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人世半从愁里老,中年须赏客中闲——读晁端友的《宿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15: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d+ X9 |. o. o2 }. i, j
    换了个手机,不小心打开了知乎的通知。偶尔看见一个邀请我回答的问题——有哪些诗词描写的雨让你印象深刻?脑海里第一个反映出来的却是一句不算很冷僻,但却也并不熟悉的句子。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齧残刍。再回溯一下,这是当年高中的时候,背名句的后遗症。简简单单的一个七绝句式,却成了这三十多年都未曾忘却的记忆。$ \2 C+ x) o% N, V# v0 W
    熟悉诗词的朋友,也许一下子就会想起来这是谁的诗。但是我却不太记得,只是从诗句的味道来看这应该是宋诗。说是清新淡雅也好,寡淡无味也罢;四句诗的七绝涌入脑海中的时候,我却还没有感觉到这是怎样的一个记忆黑洞。3 r3 v- C: P  B9 u* m- A2 c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齧残刍“* Y/ K0 r  u) n" J) [6 d1 W
    如果不说这个作者,也许就很难体味其中的意境。但就诗词本身来看,前半句凄惶,后半句慵懒。仅仅只截取这后半句,就像是那个上了高四,却在给自己打鸡血刷题之余,看着窗外的淅沥小雨发愣的少年又回到了眼前一般。是啊,晁端友的名声可远远没有他这两句诗出名。但是他也是有着三百多首诗的《新城集》的,只是散佚在了时间浩瀚的长河之中,留下来的屈指可数。但这也并不妨碍千年之后的少年在背诵名句的时候,偶尔的找到了共情的感觉。: O, o) i, O2 w! \) x# I- L
    晁端友是谁?他的祖先、兄弟,甚至是他的孩子都比他知名的多,也显赫的多。如果不用搜索引擎,直接问GPT的话,都会把他儿子晁补之的生平生搬硬套给他。反正他也只活到了四十七岁,最大的职位不过新城令。如果不是他的儿子求动了苏东坡给他的诗集做序,也许他的生平和事迹也不会为人所知。而苏东坡给他做的这个序反而成了最好的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2 t2 J- T' Y3 `4 |% x简述一下时代背景,晁端友去世的时候是1075年。北宋的熙宁年间,熟悉宋史的大约也知道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时期了。苏轼也是因为站错了队,去了杭州做通判,当时的晁端友在杭州做新城县令。上下级的名分,仅此而已。也许对于晁端友的收获是年仅17岁的晁补之借着这个机会,靠着自己的文章打动了苏轼,成了后来的苏门四学士之一。但对于他自己来说,也就仅此而已。* X" |6 l! D# W/ H
    苏轼给晁端友的诗集作的序中有一段描述,语气平淡,听者却难免唏嘘:
    ; V  Q& v% w' |$ G
    ”乃者官于杭,杭之新城令晁君君成讳端友者,君子人也。吾与之游三年,知其为君子,而不知其能文与诗,而君亦未尝有一语及此者。“
    . r, `; D4 p, F0 l3 [$ S
    三年的职场同道,却一点也不知道晁能诗文,可见晁端友有多低调。但是从晁端友的诗文来看,他的才气并不弱。就算是忽略苏东坡和黄庭坚对他评价,他的诗也入选过多家后市的选集之中。这样的事情对于经常说怀才如同怀孕的牢骚文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反过来看,一个人要是老报着怀孕一样的心理去怀才,那么大概率怀的可能也不是才,而是恨。9 j$ m6 \0 `; R! q6 S+ x
