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1-2 23:5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22-4-23 23:18 编辑
% s0 j( W: k9 b" s& y; F1 Q+ u3 m, }4 o8 a1 |
咆哮的毛熊 【1】' o- b2 R2 E) l: t2 X! ]; w: x2 f
: M" Q0 d9 S0 h# @7 W# S. w咆哮的毛熊 【2】
: B* k! j, I1 }- i4 v
0 p) v9 P/ W) h3 j咆哮的毛熊 【3】) E4 ?( t2 f! Y
4 I' n0 T- {* Z2 B& `
咆哮的毛熊 【4】4 L5 a3 N* O6 F4 X9 p9 _( r
9 p* U9 F, p- ]7 Z) b1 j2 n# y7 P
咆哮的毛熊 【5】
0 Q5 R& J7 O- D; t- s1 M2 e# c/ t) f6 N: Y# k6 N
咆哮的毛熊 【6】! E8 c1 i! [4 ?" |0 p% r9 Q: m
! I% J' I9 A4 {7 K4 S' f( B5 [; p
咆哮的毛熊 【7】
& K' L* B: `! w6 w5 W& i( J* |" |2 t
咆哮的毛熊 【8】
' W" r0 P9 Z2 n o* [咆哮的毛熊 【9】
/ T) A! ?8 J4 ?. a/ e
S5 K" y7 X( T V/ x* \开局一张图。老规矩,战线图,这是我们能确认的相对来说最可靠的信息。# f5 M4 W; W3 s# x- R4 ]( q3 v' C
4 Q7 v" y/ l: }1 k
$ ~& K: w: e: F y7 ~
) s; |, i8 _$ M- C1 O6 |前几天,俄军宣布顿巴斯战役进入新阶段。各类信源证明,俄军对东乌乌军展开空前猛烈的炮击。让我们复习一下普京的18步战略:% Q/ D% B" [* h# t& @/ O4 Z
O; k" Q+ R$ Z8 S* T" N( `第一步,以演习为名在俄乌边界、白乌边界集结了大军。这一步是基操,没什么可分析的。
' X. M% B/ F' o0 @3 A, [! |第二步,开战。开战后用导弹打击乌克兰目标* n# W& V$ Z' ^% G
第三步,对乌军敢于上路机动的单位实施远程+空中打击+无人机打击。
. w: F; V+ h G' b o2 c6 w第四步,俄军快速部署主战坦克为主的重装甲部队,实施物理上分割乌军各个孤岛。# b P9 v3 \3 [
第五步,俄军部署射程更近,但是更便宜的自行火炮部队。自行火炮部队到位后,用火力监视乌军的一个个孤岛。
) x ?3 Z7 U" Z% ]2 ] I8 G第六步,俄军部署射程较近,但是非常便宜的拖曳式火炮,用火力监视乌军孤岛。
2 x- F8 V& B' p: [- I第七步,使用拖曳式重炮为主的火力,对被围的乌军乌龟壳实施打击。(重炮炮弹便宜又大碗)
, P: s8 x. ?- M. y; }第八步,在火力压力下,要求乌军投降。
* d1 g( p- f/ P2 I第九步,即使乌军不投降,但是逼迫乌军士兵就地解散,以便接收或者摧毁乌军的各型技术兵器,尤其是重装备,重火力。
* ] |. b4 J' y0 v$ I; a! u- B第十步,打击西乌的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包括军工厂和研究所。接收东乌的军工厂
& ^" h4 Y, u i6 J. Q- M3 u. w第十一步,摧毁绝大部分乌克兰的战争潜力3 j7 S" q% \( ]
第十二步,按照亲俄人口的分布,将乌克兰分为几个区域。) e/ M1 p' K9 x: c8 w6 ~
第十三步,俄军除驻扎在绿区的快速反应部队,俄军主力全部撤回国内。
+ U% Y+ v) G8 w q6 b8 g$ f. l第十四步,将乌克兰在战略上划分为大致三部分:亲俄地区,拉锯地区,反俄地区。9 ]0 q( `) F% @; D
