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建制机降作战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8: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6-25 10:17 编辑
) Y3 h1 H( i: ^6 d4 \& z' j
- C+ O4 |  q! {$ h/ s空降包括伞降、机降和突击着陆。伞降是最传统的,用运输机在跑道上的突击着陆具有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性,用滑翔机在野外平坦地面的突击着陆基本上淘汰了,但机降不仅是最新形式的空降,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机降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伞降。2 j/ M7 M, K( ^' y1 ]) i4 u
0 s1 |" b7 m* E8 C
机降作战以步兵为主,最多搭配少量超轻型车辆。这是直升机的运输能力限制所决定的。因此,机降步兵落地后,基本上相当于徒步作战的轻步兵。这也决定了机降步兵最拿手的作战对象也是轻步兵。
7 m+ F% n/ J( Q0 i4 I9 }4 X
, [4 w. w6 }0 F1 d# h轻步兵在现代战争中依然作用巨大,但与机械化之前是大不相同了。首先,大建制轻步兵不再是野战的主力,坦克和机械化步兵才是。机降作战以穿插到敌后防御薄弱的地区为主,但现在二线部队也大量装备轻装甲,如装甲悍马和各种轮式装甲车。事实上,不管是合理需要还是过度军事化,很多发达国家连警察局都有一定的轻装甲力量了。这对于落地后徒步作战的机降步兵是很大的挑战。
2 I% t, j1 x( p1 X4 T2 Q  ^7 A3 ?+ l% t! H9 {. {
火力、机动、防护是地面作战的三要素。除了特殊情况,机降步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不可能是与重装甲对手死磕,最多只需要考虑轻装甲对手。机降步兵的火力通过反坦克导弹、重机枪得到加强,可以与轻装甲对手的火力达到某种平衡的。但轻步兵在进攻中是无防护的,机降步兵也很难有坚固的永备工事据守,所以防护方面与轻装甲的差距难以弥补。徒步的轻步兵也是不可能与轻装甲比机动的。
5 B+ N! H6 g1 s; [. e0 z/ O0 v( X. G0 d' X; I" X& J- ~1 A# Z  P
机降步兵有直升机作为交通工具,在理论上空中机动的速度、距离更大,而且不受地形障碍影响,但机降步兵一旦进入战斗,必须脱离战斗才能登机转移。除非打垮了当面敌人,要有序脱离战斗并安全登机,这在激烈对抗中很难做到。在优势敌人的强大压力下,尤其难以做到。这牵涉到机降步兵的机降场问题。0 M9 j: B* d! c: g

6 K  o3 `" \' b+ k机降场不仅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还应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是机降进攻作战,机降应该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以保持行动的突然性。如果是防御作战,同样要避开敌人的注意,否则敌人就有机会组织强大进攻,或者索性绕过防御阵地。在越南战争中,机降经常在村庄外一两公里外的开阔地进行。在阿富汗战争中,机降更是在4-5公里外的隐蔽地点进行,然后机降步兵徒步隐蔽前进到进攻位置。
: e6 U$ e/ _, T1 P
% j9 C" o5 r% b4 [5 n8 l战斗结束撤出时,机降场可以更近,但不仅依然需要平坦的开阔地,还要看战斗情况。如果敌人消灭了,一切好说。如果自己被敌人打退,或者自己被缠住了,就困难了。一方面,机降场离战斗太近的话,直升机容易受到打击,可能鸡飞蛋打;另一方面,机降步兵被敌人的兵力火力缠住的话,难以长距离机动到机降场,况且敌人会追击,把敌人火力吸引到机降场本身也是对直升机不利的。这种两难在越南战争中屡见不鲜。这还是敌人只是装备轻武器的轻步兵(不管是游击队还是北越的正规军),如果敌人具有轻装甲,在敌人火力下的撤退会非常困难。
; P: k' T2 w* Y1 S1 l* b: s5 X2 Z: V* @3 i8 E. Y
索降可以降低对宽大平坦地面的要求,只要有一个屋顶或者山顶平地就可以把机降步兵放下来。这可以用于直接把机降步兵送到目标的突击机降。但第一两架直升机上索降下来的机降步兵就要能马上控制现场,否则直升机的动静肯定惊动了敌人,影响后续人员的安全索降。: B* D' z, r" J- g* H' v

