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2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4)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09:3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20-5-20 15:12 编辑
. o. D& V9 ^: H9 H' [' [4 v- ]
虽然柳德尼科夫孤岛形势危若累卵。他不知道的是,德军由于11日这一天的进攻消耗太大,竟然无力在11月12日继续发起攻击。德军在12日的战斗中只能以小股部队保持对柳德尼科夫的压力,主力部队乘机调整部署。
1 ?5 q: W( B3 s& n- M+ \# U) R
- W& }6 h  _0 ^" g# A11月12日发生的最激烈的战斗就是争夺油罐区。苏第241团在得到第92水兵旅3营增援之后,发起了局部反攻。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重新建立与第138步兵师的联系并向其提供增援兵力和军需。11月12日,从当天清晨起,该团曾经几次突入油罐区,与德军短兵相接。经过激烈战斗,苏军终于在上午占领了油罐区。苏军在废墟中立足未稳,德军就发起了反反突击。苏军在东岸炮火配合下,将德军数次攻击一一击退。到了下午14时,德军出动营级规模的部队,在装甲部队和203毫米重炮的配合下发起进攻。这次进攻终于奏效,德军将油罐区夺回。8 J# A& j, Q, A& x

6 X- N. o5 l4 h: O6 ]11月12日,柳德尼科夫师的防区只有零星战斗,规模不大。该师由于力量太弱,无法从左翼出击配合油罐区的战斗。 / \% ^5 o6 x7 [& S6 b% Q  o3 z

- y) {9 v, S& F, r. W一整天下来双方战线变化不大。在12日的争夺中,第138师有9人阵亡16人负伤6人失踪或被俘,共计31人。而攻打油罐区的德第305步兵师竟付出了21死21伤和1人失踪的惨重代价。这些伤亡大多数是苏第95步兵师和炮兵造成的。" g( d$ Y, f& c( u. x