第十五步,在亲俄地区和拉锯地区,运用各种军事、经济、政治手段,驱赶反俄民众,扶持亲俄民众。
" ?6 n; ^8 H6 b/ p第十六步,增强亲俄民众的政治权力,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提升亲俄地区生活水平(乌克兰现在的人均GDP只有俄罗斯的三分之一)
4 L! V- e3 h: o1 ]" |第十七步,维持对亲俄地区,反俄地区的军事监视,运用远程打击兵器阻止这两个地区重建重型装备力量。鼓励亲俄地区民众组织民兵,与反俄势力民兵作战。正规军为亲俄民兵提供情报、空中掩护乃至装甲火力。' ^+ ?0 w+ w5 v+ P9 W- j5 p
第十八步,陈兵波海三丑边境威慑三丑。也许会短暂进入和攻击波海三丑境内目标,戳穿北约的纸老虎画皮,威慑芬兰。& |* p F" A& d3 W# A0 ~# S
3 M7 d! b" A {4 I# x在顿巴斯等东乌地区,俄军正式进入第七步,即使用重火力对龟缩不动的乌军主力展开火力打击。并希望用火力打击的压力逼迫乌军投降。 3 q( r# i7 C, j# L7 {: l
9 p4 h7 a" ]8 s1 ]" Y" Z& L
2 ~* I; M, }( i9 r! c俄军自行火炮多车组齐射
, V3 M7 j8 O8 @7 [" [
" {" E3 _1 A& r7 C. ?# {6 b
+ _ j5 h) j1 E! V }! y5 N( m近距离可以观察到俄军自行火炮外表锈迹斑斑" q$ A# o( A w
7 ] z: h$ ~/ |3 o" S5 }
有朋友问拖曳式重炮呢?在这里:& ~0 \8 C9 N9 g! o
2 l" H6 |* n2 O* u) ?, @8 U' i前天顿巴斯地区公路上行进的拖曳式重炮车队- Y9 e1 ?$ f. y* ?# I, h% X
/ R& W1 ~5 Z5 Q: m: h$ t这张照片是凤凰卫视驻顿巴斯地区记者卢宇光拍摄的。长长的车队从后方向顿巴斯前线开进。俄军展示图片的时候当然不想让他们知道。战场既是火力的比拼,也是信息战的比拼。俄军肯定没有动力向世人展示老旧的拖曳式重炮。不过总有线索可以供我们一窥究竟。' R7 E+ i4 p/ S; X
* H% x& g' e$ F- H! h/ }# c
按照开战前对乌军的评判,在俄军展示重火力打击的时候,感觉绝望的乌军应当有很强的投降的意愿。俄乌两族同源,相信在乌军中有很多俄军的内线。这个时候是内线发挥作用的时候,促成乌军投降。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因为俄军在基辅战区跑路了。这一点对乌军的心理影响相当大。
; t' e4 _: B, J- ?8 N
; l6 @& M* q- Q) |8 R今天主要说一下毛熊跑路这件事。
# [4 L# h. W5 |6 R
: S3 O9 p+ F. H乌克兰北部、基辅战区的俄军在几天之内全部撤完。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1 c' k8 a+ K! w8 C3 t1 O
& M4 f2 c" I0 t$ I
从军事上说,一支军队的动作只有三种:进攻,防守,撤退。其中撤退(撤退跟迂回是两种概念。迂回是一种进攻。此处不详述)一般是最劣选择,因为撤退往往意味着 :5 Q3 Q T3 F2 \+ Y7 \# X
& K* U: c! \/ U; ^1)你的原始目标没有达成(不然你当初干嘛要行军来到这里?): k$ A. y( Q( g5 z5 b
I- R$ M; s$ J
2)你放弃了你的原始目标(既然现在放弃,那当初你为什么要设立这个目标?)
" D+ Z9 Y; c- ^9 o4 H
7 _# e. [, }: ?4 p( k8 m3)政治上你撤退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有的军队和国家来说,即使正常撤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足以动摇国家和军队的稳定。2 |: L! b9 E& |9 F$ G5 ?
