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邱世卿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00:24: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用謝安在晉朝南遷,符堅大軍南下風雨飄搖之際用的策略:

「鎮以和靖,御以長算,不存小察,宏以大綱。」

來推演中國的最佳策略。

戰爭策略對於攻勢與守勢的一方是公平但不對等的,所以英國的戰略大師李德哈特以西洋軍事史上的三十場戰爭,二百八十多個戰役的研究為例,歸結出間接路線是最有希望且最經濟的戰略形式,這也是他畢生所提倡的戰略觀念。

我之前在臉書上提過,俄羅斯總統普丁對於美國以及歐洲圍堵的戰略很簡單:

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多作,讓對手不開心的事情,一件也不要少作。

對抗不是只有一種形式,尤其是大國對抗。

美國看似很強大,但是美國也很脆弱,只要能看到美國最大的弱點,而且是無法補救的弱點,就能夠避實擊虛,至少能壓制住美國的攻勢。

我看到了,普丁也看到了,我不知道習近平是不是有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00:26:04 | 只看该作者
二則新聞一起看

川普:取消加州高鐵10億美元聯邦撥款,加州政府向法院提出對美國聯邦政府的控告。

美國聯邦鐵路局昨日宣佈取消計劃用於加州修建高鐵建設的一筆10億美元資金。

美國國會於2009年批准這筆款項,用以修建一條連接南北加州的高速鐵路。但川普政府認爲加州工程過於緩慢,川普本人曾多次發文抨擊這個項目,稱它爲“綠色災難”。

加州州長紐森稱聯邦政府此舉是在報復加州反對總統此前的移民政策,並表示加州將上訴阻止取消撥款。

第二則是五角大廈宣布,將支出11.3億美元向塞考斯基公司採購12架CH-53K「種馬王」重型運輸直升機,未來將由陸戰隊使用這批直升機。

不願意幫加州建高鐵,卻可以花錢買預算嚴重超支的直升機,這就是美國現在的問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02:52:54 | 只看该作者
軍工複合體,全面啟動中

五角大廈今天傳出消息,美國中央司令部日前已經向國防部提出額外增兵5000名部隊的需求,目前五角大廈正在評估此項請求。

如果加上二棲登陸艦上原本1000名海軍陸戰隊,美國在波斯灣的地面部隊將會達到6000名的規模,離原本戰爭計畫12萬名的規模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預測:
美伊開戰,卡達很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9:38:36 | 只看该作者
快報,英國首相梅伊下台:

以下是下台演說全文(引自路透社)

“Ever since I first stepped through the door behind me as Prime Minister, I have striven to make the United Kingdom a country that works not just for a privileged few, but for everyone.

“And to honor the result of the EU referendum. Back in 2016, we gave the British people a choice. Against all predictions, the British people 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I feel as certain today as I did three years ago that in a democracy, if you give people a choice you have a duty to implement what they decide. I have done my best to do that.

“I negotiated the terms of our exit and a new relationship with our closest neighbors that protects jobs, our security and our Union.

“I have done everything I can to convince MPs to back that deal. Sadly,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do so. I tried three times. I believe it was right to persevere, even when the odds against success seemed high.

“But it is now clear to me that it is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for a new Prime Minister to lead that effort.

“So I am today announcing that I will resign as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 on Friday 7 June so that a successor can be chosen.

“I have agreed with the Party Chairman and with the Chairman of the 1922 Committee that the process for electing a new leader should begin in the following week.

“I have kept Her Majesty the Queen fully informed of my intentions, and I will continue to serve as her Prime Minister until the process has concluded.

“It is, and will always remain, a matter of deep regret to me that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deliver Brexit. It will be for my successor to seek a way forward that honors the result of the referendum.

“To succeed, he or she will have to find consensus in Parliament where I have not. Such a consensus can only be reached if those on all sides of the debate are willing to compromise.

“For many years the great humanitarian Sir Nicholas Winton – who saved the lives of hundreds of children by arranging their evacuation from Nazi-occupied Czechoslovakia through the Kindertransport – was my constituent in Maidenhead.