. ^6 t, v4 S3 j1 S( z/ i此后,双方在狭小的油罐区不断投入大批兵力进行了多日激烈的争夺。0 L$ Z7 q" X' U
. B# a- [* `- b! q  T
由于11月12日白天德军对柳德尼科夫师的压力突然变小,崔可夫判断德军攻击势头远不如10月14日。第62集团军参谋长克雷洛夫一度判断,敌人的大规模攻势可能已经过去了。柳德尼科夫得到侦察员报告,敌人在左翼第650团当面正集结兵力和装甲部队,来者不善。
. }! g% n6 L( q9 C' q: n( c3 r6 J, N! }7 J- |! }1 r
          ———————————————% h# Y" g, g9 {  T6 y. R3 b
0 U+ [( n5 T! Z) n3 `- h
11月13日凌晨,经过重新部署的德军改全线进攻为区域进攻,主要针对柳德尼科夫防区左翼第650团的阵地发起多路突击。
6 s( [* |# P5 B0 h" b; y- i7 r1 \- ?( u9 L: w8 s% ~& T+ f
中路敌军的攻击矛头直指政委楼。德第50工兵营和第44突击连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击。政委楼内的家具和图纸燃起熊熊大火。苏军战士利用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挫败了敌人多次冲锋。: I2 @- P1 N& N8 b
: ~( M0 U' d2 J
面对苏军的坚强防御,德第50工兵营营长加斯特终于明白了,光靠本营的力量无法单独完成任务,他必须运用德军擅长的合成兵力突击战术。下午一点半,德军重新发起突击时首先集中了7辆坦克和装甲车,还加上3辆33B型突击炮,这些强大的压制火力车辆均与苏军步兵阵地拉开距离并且得到己方步兵的保护。德军近距离炮击专打政委楼内侧的窗户,一个个地进行系统的破坏性轰击。33B型突击炮此时显示出了强大的破坏力。经过反复炮击,德军终于压制住楼内二层苏军的火力。接着,德军工兵出动了一支奇兵。他们由几个从576团借来的向导带领。这些向导早已研究透了政委楼的结构,知道怎样找到进口。借助烟幕掩护,这支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政委楼U形内侧。本来这里的地形非常不利于进攻,德军的突击部队很容易遭到苏军交叉火力的打击。现在,由于二楼的苏军火力受到有效压制,德军工兵竟然一直冲到“U”形底部,到了大楼的正门。德军工兵冒死在大门外安放了炸药包。炸药包被引爆时发出了一声巨响,把大楼正门炸开。德国工兵和步兵从爆破口蜂拥而入,突入了一层门厅。
3 L" \6 d- w" ?, c; l: E. B, ]$ a" j% R& p( g0 ~/ ~
: l( a, K0 z( ~( u& r, D6 V
图22. 坚固的政委楼1918年完工前的照片。注意窗户的宽度及其与地面的距离。
2 p/ E# P) H% g- A4 {5 s6 y, \
$ R; T+ l0 T: B; [德军在向导的带领下并不急于清扫一楼的苏军。他们首先消灭了守卫楼梯的苏军士兵,然后沿着楼梯往二楼冲。在二层,德军分兵向两侧走廊发展,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德军步兵与工兵紧密配合逐屋清扫残余苏军。苏军的抵抗逐渐减弱,残余士兵从塔楼退至一楼。德军工兵使用锥形炸药炸开二层的水泥地板,从开口往下扔手榴弹和炸药包,还使用火焰喷射器往一楼喷。苏军步步退却,最后退进了地下室。德军没有沿防守严密的楼梯进攻,而是派工兵先炸开一楼地板,然后把汽油瓶和炸药块一起塞进地下室引爆。熊熊大火消耗了大量氧气之后,德军工兵再塞进含有四氯化钛的发烟窒息弹。在密闭空间里,爆燃和窒息弹的联合打击效果很好。苏军无力还击,步步后退,抵抗越来越弱。战至下午三点,政委楼失守,苏军士兵大部牺牲,仅有轻伤员10人得以撤退。苏军把不能带走的伤员用瓦砾封堵在地下室的隧道里。虽然德军并没有发现他们,但由于没有得到救援,后来全部牺牲。直到几十年后才将他们的遗骨挖出。接下来苏军组织了多次反突击,但是均未能夺回政委楼。柳德尼科夫防区失去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据点,防御态势急剧恶化。
4 z' r& S  E2 U' w7 }$ R# E  \  n! \# |2 P6 G7 M$ {6 \& i# ~8 Q

  g( h8 [7 X! t% t# x4 Y5 n图23.德军夺取“政委”楼战斗示意图。) Q! p, N) r3 l* u) Q

" |9 n$ t9 J7 V
% w" c$ T# ^2 G( B3 @" |  B. t图24. 多年以后挖开的政委楼地下室,苏军伤员全部牺牲于此。
; F8 ^0 z+ ]( B  Z* Y% C
8 |* e3 w8 m* P2 T& l9 _. v比政委楼还要凶险的局面发生在第650团的东部地段。也就是政委楼与伏尔加河之间的那个地段。德军派出的是另外一支奇兵 — 第162工兵营第3连(70人)。两天以前,该营在柳德尼科夫的右翼以偷袭和快速纵深穿插一举包围并歼灭了苏第118近卫步兵团。昨天该营被调至柳德尼科夫的左翼,他们企图如法炮制进行一次穿插斩首行动,要给苏第138师以致命一击。该连趁着黎明前的黑暗从药店楼出发,经过食堂绕过政委楼东部,然后在未完工楼以东的废墟中悄悄地潜伏下来。他们等待着其他部队发起攻击后乘乱进行纵深突袭,直捣柳德尼科夫指挥所。0 p- f, W  }: A* l- k& _2 Y1 {

5 a; h' }1 O( s6 B* L; u
) d' p' {$ Y# V- ?& b, R/ @+ i, Q图25. 德军突袭柳德尼科夫指挥所示意图
9 g- ]! x8 x5 j9 C3 v$ X' d- t! o0 w3 C# H# Z, P6 l: O5 e
虽然未完工楼不在第一线,但是楼里的11名守卫者之一防化指挥官达秋克仍然极为警觉。他首先发现了窗户外面敌人的动静并立刻向全楼战友发出警报。未完工楼的守军立即开火,并且把缴获的德制手榴弹投向敌人藏身的弹坑。德军士兵没有理睬苏军的侧面打击,直插铅笔沟北边的柳德尼科夫指挥所,一直冲到了离指挥所只有几十米的地方。, G! X( R& t$ d" |, X

