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3-1 00:08 |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22-3-22 17:39 编辑 * R' ?8 P' w- ]% O
, _7 _9 B/ o9 q1 \$ \+ I! }有矛就有盾,有盾就会出现更锋利的矛。围绕着坦克的矛盾之争也无非如此:自从1916年9月15日清晨索姆河防线被一群身披乌龟壳的拖拉机突破,如何击穿这些乌龟壳就成了兵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反过来,如何为自家的乌龟包裹上最结实的壳也自然而然成了最关心话题之二* c. X. t1 C+ q: G
4 b6 X+ e' \* C: D8 Z7 J: X# d
5 y+ k- E$ E. h9 ]6 Q: z0 P0 U坦克始祖,英国Mark I,左边是“雄性”,有两门Hotchkiss 57mm速射炮;右边是“雌性”,只有6挺维克斯机枪。身披坚甲 -- 6mm厚钢板。& n6 L' q! N/ L1 R: Z
4 B8 f7 X) R2 L# {1 _$ o1 ?, W
头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的确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巨大的体型(两米半高,四米宽八米长的一个铁柜子),震耳欲聋的发动机嘶吼(乘员完全听不见,只能靠扳手、脚踹和手势来指挥),如履平地般碾压过弹坑、铁丝网和堑壕,四面喷吐着死亡的火焰,当面的德国人一哄而散,一辆坦克甚至单枪匹马夺取了一个村庄。, C8 g( r' h" J, w B: M
. R$ b/ |( e5 P9 `9 W
( N0 w0 _* `" E3 n* C
但是回过神来的德军很快就发现这玩意儿并非那么可怕,距离足够近的话,炮弹可以穿透它,甚至马克沁重机枪发射的钨芯穿甲弹也可以打穿它。从此以后坦克与反坦克武器就开始进入了一场旷日持久、延续至今的矛盾之争。; ?* }" Q; q2 h0 z" J! \
& }* H3 p# c& D/ S$ e. L现代反坦克武器的破甲方式有两种,一是高速硬杆穿甲弹,只要速度足够高,麦秸也能穿火鸡;二是预成型破甲弹药形成高温高速金属射流,“射穿”金属装甲。而相应的,坦克装甲也在不停进化中。3 M4 b$ `4 E0 @1 m3 a
9 h9 d1 T: Z0 Y! U- w# q, M
! x6 G0 G9 E7 O' S' ^; J, M0 q
最初大家想得很简单:6mm钢板不够厚,那就60mm咯。。。 纳粹德国装甲部队主力,三号“J”坦克。三号坦克前装甲早期只有二十几毫米厚,应付一下机枪/反坦克枪凑合,很快就发现面对自家的Pak-37都不叮,所以赶紧加厚,到三号“J”的时候前装甲达到惊人的50mm,侧装甲32mm& b. d5 r4 w# u$ _+ O! ], [
0 T8 F/ e! l4 r% G& Z
8 |* s. t; Q S N; D
著名的“三秃子” - 三号突击炮“G”,42年入侵苏联后,德军发现50mm前装甲在矛与盾的较量中依然不叮,于是就继续加厚吧,三秃子的前装甲已经加厚到80mm,而且带前倾。前倾装甲不但能够使入射弹丸发生“跳弹”,而且同样厚度的装甲板在倾斜放置后,可以达到增厚的目的(80mm装甲30度倾角即相当于水平方向100mm)
2 K$ `) D- s, B; R1 J2 O
" y5 E A! n: R! b; j沿着这种“防护不够继续加厚”的思路一路狂奔,纳粹德国到最后终于搞出了“猎虎”这种庞然大物。$ w5 L& e, T" I) R* _3 y% O
+ b. C7 S5 j) b* }) [* a* k9 r4 ?, l
1 ?4 d4 g" H7 Y! f3 X2 k- Z“猎虎” (Jagdtiger)坦克歼击车,前装甲达到了丧心病狂的250mm厚。即便是放近到500m之内,盟军当时依然没有任何一种坦克/火炮能够击穿它。
) d" W( e- X8 L; I8 B4 Z
& w' y, D) K) c2 f2 Y8 P4 L过份厚重的装甲固然为乘员提供了坚实的保护,但也使它的车重达到了闻所未闻的70吨重,再加上马力明显不足的发动机,导致“猎虎”坦克常常因为机械故障(体重太大了膝盖容易出问题)和燃油不足而被抛弃。
& z2 J% l, M3 T% w- U. b& M; ^3 T( J' l% n
二战后坦克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继续加厚”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尤其是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出现,使矛的破甲威力成倍增加。
1 S c/ C( T" H6 m1 t
/ Y+ X& O, [! | - K/ g5 C( H% u" A
高爆反坦克弹(HEAT)穿透装甲过程。空心装药穿深一般能达到药型罩口径4~6倍。也即如果是100mm口径的药型罩,理论上穿深能达到600mm左右。更恐怖的是双串联破甲战斗部、甚至三串联战斗部,一个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多厚的装甲也架不住。
