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克兰战争] 乌克兰的深远奇袭依然是军事行为艺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6-21 14:3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乌克兰情报局又搞了一个大的:用无人机奇袭俄罗斯腹地的战略轰炸机、预警机等战略资产,受到袭击的包括伊尔库茨克州的别拉亚空军基地、摩尔曼斯克州的奥列尼亚空军基地、梁赞州的佳吉列夫空军基地以及伊万诺沃州的伊万诺沃空军基地,可能还有阿穆尔州的一个基地。伊尔库茨克州已经在贝加尔湖这一带了,阿穆尔州更是黑龙江以北,离乌克兰更远。: `' l: c0 H7 Z, K
7 R. P, k% k7 z5 r% e) K
具体损失还在确认中。乌克兰方面声称有40多架飞机被击毁和损坏,包括图-95、图-22M3轰炸机和A-50预警机。俄罗斯方面声称只有2架图-95轰炸机和一架安-12运输机被毁,大部分飞机都可修复。这未必是自欺欺人。
! ]. r- E& [+ x+ [6 q4 U4 b& r5 i" z; E: Q
乌克兰出动的是大批四旋翼无人机,能挂载的战斗部重量有限,不会超过几公斤。重轰炸机毕竟个子大,以拦截重轰炸机为主的空空导弹通常需要几十公斤的战斗部才能确保毁伤。四旋翼无人机要把重轰炸机炸到报废,真是需要精确点中要害,一般性的损坏一点蒙皮甚至设备确实可以修复。$ @& \5 h0 E3 J) a# A; f% ]

2 l  w' F- E, T& w0 }即使翼根这样的关键结构,也因为是停放在地面,不存在失控坠毁的问题,还是可以修复,只是费点事而已。机翼都可以更换,翼根有什么不能修复的?这和空中击中翼根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当然,要是加满了油,击中翼根能点燃翼內油箱,这又不一样了。但停放的飞机是满油状态还是空油状态,这就只有打中了才知道。
- u2 b4 [6 P+ M0 Q; F8 [" f9 [4 w& W6 d4 P6 Q( z3 _
乌克兰方面声称,行动由泽连斯基亲自过问,乌克兰情报局长马柳克亲自指挥,筹划了1年半,大获成功。胆大妄为之处在于用伪装的卡车长驱直入,开到临近空军基地附近停下,然后遥控打开车顶,放飞无人机,近距离发动攻击。
' H; D7 E# }/ \
! m- L5 W) K5 U! d9 Y这完美回避了乌克兰并没有那么远航程的自杀无人机的问题,也避开了沿途被发现和拦截的问题。在目标基地附近突然密集放飞的话,防空力量的反应时间短,目标密集,除非早有准备,确实很难有效拦截。
/ l/ c$ j! |9 B: p  d& \9 L; R* l& c' o- t- l
俄罗斯依仗国土辽阔,按照“正常设想”,远在东西伯利亚的基地就是北约空军出动都很难有效打击。不深入俄罗斯境内的话,“战斧”巡航导弹都没有那么大的射程。俄罗斯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结果被钻了空子。
  c; y2 x( E% Z
0 y' w  X0 n* J乌克兰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俄罗斯刻意保持前后方分明,维持后方的和平生活、一切照常。但俄乌战争在本质上就是内战,乌克兰人混入俄罗斯后方根本分辨不出来。即使俄罗斯的情报和反谍能力没有大滑坡,乌克兰方面对套路也是门清,本来就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打败师兄不是多了不起的事。
  y( M6 O7 a" Z2 w1 D" E) Z1 R: x
开战以来,乌克兰情报局屡屡得手,前面在黑海对克里米亚搞事,现在事情搞到东西伯利亚来了。必须说,日后不管人们对乌克兰战争怎么回顾,乌克兰情报局的特种作战都是亮点,值得各国仔细研究。
- b9 l1 u/ ~5 |; J8 c6 P& p$ h; k% j3 ~- W0 D- i8 ~5 v. V/ F
用无人艇偷袭已经成为各国海军的关注点,利用平民交通工具伪装深入敌后,利用蜂群无人机在重要目标附近突然发难,必将成为人们的新关注点。平民交通工具不一定是卡车,如果目标近水,渔船、驳船、货船也是可用平台。4 U* v$ a& y6 [. q/ _, ]
' r  q" C* ?& V* w0 m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样的奇袭对谁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威胁是双向的。
  F" @% b# ]2 ~! j! x! p
- \* ]( j2 ^; u0 v' W有说法在这次行动中,无人机藏在车顶的夹层里,以避开可能的搜查,很用心了。但这也意味着乌克兰情报局需要秘密运进用于攻击的无人机,或者分散运进部件后在俄罗斯境内的秘密基地组装。还需要在俄罗斯境内物色合适的卡车,建立货运公司的伪装,并自己秘密改装。这是挺大的工程量,没有点时间和技术准备还真是不行。6 s* E3 M2 @3 N* E  A( [% M