- D" B  g+ A% {, E% ~0 c- ]9 b未完工楼传来的激烈的枪声给师部报了警,德军的穿插已经失去了突然性。柳德尼科夫立即命令身边所有的人参加战斗。除了警卫连6人和工兵营12人外,指挥所里的军官、轻伤员甚至女护士奥泽洛娃都呐喊着冲了出去。柳德尼科夫自己也端起冲锋枪像普通士兵一样参加了战斗。谁都清楚,必须尽快消灭这股大约70人的德军才能保全师部并防止全师防御体系的崩溃。德军穿插分队顷刻间遇到了暴风雨般的火力迎接,遭到各个方向上苏军的猛烈打击,有的地方甚至形成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德军工兵孤军深入,没有后续步兵增援。同时由于地形限制,也别指望装甲部队的跟进。他们没有条件构筑坚固工事,只能临时就地寻找弹坑和废墟抵挡苏军的反突击。柳德尼科夫师部的人和未完工楼的人花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打退了敌军的偷袭。德第162工兵营3连至少有9人被击毙,伤者不详。残余的德军逃回了药店楼。柳德尼科夫以快速反击化解了一次重大危机,不但恢复了后方阵地,也使师部转危为安。苏军在战斗中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消耗。在补给中断的情况下,这些战利品显得尤为宝贵。
* `9 N" `) f: O+ Z9 o, h$ w* W. P% h- Y0 m5 C7 N3 O
几个小时后,一名德军狙击手躲在烟囱背后连续射杀了4个未完工楼的苏军。他自己随后也被第650团的卡拉什维利中尉击毙。! |& I0 `( {9 Y

$ ]- b" k6 q+ A% w  }4 i/ n就在第162工兵营偷袭柳德尼科夫师指挥所时,从79号楼出来的另外一支德军突击队在装甲车掩护下沿着悬崖及河滩向北进攻小变电站,企图策应第162工兵营的斩首行动。他们遭到苏军设在扎伊采夫斯基岛上的火炮猛轰。德军装甲车中弹起火,人员损失惨重,不得已停止了进攻,撤回79号楼。苏军的反击部队一度攻打了79号楼,遭到德军机枪压制没有成功。上午10点左右这一地段暂时平静下来(图25)。
3 t" b) e$ j# A5 c6 C
) s( [" i; S" c9 ~5 Q日落之前,德第162工兵营再次沿着河岸上方的悬崖向北发起攻击。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他们只前进了大约70米(图25)。9 r2 X* z4 d- @  I
; ?" t* R  z9 A7 ^
在政委楼以西地区,佩钦纽克少校指挥的苏第650团从凌晨起就承受着德军的凶猛攻击。担任攻击的是德军第336工兵第3连(70人)和配属第577团的第44突击连。他们的目标是苏军据守的73、66和67号楼(图25)。苏第650团全团现在只剩下90人。苏军统计人数常常用活跃战兵这个词。活跃战兵指能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不包括伤员和指挥机关人员。这里说的90人极有可能是指原隶属于该团的活跃战兵,不包括工人民兵和内务部拦截分队的人员。这三座楼每个楼里面仅有几个人在坚持战斗。敌我兵力悬殊。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虽然苏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66号楼和73号楼还是失守。67号楼经过拉锯战最终由苏军夺回。苏第650团当天损失了55人。配属给该团的街垒工厂工人民兵几乎全军覆没。德军第336工兵第3连10死11伤,丧失了30%战斗力。
" w% a' [9 l+ l4 Y5 c: W$ i& f% m/ {- n% D
苏第95步兵师奉崔可夫之命要坚决打通与苏第650团的陆上联系。 11月13日全天该师都在组织攻击油罐区。要攻进油罐区,必须跨越其南部的那条长长的“Y”形冲沟(二指沟)。德军在冲沟北侧和沟西端的火力点有效地阻止了苏军的冲击。打了一整天,第95步兵师损失80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1 d" g, @; G7 W3 I1 O  K4 D2 p