6 ?/ Q8 I: l7 K$ E
4)敌前撤军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动作。战争史上经常有军队不是在战斗中被打败,而是由于撤退组织糟糕而导致惨败。- _7 ]: w4 I! \% p8 I0 Q; d+ j+ @
" h. W3 A8 R7 u6 k! J5 N# c那么俄军为什么会实施代价高昂的撤退呢?因为乌军开发了崭新的战法,俄军既没有应对战法,又无法承担乌军新战法带来的损失。权衡利弊之后,俄军非常果断地全面从基辅战区撤退。, V' o# K& e# F2 h/ U
7 M) A( F' k6 \$ \( A2 Y7 X. b! `3 j新战法其实战法是美军开发的,乌军不过是执行者而已。这种新战法是:; F0 K2 ~, v, G2 N
. b0 k' h$ J. ?3 P
美军提供战场信息+美军提供战场信息判读和分发+单兵导弹+乌军小分队+打击俄军单独的装甲车辆和运输车队! R! _. p! L8 ?; w$ H
由美军用战场信装备了单兵导弹的乌军小分队赋能,令这种战法对俄军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失。这种战术如此高效和成功,以至于撬动了俄军的战略行为。俄军不得不从基辅战区全面撤军。
' `( W V/ f# M" e+ O
. `7 n; y- J& I# t8 |1 }6 C俄军在本次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兵力不足。据猜测俄军进入乌克兰的部队总共约10万人。对于拥有4100万人口和60万平方公里的欧洲第一大国(除俄罗斯)来说,是典型的“以少兵临大国”(语出《论持久战》)。在战线态势图上看到的是这样:# F0 o# L* d8 |' q+ s3 {
* a. G W- K( K( E2 l
- e. g1 `; a. x% [+ Z2 T6 p俄军从基辅撤军前的战线图' X+ C4 R+ c3 Y2 c r" i( N6 L
1 C1 {5 V6 F* i6 A" H看起来俄军占据了乌克兰国土很大的面积。实际上俄军的部署是这样:
0 H0 `4 r: m3 R$ j, a* N8 ~7 P3 \1 S
, a/ ]6 f5 ?* L5 F1 S俄军从基辅地区撤军前的兵力部署
5 B' ~5 S1 O3 U& l1 U1 Z9 U2 \$ V: N# E! k, x
实际上基辅战区的俄军只占领了交通线和一些节点。在俄军身后的广大地区并没有俄军的身影。在俄军战前的想定中,这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前面说过,俄军在开战后的第一步就夺取了制空权,并且通过空军和导弹的打击剥夺了乌军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在基辅战区乌军只有持轻武器的步兵。没有装甲部队和远程炮火。轻步兵对装甲部队一般来说不构成什么威胁。那么轻步兵携带单兵导弹(标枪等反装甲导弹和毒刺等反武直导弹)对俄军装甲部队威胁大吗?理论上不大。
6 _" m" ?( B& X4 x/ b" g: b' o
8 W i5 S/ R" H3 @人类战争一直有“战线”这个概念。关于这方面的阐述汗牛充栋,这里不再重复。战线有两大作用:一是战线帮助知道自己部队在哪里。二是战线帮助知道敌人部队在哪里。战线也被称为“接触线”。装甲部队合成作战的时候,必须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g6 Z9 K+ s3 D* j& T
2 ~% k8 v( I! {7 L. {2 K
主战坦克 k# C- m; F7 u8 r
自行火炮' A( n2 }7 ~5 O/ [1 l
步战车和步兵,含轻型侦察步战车,重型运兵步战车,反坦克导弹车" `" G1 U# @$ n, _5 i: ` P6 X/ u
防空武器,雷达,导弹,高射炮(有的是弹炮合一系统)
8 h# t9 I4 c# O: @, G后勤车辆,弹药,油料,食品被服,医护,等等8 K! F- ?& c' e! }
通信单元
4 q" X& S$ L% m ]6 Y# a! w. {, d指挥单元5 [% m5 n* R, E5 {& z0 X
主战坦克,自行火炮,步战车,防空武器,共同组成一个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合成单位。# j4 N) `# x6 U6 n
* h, o8 L1 ]( V7 M6 N俄军“以少兵临大国”,处处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俄军的应对措施是一方面瘫痪乌军的机动能力,令自己的部队可以避开无力机动、只能固守的乌军的火力打击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合成单位的高速机动,让乌军无法掌握自己的位置。在每个装甲单位周围,俄军配备步兵+特种部队,清剿偶尔碰上的乌军轻步兵。战前这种想定,不能说有错误,因为这些措施符合长期以来形成的战争规律。& ]$ ]+ e- G+ ], ]
