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角大廈針對伊朗彈道飛彈的評估,總共有16枚飛彈自伊朗境內三個不同的地點發射,11枚命中Al-Asad空軍基地,1枚命中Irbil空軍基地,有4枚沒有完成任務。根據國防部的專家分析,之所以沒有造成美軍的傷亡,並不是伊朗飛彈的失誤,而是單純因為伊朗沒有瞄準人員目標。
根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馬克·麥利(Mark Milley)的個人看法,這些飛彈準確地命中機場內部的滑行道、直升機停機坪、停車場,這些飛彈都是致命的。
簡單的來說,伊朗有能力而且也證明他們的打擊能力,但報復的過程中非常克制的使用,他們的目標僅止於破壞建物、設備,而不是製造美軍的傷亡。
我想,幸運的是麥利上將身為總統的最高軍事幕僚,基於軍人的專業評估意見,最終被川普聽進去了,而不是國務卿龐佩奧。這也為美國與伊朗讓情勢降溫,避免雙方因互相報復而讓戰爭一觸即發。
政客可以因為個人的政治利益而無視人命的損失,當然華盛頓內某些鷹派的將軍也是。
不過從這次事件看起來,麥利上將對於參謀與幕僚應該守的基本原則,還是有所堅持,他不願誤導他的最高統帥。這也使得川普放棄之前與伊朗針鋒相對的立場,在昨天的演講中反而提到與伊朗和平的可能。
另一個小插曲是當伊朗準備發動攻擊前,伊拉克總理接到了來自伊朗的電話,告知他即將發生的飛彈襲擊,時間與目標都是完整的,這使得伊拉克得以提前告知美國,先行安排人員進入掩體。
這些都讓我想起蘇軾寫的《留侯論》。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對照這二天國際間所發生的驚險衝突,與台灣島內一片芒果乾,為國定謀者,能不慎乎。
補充:
許多外媒引述麥利上將在稍早的談話:
However, the US's top military officer, Army General Mark Milley, said he believed the attack was meant to be deadly.
He said his "personal assessment" was that Iran "intended to cause structural damage, destroy vehicles and equipment and aircraft, and to kill personnel".
但這個結論部分是更進一步的分析情報到達前,而且與五角大廈的專家相左,但最後共同給川普的報告上,麥利上將並沒有堅持自己個人的原本看法,因此才有川普的這份演講內容。
臉書內容,很難決定要寫的多細,因此補充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