- J4 B' z8 |) X: _, _. y德第389步兵师于12日将损失惨重的第45工兵营撤出战斗进行临时休整。第162 工兵营也已经调给德第578团。德第389团失去两个配属的工兵营后暂时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仅靠猛烈炮击给柳德尼科夫的右翼保持压力。在13日这一天,苏第344团和768团的防区都没有出现激烈攻防。% _: t% l4 k, ]0 F4 C5 O

$ K# R, Z/ S/ v7 q6 e: F就在柳德尼科夫师为生存而奋战的时候,孤岛防区内居然出现了一个更小的孤岛 — 滚轴沟。滚轴沟是伏尔加河边一个仅有约30米长的小冲沟,苏军在冲沟入口处两侧的峭壁下各挖了一条坑道。该师第203独立通讯营派出四名战士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电话通讯站,每个坑道有两个人驻守。他们用一台电话交换机与友邻第95步兵师保持联系。因为通讯站的呼号是“滚轴”,所以苏军就把这条不起眼的小冲沟称为滚轴沟。
+ O5 j4 R7 L( I5 B7 x& c+ ?  H' n% E: J
% g" C" g9 I/ T6 h7 S# K- p2 ~1 e9 c1 M. K
图26A. 滚轴沟1947年的照片。从河滩方向看滚轴沟南侧坑道(红色箭头)。坑道位于悬崖底部。悬崖顶上是战后建造的纪念碑。
4 H$ x4 h1 ~& J* [9 j# a4 L3 \7 }, c* @( S! d! y# N8 ~, W/ q1 ]

# ~- g3 L3 C  O: ]& f) ~& l图26B. 从悬崖顶部看滚轴沟南侧坑道。 悬崖顶上的步兵火力对坑道中的苏军简直无可奈何。来源:Stalingrad Battle Tour.
# g/ U0 M1 m- i8 |9 Y6 L3 A+ g7 K

7 _( D+ A, G9 G图26C. 滚轴沟北侧坑道(白叉,看不清洞口)。该坑道在悬崖中部,上半部是几乎垂直的峭壁,下半部是60度左右的陡坡。坑道口居高临下射界良好,控制范围大,易守难攻。它与南侧坑道组成交叉火力网,可以相互掩护。来源:Stalingrad Battle Tour. / e6 W0 r0 e& @0 `4 i