4 L; C& f) D2 U* e; u问题是,这与乌军的库尔斯克反击战一样,只是军事行为艺术。抓眼球,缺实效,基本不影响战局,只是战术和宣传上的巨大的胜利。乌克兰现在需要的不是这样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大的空洞胜利,而是能实质性改变战争态势的胜利。8 l+ s3 ^! ?# Q0 Q0 R
$ N4 g. N7 b2 ]+ _! j7 f! ~) N
乌克兰的主要军事压力在于地面,俄军进攻甚至不依赖空中火力支援。扎波罗热反击战后,俄军的空中火力支援力度增加,但依然是锦上添花,而且主要用到的是战术飞机和武直。# p* ]; E8 b% N" Q- B7 [- J
4 d' v' G" x: v+ n5 \
俄罗斯轰炸机的主要作用是发射巡航导弹骚扰乌克兰大城市,主要是基辅。战略轰炸机全灭的话,也对俄军进攻没有影响。三年多下来,俄罗斯轰炸机的远程巡航导弹骚扰并未消灭乌克兰人的抵抗斗志,再炸三年也一样,只是闲着也是闲着,顺手的事。实际上,这也成为俄罗斯方面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反动作。# O: \! }+ E2 U! p+ M( s

' t5 ^. H; {8 h" V" h这些轰炸机也很老旧了,以现代航空科技来看,简直是蒸汽时代的遗物了。在乌克兰这样的特异战场上还有点用,但对现代化大规模空中战争的作用就不好说了。B-52至少一样老旧,但美国空军一直在更新升级,导航、电子战、数据链方面一直是在线的。现在要换发动机,在动力和可靠性方面也要一样在线。4 Q( f' o- w# |  @9 h  o

! [5 k; U! x! M7 e: q9 S  U3 f都说老东西可靠,这是有条件的。老东西有耐用的,有不耐用的。这是时代和技术的局限,没办法的。老式汽车需要定期换皮带(带动发电机和水泵用的)和定时带(timing belt,控制气缸阀门时序用的),自动变速器要换油,才能保持继续可靠运转,新式汽车就不用费这些事了,电动汽车更没有这些问题。
' y( T+ r" Y- V0 L7 I% R2 ]+ i& }+ ~' b
航空器材也一样,可靠性常常是靠高频率更换耗材来保证的。老式不等于耗材少,只是比较简单、易换而已。- W5 D! F) p4 g) ?6 K

