 _3 S

. Z3 S+ z( ?7 T3 X0 P在战略层面上,以弱胜强并不存在,战争的结局最终是综合实力比拼的结果,强者恒胜。
" ?+ E  G8 n' L  E( y/ W8 _' m' g
肯定有很多人急于指出历史上各种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说远的,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美国反恐战争都是比较近的例子。问题是,以弱胜强都是在弱方全民皆兵、以命相搏而强方上下异心、患得患失的情况下发生的。换句话说,强方并不舍得投入全部实力,而弱方是超水平投入了。双方实际投入比拼的实力之差并没有那么大,甚至可能倒转。
/ B" }* A* w9 X) q9 n
( U9 t" [6 h5 N- a0 x& T' `; k0 D台湾做得到全民皆兵、以命相搏吗?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不到子弹飞起来的那一刻,谁都只能推断。但是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坚定愿望,大陆不存在上下异心、患得患失的问题。在中国制造业至少相当于美日德之和的现在,对于中国的实力也不用有怀疑。5 ^  o* H2 G/ J9 v5 T4 B# D6 M- ?

* h" G3 q+ P5 F1 ]在战术层面上,以弱胜强有无数精彩战例,很多都写进了教科书。以弱胜强需要以空间换时间,在狭小的台湾岛上,以空间换时间根本没有空间可换。换来时间后,更需要有所作为,而不是继续以更多的空间换更多的时间。国军在抗战正面战场上用空间换了不少时间,但换来时间后还是节节败退,继续用更多的空间换更多的时间,直到日军把自己跑成强弩之末,而且太平洋战场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1 q8 J% v4 h2 _% V4 h& n

$ d5 f" x. n2 j( B, |9 [- y对于台军来说,有所作为意为着坚持到美日军事干预。没有美日军事干预的话,台军怎么打怎么死。
: \* q. ]0 \( @/ {" {5 g* D- x$ a7 M% m
有美日军事干预的话,战斗会更复杂、更激烈,但台岛的军事大势不变。近年来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正是为美日干预做准备的。实际上,还应该算入澳大利亚。在政治上,美日澳有干预的动机,更有不干预的动机,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8 {" P% v4 i" l% W0 g0 c6 z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33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5
住在乡下 + 6 油墨
landlord + 12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046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5-7-25 11:40:5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演,在做事了,效果无足轻重,又不加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5-7-25 11:5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leepyr 于 2025-7-25 11:59 编辑
    % G3 P( T: f7 S; t3 o! X) P
    & f* [* a" g8 l9 u6 N这次的汉光演习这么设置主要目的,对内是恐吓台湾民众压缩在野党的生存空间,对外是要对共军进行战略威慑。你没有看错就是战略威慑。以现在两岸的战力对比,怎么打台湾都是输。但是台湾方面的想法是,大陆攻打台湾是贪恋台湾岛上的瓶瓶罐罐。所以台湾当局的对策就是,你不是投鼠忌器吗?那我就把军队跟平民混在一起,给你来个鱼死网破,把台湾变成一片废墟。这样大陆即便是赢了也得不到太大的好处,需要对台动手就畏首畏尾了。说白这个策略就跟就跟解放前天津卫的混混是一个路数,两个混混见面之后就拿刀捅自己,一人一刀轮着来,谁不敢跟就算是认栽了。就是通过自残来打击对方的士气和决心。破解的方法也很简单,咱这边不把台湾人民当自己人就行了,参考美国南北战争,一直打到他们跪下来喊爸爸,唱《征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16 01:00 , Processed in 0.0420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