* u8 c) e: v; K6 g11月11日下午,攻至伏尔加河边的德军沿着河岸向北压缩第650团阵地时已经达到离滚轴沟不远的地方。11月13日以后,德军攻占了冲沟两侧悬崖上的表面阵地。居高临下封锁了滚轴沟并切断了滚轴沟与第95步兵师联系的电话线。但是滚轴沟与柳德尼科夫联系用的电话线继续保持畅通,他们可以不断向师部报告敌情。此后,滚轴沟就成了柳德尼科夫孤岛中的孤岛,同时也成为柳德尼科夫师防区的最左翼。滚轴沟里的四名战士没有惊慌,他们凭借坑道继续坚持战斗(图25)。8 G5 i0 @4 H" o' b# B- N
4 ^6 W8 \* e3 X
德军原以为消灭这几个苏军士兵非常容易。等派兵发起进攻时才知道滚轴沟的苏军实在是太厉害了。苏军设在扎伊采夫斯基岛上的炮兵可以观察到这里的战场态势,随时用火力覆盖河滩和悬崖。滚轴沟的坑道口一个朝南略偏东,另外一个朝北略偏东。苏军的炮弹从东边飞过来,打不着自己人。峭壁下的河滩只有大约二十米宽,没有地方可以避炮。加之坑道里的苏军能够充分发挥交叉火力,严密封锁河滩,谁来谁死。德军在13日曾沿着河滩发起多次攻击均以惨重损失告终。德军对经过河滩发起攻击这条路线彻底失去信心,于是在滚轴沟以南的河滩上敷设了地雷,意图防止第138师从这里进行反突击和偷袭。这反而有利于滚轴沟的防御,战士们不用担心敌人从这里发起夜间偷袭。
3 b# x0 L% i# ]% }; M! b9 w9 f" `* E4 r
如果德军从悬崖上方探头或者用绳索往下吊人,马上会落入两个相对的坑道口的近距离交叉火力网,还是谁来谁死。滚轴沟长度不过30米。德军的曲射火炮最多只能炸炸沟底,但炸不着坑道里的苏军战士,白白浪费炮弹。德军一度把一门反坦克炮推到悬崖边上,想直接轰击坑道。无奈炮口俯角不足,打不到坑道口,架设火炮的德军反而被苏军的轻武器仰射火力打得屁滚尿流。如果德军从悬崖边上架机枪封锁坑道口,机枪手必须在斜坡上探出身子,暴露自己,叫苏联人从容消灭掉。德军只好派工兵往沟里扔炸药包,手榴弹和燃烧弹。对于坚固的坑道来说这只能算挠痒痒。德军多次冲击未果,只能把滚轴沟先封锁起来,企图把沟里的人活活困死。但是到了晚上,滚轴沟派个人溜出来,乘着夜色沿河边上团部和师部汇报情况,顺便领些给养和弹药。只要有了弹药和粮食补充滚轴就能坚持下去。
: R- u. [" p0 w# x1 E7 z5 B2 f1 V, K% m4 A, l! B6 k2 n. h3 f
柳德尼科夫全师官兵都为滚轴的弟兄们揪着心。每天天一亮,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听滚轴方向的动静。听到那边枪声大作,大伙就放心了,知道滚轴的4位战友还在战斗。滚轴现在成了柳德尼科夫师最左翼的阵地。孤岛旁边的小小孤岛像一颗钢钉牢牢地插在伏尔加河边巍然屹立。这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大批涌现出来的英雄群体之一。他们的英勇无畏绝不亚于坚守巴甫洛夫大楼和马马耶夫岗的英雄们。
- @& `6 a# U$ j5 B. o4 {4 |& I# ~3 i7 u
战役期间,由于崔可夫严禁记者进入除近卫第13步兵师以外的任何防区,滚轴英雄好汉的事迹并不为外界所知。柳德尼科夫的人被包围在如此狭窄的地方,其首要任务是为生存战斗而不是公关和奖章。
4 P+ j# t" K$ y4 ]
; G: @/ Y. k+ s* ^仗打到这份上,无论以任何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当下的局面都会得出柳德尼科夫孤岛即将陷落的结论。从第62集团军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甚至总参谋部都高度关注着柳德尼科夫孤岛的态势。各级指挥部门担心有可能出现10月14日拖拉机厂之战那样的局面:即防御部队在敌人的重压下快速消耗殆尽,在失去有组织的抵抗又得不到及时增援的情况下,造成大片阵地在短时间内失守。精锐的近卫第118步兵团在一天之内全军覆没使各级指挥部门更是有充分理由预料最坏的后果。然而,经过三天激战,柳德尼科夫师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的情况下居然奇迹般地挺住了德军的压力,仍然保持了一块狭小的立足之地,这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 K# B) p: x( A1 G- F) D2 V& R
5 W. F! ^  i. K# k9 C1 ~德第305步兵师在11月13日的战斗中伤亡80人(不完全统计)。 9 D3 R9 v$ {% P6 v
配属的第162工兵营攻击柳德尼科夫指挥所时战死9人。& j7 [. Z- ~3 C- w
配属的第336工兵营3连10死11伤。8 V0 X/ k3 g  a" j
配属的第50(攻击政委楼)和294工兵营(防御油罐区)伤亡数字不详。 8 e! U; K* O1 [
合理推测11月13日德第305步兵师及各加强单位总伤亡人数应在110 人以上。
8 @, n0 P5 K7 n8 A+ Q! b德第389师当日2死4伤。6 r5 w( Y6 f* o3 L4 P
! g( i8 q- S" l, D$ b
第138步兵师在11月13日的激战中有21人牺牲91人负伤,另外还有33人被俘或失踪,共损失145人。其弹药和食品储备只剩下一天的量,情况非常危急。
$ d% q! \. ~; n. ?+ A/ |- G
0 W' w+ v: ^. u  {0 {崔可夫明白,当务之急是马上向柳德尼科夫提供补给,同时加强炮兵支援。 柳德尼科夫的部队在超常发挥集体英雄主义的基础上必须再超常发挥。0 o5 f2 S+ o9 i" j% d. }6 X. O
( ^. a# o$ h9 O, R6 i. [. `  l/ j
(待续)        7 Z8 ^: y, H$ m! @
, H6 a: u$ I9 J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1)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199&extra=- l) x7 ?0 e$ k  z. D
- _7 x" I4 S1 |. i! {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2)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225&extra=
& x' t8 m! t- ]$ E& ~
. |9 _8 L! D: [3 S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3)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254&extra=
2 |8 F6 a4 Y7 e0 [6 D
4 e. }' v3 l& }6 O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4)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284&extra=5 K* L% X: e$ L