; m6 {" ?: B7 m7 R9 J+ d索降不像从直升机上“走下来”的常规机降,是需要专门训练的,而且事故率高。美国陆军游骑兵在索马里的“黑鹰坠落”战斗中,一个士兵失手摔了下来,打乱了作战节奏。这不是行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但还是有影响的。索降解决了降落的问题,要重新把人马收回,最好还是直升机直接降落到地面,否则就要用吊索了。一般是由直升机把吊索铺放在地面,地面人员用腰扣与索缆上的锁扣可靠扣住后,直升机在爬升中往上拉人。这个操作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飞机上和地面的人员要配合好,否则很容易造成地面人员的摔倒和在地上的拖拽,造成受伤。索降还是游骑兵一级的操作,“索升”就是海豹突击队级的操作了。1 r6 M, s- Y  S9 z0 I; d+ o/ C

' d7 }% V& E2 ]7 x0 X在与机降步兵敌人保持接触时的增援也有类似的问题。6 e. o+ Z  e1 t: b
- o8 o! ?, D5 J& J3 z" a2 K* l
投入大建制的机降步兵的目的只能是一个:与大建制的轻步兵敌人对抗,敌人装备水平最多不超过部份轻装甲。& S8 b% Z: s: e- r

# m4 f$ t; W7 _; N) c6 ~" h在机降作战史上,越南战争、苏联阿富汗战争、第一次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是几个典型。
8 }1 P1 v/ W  b( _) M. g
% T& Q! O) l. O& N. e8 _越南战争是反游击战争,也就是轻步兵之间的战争。在北越正规军参战之后,不乏大规模的轻步兵对战,比如在骑一师的德浪河谷战斗里,美军投入两个营约1000多人的兵力,越军则投入了两个团约2500人的兵力,这是现代战争里少见的大建制轻步兵对轻步兵的战斗了,主要原因是越南战场上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越军也在本质上是步兵,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能力。但大多数机降战斗还是连营级,不超过几百人,对手也是不超过几百人的游击队。在苏联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依然以轻武装为主,苏军机降作战与美军在越南没有原则差别。6 c9 J  e+ c, m: \: z# K

* ~' I: ~% R8 X' l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101师执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降蛙跳作战,这是绕过伊军侧翼的迂回作战,但丧失战斗意志的伊军已经在溃退中,第101师除了收拢俘虏和接受投降,并没有多少战斗。第101师也没有全师出动,实际参战的只有一个旅、约2000人。
& s- Z5 W9 |8 I; n2 ]) m; ]# d  W( j- {1 |  p
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再次回到反游击作战,对手回到轻步兵。塔利班吸取历次战争教训,避免大建制行动,所以美军的机降作战再次回到小建制。+ K" X$ a% u* _3 M  |
: N2 G8 s/ A% o: s
历史经验表明了现代机降作战的小建制、突击队化的大方向。: N( _& M3 q8 W
6 ]4 Q! d  s; i+ u* U
不管对手是轻步兵还是轻装甲,机降步兵只宜通过突然、猛烈的短促战斗打垮敌人,而不宜纠缠。这就决定了除特殊情况外,机降步兵在原则上不宜以大建制(比如以旅建制)出动,只能是营连以下的小规模突击队战斗,否则夜长必然梦多。
5 _" R1 e1 g' Q6 q% `3 G3 G
0 A4 I" D8 V9 r9 k& h机降步兵是可以得到战斗轰炸机和武直的火力支援的,还可能得到远程炮兵或者远火的支援。如果这些支援火力是杀伤的主要手段,那更不需要大建制机降步兵了,精干的机降小分队干火力引导如鱼得水。如果机降步兵才是主要杀伤手段,那就回到大建制轻步兵的问题了,自身缺乏足够的战斗力,又缺乏合适的敌人。
0 q8 C- C  t2 N% Q
5 @4 p1 q$ R( b- P/ b当然,这是针对大国对抗的高烈度战场而言的。对付游击队或者非正规武装,机降步兵占尽各种优势。游击队和非正规武装也很难有大建制,所以机降步兵主要作为小建制突击队使用的结论还是正确的。机降步兵还适合用于反登陆、反空降、反机降等消防队作战,对方也缺乏装甲化、机械化的能力。0 c: a9 r3 s1 e5 Q5 I/ \
5 e' B9 \9 Q: i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1 收起 理由
东湖珞珈 + 5
testjhy + 8
Greatsnow + 4
MacArthur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 01:41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20-6-25 13:28:39 | 只看该作者
    大规模野战这个概念要改改了;野战没有消失,但城市战的比例大规模上升。除了北美,现在随便一个城镇都有大量钢筋水泥建筑可以为轻步兵提供掩体,抵抗敌重火力打击。在有依托的情况下,轻步兵可以在敌重火力下坚持很久。
    * h7 S1 ~( C5 }5 x! }5 L: G: ]8 O
      w, z/ [$ D; K! w% o+ ]' {1 Y* H空降兵如果在敌后夺取了建筑群,可以给敌人造成很大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4 01:25 , Processed in 0.0344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