; T0 `0 z: z* D当俄军迅速占领广大的乌克兰领土后,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俄军被摊薄成几块大饼。俄军露出了以下软肋。) ]3 X& C; ]6 j; V6 H" a
4 y; d3 Q! U5 v( r1 n1 n9 ]
1. 宿营。由于战线不固定,俄军各单位只能自己为自己寻找保护。这种保护在宿营的时候成为最脆弱的时候
; S5 F: D9 `4 I X, ^- h( g
4 p9 C R; I# w5 y4 Q# @+ [2. 后勤运输。在基辅战区,俄军前锋距自己的国土最远有200-300公里。现代军队无法像古代军队那样“因粮于敌”,所有补给都需要从国内运输过来
8 _9 Y! F) i7 j* V
2 N, `% V; T4 j1 P7 m0 g3. 俄军在基辅的前线部队无法长时间保持大范围机动,原因自然是大范围机动要消耗大量的燃油和车辆的摩托小时。同时俄军在基辅战区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斗任务,并没有大范围机动的紧迫压力。
], W+ m: T. V2 X
- y& H: E0 m: l; K5 L对于宿营,俄军仍然沿用老办法,找个树林子、草丛猫起来,或者躲在一些房屋的后院,墙根。* |# `0 O& }: ]! ^( |& I
& t' s1 J" M9 @* ^2 S
_/ K$ H) j f8 F' m
3 K7 g) `1 }: w" B
草丛里的俄军坦克的伪装
) e/ v1 c6 s( S
5 K3 T) ^, T z0 }' d俄军部署了特种部队,在占领区游猎,猎杀乌克兰的小分队。在这种情况下,乌军无法及时获得俄军的位置等信息,乌军小分队即使携带少量的反坦克武器,对俄军造成的损失也应该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对于自己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俄军采用传统的战法,使用武直加强沿线的巡逻,并辅以特种部队清剿和监听乌军的通讯。后勤车辆出发时间不固定,并且利用乌克兰的公路高速行驶,令小股乌军无法及时掌握俄军位置。即使乌军小分队掌握了俄军车辆位置,也无法在俄军的监视和剿杀下及时占领阵地和埋伏。俄军用这种方式避免在后勤补给线上乌军小分队对俄军造成重大损失。这种措不能说错误。然而,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拥有强大的C4ISR战场信息系统的美国/北约用新颖的方式介入了这场战争。
+ _$ O/ h5 I `. l6 ]; `' K8 U: U$ @* U% u3 A/ o: m7 }" u
C4ISR系统,C4代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四个字的英文开头字母均为“C,”所以称“C4。”“I”代表情报;“S”代表电子监视;“R”代表侦察。C4ISR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它是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中,7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 @% I, {9 o2 k+ V% G# c
' I% \0 o$ Q$ s9 {/ T8 v
甫一开战,北约即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单兵导弹。用这些导弹装备了大量的乌军小分队。美国/北约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C4ISR战场信息指挥系统。由于俄罗斯的核威胁,北约不敢在乌克兰领空使用无人机。美国有非常完善和先进的太空卫星系统监视。作为苏联攻击欧洲的出发阵地之一,曾经有几十年乌克兰曾经日夜处于美国太空卫星的24小时严密监视之下。
- S8 {! O) k V6 ? u
1 ?; H; w0 H, v
美国锁眼系列太空望远镜, a' S: T) S. L; ~8 l# Z2 s. p
2 w. G( f F: ]0 W: E" y6 I
! k- V! s# x8 H. S) C# m卫星拍摄的民用照片。军用照片的清晰度高得多5 w2 c$ Z8 G, E$ @1 N$ E( u! V
; R0 f P& I; {) i* ?