& x8 `, J' k&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5)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301&extra=
8 N0 C' C3 r7 G. |/ ~8 U1 a3 k( [% y" M4 z9 p& i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6)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334&extra=
$ y" I% P; N2 k3 _" S  X$ W( B. E9 [8 j. c- _6 ~+ I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7)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372&extra=
5 X0 y* u+ H( @- M( ?  E8 n( t# L
/ I  K2 h2 C' S+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8)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408&extra=
0 }4 ~+ W* T, J, X4 d% }2 Q+ k- v+ e( b8 }) u) u7 F
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9)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9437&extra=
) n+ F& g4 q8 B1 c2 m- s) _( A
' T( \0 Z' _2 t/ Z* @, n斯大林格勒——孤岛英雄(10)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p;page=1#pid1230463
3 F9 N8 s6 s+ q7 J( g* w

评分

参与人数 23爱元 +172 学识 +5 收起 理由
老树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常挨揍 + 10
xzhangz + 6
martian + 4 精彩
喜欢就捧捧场 + 1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0-5-1 10:0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5-1 07:28 编辑
0 `3 [7 A+ T# C) c4 x: i5 z" H7 o* C$ y7 U
今天坐上沙发啦!好高兴!
& C/ N" @' z9 u; G+ }+ ?
. s# L" Y- n8 i  e. _- f这打得太激烈了!真是史诗般的战斗!7 P9 ^: R2 @2 }4 t6 S
- B. b! _( W# b( f, T0 }  n
二战中还有哪一个战场有这样恶战的吗?瓜岛好像没有这么惨烈?4 V' G  s8 _2 _' l8 [+ w

  e- m4 b3 J" c/ q1 U惊天地,动鬼神啊!
& T5 ^# }  U! B' O/ z9 L2 f" Z# i: ?
德军的战术素养真是不错,只是红军的战斗意志太顽强了。换上欧美军队,大概早投降了,没有这样死命抵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2-10 14:12
  • 签到天数: 174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0-5-1 10: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8 03:2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地板
    发表于 2020-5-1 10:19:3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等到更新了,鲜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3-8 17:23
  • 签到天数: 94 天

    [LV.6]出窍

    5#
    发表于 2020-5-1 12:05:20 | 只看该作者
    坑道据守和楼宇攻防都是经典案例. r5 L0 Q7 t" ]" a- E  `! o
    " k) {9 C5 W% @% L5 p. e#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30 12:4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6#
    发表于 2020-5-1 16: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20-5-1 17:46:05 | 只看该作者
    打到最后一点有效力量,平时大战时死伤几百人、上千人都不算事,这儿一、二十人就伤亡惨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23:2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20-5-1 10:28 编辑 8 T- w' b% u) a( p( M2 f
    晨枫 发表于 2020-4-30 21:086 {) Y* U1 {! r* e4 i: `; d
    今天坐上沙发啦!好高兴!* d) Z/ Y+ J: O! E  q6 V: P) p
    3 C' C& C% F# s. e( e  K$ b# z
    这打得太激烈了!真是史诗般的战斗!

