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1-7-25 16:44 编辑
用脚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可以读一下子的。
这篇文章里关于五龙口明沟的描述,印证了我记忆中郑州北部的地势,即西南较高,东北较低。三十年前,文化路北段白庙附近有条明沟,就是从西南方向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北墙根,经过轻工学院南墙,在省古建所北边的大铺村穿过文化路,再经过大铺村的农田,在白庙水厂南边排入东风渠。那条明沟好像根本就没有名字,最深的印象是在大铺村里有座小桥,桥上有位浙江来的修鞋师傅,口碑很好。他的儿子才五岁,一天在桥边玩,不慎掉入渠中,那位师傅直接跳进沟里救他儿子,但水太黑,淤泥太深,两人入水都没有露头,等被人救上来已经晚了。我妈妈当时正在旁边的菜摊上买菜,目睹了这场惨剧。后面我就记不清是被填埋还是变成暗沟了,总之明沟消失了。
这次郑州受灾,我和妈妈通话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件事。郑州北部过去有不少这样的沟渠,都被填埋了。如果这些沟渠还在,是不是能在灾难来临时起到些作用呢?
---------------------------------------------------------------------------------------------
原文链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399197.html
【调查】重走郑州地铁5号线:积水区十年前上“黑榜”,排水明沟变暗渠
五龙口停车场及周边区域发生积水并非偶然,十年前这里已“榜上有名”。此次暴雨来临前,距停车场20多米外的排水明沟上,被加上了数十米长的盖板,导致泄洪不畅。
赵孟 2021/07/25 13:49浏览 33w来源:界面新闻
临近地铁5号线停车场的河段被加上了盖板,导致泄洪不畅。摄影:赵孟
记者 |赵孟
编辑 |刘海川
“道路是越修越宽,下水却越来越难。”2021年7月23日,郑州市民黄渤路过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以下简称五龙口停车场)时,看着抽水泵管道不断吐出的洪水如此感慨。
7月20日,郑州地铁五号线被洪水逼停,500余人被困,目前已致至少12人遇难。官方对事故原因的通报称,7月20日郑州市突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迫停。
通报未明确的是,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的严重积水从何而来?在洪水攻破停车场挡水墙之前,洪水是否还有别的泄洪口?以及,在气象部门连发多条红色预警后,这处“众所周知”的低洼区域为何没有应对预案?
界面新闻的调查显示,五龙口停车场及周边区域发生积水并非偶然,十年前这里已是“榜上有名”的积水区,在经过治理后有所好转。但在此次暴雨来临前,距五龙口停车场20多米外的排水明沟上,被加上了数十米长的水泥盖板,导致泄洪不畅,或也是此次地铁隧道内积水的原因之一。
“三个方向的水汇到一处”
黄渤觉得,洪水进入地铁五号线并非完全无法避免。
7月20日17时许,暴雨带来的积水已经快没到膝盖,但黄渤还是决定从五龙口停车场附近的公司走回家。他在这一带住了近40年,熟悉这里的道路和地势。他沿着蓝天路向南走去,到达第一个十字路口时,再转入嵩山北路。
“不是积水,我肉眼都看得见水在往北边(五龙口停车场方向)流。”黄渤说。他迎着来水的方向走去,感觉水越来越深,身体遭遇的阻力也越来越大。虽然五龙口停车场地势较低,但洪水上涨的速度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从公司到第一个十字路口不到1000米,黄渤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是一个朝东倾斜的十字路口,由此辐射出去的四条道路,因修建时间不同有四个名字,分别是朝东的嵩山北路、朝西的五龙口南路、朝南的桐柏北路和朝北的蓝天路。到达十字路口,黄渤惊讶地发现,另外三条道路上的积水,全部涌向蓝天路,朝北向五龙口停车场方向奔去。
三条道路的水汇到蓝天路上,并经蓝天路流向五龙口停车场低洼处。(红色箭头为水流向)
黄渤身高一米七五,此时洪水已经淹没到他的腰部。他不敢涉水继续前进,选择退回到公司,他顺着水流小心翼翼往回走。
差不多同时,在五号线停车场附近的工人王超从工棚出来,查看自己的汽车是否被淹。他看到,五龙口停车场办公区门前环保路上的积水,正在往蓝天路方向流;不仅如此,蓝天路北段的积水,也在往南流。来自三个方向的洪水,一起涌向蓝天路与环保路的交汇处,这里正是地铁五号线五龙口停车场朝向公路一侧的围墙。
从蓝天路的来水到达五龙口停车场,又与另外两个方向的来水在此汇合。
王超注意到,隔着蓝天路,在五龙口停车场对面竖起了黄色的塑料挡板,挡板后面是一条小河,但洪水一时无法越过挡板,在这个区域越积越高。王超从未见过这样的洪水,赶紧跑回到工棚里。没过多久,他就听见“一阵像瀑布落下来的声音”,这种炸裂声持续了一阵,变成了稳定的落水声。
在黄渤往回走的途中,他感觉到洪水有下降的趋势。等到他走回到五龙口停车场附近,才发现原委:五龙口停车场靠近蓝天路一侧的围墙被冲毁了,洪水像大坝决堤似的倾斜而下,进入几十米深的地铁停车场内。