8 U7 P" e* }" ^4 T& Q! y) i# ]% K3 u* H8 u; i# z
乔巴姆(Chobham)本是一寂寂无闻的英国小镇,却在1976年闻名了 - 因为设在这里的皇家装甲研究院搞出了一种比较牛B的盾牌,“乔巴姆”牌复合装甲。
4 l+ g* N3 m7 u+ ]4 H$ e
" Y/ \" T. x! q8 u3 H8 @3 i1 v
: ~3 H" L5 F" }$ q( f/ _“复合装甲” 的概念很好理解 - 弹丸在穿行不同介质层面的时候因为不同介质层的密度不同,容易发生断裂/错位。比方说你拿锥子扎鞋底子,努力地钻啊钻,最后一瞬间,“噗”地捅了手掌心 -- 为啥会“噗”地那一下?鞋底子比手掌有韧劲啊。。。( C% ?/ O7 r! T9 L. g) Q2 g" x
3 z% |# q* u& u* `# h" u! y2 F
6 ?' @$ x% S- t, ` J$ P不同构型的复合装甲,有外表面硬化层,有中间可坍塌吸能层,还有高韧性背板防崩裂层,玩法很多,可谓用心良苦。
/ S/ C& s3 F- |9 v- g: H2 @# O4 `6 c8 v/ M6 a. g7 W+ p/ t# O
- E p, ]: \9 v9 [/ `* ?( m: y真正的乔巴姆装甲构型/成份都保密,只看外表是看不出什么来的。据猜测中间层使用了陶瓷装甲加强硬度。
$ O) T2 c Y( o+ O; Q
( b( F1 [" `) I4 _6 e/ W' e& P
( R2 d! W3 X9 u6 R5 X2 [! e; L英国坦克制造业最后的骄傲,挑战者II 坦克,号称无惧现役一切坦克炮 - 有底气跟所有的坦克怼枪。。。 迄今为止唯一战损记录来自2003年巴士拉发生的一起“误击”,被另外一辆挑战者II击毁。。。 好吧,至少自相矛盾没有发生。。。
2 d* s) g3 P' i) H
' N& _- [/ B, U- U4 z. z. ~! F/ Y$ k1 H7 ~/ W
1949年一个苏联人从刚刚建立起友好关系的某东方大国得到了一本名叫《史记》的著作。当他读到“以暴易暴,不知其非兮”的时候,突然间有所触动。于是“反应式”装甲就被苏联人发明出来了9 a( j9 ^, i1 q

# X4 T' T% m% Q' t
9 @# Z6 \) b" }2 B- U' v4 b
好吧不扯蛋了,不过“以爆抑爆” 的反应式装甲 (Reactive Armor)最早发明权的确属于苏联人。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在两层钢板中甲夹一层炸药,来袭弹丸引爆炸药,自身也被炸飞。
$ s8 a/ i0 N ^, k9 M9 G c" X. V) V& J
前苏联囿于钝感炸药技术不过关,长期以来在反应式装甲上无所突破 - 他们的反应装甲常常能被步枪子弹引爆。能被普通步枪“打爆”的坦克军方自然是看不上的。。。 $ Y; H8 ^% n$ x% H) c- A
; b2 w6 d% ~# k9 N
! A; c( e. z+ E
这个设计后来反倒是被西德给申请了专利,然后在以色列人手里发扬光大。上图为参加过黎巴嫩战争的以色列M-60坦克,全身挂满炸药盒 -- 里面是钝感炸药,用普通的步枪子弹是打不爆的,只能被高速穿甲弹丸或者破甲弹引爆。以军接收了大量美军退役老坦克,面对真主党的RPG,反应式装甲为它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 Q( x/ ]0 p v& V# }4 \% m% J) L( Z% s+ O9 r) v. {9 Y
- }3 n6 X1 C' w. s9 D) }- Y! s% {王师在为M1A2“艾布拉姆斯”更换侧裙板反应装甲块。跟人的手臂比较一下这玩有多厚,但是显然不重,是个空心盒子。否则力气再大也不可能单手提溜
/ B; ? _$ A# `9 O1 E% L7 C2 L- Q% W; H
8 C% o& @& @4 [7 y4 J
T-80反应装甲测试,可见侧裙板全部被炸飞,但好消息是履带尚完好无损。
( O$ }& b4 V: Q$ P1 _2 M
# z. k) E, k/ O1 c w& S0 z r: z# \
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在矛与盾的较量中,矛常常能占上风。因为集中全力突破一个点总是要比处处防护容易得多。所以最新一代的坦克防护概念就改成了所谓“主动防御系统” -- 啥意思呢?大白话说其实就是“子弹对子弹”,你快我比你更快,一枪打掉飞过来的子弹。反应式装甲可以看作是一种“半主动防护” -- 只有挨了打了才反应;而“主动防护系统”则是主动出击,在挨打之前就要出手!, Z5 |5 t# b, N5 c" \: M* q
, U. P# ^6 j& ^: v2 T* X
) v6 {% R0 ?$ A- _' D
& M5 b/ [/ h; }* C, Z% I; o别看俄罗斯动辄就放风推出各种天顶星技术的新武器,从侵乌部队战损情况来看,当家主打花旦仍然是老旧的T-72和T-80U。T-80U算是一款比较有特色的苏式坦克,GTD-1250燃气轮机 + 炮射反坦克导弹是其主要特色。5 y% @( u( }1 @9 e" }/ C% O
