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5-11 19:01 编辑
" L- _+ I( s' L/ g, j6 ]; o, ^8 ~3 Q. u+ L- r2 S
国庆7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预计有雄壮的大阅兵,换装95突的新一代有托模块化突击步枪的传言如期而至。说起来,在过去20年里新装备的中国主流装备中,95突或许是唯一的常年流量糟点。这是很奇特的现象。$ ~! k& s5 z6 H; a9 W. K
3 I: _' ?5 I; j# S6 u6 j; P
+ O7 k% C: i9 B$ r95被吐糟已经有年头了
) T! Q& y) \2 y* j# f1 g: l. d C
7 n- A! ^$ F( S' u: @+ c% L1 _: ]8 L/ S/ J- g8 ]
95突从95改进到95-1(下)依然不能使反对意见消失: a- `% O4 {" I5 H' d
; @0 J# Z4 |$ M( a2 T
8 }! q8 b8 u3 ^ S& s5 ]7 O0 c
北方工业推出CS/LR17(原称NAR),不少人就认定,这将理所当然地替换95突
$ Q6 l6 r& F( N O/ K3 j+ G6 c% L5 Z8 N
在看厌了56冲(一般人对56冲和81杠分不出来)40多年后,95突在97年解放军进驻香港的时候首次展现,引起一片轰动。但很快就出现各种吐糟,其中不乏真正的缺陷。新一代的95-1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中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空仓挂机、华而不实的扳机组前握把和制造质量问题,但依然受到吐糟。不少人迫切期待95枪族被全面替换的那一天,理想候选当然是有托的。近些年来,欧美各国也相继推出不少有托枪族,更重要的是,结合了模块化理念,可以多口径。可巧,中国北方集团也推出了CS/LR17系列模块化步枪,于是就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地替换95突。3 ]2 c1 c8 S7 s8 T$ w3 s
: Q$ b7 ^" o6 | I4 E: s$ F
在尚存糟点中,除了操枪不习惯、看着别扭之外,最大的实质性糟点还是瞄准线太高,在配用光学/红外瞄准镜的时候问题更大。这是由本来就很高的提把造成的。
0 ]4 S6 G3 `7 N& ]9 t) |& N) E) o; b+ c: l
) {# h5 e. c7 b% H$ J4 ^ |
95突配用光电瞄准镜后,瞄准线确实太高
$ ]7 I l! X0 b; r( S* u$ u s5 g# T9 s2 e" O. {" E
实事求是地说,95突的提把属于照猫画虎画歪了的例子。最早使用提把的是轻机枪。早期轻机枪不仅缺乏前护木(以最大程度地暴露枪管,帮助散热,减缓射击精度的下降),不便于双手握持,还因为采用弹带或者弹箱供弹而在奔跑中需要分一个手出来提携弹带或者弹箱,另一个手当然就只能通过更靠近重心的提把提携轻机枪。! Y; Z0 V. d; T# g" \
6 p$ k: X. x; v- T& _5 g
4 b9 r9 {3 J, X/ F$ ]
轻机枪是最早采用提把的,这是有名的ZB26(也称捷克式)轻机枪+ s V4 C% \( U5 Y
/ U8 Z8 T% Y( q! {4 x/ a M+ Z5 r1 {( M( F- j7 J
M16是最早采用提把的突击步枪% f+ C6 @- r" I
' T* Q3 y* K; l8 s' U' J4 p3 w: M9 k2 n! k" ~
! v4 J7 }4 S2 D1 A! j3 G& m" x
' i {7 t2 F( k1 S9 z但在战术动作中极少看到有用提把提携的7 Q" I; k1 v9 ?5 H
8 O4 B1 ~5 }# D; U. c4 o
M16是第一个在突击步枪上整合提把的,提把本身也是觇孔瞄准具的位置。但在战术动作中,绝少有手握提把奔跑的,基本上都是一手握持前护木、一手握持扳机柄或者枪托。提把的提携作用实际上用不到。95突地觇孔瞄准具也与提把相整合,但由于顶置拉机柄,提把还要有提携作用的话,必须适当提高。由于95突提把上缺乏现成的皮卡丁尼导轨,插接光电瞄准镜还结合不紧密,进一步抬高了瞄准线。这确实是一个缺点。! y0 m% |5 K5 D
