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女神] 清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2: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2:37:13 | 只看该作者
《清平乐》背后的超强宋画与书法阵容 (一)[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松籽 [color=var(--weui-LINK)][url=]川味松籽[/url] [color=rgba(0, 0, 0, 0.3)]昨天

《清平乐》热播之后,宋仁宗的一众大臣以“全文背诵天团”迅速走红,他们的诗文名垂千古,那么他们的书法是啥样的呢?



善长飞白宋仁宗


史料中记载宋仁宗本人亦工书法,善飞白书。

官家善飞白书在剧中有详细刻画,并且还给皇后在线教(恋)学(爱)。


是这个道理没错,写得咋样呢?且看:


全篇都是飞白?大伙儿是否有很多问号?这样不会眼花吗?
飞白书是一种书写方法非常特殊的字体,可以理解成“草篆”。相传汉末的文坛领袖大牛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蔡邕用一种扁形竹子做成的毛笔写出的字燥润相宜,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故称飞白书。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赵孟頫 字子昂
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卷尾有诗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画石头的笔法像似书法的飞白体,画树木的笔法像似书法的大篆。画写意竹特别是竹叶需要通晓“永字八法”。若要理解、领悟这一点, 就必须知道书法与绘画本来是同源, 至今使用的笔法也基本上是相同的。不懂书法是画不好国画的。
再看一下顶着“当代草圣” 帽子林散之的草书:


林散之的长项是墨色变化--万岁枯藤!记得学草书时,老师提到他笔下更多的是「干裂秋风」,纸上「润含春雨」还不够,他临的隶书也不够浑厚、朴拙,这是他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追求。

对比林散之, 就可以看出剧中书法的问题。宋仁宗虽然不像宋徽宗那样琴棋书画精通,但也不至于这么弱:用墨没有浓淡变化,粗细一致,横冲直撞,就像机器人写得一样,还敢给特写呢。
虽然仁宗没有法帖留存于世,但从他存世的石刻临兰亭序,还是能窥见其墨迹特色:还是温文尔雅,规规矩矩的,字如其人哈。

宋仁宗赵祯临兰亭序(局部)
再来看看剧中仁宗的书房:少年版宋仁宗的书房里出现了一件草书之圣张芝的《冠军帖》,从原文中间拦腰截了一段。


张芝的字勢奇崛,神采飞扬,不论是“洒脱”还是“淋漓酣暢”这样的字眼,好像生来就跟宋仁宗搭不上边,一生克己律己,他的字里行间“规矩”得让人心疼。
剧中在书房挂草书的行为,不如解释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更合理。

张芝的《冠军帖》

欧阳修

欧阳修倒是赞赏仁宗的书法笔墨精妙,“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欧阳修的背书管用吗?

欧阳修早期并未在临池上下过大功夫(毕竟是因为写艳词丢了状元的人),朋友评价他“永叔书法最弱笔,浓磨墨以借其力。”写字没力气是吧,就用浓墨,也不怕笔太滞走不动。

他在书法上的功绩,主要是在理论方面,编撰有《集古录》。
《灼艾贴》欧阳修早期墨迹,被诟病为“弱笔”

晚辈黄庭坚评价“欧阳文忠文书不及工,然喜论古今书,故晚年亦少进。其文章议论一世所宗,书又不恶,自足传百世也。”

这是夸赞吗?其实小黄说的很不客气的,书不及工——写得不算好,晚年亦少进——进步不算大,书又不恶——写得不算太坏吧。有点毒哦。

晚年欧阳修甚至将书法作为最大爱好,疯狂练习。他还有个学习计划,练习分单双号进行,单号练草书,双号练真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自此之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书名。”

欧阳修晚期墨迹《集古录跋尾》

蔡襄
蔡襄虽没有留下全文背诵的文章,但是书法成就上超越了现在出场的天团其他成员,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是也。
要说欧阳修的书法成就主要是以嘴炮的方式进行,那么蔡襄可算是一个实践者。蔡襄临池非常勤奋,遍学各种书体。从他传世的帖子中可见得颜真卿、虞世南都是他学书的范本,从唐人又上溯到晋人。 跟他常常一起在清风楼吃酒的老友欧阳修评价他“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 晚辈苏轼评价他“独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蔡襄《澄心堂纸帖》

再来一幅重口味的:

蔡襄 《脚气贴》

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还有味道。

苏舜卿

苏舜卿出身官宦世家,家中收藏了历代书法名迹,学书可谓是近水楼台。著名的《快雪时请帖》《兰亭集序》《自叙帖》都曾被他家收藏。

苏舜卿以草书闻名,得法于怀素。他以怀素笔意补了《自叙帖》前六行,笔法足以假乱真。

黄庭坚评价他“苏长史用笔沉着,极不凡”。


苏舜钦《自叙帖》前六行

最后 压轴 赵孟頫

片头题字,集自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也算是宋仁宗赵祯的后裔。赵孟頫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神仙人物”,遒媚秀逸、风神俊美,影响此后数百年书法风尚。


“清”字集自赵孟頫行书《赤壁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平”字集自赵孟頫行书《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上海博物馆藏。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20

在看2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0-4-26 07:25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colin1992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5 02:25 , Processed in 0.0330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