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0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世界经济周期的继续演化(2)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2: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里风中虎 于 2011-5-28 22:34 编辑 # Y5 p) \' B8 W* R+ @% l. B

    & L3 [2 N. e: s" |0 K/ a6 F. ~$ F以上横截面的数据只能表达静态的比较结果,对我的推断其实用时间上的变化非常好验证。那就是回顾从二战以后的主要几个国家的经济周期变化,就会发现这两个经济体系的周期是相反的。这些证据我在以前的帖子里都展现了,我现在更新这些数据。3 Z# Y8 U; k/ @2 M$ A; p$ x# n5 c& D5 H
    6 A1 p3 d& A- x- ]/ S
    世界就是一场戏,戏里的主角是美国,我们就从美国开始。
    # ]  @0 Z) Y1 n' A; E3 _+ m5 v第一张图是美国二战后1948-2011年的失业率。
    ) S& n0 [: |9 @7 B  \5 P# q) I0 V# Y7 w, K8 {( ?. @, i' ?
    ) g) _* U) C* D+ ?* f) A3 |

      E# F7 R; I# t$ W0 D9 v" }! x作为二战的胜利国,美国的经济体却在战后陷入一个长达将近30年的衰退(失业率上升)。这种令人尴尬的趋势是在1980-1984年里根总统的第一个任期结束才得以彻底扭转。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随后,美国走出一个长达25年的经济繁荣期(失业率持续下降)。3 {' ^7 G3 o* T. ?8 X
    6 g- v% T" t* m+ E5 b8 R9 n, b
    超级跟班英国& D+ w$ K0 _" Y
    4 f$ Z# T( Z" i* {( f% I9 R

    4 N% Z, u! S# p  C' l8 E7 `. y0 K) F
    美英及其所代表的英格鲁-美利坚经济体系,凭借建立在高科技信息产业基础上的国际金融和物流体系,已经全面超越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在现在这场危机中美英所遭遇的麻烦,其经济代价会传导到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原因,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必然成为替罪羔羊。但是德国显然不会束手就擒。
    1 P2 d" C+ Z- `9 U" G1 T% d: f( ?+ s+ ~

    # p4 J8 _2 S7 U令人吃惊的是,西德在战后失业率从12%左右急剧下降,到了6070年代,失业率居然几乎是零。德国鬼子在十年之内就恢复了生产能力,这次它在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生产,成了欧洲第一的出口国。好日子一直持续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可是,他们已经很强大了,1950年已经联合法国,意大利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到了1973年,连一直在外面捣蛋的英国也不得不加入欧盟,才能继续她的无间道生涯。1990年,它的羽翼已经丰满,一口就吞了东德,尽管十八年也没消化好(现在失业率高达20%), 但是已经恢复了德意志帝国的几分风采了。现在借助经济危机的力量,东德被彻底消化,完全融入西方世界。
    ; i6 z9 O4 B) Z& n  y# x2 e2 }8 j& x+ G
    所以,2009年我就断言,这场经济危机就像一个自然的实验一样可以验证我的判断。
    + f5 A& Y  b8 c  O
    8 b2 g0 l: u* A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如果美国和英国的失业率上升,德国的失业率就会下降:& B" i& X0 b  t5 h1 _
    7 D! C7 n2 V2 y' b9 \: X/ M' u* e