4 J( c, Z. j8 L$ T
但比较德国G36,而且不考虑提把的提携作用的话,觇孔瞄准具可以更换为简易光学瞄准镜,提高射击精度,适当降低瞄准线是完全做得到的。再借鉴G36C的做法,取消简易光学瞄准镜,把提把改为架空的皮轨,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提把高度,而依然可以操作顶置拉机柄。当然如果改进设计,把拉机柄改为侧置,就更有利于降低提把高度了,不过需要考虑左右手操作的问题。事实上,出口专用的97突就是这样的。, Q* n) `$ o M; U! S8 H- n& w7 r
% A5 }# f. j6 C) P: _. t( {
/ Z! u1 T/ L9 V$ T3 E y" |/ n9 C& f如果像德国HK G36那样,把简易光学瞄准镜整合到提把,瞄准线就可以有所降低
6 ]/ L. i# A/ i! Q/ b" L( S; q6 ]% @. b
* K/ C! k7 V, P但使用光电瞄准镜后的瞄准线高度依然不低
8 K9 n% M0 X5 z# p: } t
1 I! O! Y5 q( G, J% o7 l; B2 l) c5 V$ x4 j, {! L) f6 Y, T
像G36C那样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提把高度! q- I" x: \7 H+ b$ q* m" D" k
' l1 E- o/ e6 b
8 f# K- M2 t% }1 X8 F$ j. }使用结合紧密的瞄准镜后,瞄准线高度依然可以接受% E" F& Q5 z* [( ?% [! C p" R
# j2 r" n, u# h+ x1 r/ l* s( u4 t
# ^% u7 `2 p# ?7 O9 @4 u: i出口的97突索性取消提把
5 }% H& M% s0 H6 P% d- x1 ^& h7 D! L
其余该进就更容易了,比如前护木改为带皮轨的槽式铝制,可按使用习惯配装前握把。
4 {9 R" U! P- `' p1 l9 J% s
3 }* s: w# _& r3 G3 V+ }+ X另一个不应该忽视的是枪管。95突发射5.8毫米普通弹,在杀伤力和穿透力之间的平衡不够理想。这是轻弹头固有的问题。据说,一些特种部队的人“自说自话”,换用95班机的重枪管,发射5.8毫米重弹,取得很好的效果。重枪管其实没有增加多少重量,但加料的精锻枪管吸热、散热更好,可以发射重弹,而且连续发射后精度下降很小。重弹可能有穿透力过度的问题,但这是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弹头重量增加后,优化的余地就大多了。美国M4和5.56毫米弹药也是这样走重枪管-重弹路线的。- k' }/ s! l# Z
2 f" v# r; n+ u( U. ~ y
到这里,所有改进都是针对95突存在的问题,但不要忘了:95突是存在更多优点的:短小轻巧、后座小、枪口上跳小、射击精确。至于与有托的对比,以色列在试装“塔沃尔”无托后,部队反应“显著地更可靠、精准,而且使用舒适”,这是与以军已有的美制M4相对比。
9 ]. V& W* h2 H# F( ?' x5 S/ E
0 d5 v! A% G; A! |: K+ B8 I" V& V: o# y, ]
在法国计划撤装无托的FAMAS的现在,以军反而对无托的“塔沃尔”满意至极,毫不犹豫地全面换装,说明无托并不存在本质缺陷5 u5 X+ l+ f6 q; i
1 Y) u" z5 R& h( x, @( V* U: I n! Z- W6 U7 w) i, O6 \
在中国,不仅陆军,精锐而且武器选择自主权更大的陆战队和空降兵也换用95突,说明了中国军队对95突的基本看法
! T7 N/ X9 A4 b3 {0 `) a: c% e0 K6 f1 O
无托不是5分钟热度。法军是最早换装无托的FAMAS的,现在计划撤装FAMAS,换装HK416。FAMAS从一开始就不是多少优秀的设计,现在原装备的使用寿命到了,而现在的法国轻武器工业已经与消失也差不多了,在Saint-Etienne的轻武器工厂在FAMAS之后就没有推出过什么新设计,到换装的时候选用成熟的HK416就不奇怪了。英国也差不多,到L85要换装的时候也选用HK416或者G36,也不奇怪。相反,奥地利的斯泰尔AUG就活得很滋润,现在已经推出A3版。以色列则正在用“塔沃尔”换装M16/M4,精锐的“吉瓦蒂”旅个“戈兰尼”旅首先换装,一般部队稍后,现在预备役也换装完毕。" }. Q7 g- X: B) U2 @