: l8 l3 k# k( ^5 i& l# b! j图-95是和B-52同时代的,采用涡桨推进,速度慢一点,但不碍大事。问题是设计时没有考虑翼下大量外挂弹药的问题,现在还主要使用机内携带弹药,尺寸和重量就受到较多限制。四组同轴反转的巨大螺旋桨使得翼下挂载和发射不实际,机身下的外挂点则数量有限。
/ S) E+ `8 b- W4 j, q' \0 w
* a' S  P& ~7 Y3 Z) O$ k( zB-52在这方面就较好,早年气动设计功力差,怕机体表面气流复杂流动影响翼下吊挂的发动机,结果翼下发动机远离机体,空出宽大的内翼段,翼下容易布置外挂点。这里还刚好是结构上最坚固的地方,适合挂载重型弹药。内翼段离机体中轴线的距离也近,投放重载后对横滚稳定的影响较小。翼下携带大型弹药的能力现在成了B-52最重要的存在理由。
) W6 R8 L3 Y6 j' G, I" M- b: m
4 A1 A+ q! e  U图-22M3就是大名鼎鼎的“逆火”,在70-80年代是美国和北约谈虎色变的大杀器,既具有超音速,又能超低空突防,航程则足够从北海突破、南下,拦截大西洋船队,或者穿越中欧,突击西欧。现在既没法依赖超音速突防,也没法利用超低空突防。在历次冲突中,竟然被对方的老式防空导弹干下来好几架,也只能供俄罗斯刷存在了。
$ n9 ^) H0 J7 z0 M3 C& }5 p( _) ?0 W8 l8 d" J2 D8 P# ?* d
更先进、更抓眼球的图-160实际上是大号的“逆火”,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但“逆火”的短板图-160也一样不少。技术上同代的美国B-1B已经要退役了,尽管机龄比B-52要短不少。
9 P4 @& D5 `% G9 s/ y
2 n2 n! f' r% n俄罗斯要是对轰炸机力量还是认真的,需要大力发展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对标B-2的PAKDA已经传闻好多年了,到现在也没影,什么时候能落地就天知道了。+ {4 {+ S2 T6 \8 M& ^1 u
: F. `0 W8 `1 M& I$ g8 G
当然,这些老式轰炸机对付乌克兰还是够用的。躲在乌克兰防空导弹射程和战斗机拦截范围之外,用巡航导弹在超视距上打击乌克兰的纵深,乌克兰还真没什么好办法。问题是,打击与不打击差别不大,乌克兰战场不由纵深决定,而是由前线决定,由班排级步兵之间的寸土必争决定。! |* r8 ]  n; @+ S% G8 e  X

9 b: Q0 g) L$ }2 T9 q; ~: e3 u6 z巴赫穆特之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后来战斗的范本,差别在于瓦格纳淡出了,换上了俄军正规军。但重炮开路,小分队近战,不求突破分割,但求大量歼敌,依然是主要战斗模式。这是取不得巧的笨办法,也是对实力优势一方的可靠办法。
$ }9 g2 _( h$ f) V  S
% h2 O+ E! p: _6 i从马里乌波尔之战开始,俄乌战争就脱离机动战的轨道,打成彻底的静止战线消耗战了。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恰索夫亚尔打成一个又一个绞肉机,俄军放弃貌似到手的突破机会,反而孜孜不倦地拼消耗,战争目的已经转向尽可能多地物理消灭乌克兰人。攻城掠地没用,俄罗斯顶多占领乌东四州的“尚未解放地区”,没有能力消化更多地盘。俘虏更多的乌军也没有,最后是要放人回去的。俄乌已经结下深仇大恨,对于俄罗斯来说,只有死乌克兰人才是好乌克兰人。- G( C, A0 ~$ G1 H( \# s( Q
) \5 s% Z3 w4 n
乌克兰无计可施。既拼不动消耗,又缺乏实力打机动战,还要打退步步紧逼的俄罗斯绞肉机,只有用激怒俄罗斯的奇袭打乱俄罗斯的战争节奏,为乌克兰创造机会。6 r0 `2 r! b  C- I) J- i' x. z
, e5 d! J9 \4 D# @- i( l3 W
在历史上,这是有成功先例的。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给英国空军极大压力,对英国空军机场步步紧逼的轰炸几乎压垮英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高峰时刻的1940年8月25日,英国空军出动95架轰炸机,轰炸柏林市中心的滕普尔霍夫机场和斯潘道区的西门子大街,彻底激怒了希特勒,更是极大羞辱了戈林。德国空军马上将轰炸重点从英国空军基地转向伦敦和其他大城市,报复性大轰炸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但英国空军得以喘息。等到德国空军醒悟过来的时候,英国空军已经恢复过来,再也压不住了。不列颠之战最后不了了之。
8 x8 o! j$ @( \5 t7 p: S0 V6 N- _$ m* R1 r
乌克兰需要类似的奇迹。2022年4月14日,乌克兰导弹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10月28日,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上引爆,两段桥梁炸塌;2023年5月3日,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但只造成轻微损失,红场阅兵照常举行。类似的奇袭还有很多。4 l4 m$ M2 l3 \+ Q5 u- Q

8 k. T; p1 A( @% i0 w9 _这些都激怒了俄罗斯,但俄罗斯吞下羞辱,拒不改变战争方针。俄罗斯也会读历史。+ P6 ^& b, n% x; J$ Z