事后郑州官方通报,7月20日,郑州市突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在沙口路站至海滩寺站区间内迫停,500余名乘客被困。
郑州地铁5号线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5月20通车。该条线路为环线,共设32座车站,1个车辆段和1个停车场——五龙口停车场,是郑州地铁中最忙碌的线路。
地铁停车场主要承担地铁列车停检、清洗等工作。列车经过出入场线,进入正线。这也是洪水进入地铁车厢隧道的线路。五龙口停车场虽为地面停车场,但列车停放区与地面尚有数米高差。在停车场外围,设有基座为砖砌结构,上部为钢管的围墙。
2017年公布的一份该停车场招标信息显示,五龙口停车场地块呈刀把形,东西长约900m,南北宽约220 m。停车场规划地块总面积约18.3公顷,其中地铁用地面积约为11.3公顷。
此时黄渤注意到,就在被冲毁的地铁五号线停车场围墙的对面,黄色的建筑挡板也被冲开了一些缺口,但在缺口另一边,洪水并未顺利排入河道,而是停留在河道上一段几十米长盖板上。
他认为,暴雨并不是灾难的全部的原因,“暴雨是很大,但是如果排水沟能够发挥作用,也不一定会把地铁淹了。”
排水明沟变暗渠
7月23日,界面新闻记者来到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被冲毁的区域仿佛开了一道豁口,围墙和钢筋护栏掉入停车场内,其上挂着凌乱的垃圾。数台抽水机正在工作,将积水排到几米外的路上。排出的水并未流散开,沉积在此,通过滤网进入地下管道。“谁都知道这里地势最低。”黄渤说。
在隔着蓝天路的对面,20多米外是一条名叫五龙口明沟的小河,流向由南流向北。黄渤介绍,在没有修建蓝天路时,五龙口明沟属于明河,河边常有附近的村民搭建板房做生意。后来,蓝天路从小河上面穿过,小河的一段变成了暗河。
5号线停车场边缘与五龙口明沟间隔20多米宽的蓝天路,但五龙口明沟被加上了盖板。
郑州市自然地貌为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降达到3.4‰,城市西部与东部地面自然高差达到30余米。五龙口停车场位于郑州市西北方,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相对整座城市,这里的地势并不低,但在五龙口区域,这是一块众所周知的洼地。站在地铁停车场被冲毁的围墙附近,目测即可觉出,三个方向的道路路面明显高于此处。
五龙口附近的积水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郑州市政部门一负责人在一份官方材料中介绍,伏牛路、桐柏路等路段的道路积水,主要是排往五龙口明沟,并通过五龙口明沟排出市区,但这些路段的积水在进入五龙口明沟之前,还需要“爬”过80厘米的高坡,才能进入河道。
2010年7月,郑州市遭遇暴雨袭击,大量路面积水,市民颇有怨言。在此背景下,郑州市政府在全市梳理出62个积水点,并由多个单位的负责人分包限期改造到位。界面新闻记者看到的材料中,五龙口明沟区域的积水问题“榜上有名”,分包领导为时任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岳某某。
经过这次改造和其后的多次疏浚,五龙口明沟的排水作用得到提升,附近一带的积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黄渤记得,大约在3年前,郑州也遇到过一次暴雨,那时这附近的积水快到膝盖,但过量积水最终流进了五龙口明沟,未造成严重损失。
多位附近的市民称,这条小河有数十年历史,后来附近修建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小河就变成了该厂的一条排水河。蓝天路修建后,小河从道路下面流出,站在路边的人行道即可看见河水。遇到暴雨天气,过量的积水越过路基直接排入五龙口明沟,大约流经5公里,汇入郑州有名的贾鲁河,最终流入淮河。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五龙口停车场砖砌围墙基座的高度,明显高于马路对面五龙口明沟的入口。这意味着,洪水到达这个区域时,正常情况下应首先漫入五龙口明沟排出。
多位附近市民称,大约在几个月前,此处的河段上,被加上了水泥盖板,原来的明沟变成了暗渠,导致过量积水排出不畅。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盖板大约有8米宽,近50米长,以单条白色钢筋混凝土横梁拼接而成,在两块盖板的缝隙处,流下了大量生活垃圾。
盖板将明沟变成了暗渠。摄影:赵孟
小河边停放着几台挖掘机,黄色的挡板已经被拆开,有些被压扁,一旁的土堆也被铲掉了一些。从人行道迈入上盖板,走到尽头,可见五龙口明沟全貌,河宽约十多米,深有五六米,两岸分散着大量杂草和垃圾。废水从盖板下的河道流出,散发着臭味。
因河流加盖板后导致泄洪不畅,早有先例。2007年7月18日,济南遭遇超强暴雨,不少加盖棚盖的泄洪沟发生拥塞,洪水排泄不畅,给市民生活造成不少损失。后来济南以此为契机,拆除了部分泄洪沟上棚盖的建筑物。
7月23日,郑州市高新区石佛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界面新闻,五龙口明沟由该办负责管护,由于河道与蓝天路存在高差,有安全隐患,因此在河道上增加了盖板,其上将开发成绿化带,“经过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同意的。”对于增加盖板对泄洪的影响,她表示“这种情况应该都考虑过的”。
红色预警是否奏效?