    具体到当时的晁端友来说,这种低调似乎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仕途上的帮助。要知道,北宋年间的清丰晁氏家族,是当年唐朝长安城南韦杜家族一般的存在。上有太子少保致仕的晁迴,中有做过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的晁宗悫,后面还有大名鼎鼎的晁补之。这样的家族,晁端友地方官做到新城县令,回到京城不过是著作佐郎,实在是颇有些沉沦下寮。舍身处地的想想,晁端友的心态能够在这样的落差之下还保持平和,自平衡能力得有多强。
      |% @1 n' u) K7 _2 X7 c& k
    3 f+ n- q! T& d6 X; S. s0 m+ u" |& }回到这首诗本身吧,七绝的技巧性本来就没有那么强,更多的还是本身的意境和立意决定了水平。而根据典型的写诗手法,前两句写景,即景生情,这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只是,当这二者之间呈现了一种矛盾的表现时,就需要深思这种布局是故意为之还是才力平庸所致。晁君诚的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二十八字,一个字也轻忽不得;不然就是郢书燕说,鲁鱼亥豕。
    2 V3 |1 g4 i8 k! v2 V4 ~/ Z寒林残日欲栖乌,这一句意象清晰。但是细细索之会发现远不是那么简单,寒林是啥?秋冬的树林吧。我写过的陆机《叹逝赋》中便有“步寒林以悽恻,玩春翘而有思”的名句。但是就这么简单吗?秋冬的树林在夕阳之下落了几只乌鸦?虽然这个意象也足够萧索,但总觉得还有些深意。寒林是有佛教意味的词,是林葬之处,也叫尸陀林。更不用说还有个二十四孝中寒林笋出的典故。这么一说,似乎更清晰了,乱葬林,西落日,乌鸦哇哇的叫着栖息在树上……
    & B: [( |8 H6 U7 S3 }壁里青灯乍有无,这一句接着上句。从外景转到屋中的内景。外景已经如此萧瑟,内景当然也配合着气氛。壁里青灯,四个字便将萧索的味道一下铺天盖地的席卷出来。行旅之中没有专门的桌子,青灯是掩放在墙洞中的。青莹的灯火乍有还无,虽然说的有气无力,但细思一下,放在壁龛中的油灯不大会有风影响,所以更多的还是因为灯火太小,看起来似有还无。1 |' s  ^/ A, i+ H- Q
    这两句话一出,如果是在后世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之中,一定会说,这是鬼诗,至少也是鬼气森森的。我们读起来也是萧索怅然的不行。那么这两句所写的景呢,却是再现实不过的了。晁端友十四个字就把窗外清寒萧瑟,旅居清苦鄙陋的感觉描绘的如所亲见。结合诗的题目来看,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发现。济州是哪里?晁是巨野人,在北宋年间的黄河改道之前,济州府的治所就是巨野。那么已经到家的游子住在故乡西门外,会如此萧索吗?似乎也不应该啊。那么谜底在哪里?没有晁端友的年谱,但是晁补之的资料却非常多。基本可以判定,晁端友这首诗应该是在从杭州返回巨野之后,又被征召为著作佐郎而再次赴汴梁的时节写的,是离乡赴任的途中。
    8 k% I2 H2 u8 w; y理论上说,此时晁端友的处境可以这样描述。他是皇佑五年(1053)的进士,熙宁中(1068年以后)还在做新城县令。十几年的基层生涯,虽然官声不错,老百姓都不愿意他走。但是上司的风评却不怎样。黄庭坚写的墓志里有明确的描述:! X4 X3 B# K7 ]5 F: _! r
    “君成處陰匿迹,家居未嘗説爲吏。及爲吏極事,事有不便民,上書論列甚武。爲上虞令,以憂去,民挽其舟,至數日不得行。使者任君成按事,并使刺其僚,君成不撓於法,不欺其僚,盡心於所諉,不爲之作嚆矢也。仕宦類如此,故不達。”
    3 N, _8 \' |. G" J- C
    但即便如此,对于晁端友来说,这从新城县令到著作佐郎来说,品秩上虽然没升多少,但是却绝对算是提拔重用了。著作佐郎是和大理寺丞一个级别的京官,上升的空间就是著作郎。其实我之前写杜审言的时候也说过,一个不能长袖善舞的文人,天花板也就是这个了吧。那为啥还要写如此萧瑟的实景呢?