美国除了在太空部署了锁眼侦察卫星,还部署了其他遥感卫星,在红外波段,紫外波段,微波波段,形成了全面的战场监视系统,能对乌克兰的任何地点提供24小时不间断地侦察。这种侦察不仅仅是拍摄照片,还能拍摄视频,还能对目标的运动轨迹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这些侦察信息实时注入C4ISR系统。2 }7 M4 y& C! {5 ?" n
! g; X( s( [3 @* s- |1 {: T
C4ISR的基本作战流程为:
/ b5 |) Q% q4 K, @5 I/ [
: \+ v# [3 P) F/ V9 c: @) {1. 太空卫星拍摄要地照片传回地面站5 q. a/ L: a: |# g. G3 |% X) m9 w
2.照片经人工+AI后期处理、判读,按照需要提炼信息要点5 a% w# f( i1 r0 k r. k; I
3.要点信息传给作战指挥单位$ Z+ z c! j* X2 v5 e( Y: K! Y
4.指挥单位将信息下发给需要单位,包括各级参谋单位和战场作战单位
/ S( k+ k/ {6 F$ Y& @" S7 p5.指挥单位形成作战计划和命令,命令下发到作战单位
3 `9 s, {0 p! ~6.作战单位根据战场信息、作战计划、作战命令执行任务! K; j# s6 n, D6 m E) e* z
8 b4 R' @0 X/ ~( \7 t美国通过太空卫星遥感系统和C4ISR,可以随时发现俄军在运输线上的车辆,查明这些车辆的种类、位置、方向、速度。由于俄军后勤车辆必须依赖公路,并且俄军沿公路部署了后勤节点仓库用于存储、转运、分发,俄军后勤车辆只能沿几条有限的公路行驶。美国的地面信息处理单位在AI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能够几乎实时地预测这些车辆未来的位置。0 }: y: j: T$ [( ?: @/ O; e7 W
& g: @% e2 E7 @ i9 w, _北约用单兵导弹装备了乌军袭击小分队,并且为他们装备与北约战场通讯系统兼容的先进通讯装备。使得北约的作战计划和命令能够极其迅捷地分发到乌军小分队手里。
- _' F' b8 L4 K0 y9 s2 K! f+ ^; T
当北约地面指挥单位判定俄军后勤车辆的种类和预测轨迹后,结合北约拥有的乌克兰战场的高精度地图,北约指挥单位能够迅速形成伏击计划。例如在地图上标明伏击地点,俄军通过时间、甚至伏击俄军的时机和最优方位。伏击计划还能根据乌军小分队所处的位置,向不同的小分队下达不同的作战任务。* Q8 E8 y: g( \* G: d$ {
]7 [2 B) C B0 v
在俄军后勤车辆甫一上路,北约即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伏击计划。这些伏击电子版的伏击计划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下发到乌军小分队。有的乌军小分队在设伏的时候竟然还能起飞大疆无人机来拍摄伏击时的视频,用来作为俄军必败的宣传。要知道,大疆无人机的滞空时间不长,只有20-40分钟。也就是说乌军小分队伏击俄军可以将伏击时间精确到几十分钟。这在以往的大规模战役中是不可能看到的。
( p9 l, K9 T r9 S6 N. H$ W3 a/ O) P3 p4 Z" k
这里是一个无人机拍摄的独特的伏击战例:一部步战车用30毫米炮伏击两辆T-72主战坦克。这个战例说明小分队在得到C4ISR赋能和加持后,战斗力能得到多么恐怖的提升。
% d3 g/ J2 O7 t, r& i! L1 F4 [* y; _6 P
, Z' l" u1 P W右下角的乌军步战车同时伏击两辆俄军T-72主战坦克
/ x" s ~) y/ g" t1 k, {/ X) ?4 ?9 s' a% T4 C! F: Z0 Y
乌军步战车只装备了一门30毫米机关炮。30毫米的主炮不但无法击穿俄军T-72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连两侧的装甲都无法击穿。对于坦克最薄弱的尾部装甲,30毫米炮也不能保证每一发都能击穿,必须在连续击中的时候凭运气能击穿几发。主战坦克的发动机舱在后部,如果被几发30毫米弹药击穿,大致能引起大火和坦克失能。由于坦克发动机的遮挡,步战车从后面射击基本无法杀伤坦克的车组。
& `' T7 F$ ]( r, J& X3 j) ~" v" N2 G5 N e
同时步战车装甲比坦克薄得多。坦克的125毫米主炮威力比步战车大得多的多。一发125毫米炮弹可以从任何角度击穿步战车。, A7 t0 J: w T