那么,郑州市有关部门是否真考虑到暴雨带来的泄洪风险?各方面的预警又是否到位?
灾害发生后,郑州官方对外通报,7月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降降雨量。同时,有关此次暴雨“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开始流传。
7月21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对外介绍,从大气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中国形成有严谨记录的气象记录时间是在1950年之后,才有比较准确和完整的降雨量的科学记录。到现在为止,整个降雨量记录为70年左右。他表示,所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在目前没有得到可靠的、长时效的、有效的降雨记录之前,“很难去谈这个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7月19日,@郑州气象发布多条当地有强降雨的信息。7月19日12时28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当日13时、14时、14时28分、16时、18时、18时13分发布的临近预报,级别仍为暴雨黄色预警,或暴雨黄色、雷电黄色预警。
当日19时13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本次降雨的第一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1时59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本轮降雨的第一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7月20日06时02分,该台再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当日,郑州市气象台共发布了10条暴雨红色预警。
暴雨预警信号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级。在中国大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其对应的防御指南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等。
回溯此次灾情发生前后,这些预警并未发挥应有的效果。7月23日,界面新闻记者沿郑州市常庄水库泄洪道采访多位周边市民,许多人表示,他们在内涝发生前并未收到停工、停课、撤离等提醒信息,许多人仍像往常一样上下班。
被冲毁的地铁停车场现场。摄影:赵孟
一位气象部门人士向界面新闻介绍,一日内发布近10条暴雨红色预警比较罕见,应急管理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但在各个政府单位中,气象部门相对弱势,是“小部门”,“我们说的他们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
根据《郑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要求,汛期前应负责检查区管道路桥梁设施;对辖区明沟、雨水收水井进行疏挖;及时清理收水井篦上的枝叶等阻水物;对区管道路积水区域进行管控和处置等。河道、市政部门应根据降雨情况,出现三级预警以上时,提前打开河渠、明沟排水闸门,降低河道各种水坝,并严密监控。
但工人们表示,暴雨天气发生的20多天前,他们一直在这里工作,未见相关部门人员前来检查河道排水情况。
家住郭家嘴水库泄洪道附近的陈先生称,直到7月21日凌晨5时31分,他才到一条郑州市防汛指挥部的短信,提醒他郭家嘴水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多个区域的人员需立即转移。王先生属于被转移区域人员,但他表示,并没有人员来通知他如何转移,也未接到单位要求停工的通知。
市民施先生的孩子正在读幼儿园,家长也未收到幼儿园停课的消息。7月20日早上,他照例将孩子送到城东路西上的幼儿园。几个小时后,大暴雨带来的积水漫入幼儿园,学校才通知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施先生的母亲去接孩子时,险些被洪水冲走。事后他才知道,头天晚上气象部门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几乎都在正常上下班。7月20日下午,下班高峰期的500多名乘客,踏上了地铁5号线。不久,当列车行经海滩寺到沙口路站之间时,洪水漫入车厢,列车被逼停。在经过近4个小时的绝望和救援后,部分人员得以脱身,但至少已有12人不幸遇难,还有一些家属仍在寻找失联的亲人。
7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再次来到五龙口停车场,洪水冲开的豁已被遮挡起来,但停车场内的凌乱现场仍在。马路对面的五龙口明沟上,有多名工人正在施工,除一些建筑挡板被拆除外,河道上的盖板上已铺上了一层绿色垫布。工人们称,接下来将在盖板上打混凝土,“没人让我们停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