“At another time of political controversy, a few years before his death, he took me to one side at a local event and gave me a piece of advice.

“He said, ‘Never forget that compromise is not a dirty word. Life depends on compromise’. He was right.

“As we strive to find the compromises we need in our politics – whether to deliver Brexit, or to restore devolved government in Northern Ireland – we must remember what brought us here.

“Because the referendum was not just a call to leave the EU but for profound change in our country. A call to make the United Kingdom a country that truly works for everyone. I am proud of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We have completed the work that David Cameron and George Osborne started: the deficit is almost eliminated, our national debt is falling and we are bringing an end to austerity.

“My focus has been on ensuring that the good jobs of the future will be created in communities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not just in London and the South East, through our Modern Industrial Strategy.

“We have helped more people than ever enjoy the security of a job. We are building more homes and helping first-time buyers onto the housing ladder - so young people can enjoy the opportunities their parents did.

“And we are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eliminating plastic waste,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nd improving air quality.

“This is what a decent, moderate and patriotic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on the common ground of British politics, can achieve - even as we tackle the biggest peacetime challenge any government has faced.

“I know that the Conservative Party can renew itself in the years ahead. That we can deliver Brexit and serve the British people with policies inspired by our values: security; freedom; opportunity.

“Those values have guided me throughout my career.

“But the unique privilege of this office is to use this platform to give a voice to the voiceless, to fight the burning injustices that still scar our society.

“That is why I put proper funding for mental health at the heart of our NHS long-term plan. It is why I am ending the postcode lottery for survivors of domestic abuse.

“It is why the Race Disparity Audit and gender pay reporting are shining a light on inequality, so it has nowhere to hide.

“And that is why I set up the independent public inquiry into the tragedy at Grenfell Tower – to search for the truth, so nothing like it can ever happen again, and so the people who lost their lives that night are never forgotten.

“Because this country is a Union. Not just a family of four nations. But a union of people – all of us. Whatever our background, the color of our skin, or who we love. We stand together. And together we have a great future.

“Our politics may be under strain, but there is so much that is good about this country. So much to be proud of. So much to be optimistic about.

“I will shortly leave the job that it has been the honor of my life to hold – the second female Prime Minister but certainly not the last.

“I do so with no ill-will, but with enormous and enduring gratitude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the country I l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20:08:20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戰爭,對於分析者而言,都涉及到戰爭模型的問題,只有先找到正確的對抗模型,才能從中詳細地評估利害、得失,從而找出最佳化的策略。

有專家說,美國與中國這一場貿易戰爭,除了雙方的貿易衝突之外,也是對高科技領域優勢的爭奪,但...開打後中國討論的是晶片與軟體的自力更生,美國討論的是卻是補貼大豆...

這就衍生出一種很有趣也很特別的觀點。

美國或是大眾都認為對中國的打擊,主要是針對其經濟上的增長或是對高科技發展的掌握能力,而這些打擊必然會重創中國的實力。

但顯然的中國在對美國的反擊作為上似乎另有打算,採取的是選定目標的不對稱還擊,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必須說,中國所採取的策略是符合兵法上的原則 - 不要在戰爭初期,就與對手的主力在正面決戰。

打贏了,你也脆弱。

打輸了,你更脆弱。

撐住第一波攻勢之後,再徐徐圖之。

要打,要談也會更從容一些。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宣布對於美國大豆農民的補貼就是效果。

既然是戰爭,我們如果試著用戰爭的角度去看美國與中國的攻、防交手,也可以印證戰爭策略上的一些原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9-5-24 23:3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鳕鱼邪恶 于 2019-5-24 23: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01:27:16 | 只看该作者


(删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东

邱氏世卿,台湾义士也。。。赫然想起倚天屠龙里面张无忌在少林后山救谢逊一战中一位神僧说过的话,神州大地草莽之间,奇人异士无数。。。。

个人感觉邱氏水平可能和河里本杰明差不多

非死不可
https://www.facebook.com/jack.waver

BLOG
https://jackwaver.blogspot.com/?view=classic

点评

比某狼强点儿有限~  发表于 2019-5-25 04: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21:58:23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我們在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或是要對抗的是什麼。

1945年5月9日,一支蘇聯的部隊追擊德軍到了波蘭格但斯克附近,在一片林地裡發現了一座集中營 - Stutthof 集中營。

這座建立於1939年的集中營,也是同類型集中營在波蘭的第一座。在被蘇聯軍隊打開大門前,至少已經有8.5萬人在集中營里遇害。

8.5 萬人是什麼概念?

