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国防部10月28日与拉斐尔(Rafael)先进防御系统公司和埃尔比特(Elbit)系统公司签署价值20亿谢克尔(约5.4亿美元)的合同,加速开发和生产“铁光”(Iron Beam,直译或许应该译成“铁束”)激光系统。以色列国防部总干事埃米尔在合同签署仪式上说,“铁光”正在加速生产中,“将在一年后的今天投入服务”,“战场上将开启新时代——激光时代”。
+ i, g( L" K* r9 S5 \5 D
0 q/ U8 x1 t2 b永远“还有5年”的激光武器终于要落地了吗?0 {) L7 q' v7 T0 o, ~; V/ J7 B
% ?) _, T# q: K" R. T
是,又不是。. c% c6 y5 |8 ]! ?% c/ l: @; t
4 R6 M) c+ A+ a5 |9 c2 \1 G激光用于反无人机已经落地,中国出口到沙特的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已经在反胡塞战争中取得实战战绩,更多的系统在各种防务展上展示。中国不是唯一的,欧美也有类似系统。更大功率的激光武器还在测试中。所以激光武器已经落地了。; @/ _# J' B, i! n& H9 o
5 i6 w1 t2 a1 g/ O# I% a反无人机是很适合用激光武器。激光武器有无须提前量、发射成本低、可高密度发射等优点,但功率密度尚低,只有对低速、近距目标在同一点上聚焦足够时间才管用。
. v; M: e5 y4 L
# }% j3 i2 E; `, b8 b“铁光”其实也是一样,有效射程只有几百米到几公里。# M; L, [! F. n8 T$ v, J+ |
; u/ }4 @# R1 K6 y* `激光的定向性好,但还是有光斑发散问题。距离一长,光斑就大,功率密度必然降低。气相条件不好,入湿度大、沙尘大,光束的散射严重,也影响功率密度。确实,“铁光”在低云、浓雾、大雨天气时,还要靠“铁穹”补位。" E3 M7 l( }& l- W: k
% R5 V+ U. V& `以色列号称“铁穹”拦截弹一枚6万美元,“铁光”一发射击只有5美元,这当然是极大降低了拦截成本。一定会有人欢呼以色列取得了别人做不到的新成就,毕竟激光反导是美国研发多年但依然“还差5年”的技术,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还不如美国。# L6 W7 j! V1 i6 D6 Z$ Y
5 h- A) Z% b( h/ o
但仔细看一眼“铁光”到底能做到什么,就不会自欺欺人了。
' l7 d2 c- [' X% W- K
: H- a2 N. T; w" k( N6 U几百米到几公里只能拦截弹道低、速度慢的哈马斯、真主党近程火箭弹,更大射程的弹道导弹的弹道高、速度高,几百米时击中还是没击中已经没差别了,除非“铁光”把整个导弹完全气化,残骸和引爆碎片砸下来损害一样大。几公里也不够用,还有三两秒就要击中目标,残骸和碎片的影响还是大。: \8 o$ {7 M3 L0 A4 \
8 ]* w( L0 o- Q3 n* X
激光拦截与导弹拦截有一个不同:需要光斑稳定足够时间,而导弹只要汇聚了就是有效拦截。“铁光”适合迎头拦截,这有利于加长稳定光斑的时间。侧面拦截的话,几公里外距离太远,能量密度有问题;几百米的话,一闪而过,还是难以有效拦截。
, |; e; v6 T# j9 F# U9 K4 [5 k ~, Q1 j# n0 i
以色列的军工技术很发达,但都是针对以色列独特需求的。以色列的独特需求是近战、高烈度、低技术。这与大国冲突是完全不同的问题。要不美国把以色列的军工技术拿过来用,不就解决了美国自己的反导和其他很多问题了?以色列军工技术是美国出资研发和生产的,不存在以色列不肯转让美国的问题。& Z7 z$ `" A5 C" s8 Q& l2 B3 N" w
3 G+ ^" c8 r* L5 V9 I, w3 ]2 [
事实上,美国陆军测试“铁穹”之后,放弃部署。与美军的指挥控制系统打通不成问题,以色列军工科技本来就与美国高度兼容;以色列对知识产权的高度保护也不是问题,如果可以拿来主义,拿来便是,不能直接拿来,以色列乐意共同改进。关键还是不适合美军要求的大国冲突环境。' n1 X5 J1 i4 m! e0 }' Y1 d2 c# `
" @: u. @: }) N6 z# W& L
“铁穹”也是用于批量拦截弹道低、速度慢的哈马斯、真主党火箭弹的,而且有抵近部署的好处,可以直接顶着加沙、南黎巴嫩的边境线部署,差不多相当于反导中的上升段拦截。这对美国陆军的野战防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铁穹”也只能拦截抛物线弹道的火箭弹,逆弹道加修正是低成本的关键,不适合对机动弹道的战术导弹的满世界追踪拦截,或者对低空突防的巡航导弹拦截。而美国陆军需要“通吃”。
+ i; T- X' H o/ @5 b0 E; g+ I# t! N
“铁光”也一样,将成为适合以色列特殊需要的装备,如果在实战中验证性能的话,但未必成为各国陆军的标杆。0 H$ Z& x- H7 n
' S' b4 J, ~$ R
其实不少以色列装备都是这样。“箭”式导弹出来的时候,美国也关注过,但还是自己研发了“萨德”;“大卫投石索”出来的时候,正好“爱国者”也需要换代了,但现在决定“爱国者”下一代叫停,在很长时间里还是“爱国者”继续撑着,反导用PAC-3 MSE,反飞机用PAC-2 GEM+,没有用“大卫投石索”,尽管红外-主动雷达双模制导很先进;现在“铁穹”也是测试评估后弃用。
) L; M! N M; n( H- p- V* X* s7 }; N0 J! V/ Z& m8 t0 [
“铁光”是有用的新技术,但不必神化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