    1 C  e4 |' T6 Y3 R7 _9 C% K) ^. G
    7 m$ ?5 V0 E2 b5 |4 a/ B, m起初德军上阵的都是精兵。他们士气旺盛、训练有素、技能熟练、配合良好、实战经验丰富、纪律严明,军官的指挥和带兵能力强。加上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和战场主动权,取胜的把握应该说很大。德军的精锐一旦损失就难以快速补充。从双方兵员损失数字大体相同来看,消耗战对德军非常不利。7 x8 f, F. T% Y* X: ]

    0 R- h: s1 ~  Y/ G, |德军没想到柳德尼科夫的人置之死地背水一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从气势上压倒了对手。苏军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也在战斗中学习进步成熟。很快就从菜鸟变成精兵。
    * c- V# b  W7 L6 v" x
    1 l$ w6 J& u* v3 l& X# U1 N值得庆幸的是柳德尼科夫孤岛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军官。他们在苏联严苛体制下成长起来,又经过1941年和1942年最艰苦时期的磨练,技战术水平绝对是苏军里最高的。孤岛上绝对不缺能带兵的指挥员。虽然部队有可能丢失阵地,但是有这样的军官在就散不了架。在弹尽粮绝的时刻,军官仍然能有效地掌握部队,激励士气。更不用说有柳德尼科夫这样出类拔萃的指挥官。- F- R1 A# s. Z* d& N2 o
    ! f: }2 g, f7 G, ]1 |! {; E/ W* c
    后面章节有描述。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0-5-2 06:5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0-5-2 0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0-5-1 23:48:12 | 只看该作者
    大哈瑞 发表于 2020-5-1 09:23
    2 j, K) {) F) W8 S5 ]5 }8 N8 f起初德军上阵的都是精兵。他们士气旺盛、训练有素、技能熟练、配合良好、实战经验丰富、纪律严明,军官的 ...
    1 E* O/ x. u- ~( f8 v$ K) J( F) e
    嗯,确实,后期苏军的战术水平也很高。苏军是军官为战斗核心,美军是士官为战斗核心,德军是苏军风格还是美军风格?感觉应该也是军官为核心?没有怎么听说过德军士官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20-5-2 00:01:4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0-5-1 10:48
    5 Y, A# Z$ M  W: r嗯,确实,后期苏军的战术水平也很高。苏军是军官为战斗核心,美军是士官为战斗核心,德军是苏军风格还是 ...
    7 O( L! N$ w2 w1 w: I( o" D
    德军(二战初期)士兵素质非常高,基本全部达到初中,很大部分达到高中。这个在二战,教育水平算很高的了。相比,美军只能大部分到初中。苏军基本完成小学。国军。。。基本文盲。。。。
    1 G5 G$ S& ~/ I, B9 N0 M  R) Y9 j
    各国军队的战术安排和士兵素质是相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20-5-2 00:11:11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0-5-1 10:01' [1 X! W" F# G. q& x
    德军(二战初期)士兵素质非常高,基本全部达到初中,很大部分达到高中。这个在二战,教育水平算很高的了 ...
    1 V( p8 ~* M4 g$ x" o$ N  O
    那台湾的草莓兵应该素质最高啦,大学生很多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20-5-2 00:28:5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0-5-1 11:11
      d! ~+ P; K- {那台湾的草莓兵应该素质最高啦,大学生很多哦。
    + P2 S4 G$ X! @  ?- l" {
    是么?草莓兵不也是18岁兵役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0-5-2 01:57:56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0-5-1 10:28. f* q5 A$ V" L
    是么?草莓兵不也是18岁兵役的么?