$ k: L: {( @& n也就是说,步战车伏击主战坦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L1 T9 B& O z4 X1 M, E- J; q/ e) I' q! Y, \5 V
1.步战车必须处于坦克后方. F% V7 n `5 x( |" u
' o/ R# r5 G" b$ x7 j2.步战车必须离坦克足够近,才能保证射击准确和充分发扬火力
8 K: K: q( v, X3 h/ l
0 s! D4 |: x1 d: \5 B3.步战车必须连续射击,在坦克失能前击毁坦克发动机1 j9 a9 ?1 A& p, b1 C4 N) [
9 F1 h+ R8 _* _4 }. T; h
4.步战车必须在坦克炮塔转到自己方向之前击毁坦克的储电系统,另坦克炮塔无法转动
/ |8 ]& ^& z w& ]: R2 g2 W1 T( C% m, q, t3 A
5.步战车车组必须极其勇敢,否则上述4点只要有一点没有做到,只要坦克有机会瞄准步战车开一炮,步战车没有任何生存机会! ^2 C5 U$ Q# n' [* v; V& j
4 C* d/ K8 p* U, y
6.正常情况下一辆主战坦克可以打赢10辆步战车。而步战车同时伏击两辆坦克,上述任务难度需要乘以10倍5 l0 b* h; y B
' C& V0 i1 \; z |# N9 h% [
7.这场极其罕见的战斗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 @$ B6 s. t3 ]& h& P
5 Z y& T W4 ` M1.该战斗被无人机拍下来(当然不拍下来我们也无从知道),说明乌军对俄军行进的速度和方向必须有非常准确地预测
% P2 @% Q7 l7 s. z
% j' R$ _' y! Z7 E( c2.步战车为了能在坦克后方占领阵位,不可能在坦克开进的同时从后面追过来,因为那一定会被坦克发现。只能事先埋伏,等俄军坦克过去之后,再从后方开火& p# L X8 e- c* s8 `
0 R- R- X7 j% j: G5 T$ v0 U2 C/ p
请仔细看上述图片,乌军为了同时打击两辆俄军坦克,不得不与俄军坦克的连线错开一个夹角。为了能最大限度发扬火力,乌军步战车必须尽量在坦克的正后方。这要求乌军步战车埋伏在离交通线很近的地方。这样才能及时占领有利战位。
1 e5 [' A* m& e& a/ c6 Q2 C3 b# z4 {+ K3 U5 U5 f
乌军事先知道这两辆俄军坦克是单独行动,没有配备步兵,更没有无人机和武直掩护,沿途搜索。
$ Z2 R( h% x6 v8 P" z
. ^9 c5 L( s" @6 i1 z! Q1 X8 l视频显示,乌军步战车埋伏在俄军坦克鼻子底下的路边(当然当时可能有建筑物隐藏),在俄军坦克毫无准备下,突然同时向两辆坦克猛烈开火,并且两辆坦克遇伏之后迅速燃起大火。在视频结尾,两辆俄军坦克应该已经失能,炮塔无法向后转动对准乌军步战车。这一场伏击获得了完美胜利。$ m! W- O( s, E7 I% a0 _
为什么乌军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能赢得伏击战的胜利?显然是乌军掌握了俄军坦克行进的位置、速度、方向,以及俄军坦克没有伴随步兵掩护。甚至通过俄军坦克的行为判明了俄军坦克的任务,准确预测了俄军坦克的行为。从而形成了这场极其大胆的伏击计划,并完美地执行了该计划。& j. `0 t( X- n- [! u
这就是C4ISR战场信息加持的威力。! Z& D& v6 }2 n5 s) F4 X
, Y2 ?# v9 [$ e% X' |7 [; F
% ^* w' l4 \6 W9 N" t J$ N乌军小分队使用单兵导弹伏击俄军后勤车队) Q9 Q5 x- ~) y$ X6 q f
* m0 w4 Y7 `3 i1 @
这个视频显示乌军小分队在预设阵地上伏击俄军后勤车辆。这个战例同样显示乌军小分队加持了C4ISR信息系统。乌军知道俄军通过伏击阵地的准确时间。可以从容选择最优的阵地,伏击并迅速撤出战场。
2 |. t4 x2 l. j w* x$ x
: E7 O: P8 I* @还有不少针对宿营和停留的俄军装甲部队的袭击战例。这些袭击并不局限于单兵导弹。通过C4ISR赋能,乌军动用了各种兵器袭击俄军。这些兵器包括迫击炮,甚至旋翼无人机携带的反装甲手榴弹改装的空投炸弹。
( z$ B6 v* @. B+ H" O9 o7 @1 `$ l
美国的C4ISR战场信息赋能战法有效地针对俄军的弱点,在乌克兰战场上显示了极其巨大的威力。俄军有什么应对措施呢?俄军一时间确实拿不出有效的防守、反制措施。
, }2 h$ \5 N$ M0 x' ]: e [ s3 ~! o7 p% {5 D
理论上的反制措施包括:
