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5 d% W( x1 e这场战争很快就要满周年。事后诸葛亮地评价,至少开战前的政治决策和开战初期的军事策划,普京和他的国防部下属们仍然是可圈可点的。俄军现在的局面,既有运气成分,也有对不知己的因素。
5 `+ O6 i+ `- S+ n% k, p, i& N9 p, z) J {* u; }5 @
政治决策上,普京运筹多时,英美和欧盟的反应均在他的预料之中,没有失分项。 ^2 n. b u+ W3 N8 e* W2 L
军事策划上,战前欺敌玩的挺漂亮,骗过了除英美之外的所有人。南线和东线佯攻和牵制,防止乌东的乌军主力回援,主攻基辅。以两路突袭,一路空降直扑机场(还用东西两路陆地大军接应,加一道保险),一路派特种部队潜伏进基辅执行斩首行动。这个计划至少从纸上谈兵的角度来说,还是挺完美的。4 Z, b5 }% Z4 n) N
, t1 t5 e0 Z( u9 B" Q7 ~# c
从很多俘虏的供述看,俄军坦克的平时保养太差,导致趴窝的情况太严重,有的连队10辆坦克能趴窝七八辆。虽然不知己是大忌,这个对基辅战役的影响没那么致命,对偷袭不成后强攻基辅、后来的乌东战局影响更大些。
! @! }7 x( c1 P! V, v$ ~计划的失败最主要因素就是运气。潜伏基辅的内应没发挥作用可以说是工作失误,但是,执行斩首任务的特种部队在离斯基几步之遥的地方失败了,这个是真正的运气因素。另外,突袭机场的几架武装运输机被乌军意外发现、击落,这个也是运气成分居多。
- k# J3 t) F/ ]5 _& W5 Z4 N' z如果基辅的斩首能成功,或者能成功迫使斯基出逃基辅,不知己也不是啥大事儿。千算万算,谁也没算到一个毫无政治经历的戏子却能够直面生死,有舍生取义的大勇气。身居高位而有大勇气者,自古少见,这真不是普京战之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