    & [9 s- K  g- M2 E- N  V9 [呃,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c2 p( _; Z; M) \. k6 B
    ' N7 |5 r5 v0 w5 O
    以色列倒是大学前、大学后都可以当兵,反正要当一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30 11:1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4#
    发表于 2020-5-2 02:28:3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0-5-2 01:57" Q& u* [) Z0 @6 d; J
    呃,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8 x* U$ |- b' C
    2 H' h0 f- o8 H以色列倒是大学前、大学后都可以当兵,反正要当一回。 ...
    5 `8 C' ]2 x, k! u' a6 p: h
    这个我专门问过我的以色列同事,他们解释是可以大学后当兵,但基本没人这么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20-5-2 02:31:11 | 只看该作者
    密银 发表于 2020-5-1 12:28* F# v( H/ d' o& k# T
    这个我专门问过我的以色列同事,他们解释是可以大学后当兵,但基本没人这么做。 ...

    " i" P. b( C7 ?是的,要是不期望在军中长期发展,大学前当兵、大学后直接工作更加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元婴

    16#
    发表于 2020-5-2 06:26:1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0-5-1 23:482 n) k/ x6 G# z# e; f# X
    嗯,确实,后期苏军的战术水平也很高。苏军是军官为战斗核心,美军是士官为战斗核心,德军是苏军风格还是 ...

    + ]* ?- y6 E# d$ s8 E共军呢?原来是苏军风格,现在朝美军风格转变,就怕弄个邯郸学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元婴

    17#
    发表于 2020-5-2 06:27:15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0-5-2 00:28
    8 J" k, b  R6 ~0 H是么?草莓兵不也是18岁兵役的么?
    8 X5 n# ~: L% B$ w4 c3 ~% W6 h
    台湾当年全民兵役的时候是大学毕业后当兵。. ?& y( s2 Q* Z! Q% E-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20-5-2 06:42:39 | 只看该作者
    陈比尔 发表于 2020-5-1 17:27; n% p5 N4 f$ y9 {& O3 r. ?6 b
    台湾当年全民兵役的时候是大学毕业后当兵。
    % d! o1 s" g1 S. [6 r% M4 P
    原来还有这回事。。。不知道这个情况有多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元婴

    19#
    发表于 2020-5-3 02:06:15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20-5-2 06:42
    1 f6 y) O: ]2 u原来还有这回事。。。不知道这个情况有多长时间?
    2 \6 }3 {+ i# L0 Q
    查了一下薇姬:/ d" w7 C2 U! s) Q# h1 U  s( @
    行宪后[编辑]
    - C, _/ L! V' [+ |" p9 c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实施征兵制以防止共产党进入台湾。7 p; [  s8 @+ w, b6 P0 V- D
    1956年,义务役役期陆军2年(陆军第一特种兵3年),海、空军3年。
    ( Y! P' y; n9 s& `1969年12月嘉禾案实行,陆军废团改旅。, U& d. g) e# A( N
    1977年,义务役役期陆、海、空军皆为3年。( x# \) @  C& z5 K* }5 z
    1987年,义务役役期陆、海、空军皆缩短为2年、唯陆战队维持3年役期。
    ; y; W: Z0 y- B; b+ V1990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军义务役役期不分军种,服役时间统一为两年。
    + m, a2 c9 o4 i8 [, M! e& ]% b) v* ~' O: H
    记得当年李敖的一些文章都有回忆在金马服役的情况。林毅夫李敖这样的优秀学生,国民党打算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成为基层军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2020-5-3 02:25:59 | 只看该作者
    陈比尔 发表于 2020-5-2 13:06
    & m# f: `+ g* }" d# n; n: L查了一下薇姬:" Y5 Q4 i. D' c, N, W% p
    行宪后[编辑]  ]( [6 X$ u$ x8 Z& m7 F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实施征兵制以防止共产党进入台湾。
    ; o9 R# ^3 M  F( x7 P0 W
    去看了看,士兵是18岁。军官和后备役军官才是大学生。这个和TG好似是一样的。
    * a9 X! n8 y  Y( i, f+ ]0 L. ]) K0 {6 m
    ) n4 \1 m" z3 w; `, C* O7 N* n看来草莓兵的教育水平也就这样。。。只是更草莓一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9 23:56 , Processed in 0.08062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