    $ a# s% C9 E& u
    & y: t4 g- u; X) T结果确实如此。德国的失业率在2007年后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尤其是东德地区下降了6个百分点。2010年在美国英国复苏乏力时,德国录得3.5%的年GDP增长率,为近17年来最高,出口上涨30%以上。2011年,德国的GDP增长还在3%以上,东西德的工资差距从1991年的80%下降到了现在不到15%。 德意志帝国基本上消化了东德这块大肥肉,眼睛已经往东欧南欧方向望去:那里就是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还有那些EU10们。
    ) g  q1 q1 u& D" z5 h& F9 u- S! n
    , k9 w9 R8 ~& J8 [2 j1 n危机危了谁,这是个问题。我们看到了一个此消彼涨的世界:美英上升,德国沉沦,德国复苏,美英沉沦。
    ; o; R: y/ d( c9 u5 q2 M0 s
    / p6 t  ~+ c" I! K80年代以后的美国经济繁荣是二战后婴儿潮那批人搞起来的,就好像中国的人口红利,不过美国主要是技术红利。所以7080后出生成长的美国人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在他们心中欧洲是腐朽的,淫荡的,快活的一个旅游的地方,是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却不知欧洲人也这么想美国。# j3 g: d1 M5 g( T' i' a6 v5 c1 E5 u

    0 M7 @4 j. \  I5 ~% j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的美国人是不成熟的美国人,他们也搞不懂社会福利医疗保险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穷人是何等的重要。还是《华氏911》,《神经病人》和《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导演迈克尔·摩尔比较冷静,他的记录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强大的帝国也会:5 V6 }3 c) E6 ]; Y2 F9 O  s
    8 l  D* M8 I+ O) R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x6 q6 i9 V* U3 E' x- i  a7 c& q/ R& |
    5 m1 H2 z: v) ~3 N! m+ r3 C9 a) P; c
    - Q5 j1 z; u6 M! N$ @8 F2 v( i" r
    " v% u% U% F" Z7 s/ \! s

    ) a7 _8 G; e5 r7 N/ Q' H
    2 B5 K# H7 v0 r) |. X0 Q
    * I( _8 G5 V: h
    * q8 M$ D2 w, g/ d% ]
    % a* o1 t: t* w! H& A- j- i0 h- R+ Z. \& |5 U6 {4 \" b2 i

    / r' @) J  s" a' }* N: {! w6 X1 u- p1 `0 {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晨枫 + 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21 00:29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沙发
    发表于 2011-5-28 05:0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5 W$ _4 j' b7 v  [5 l: Q3 @; n% E& z
    知道老虎的数据是什么了,接着讨论。: C4 Z  o+ V- P* {$ u  t

    % `4 X# o) f/ L7 w5 ?关键是大部分老美并不把欧盟当成一个整体,而是认为里面非常支离破碎,漏洞百出。如果有点整合的趋势的话,老美就来捣乱,比如说扶持东欧对抗西欧。所以俺们基本上是只讨论单个国家的。就好像我们不能把东亚当整体,而要讨论中、日、韩等。, I8 n! e: ^* j1 g0 N
    ) z( ~+ ~* @% p3 C) y
    所以就单个国家讨论的话,欧洲各国的分量低于中、日。
    & p/ \0 Z% L; I+ d6 j  C( T" U: y
    + N) v  r& l2 T/ e那个关于美英和德国的观察很有趣。数据可信的话,就是明显的负相关性。而中国的经济则一如既往地正增长,跟美国关系不大。但是也可能是因为德国替代了美国的关系。所以三者的关系,必须建立一个variance partition 模型。+ _: c6 {1 z' a/ r
    % n3 j  g4 {9 \1 r2 ?
    出现负相关性,一种可能就是产品类型重叠。而中国则互补的关系强,所以影响小。但是这是纯经济学讨论,俺们非经济人,不感兴趣
    % _" M* m, _, t$ K
    : @) x" T1 \1 R  `0 q8 t( T9 v其实有话语权的美国人心目中最大的弊病,就是欧洲的福利制度。当今社会,赤裸裸的两大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邪恶的中美。但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两个国家。欧洲就是被福利制度给阉割了,所以注定他们在吃老本,总的趋势是走下坡路的。
    7 k$ t- M  z" b
    7 t  `8 g+ {- X9 {1 e; @/ d当然俺只是习惯性跨行业忽悠而已。
    7 p/ c4 `  ]. u5 A. c

