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22 20:08 编辑
( q) q% D' t0 ^& F8 R" P* A8 [6 G: {4 U6 q6 J9 j" X: \
谁家还没有几个充电器?充电器也能看出科技水平?能!
3 G* x7 S. h+ D+ w9 }" G
1 R8 L B0 P& u5 o6 L0 o) c& o; K去埃及之前,想起来要带上一个插线板,这是多年前旅游的经验。有些地方(包括欧美的老城市)旅馆房间里插座数量少,晚上相机、手机、笔记本、平板什么的要充电,很容易插座不够。另外就是电源转接头。北美、中国、欧洲的插头都不一样,英国还“别具一格”,出门时转接头带少了,插座多都没法用。插线板就方便了,不仅插头多,只需要一个转接头,就可以管一片电器的电源需要。
! m" C) y; y$ Z
% l. R# Q/ G V! g谁家还没有几个插线板啊,问题是老式插线板体积大,出门都喜欢轻巧嘛。那就上网查,看看有什么轻巧点的。一查,亚麻上就有!5 @" x9 b+ U8 o! M6 S
. Y3 E5 v9 N- x/ c+ E. Y. s ) i+ J; }, ^/ A
这样的插线板是常规的,插头多,但体积、重量也太大了
0 b/ s$ q) Q! Q0 d* L( O. R5 P3 x8 @8 k( a
![]()
- L F9 y) Q! N2 H还有这样带USB充电口的插线板: F j0 [; i4 J9 j: l$ q4 f
% c+ `9 h( P! w0 b `& ~! M: h![]()
* @& j) L6 m6 a' }6 P8 P; y( I这还有USB-A和USB-C两种充电口
+ k' A$ V7 I7 {" U1 t! e- l: F8 Z/ ~0 s+ j& u
![]()
. r4 G1 z/ G! C1 _# M9 d2 K这个还很贴心地采用扁平插头& m- Z: p8 a$ ?/ Q
' C" _( {( Q! Q h![]()
9 j4 E3 `1 @ F7 E居家的话,这个直接把USB-A和USB-C充电口整合进墙上的插座板了,更加方便5 {, ~; h& x3 U# Z+ e: A9 c3 d& d5 v& a
: f% v$ f2 i- W+ V这些细微但贴心的改进很重要。插线板自带USB充电口的话,就可以少带很多充电器。同时有USB-A和USB-C充电口则解决了大部分小电器的充电问题,USB-A用于传统的,新的大部分转向USB-C了,包括苹果。最坏情况下,多带几根混合类型的转接线,用USB-C可以充USB-A的装置,反过来也行。苹果原来是USB-A到闪电的连线,现在USB-C到闪电的连线是标配,如果不直接用USB-C线的话。* X' F" O, }1 ^, V2 d
% w! \8 ~. j. \: y4 N* U9 T扁平插头也很重要。常规插头太鼓鼓愣愣,有些狭窄空间不便使用。扁平插头还是“拧着”的,对于接近地板或者桌面的插座较友好,不至于拖线直接顶着地面或者桌面。) R" g! c" A M, ]3 W- O8 @, d
; _# C/ L O& ]3 x插线板已经存在N多年了,直到这两年才出现这些新型号,和中国分不开。% v+ h: q7 h$ K1 `$ n2 n2 [
) j' B* X6 D7 {9 G, W. p+ R中国手机市场早就是世界第一了。过去每个手机都自带充电器,苹果后来不带充电器了,人们还不满意。但充电器太多了,不仅不方便,还浪费。安卓的充电器是通用的,用USB-A插口后,苹果与安卓的充电器也就是连线的差别,没有必要用那么多专用的充电器。但要是插线板直接带充电口呢?
% ^; y! b! H) c/ a2 W
& M; |; i" y# _ @: ]估计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但只有中国逆天的产品化能力和市场试错能力才是的这样的设想市场化、产品化了。现在市面上带USB充电口的插线板都是哪里生产的?不用看,绝大多数肯定来自中国。如果还有非中国产的,估计也是中国厂家的海外工厂制造的。在欧美市场上,这样贴心、好用、新意的小玩意来自中国,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了。
0 p, f9 \9 c$ {, X, t* o9 |! i
0 v% _/ i1 D. j# X1 n6 d1 `) h回想三四十年前刚到加拿大的时候,看到商场里各种好用的小玩意,总想中国怎么就没有这呢?现在已经完全反过来了,这么好用的小玩意,怎么可能不是中国制造呢?
