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BBC从经济“主义之争”视角看乌克兰战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22:0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相似之处——表象和本质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的破坏、残酷,对人道的摧残举世震惊。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且力度不断加大,俄国央行也被列入打击目标,俄罗斯经济和民众生计严重受损,乌克兰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战争难民。

这场战争的规模无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但开战后大量评论指向历史的回音、隔时空遥相呼应、“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相似之处,从街头巷战的风格、武器到历史沿革和时代背景,不一而足。

有一点相似之处言者不多——在经济学者眼里,目前的乌克兰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似之处实际上并不在表面,而在更深层次。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罗南·帕兰(Ronen Palan)撰文分析, 两场战争的根源都是“主义”之争,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体现在现实世界的,是破坏性冲击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危机和战争爆发之间大约相隔十年,1929年和2008年都是如此。

帕兰写道:“重大金融危机和战争都是社会更深层次结构问题的征兆——潜在的构造运动造成了表面上的这些裂缝。”

BBC资深记者艾伦·利特尔(Allan Little)评论,俄乌战争实际上是“雅尔塔”和“赫尔辛基”之争,或者说,民主与专制政权之争。

1929-39年——四大模式之争
1929年金融危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一系列小规模金融恐慌之后的一次大爆发。危机爆发后,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分别代表各自赖以立足的产业模式。

帕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四种工业模式之间的一场巨大的战斗,每种工业模式都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英国——试图重建一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帝国经济,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其中负责提供粮食;
苏联——斯大林拒绝了英国将苏联拉进国际商贸体系的努力,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组织工业生产;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决策者设计并推行一种混合模式:半计划经济,关键行业与工会都国有化,但基本体制是资本主义;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私有财产权和民主政体的基础上,将国有化的公用事业,国防、教育和养老金系统与大型企业集团掌控的"有计划的公司经济"相结合。
这四种解决方案付诸实施,10年里兜兜转转,最后于1939年在二战战场上相遇相杀。世界天翻地覆,1945年德国及其盟友战败,美国模式胜出。

随后几十年世界新格局逐渐建立、稳固,全球化趋势日渐壮大,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及其带来的输赢对立和各种矛盾使它受到质疑,并成为帕兰所称的"当今意识形态之争的核心"。

2008-2022年——资本主义的未来之争
跟二战一样,在帕兰看来,眼下这场战争的根源在2008年金融危机,它破坏了二战后欧美推动下主导世界的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战后欧美推崇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导世界数十年,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一直被作为硬币的两面向选民和世界推销,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消费者选择自由结合,跨国大公司主导"自由市场",从业务、税赋和债务等各方面衡量,这些跨国大公司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帕兰指出。

“正统”资本主义到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变体”:

俄罗斯模式 - 国家主导资本主义:在苏联解体、经济被毁灭性的"休克疗法"摧垮后,这种解决方案成为普京提告声望巩固权力的基础。这种20 世纪后期出现资本主义形式与新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有部分相同。
中国模式 - 共产党管控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具有市场元素,国有和私有并存,政权高于资本。
海湾模式 - 威权资本主义:敞开国门吸纳私营企业和投资资金进来,但经济主体始终掌握在少数酋长和统治家族手中。
进入21世纪,前10年里这些资本主义“变体”表面上持续上升,但2008金融危机削弱了每个人对市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念,也损害了人们对政治阶层和民主本身的信心,而相形之下中国、俄罗斯或某种西方民粹主义的主张显得颇具吸引力,被很多人认为可能代表了未来。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很多变化,各国政府的量化宽松纾困、零利率和紧缩财政以减少危机造成的破坏,但代价高昂,尤其是通胀和普遍的贫富差距加剧,为民粹主义、极端思潮和社会动荡埋下伏笔。

“赫尔辛基”与“雅尔塔”之争
在政治和历史学者看来,这次乌克兰战争是一场民主政权与专制政权之间的战争,两种对抗理念之间的战争,涉及到国际关系准则的维护。

牛津大学学者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说,这两种世界观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达——赫尔辛基与雅尔塔。

1945年在雅尔塔,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将战后的欧洲划分为“势力范围”——东欧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苏联,西方属于跨大西洋联盟,该联盟将着手重建欧洲的民主政体。

赫尔辛基则描述了一个由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欧洲,每个国家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联盟。它源于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议(Helsinki Final Act),并逐渐演变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乌克兰的捍卫者正在为“赫尔辛基”而战。普京已派出军队强力推行现代版的“雅尔塔”——这将扼杀乌克兰的独立,使其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

因此,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被政治经济学家视为专制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之间爆发的代理人战争。