- ~2 e$ h- [9 X
8 U% `; g+ L+ f; ?1.使用大量的无人机为自己的单位提供24小时警戒5 l- T/ V. Y7 T1 n" L4 q/ v
6 U! k/ w; e- r! y" V' l- Y! ?
2.在车队行进的时候用几架无人机伴随车队随时查看道路两侧找出伏击的乌军
5 ?6 I; |1 w: P, J$ h8 U% J
+ q( H4 Y1 c0 @ G, A/ b' y; p3.平时用大量的无人机对补给线两侧实施24小时监视,随时发现游荡的乌军小分队,予以打击消灭% D" X2 Q4 j+ \' v3 L& m
3 B- [1 K/ P- V, L. U7 W
然而,由于俄军对最新无人机技术的忽视,以及军事预算的限制,俄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装备大量的无人机。基辅战区处于反俄情绪强烈的乌克兰中北部。当地的居民对入侵俄军比较仇视。民众为乌军小分队提供了有效掩护,大大增加了俄军特种部队对这些小分队的清剿。% A# |2 f4 m1 U4 g: W
$ o# E' Y, @( j- u3 N$ i' }
C4ISR赋能+小分队的战法给俄军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失,尤其是部署在反俄情绪浓厚的基辅战区的俄军。乌军在信息赋能针对俄军的不对称作战优势已经形成。不断的伏击、打击触发了俄军另一个软肋:
0 z1 s- t& ^5 d
+ d- J8 R% ~* d俄军无法承受过度伤亡。
5 K* i: l P! c4 u( k u2 x! b! Z4 `, Q2 x
这一点并不广为人知。在传统思维中,继承苏军的俄军对战斗伤亡有着巨大的承受能力。然而,那种能力随着俄罗斯政体的改变和社会发展早已一去不复返。乌克兰战场在爆发前俄罗斯从未进行全国动员。至今俄罗斯国内仍然用尽各种方法令社会与战争隔离,不让战争影响俄罗斯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情势下,俄罗斯心理和舆论势必无法承受大量的伤亡,尤其是无谓的伤亡。基辅战区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伤亡黑洞。
7 B4 ?% n" S0 p1 K3 o* u# ]
6 [! V/ T( B/ B同时,俄军在基辅战区的军事行动很早就已经达到了军事目的(此处以后在详述)。俄军在基辅战区继续驻扎并无军事上的必要。在政治上的需要也并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及时正确判断了情势,迅速从基辅战区干净、彻底地撤出,及时止损,体现了普京和俄军在传略上仍然保持了头脑清醒。
" B. A% I9 q/ q5 E' n美国的信息赋能战法成了战术改变战役的最新的成功案例。必将长期成为各方的研究对象。
. H4 C/ K2 S$ e6 O* L3 s8 \- U' [! t0 ?" W+ {' a; u
俄军从基辅战区跑路,避免了军事上的更大损失,但是在政治上付出了巨大代价。首先,俄军撤退打破了俄军不可战胜的光环,给予在东乌被围的乌军主力巨大的信心。俄军的战略本来是逼降,依靠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心理压力逼迫东乌乌军主力投降。基辅战区撤军,令俄军的光环迅速破灭,逼降手段只剩下代价巨大和血腥的军事打击。
' [1 n0 x0 L- V7 Z! e2 f" V7 f: t9 r: W8 n
美国新战法的成功和俄军迅速撤退,同时也给予了北约巨大的信心,指出了援助乌克兰的方向。开战后,北约在向乌克兰提供重武器方面一直非常谨慎。在俄军从基辅战区撤退后,北约迅速改变了立场,开始向乌克兰提供自行火炮、坦克、防空导弹、甚至战斗机(目前只提供了零配件)。