    点评

    基本上同意,我自己是在中国和英美体系中受的教育,其实更喜欢中国的方式和英美体系,但是数据显示不是这样,所以我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发表于 2011-5-28 20:1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20: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穿越 的帖子
    : z2 X: _- F6 {7 I, r
    2 W( _) F# g* h; d下个帖子聊聊话语权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0-20 22:53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辟谷

    地板
    发表于 2011-6-28 11:31: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点评

    在原创版请多做有内容的评论,对过短的帖子会被删除。  发表于 2011-6-28 18:5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9:06
  • 签到天数: 1155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1-6-30 21: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Z6 M& a# U' V9 w9 {$ S* T+ w. v$ o7 ^6 V6 ?
    社会福利医疗保险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穷人是何等的重要;这句话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感受非常深。贫穷对一个人的伤害太大了。

    点评

    先要有温饱安全,才谈得上积累财富和知识,才有创新。  发表于 2011-6-30 21:55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9-29 21:40:27 | 只看该作者
    有三吗?在欧债危机每天都是新闻头条的时候,这篇文章有着特别的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2-25 20:16
  •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1-9-29 22:33:52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德国与中国的各项合作明显增加,在教育、生态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也在往省一级甚至更细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9-29 23:2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原来我不帅 于 2011-9-29 23:39 编辑
    " w: b5 k4 v( W$ W& a7 e5 f
    1 a6 t7 q$ D, ^/ s, \大家看了"交易员言论吓呆BBC主播 称世界由高盛统治" 这个视频没?  t8 m: N# j# C

      w0 u* V+ K7 g2 \  d就像虎大在"中国A股市场当前的位置和未来趋势(2)"里面说的"人对快乐的敏感度比痛苦低。引申一点就是,要控制局面与其让你高兴不如让你恐惧。这叫回避损失".总之我看完后,不淡定,hold不住了.
    9 s: k4 x2 a9 E% `* l$ }- N5 w
    # P% Z4 g9 U3 Q: a# v看看今天的股市,又让大家不淡定了,盘面上看江浙游资全面溃败.我的屯河都跌了6个点回想起虎大说的"制度改革",似乎只有民间在呼吁,官方依旧是不宽松,不改革.某人依旧是不下台.坚定不移的吃美国,欧洲的挂落.
    " y0 i8 I3 w- d; x
    4 v$ o! l8 H. z( y, }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9-30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一般的逻辑,分析完了历史和现实后,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因此我认为应该还有(3)。坐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9-30 10:53:5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要看3 ,今天的反弹,快要开始了,准备做T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9-30 13:4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原来我不帅 于 2011-9-30 14:16 编辑
    2 ?6 @- e# G) t0 l' W, G$ e$ {1 B3 s! a4 o; x% Z* m) b4 }
    今天好像是大小级别发生共振,4.18号开始的下跌应该是走完了,如果是反弹走到11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x7 l$ u8 q. P, y( Q9 f! W: O( S; o

    + J+ ~  L0 l0 y```````````(我错了,我扶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6-12 21:34
  • 签到天数: 8 天

    [LV.3]辟谷

    12#
    发表于 2011-10-7 11:06:3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到2,老虎用长期的历史数据对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进行了比较,特别是用失业率来表示经济周期,这是传统的长周期比较办法。
    8 O6 {& T( @& _. l5 A, l6 ^$ f/ @6 A6 {% m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用几十年的数据,只是对发达国家之间比较有意义。但是目前国际上的GDP份额中,发展中国国家的份额已经超过50%(数据来源忘了,也不打算查)。5 ?) N. A* }2 G% i( U9 e3 I

    & i; n) s; c7 \/ L特别是近30年,最典型的一个变量就是中国经济的增长。
    & v  n  D6 ^" ?! t3 x- _, j' T- T3 P0 d( b" t9 d
    如果有兴趣,可以以1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中美欧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或者说中美欧三国演义的角度来谈论经济的合作与竞争,探讨中国与美欧日经济体之间的互补。- j0 C2 n1 }& ~$ S