    6 ~6 K* a' D# A  d' F4 d4 N答案其实是在被称为名句的后面两句诗句中。1 N! R& L/ J) i7 ]$ B  K" C2 i: p
    小雨愔愔人假寐,这个景和前面两句的景,似乎不太一致。但细究起来,却颇有些对立统一的味道。小雨愔愔,这愔愔二字用的极有味道。一般来说,这愔愔是指的静寂无声,那么这个意境是化用杜诗的“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吗?显然不是,这种雨中的静谧感是典型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说,前两句是外化的景色,这句开始讲的就是个人的感受了。而假寐呢,和衣而卧看起来是一种很自然的旅途之中的休闲状态。但其中也是有深意的。这么说吧,我说两个此诗中有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第一句的栖乌,第三句的假寐。这二者合在一起,这不就是典型的诗经小雅之中的小弁篇吗?这个名篇的含义我不多赘述,总之是颇多忧愤与怨恨。* ^2 Q/ H* l) L; G9 t! L! }
    卧听羸马啮残刍,也有做卧听疲马齧残刍的。这个意象似乎是描述静谧的过分的感觉,只能听见马圈里的马儿在反刍的动静。用细微的极小的音感写极致的静谧,这个写作的手法确实是很有想象力。但这个意象之中也并不那么简单。这是要结合上一句来看的,假寐的出处,诗经之中的“假寐永叹,维忧用老”,讲的就是从作者的角度他根本没有睡着。听着反刍的声音在辗转反侧。而这个辗转反侧的状态似乎也预示着他一生命运。! L( O9 F3 A( B* W+ Z& S! `' q" s
    ; I" _3 d8 b! J5 G5 L3 ~1 m
    所以,四句话连在一起看。其实晁端友的心态也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前两句的萧索凄凉是他面临的大环境。就算是升官回到京城,在当年熙宁变法的大背景之下,他这个亲近苏轼的旧党也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更何况他本质上还是一个不会也不屑于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固执文人。后两句描述的是他自己的感觉,但却也是他对于大环境的抗拒。他只想在静谧安静的环境中假寐、渐渐变老……而不愿意再趟变法的这通浑水。
    + j% s. [% T9 W* ]
    4 V5 N+ v" R, K4 M5 t- g: j( V算了,这么解读一个古人看起来恬淡平和绝句似乎是有些残忍。还是用我放在题目里的这首诗做结吧,就当是自勉也行。多说一句吧,看诗讲究的是心境,要是到影院看了《长安三万里》而呜呜大哭,而觉得自怨自艾的话。千万别去说什么这动漫是拍给中年人看的挽歌。李白这种汪洋恣睢、豪气凌云的人物身上你都能看出自己的颓丧,那是谁的问题也就不用多言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明白,借古人的诗浇自己的块垒还算是好汉,但是借来发自己的牢骚就有点自作多情了。6 }! \& ~: q# ?% K
    5 P2 V- ]) V1 }# P' T$ l7 Z
    壬寅,小寒
    ) o( g9 S/ @8 a* t
    3 H1 F, b) h6 r. n& e小寒时节盼春还,忧迫劳劳梦寐间。" o. H; A3 @; O3 A. S+ }1 A
    人世半从愁里老,中年须赏客中闲。
    3 q2 I4 [, |$ x2 F! h+ W布衣陶令矜形役,白首夷门且抱关。
    & ^* `' E0 Y7 M, B( ?7 p" H随意孤吟非壮语,纷纷往事自循环。

    评分

    参与人数 12爱元 +100 学识 +2 收起 理由
    indy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龙血树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helloworld + 6
    宁娜 + 6 谢谢分享
    guagua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0:57
  • 签到天数: 776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23-8-1 23:10:4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挑个小刺,马不反刍...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对,刍的本意是割下来的草。残刍就是剩下的草。“卧听疲马齧残刍”就是躺在床上听疲劳的马咀嚼剩下的草料的声音。   发表于 2023-8-2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3-8-2 09:49:40 | 只看该作者
    意境仿佛:2 ]( b+ x9 j4 T5 A8 k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0 ^/ Y' m9 E$ F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 j  ?: Q( j* S  f5 q
      R1 m3 U8 v. W; {" }! Q又好像:7 E$ B, y" x, ?0 j5 n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 o1 ]! d' h' [; g/ W6 P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3 b3 H# s0 s8 `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9 T7 ?: M/ U. f0 |- f# i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1 M! J, g5 k. z. t( L0 J5 w& x" g- P, u8 f
    不过毕竟不如:
      z+ \% e) j4 C) y2 a  I1 R9 Y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w# Z$ N9 @) ?- _6 V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 {6 N, \% C!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6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6
    老票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13:25:59 | 只看该作者
    长叶林 发表于 2023-8-1 23:103 D! O! p. h- m" \" A# t
    写的真好。挑个小刺,马不反刍...

    7 _) q6 a: i, P9 p9 X谢兄台指正,俺也忘了这一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5#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13:26:37 | 只看该作者
    孟词宗 发表于 2023-8-2 09:49- ?% F/ H$ D0 `$ D* a
    意境仿佛:
    % Z( r0 Q& S4 B6 N3 G4 _1 E  d7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5 ]- c; Q2 l6 a! p7 [; \- Z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7 a( |0 R- x8 `# H1 Y
    看来孟老师是高适的粉丝了,久仰久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50
  • 签到天数: 768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23-8-5 16:40:48 | 只看该作者
    谢兄有机会聊聊足球场上中后卫的踢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 00:03 , Processed in 0.0396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