0 M' A G) W9 t6 q- q7 M! z1 I+ \- j; _, M1 Q) I% m) @# G
美国的信息加持新战法仅仅是为单兵武器赋能。这种战法如果与自行火炮这种重武器结合,将发挥更加巨大的威力。“C4ISR系统+自行火炮战法”对俄军的威胁将比单兵武器大几个数量级。美国已经宣布将向乌军提供美国的帕拉丁155毫米自行火炮即是这种战术成功的直接后果之一。! N: T/ x7 U* C" E) \3 O
' x# p: W& ^+ T$ j, g
; P: ]! m) w; G, c9 s( N: l3 ^
美军帕拉丁自行火炮2 P8 U7 q; N1 [
- L# z7 w* P( f- p& A
, \: B3 q8 {- H9 c& t1 p1 m
帕拉丁自行火炮配套的神剑精确制导炮弹" ?& e2 S/ Z4 f; m8 M
# ~4 R1 D Q; @: _
帕拉丁自行火炮的射程根据使用炮弹的不同为20公里-60公里。帕拉丁发射神剑底部排气增程精确制导炮弹时,射程最远可达60公里,同时命中精确度达5米。这种155炮弹威力巨大。一发炮弹的杀伤面积可以覆盖半个足球场。帕拉丁单车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发射10发炮弹。这10发炮弹只要击中,差不多可以击毁大半个连的主战坦克。如果是步兵集结地或者宿营地,帕拉丁一次急速射10多发炮弹能够消灭几乎一个营的步兵。
: m9 w. J7 h# r3 C) U8 ~
, e1 z. u: \) e) i8 L; [8 n当C4ISR系统发现俄军目标后,将作战计划下发给乌军帕拉丁火炮。乌军帕拉丁火炮不需要集结在一起,可以单车单炮在战场的任何地域巡游或者躲藏。收到命令后,帕拉丁利用自行火炮的高速行驶能力,迅速机动到指定的战位。这个战位可能是据目标40公里的任何地点。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大部分俄军战术无人机的侦察范围。俄军既无从事前预警,也无法事后报复。乌军帕拉丁在高速行驶到指定位置后,从美军那里接受射击诸元,开始炮击。炮击几分钟后乌军帕拉丁再利用高速行驶能力迅速脱离战场,躲藏起来。
2 b- z7 i) C: z1 q2 G- \
# k* u3 Z5 m% X& @' l“C4ISR系统+自行火炮战法”的唯一应对只能是大量的无人机对战场事实广域、全天候监视。俄军拥有从卫星到无人机的全部技术。但是俄军的问题是技术虽然不缺,但是严重缺乏无人机装备。俄军长期军费不足的恶果继续显现。
3 \( e% W# f3 J$ u& ?4 \8 x# t( [5 p8 u2 M/ Q# k. O4 g
“C4ISR系统+自行火炮战法”虽然强大,但是毕竟美军援助的帕拉丁自行火炮运进乌克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乌克兰边境运输到乌东战场更需要时间。俄军不可能放任这些强大的兵器顺利进入乌东战场,必然穷尽一切办法破坏北约的援助行动。同时,俄军在乌东的军事行动第一次有了时间上的压力。如果俄军能在美军C4ISR系统+自行火炮战法”普及开来之前逼迫乌军主力投降,结束乌东大规模战事,那时俄军转过头来全力应对“C4ISR系统+自行火炮战法”,也不是没有打赢的希望。
: C1 n- M8 `9 p9 o- i
- H0 k: M& V' L那么,俄军能够在乌东快速逼降乌军主力吗?
" p$ o. ]5 x7 `: W
: H7 W% k+ i' L$ e
Z/ I* n. @! s0 }' q! H2 B .5 n5 V6 N y r4 f( p. Y& r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