    & ]9 |7 o8 \6 H  M1 `这样做,可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论,即美欧的霸权之争,难以回避中国的角色和力量
    7 L$ j/ u% v9 P8 p)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1-10-7 11:11:41 | 只看该作者
    河北曲阳人 发表于 2011-10-7 11:06
    ) e6 l6 @+ B1 d5 Q; N现在看到2,老虎用长期的历史数据对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进行了比较,特别是用失业率来表示经济周期,这是传统 ...

    . q0 N: V) R- ~( f!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通胀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对欧美日经济的互补性会慢慢消退,直接竞争的一面会越来越增强。这个因素也必须考虑进去,不能再按之前中国所处的角色来分析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6-12 21:34
  • 签到天数: 8 天

    [LV.3]辟谷

    14#
    发表于 2011-10-7 11:3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北曲阳人 于 2011-10-7 11:40 编辑 . i  g9 @# }4 c
    魔术师 发表于 2011-10-7 11:11
    $ Y3 u. [) f# T! S( H+ @9 C#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通胀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对欧美日经济的互补性会慢慢消退,直接竞争的一面 ...
    ; o. w6 d7 x+ P
    8 q) W, }9 y1 i" [( a
    同意您的看法。! i0 a  H6 `' b, [% z& k2 t
    不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F: n  T, e* n& \& R
    5 |# Q' Z% H& W# h. R' o
    问题是在于中国必然要走产业升级之路,俗点说,即从赚辛苦钱(劳动密集型)向赚省劲钱的方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化。
      k  j8 I2 T4 ?: q  O: S4 O' E% X  C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欧三国演义的现实意义就是中国如何既要使得欧、美在低端产品依赖中国的同时,积极向中国转移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源。
    9 f# D( I8 g' i2 }$ k8 {但是,全球资源不可能满足中、美、欧都过上发达国家水平的生活,从这一面来说,必须要有一方在演义的过程中被咔嚓。
    7 i2 O/ \4 U/ a' B" O# w  p- `# A. I+ j' b% P& r, a, @/ {
    从我的感觉来说,欧洲被咔嚓的几率更大(原因就在于几十年的高福利已经把欧洲人养懒了),但是时间没法估计,我的水平也估计不了。
    4 C5 f: t( [! M# [8 D5 W; V6 D  }5 c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最终必然在政治之间的合纵连横纠葛在一起,或者说最高级的经济就是政治。: |0 V, k1 t4 ~2 H0 ]9 r) `

    ) m% G5 q* |8 a2 K1 @; G. `世界的经济周期,体现的就是这种经济竞争的一种综合结果。
    1 t, E3 n9 G% `7 ?
    ( x$ p) D$ G+ e$ ~! J
    ) ]  z% K; @6 l" N
    8 M# x0 k, p" h% z1 T8 ~" }+ R8 v  N8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1-10-19 15:25:25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8-10-21 12:19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16#
    发表于 2013-4-12 22:18:06 | 只看该作者
    德法  同 美英  失业率的 跷跷板 效应 真是太明显了# Y, P3 c6 [: I% u  W

    4 H& D1 M! ^2 w! C& x1 d  ^" T+ g5 J最后那句结尾  ?+ R. r5 b" G: g( P: k
    漂亮1 _3 {0 Z* [6 F- a" H0 _% g3 b

    # L2 q+ i* o% I. U/ q如果在中、美、欧的未来较量中,高福利养了一大帮懒人的欧还能胜出,不合天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30 12:55
  • 签到天数: 795 天

    [LV.10]大乘

    17#
    发表于 2013-4-12 22:53:5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3,就社会福利制度而言,中国正在做的就是搭起一个等同于欧美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任重而道远。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6 12:40 , Processed in 0.05343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