8 s( o$ [5 Q5 a+ V当然,还有2024年8月的库尔斯克反击战。在这个充满历史意义和现实隐喻的地方,苟延残喘的乌军发动突然反击,一举夺占了库尔斯克大片地区,一度威胁库尔斯克核电站。
* w# L7 r/ m" w6 c. C  }! @- k$ j
与前述奇袭相比,库尔斯克反击战至少在理论上有可能迫使俄罗斯“以土地换土地”,但俄罗斯是否有必要这么做,泽连斯基似乎并未考虑。% z& H9 P. `8 r8 F: R2 Q2 ?7 ]

- j+ G9 E) q: D事实上,俄军并没有急于夺回失地,将精锐而且可出境作战的志愿兵部队继续留在乌东战场,利用国内作战可以动用义务兵部队的好处,对库尔斯克乌军慢刀子割肉,直到瘦骨嶙峋的乌军想撤都难的时候再收网。
1 w/ Z8 ^4 T9 G1 z; g) Q' |; ~) \  E* e$ X% d) _! ~% w7 u7 J
现在泽连斯基再次发挥想象力,希望用奇袭俄罗斯深远后方的重轰炸机扭转战场,这是比库尔斯克更加空洞的胜利。这样的军事行为艺术除了宣传上的意义,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军事意义。莫非泽连斯基的政治智慧来自于拍电视剧,以为戏如人生,所以也人生如戏?
. ^1 j0 @0 K/ x$ k) `, v" T0 h! h9 l) H' N/ g& }
作为战时领袖和最高统帅,他需要振奋人心的胜利,但更需要赢得战争胜利的实力。从一开始,他领导乌克兰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美欧的全力支持。现在美国撤了,欧洲有的是支持的口气,缺的是支持的力气,乌克兰怎么办?屈辱的和平不愿意接受,体面的和平没有实力来得到,只有靠战斗的胜利来冲淡战争的失败。套用一句BBC名言:at what cost?
! E5 Y& B1 O7 f& S5 g( R! W
4 F: D1 {7 F8 m# o9 w唯一的好处是不需要像库尔斯克那样,投入宝贵的有生力量拼消耗。- Y* y( }; f7 |: e( j
! M% |. Y- r. n9 X. p
至于奇袭这对俄乌谈判有什么影响,估计没有多大影响。俄乌双方本来就没有什么谈判诚意。俄罗斯不想停,乌克兰不想降,谈是给美国看的。美国也看明白了:美国既没有本事“命令”泽连斯基投降,更没有本事“命令”普京停手。这颗果子摘不得,那就不摘了。
8 k3 T0 F- k0 `+ `" `4 h# i/ k+ `* ?( j
泽连斯基的奇袭反而给特朗普解套:不是普京不要和平,而是泽连斯基拒绝和平。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反正转入垃圾时间,接下去让俄乌接着打就是了,欧洲愿意怎么支持就怎么支持,只要不需要美国掏钱、不损害美国利益就行,什么口头支持都没问题。6 [6 f3 ~' Q) {' o
( g, a' j: K8 W9 v( L% f
泽连斯基多打掉点俄罗斯轰炸机还对美国保持对俄核优势有利。即使PAKDA尽快上马,俄罗斯要恢复核轰炸机实力也有砸不动钱的问题。要是能直接打掉一点俄罗斯机动洲际导弹发射系统就更加有利了,反正点燃的核火烧的是乌克兰。% `1 T: y+ {* _0 s; D, r- e7 X, e7 a
( ^5 U" C" d% R, q# i' L
欧洲则不知道是应该额手相庆,还是捶胸顿足。欧洲乐见乌克兰的胜利,但不需要乌克兰扩大战争。还好这次奇袭用的不是欧洲提供的远程武器。欧洲根本没有这样射程的武器,但要是英法“风暴阴影”、德国“金牛座”(尚未确定是否提供,但默茨似乎在暗示放行)用于攻击俄罗斯具有核能力的部队,欧洲被动卷入战争的危险大增,这是最铁杆支持乌克兰的欧洲人都不愿意面对的。7 E5 X& X) N0 z: S2 M& ]3 c* {
' |+ v) W0 o9 r: i. L3 q4 f
但对乌克兰来说,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政治艺术没人理睬了,战争艺术已经谈不上了,不军事行为艺术,还能怎么样呢?
/ E. o& z3 E; Y: s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30 学识 +2 收起 理由
住在乡下 + 6 谢谢分享
老票 + 16 + 2 伙呆了
方恨少 + 8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5 16:11 , Processed in 0.0343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