- {- Y J9 L, }" J; j$ R6 M( P/ C; r# E4 \$ m: Z
但中国制造还在连跑带跳地前进。
1 D/ `3 }6 w) N% a+ T0 A2 h: [$ V% F+ [; h# }& w( d4 i K
手机快充在中国已经不是个事,但在欧美还是先进技术。快充需要功率,早年专用充电器常有功率不足的问题。手机自带的充电器充配套的手机没问题,别的就不一定。比如说,数码相机也用Micro USB口充电,但手机充电器尽管插口适配,但功率不足,可能充不了电。以前还有110伏和220伏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大有这个问题了,这样的小电器充电一般都可在110伏和220伏电源上直接使用,只要插头能适配。4 B' Z$ ]" n0 i& m" Q% f: O8 Y' U2 E
# J5 B- M* G, R' y+ s8 |: w1 p; G快充使得功率不再成为问题,但发热是问题。
3 U5 h9 T z* t) b
& o* k& @4 E, D: C关注雷达技术的都知道氮化镓,比砷化镓更加先进,有源电扫雷达的硬件技术以氮化镓为最先进,没多久前还是绝对前沿技术。但氮化镓充电器在中国已经“烂大街”了,随便什么鸡毛牌子都是氮化镓,非氮化镓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d* Z+ x3 C8 k( Y! F8 e4 L
! J8 r( e( e5 {- z& k: v% V
不知道中国是不是有过砷化镓充电器的时代,还是一步直接跳到氮化镓充电器了,但这在功率上是一个跃进。如今100W以上但体积不超过糕饼大小的充电器比比皆是,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还记得5W充电器的时代吗?/ T+ c6 X9 {# \; y. v+ J) F
9 O* t( }* B# b7 \8 ]! i
更加厉害的是,这些新型氮化镓充电器不仅体积小,热管理还好,不会因为紧凑而过热。
* ?9 H. F. L# V! E. ?5 t& _$ K0 o; [7 u0 c, D
! x0 q: L% H3 b( H
由于体积小、热管理好,插座不再局限于平面铺开,侧面、底面都用上了,真是四面开弓
( {& M4 }( i+ n+ Y/ l) g# y" e3 i8 \ ] [$ T/ o& ^7 Q! _: ]
; W: h+ ^7 ^+ v# e
这种魔方插座还有一键总控开关,可以一键控制多个电器# d% h1 }: D. l2 G8 G) }& ^9 \
, f# L2 Y5 l7 l2 _![]()
) v# A) B9 L- O. i智能分流是标配: i7 r! K" H1 u! _! ^& a- g
0 d0 Y) i& @8 ]. O, d
6 I2 u2 [3 S' @: x
各种保护不在话下) o, O: p5 z! e9 i" v! M
7 \ M _5 M6 L6 H' ^+ G' ]( ~* N![]()
3 J9 N3 R# h% @$ H) `# {还有儿童保护门,防止儿童误插
t: F! k! B( k2 |: F$ l3 p8 Y
7 W' k0 o, c. V# c ; L9 ^8 M1 |' J& [
3 ?/ ]. g; J2 j2 o4 ~$ k
![]()
% ~4 s3 ?) n3 {6 `这个还可以桌充、墙充双用: K. a# C: B- B4 Q& c( u! X5 X
! E6 P1 H% `6 n; \ 2 N5 P% I* s9 D! v/ m
关键技术当然是氮化镓,但还有配套的充电管理芯片。中国芯片还做不到3nm,但吃定这些充电器管够,这就是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供需互动,发展只是速度问题9 m3 I/ X7 Q U! }: S% m: D, L: T
' K+ M# ]/ a/ a/ t! F3 ~
0 d5 L( e( U( W, t
四面散热则是充电器小巧的技术基础
$ |4 I" G- w( A6 p* H( C; r) d
6 M0 k- F' _5 l: f 4 e$ P ]1 |4 c" I' G) ~5 Q1 S9 C9 P
不管是不是真纳米,散热还有点黑科技
8 I: M% s3 f3 C$ y8 Y
* ?( q8 R4 c' Z氮化镓充电器有缺点吗?有,贵一点。便宜的100多人民币,贵的200-300。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不是大问题。这就是市场与技术的良性互动,也是巨大、内卷市场的特有强项。3 D p# y6 B% h
: S }7 r) ^: A, M充电器只是很小的一个侧面,但是有意思的观察点。这东西说它高科技,倒是没有太了不起的高科技;但说它简单,还真不简单。不仅有技术门槛,还有贴心功能问题。! p5 m& V* |2 c! I' U
$ k5 |0 ?8 |0 v3 n2 T! q呃,氮化镓还是用在雷达、通信上的。中国人把烂大街的充电器做得出神入化,相控阵雷达用来防野猪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p( J5 l4 u$ c7 Y/ \/ }7 R( @
5 N# L! ?/ T, P' v5 D充电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从充电器可以看到中国科技进步的深度、广度、速度和可持续性。这才是重要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