俄乌战争如何论输赢
BBC资深记者艾伦·利特尔(Allen Little)分析,俄罗斯这次入侵乌克兰,北约东扩和由来已久的不安全感(一马平川,没有天然安全屏障)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制裁实际上划分了世界,“相当于竖立起一个新的经济铁幕,将俄罗斯与西方隔开”。

他指出,俄罗斯已经高度融入全球经济,世界依赖它的石油、天然气,它的工业依赖进口产品和零部件。将俄国排除在富裕世界和全球经贸圈之外,俄国和民众受重创,世界也一样。

利特尔说,“我们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全球化经济出现倒退。 ”

在很大程度,局势走向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新的世界格局。中国和俄罗斯因反对美国的实力而抱团取暖,北京和莫斯科坚信最大的威胁来自一个恢复活力、更加统一的民主世界。

中国不希望看到普京被削弱,或者西方得到巩固。 然而,这正是乌克兰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和海湾国家,还有印度和南美等新兴经济体,代表了帕兰所说的"资本主义变体"。

普京的战争可能会重新划分国际金融版图。

牛津学者阿什认为,在“赫尔辛基”和“雅尔塔”理念之争中,西方在捍卫赫尔辛基价值观方面过于三心二意——它正式承认乌克兰有权在未来某个日期可以加入北约,但从未打算实现这一目标。而普京也有他的疏忽和大意之处。

帕兰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可以被视为一场“为资本主义未来而进行的代理战争”。

他断言:”除非并且直到西方真正重构资本主义,比如设计一个 21世纪20 年代版本的新政,那么类似的代理人战争也许会不断在新的战场爆发。“

乌克兰简介:
乌克兰地处东欧,位于俄罗斯与欧盟/北约成员国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之间,北部与白俄罗斯接壤,南部与摩尔多瓦接壤。至关重要的是,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

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和俄罗斯一样成为两个独立国家。但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联系。

乌克兰语是独立的乌克兰唯一的官方语言。然而,直到最近,大多数城市中心和工业区主要用俄语,讲乌克兰语的只是最西部地区。进入21世纪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更多年轻人在正规教育系统中学习乌克兰语。

俄罗斯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是二战以来欧洲国家第一次吞并另一个国家的领土。尽管俄罗斯政府予以否认,但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顿巴斯地区,两个自称亲俄的“人民共和国”中有俄罗斯“志愿军”和正规军。


20世纪前的乌克兰
乌克兰的诞生 —— 大约在9世纪,一群北欧人进入今天的俄罗斯西北部,征服了当地的东斯拉夫部落,然后沿第聂伯河迁徙到今天的基辅市,即今天的乌克兰首都。那个中世纪城邦史称基辅罗斯。今天乌克兰中部地区就是当年罗斯国的中心。

莫斯科诞生于12世纪。988年,弗洛迪默大公接受了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他们使用的多种东斯拉夫方言后来演变成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和俄语。

罗斯公国13世纪被蒙古帝国征服。14世纪蒙古帝国衰落后,莫斯科大公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瓜分了罗斯公国的土地。立陶宛大公国后来与波兰合并。在波兰南部边境,一个新的乌克兰哥萨克社群开始兴起。乌克兰哥萨克是一群人数众多的自由人,其中许多是逃跑的农奴;他们守卫着波兰南部草原边界,抵御土耳其和鞑靼人的袭击。

17世纪,反抗波兰统治的哥萨克叛乱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社会和宗教战争,最后建立了酋长国 —— 名义上在波兰国王统治下自治但实际上独立的哥萨克政体。这个过程中,反对波兰天主教统治的哥萨克反叛力量接受了信奉东正教的俄国沙皇的”保护“。

史学界对这个”保护“的内涵外延至今仍有争论。

1764 年,叶卡捷琳娜二世 (1729-96) 废除了酋长国,力图消灭乌克兰自治的最后残余,俄罗斯军队摧毁了第聂伯河上的哥萨克据点。哥萨克军官可以宣称自己的贵族身份——帝国同意接受他们与俄罗斯贵族平等,只要他们能提供相关的文书工作——但乌克兰农民最终被奴役。

18世纪,沙皇俄国征服波兰过程中,乌克兰民族复兴思潮开始抬头,民族复兴运动从波兰转移到奥匈帝国最西面的前罗斯公国地域。俄罗斯当局推行文化同化,1876年颁布《埃姆斯法案》,禁止一切乌克兰语出版物。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60859677

================

这个角度有点意思,不过分析和结论都太牵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5 21:33 , Processed in 0.0314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