. x: y: [7 V( h6 g/ U* d: ~在中国,陆军的换装早就全面铺开,不好说现在是否已经完全换装完毕,但媒体上公开的主力部队图片里都已经换装。海军陆战队也换装了。原先部分换装03有托的空降兵现在也全面换装95突。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军队对95突的基本评价。
- i) h# J H2 J' O" |9 a; E9 f* r! T3 l" F2 f% K
如果说不能排除长官意志的话,精锐的特种部队在轻武器选用上是有很大自由度的,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进口武器的话,换回到81杠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如果真像一些人吐糟的那样:95突用起来还不如81杠,那95突是进不了陆战队和空降兵的。
2 ~4 b) y0 z8 N' L
: G, T4 a9 ^" T6 Z( Z3 A/ v" g模块化和多口径化可能是一个机遇。模块化指可以用各种模块拼装长突、短突、轻机、精确步枪等,形成枪族。95本来就是枪族,这不是问题。多口径也不是问题,不存在无托在本质上不能适应中口径弹的问题,7.62北约弹、7.62有缘弹、7.62短弹(56冲、56半和81杠使用)都可以用,只要枪管和枪机适当调整。
, ^5 t8 V/ v! u4 `
' P- S' @2 ^! y B+ N2 n6 e! P
8 K* g- p- b' B9 }无托换用各种长度的枪管一点不是问题,这是奥地利斯太尔AUG
4 R- G5 H3 B# P, w; Y2 b7 `4 y3 v4 D2 I* L2 Q
7 z% _+ a/ X9 m3 J这是换用7.62x35毫米弹的AUG,适当改进,换用其他7.62毫米弹药也没有压力,当然通用性要丧失。有托的在小口径和中口径之间换用也要丧失通用性,不说别的,弹匣插口的规格就不一样
/ d3 I. X) I, `# n+ l1 S1 z0 s, E. {& H2 G
但有托的长度和重量问题不是伸缩托或者折叠托就可以解决的。伸缩托和折叠托可以在收折状态减少全枪长度,但展开后,必然有松动问题,在连发射击中影响精度。紧密的闭锁对制造质量的要求很高,再紧密的闭锁也不可能达到本质一体的刚度,而且闭锁的紧密度是随使用而逐渐退化的。有托的枪托重量是无托不存在的,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有托必然比无托重一点。为了加强伸缩托或者折叠托及闭锁的紧密度,适当的加料是必须的,这又增加了重量。
; P* H5 S; j6 a+ {2 j* _& C' P2 \. Z: E6 E I
事实上,这些人对有托的眷恋可能是与81杠的回忆相连的。这可能与美军一些人对M1911手枪的眷恋一样,并不一定出于真实的性能差别,而更是一种情节。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是小口径化的81杠,那就都不行。还有一些对有托的眷恋则是与好莱坞大片相连的,与《红海行动》里中国海军突击队“必须”用欧美轻武器是同样的情节。但在实用中,最接近小口径化81杠的03式在空降兵部分装备后,又悄悄撤装了,很说明问题。即使是老兵对老习惯的眷恋,伴随着无托的95突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官兵要换用有托,说不定还不习惯呢。
" w, K# @- B8 y# x. T# t/ X. u/ [. i6 [8 X( a) h
" W. F. V9 r% l: R5 s
《红海行动》是不错的,但必须说,中国突击队使用欧美轻武器是一个污点
# {" d6 U0 m/ `- m% n- m0 c2 x& i/ T
即使从更加实际的角度来说,除非CS/LR17或者别的什么新枪族对95有决定性的优势,全面换装既无必要,也浪费资源(资金、训练、库存、备件)。如果现在是90年代末,部队主力是56冲和80杠,那换装有托、无托还可以争论一下。在已经全面装备无托而并无本质问题的情况下,琢磨什么时候把95突换下来,那是浪费时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