8 t# Y$ o, m+ D* ?( s9 p
+ H! a# p$ f5 z+ Y+ ~7 i1 g9 A
这辆特殊的T-80U的炮塔上多出来一个方箱子和几枚导弹一样的玩意儿。这是一辆特殊编号的技术验证车,T-80UM2。1999年第三届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露面的代号为“黑鹰”的坦克。3 i% s, d r i! z0 o8 u' S1 g
& F6 V) _; ]) z( b- z
相比于普通T-80U,T-80UM2更加接近西方坦克防护设计。比方说倾斜焊接装甲炮塔一改苏系坦克“圆头圆脑”的形象,把弹药舱改到炮塔尾舱里,乘员舱有高强度抑爆隔板防护。车体正面和四周都布有俄罗斯最新模块化装甲接点,可以附加额外的装甲板或反应装甲块。
+ C% f7 G; d8 U' q2 Z7 |5 Z
& r _+ `( G( O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坦克上安装的 Arena-M 主动防御系统
7 I2 D5 b b' F8 A
3 q2 a& C. \; i7 s2 T2 L( f" n, D( L6 e0 {" o5 u. W# m
这是俄军测试安装在T-72B3上的 Arena-M 主动防御系统,可以看到,当RPG火箭弹飞到离坦克十米左右的距离时,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启动,向来袭弹丸方向发射了一枚高爆弹,爆炸有效地阻挡并引爆了来袭RPG弹头。俄国人评估认为,安装 Arena的T-80UM2比不装 Arena的T-80UM,防护力高出3倍以上。" f0 y7 L) W: U1 l8 g+ w0 A
# w- M( J: x6 J
T-80UM2上还装了许多牛B装备,譬如可探测30公里内直升机的传感器,神秘的RPz-86M防雷达涂层,数字化通信保密设备、卫星导航定位、以及独一无二的敌我识别系统。虽然鄂木斯克机械局一再声称价格可以商量,但是T-80UM2自始至终既没有得到海外用户的青睐,也没有得到俄军的任何订单。7 g6 ^1 k- q" M! D3 ^* _5 e
3 |7 ~' `9 _) S- d. M, G
# K5 j( j* V, i- h$ t: n
这辆命运多舛的T-80UM2技术验证车,在“黑鹰”计划无疾而终之后,流落到了俄第四近卫坦克师手里,曾经参加过Zapad-2021军事演习并露面。
* T; j# {1 R- @) ] t3 O. i% }
' P0 }: u( [; a3 ~' A
* m0 ?+ d- [! f3 e% r; {9 C根据最近从乌克兰战场上传来的最新消息,有人从废墟里发现一辆被打爆了的T-80U,根据残骸分析,基本上能确定就是那辆可怜的孤本T-80UM2。显然,在矛与盾的较量中,T-80UM2的主动防御系统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保护作用。
" g+ [. H' J \1 M' ^5 Z& _- n Y$ m
7 `* J4 w" D7 s/ b( E
. F0 Y; q/ c ?) r& R主动防御系统理论上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它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比方说,一是对周边的伴随步兵有危险,坦克兵躲在乌龟壳里不怕外面爆炸,但是坦克身边的步兵呢?岂不是同时挨两发炮弹?% j5 y# M* n. L) ~3 K7 p$ F

/ D- S% X7 H3 Z2 k' a/ b5 }" n0 T' \% W+ E) t
最要命的是,虽然在测试中这套系统百发百中,但在实际使用当中,敌人并不会提前告诉你“我要开炮”啦。。。 打起仗来需要这套系统24x7开机并保持可靠 -- 众所周知,这对于任何电子系统都是不可能的。
: E9 G3 J. h' z- v4 ~- F$ A! d) B6 _+ i/ _
而且RPG只能算是慢速弹头,最快也不过300m/s,而现代反坦克火器的射速越来越高,更不用提敌坦克发射的HEAT破甲弹动辄上千m/s的飞行速度,对于主动防御系统而言,这也是一个相当难以逾越的障碍。
# R) X2 A- `3 d7 E! `8 ]
7 L' y; g. D8 A如同其他技术进步一样,囿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刚开始的原型总是漏洞百出,不尽人意。这个倒也不难理解。. T, w5 s7 l- u$ y. Q/ k
7 y$ p- T' m0 W9 \只不过俄军居然把这台技术验证车都送到战场上去了,最后落得战死疆场成为废铁一堆,不免令人唏嘘 -- 俄罗斯是不是真的把家底子都刮出来了啊?% m7 ]1 w k: ^2 [- _6 R+ J7 w
! R! l% g$ K: f0 m [. w% |8 e
@togo
1 }" D6 e& P$ S5 [( p, J. k! n9 w3 B, X$ a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