在六年裡,每一年不間斷的有1萬4000人死去,平均每一天在這個空間裡有39個人,包含老人,壯年、女人以及小孩吐出她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口氣。

他們眼裡的世界是長的什麼樣呢?

這些死去的人,都是還未死去的人的摯愛,而不久之後,這些失去摯愛的人,也會死去。

集中營裡的慘狀與人體腐化的臭味,即使是最強悍的蘇聯士兵也掉下眼淚,但裡面的人卻早已習慣。

此後盟軍於於1946年4月25日和5月31日分別對集中營的指揮官約翰·保羅和5名女看守以及另外5人進行審判,最後他們都被判處死刑。

這五名女看守分別為珍妮.萬達.巴克曼,伊莉莎白.貝克爾,萬達.克拉夫,埃娃.帕拉迪斯和格爾達.斯坦霍夫。

直到最終這些被絞死的納粹看守都不承認自己有罪。

因為她們一直堅信她們做的是對的,即使是以極大的苦難施加在與她們一樣的無辜人類身上,甚至是奪走這麼多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在這些人的意識裡,她們同樣有感知,有公平,有愛,也有正義,只是是完全以與我們不同的形式呈現罷了。

這些意識形態的影響是從周遭散發,由淺而深,每一天不斷的在影響妳對於事物與價值的判斷,而造成的效果就類似宗教的集體經驗或集體催眠。

如果妳會因為一句口號或是"辣台妹撿到槍"這種文青式的囈語而振奮或感動,那麼你很可能就是受到影響的高危險群。

因為這個年代,我們雖然因為通訊、社群軟體與臉書的便利,讓彼此看起來很近,但實際相距卻更遙遠。

人們更孤獨了。

因為孤獨,所以我們希望能相信甚麼,或是認同什麼,就算是在邏輯上明顯的謬誤,或是情感上川滿矛盾與衝突,只要相信,在社會的位置上就不再孤獨,這就夠了。

醞釀這五名5名女看守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經濟的崩潰與社會的瓦解,濃厚的挫折感與失意瀰漫在整個民族的每一個階層,甚至是每一個份子。

所以她們相信希特勒,也相信希特勒所描述的一切。

因為那使得她們不再孤孤單單的面對命運,也不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

與一股成形的扭曲意識辯論是毫無意義的,你所能做的,不是擊敗她,就是忍受她,然後看著他們的軀體一天一天的腐化...

拜網路所賜,這股扭曲的意識,正在世界各地,包含歐洲、美國,甚至台灣日漸茁壯。

這股扭曲的意識有許多人們喜愛卻不相同的名字。

人們喜歡她們。

而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我們在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或是要對抗的是什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00:00:14 | 只看该作者
又是割韭菜時間...

這次G20 大概是近年來戲劇張力最高的一屆。

首先是不是會有川習會,還是場邊握握手,轉頭下重手,大家很快就會知道...

然後這次G20是在大阪,大阪是豐臣秀吉所建的城。因為豐臣秀吉當時出兵打朝鮮,所以這次南韓國內反對文在寅出席G20的聲浪很高,因為G20的事情,日本與南韓的外交部現在關係搞得很糟。

文在寅最近應該壓力很大。

穆迪老妖剛連任印度總理,川普馬上不熟也當作老朋友...我們有好武器,不買可惜喔!!

雖然電話中說美俄關係正常化,但是跟普丁講話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免得CNN又照三餐罵。

算一算整個六月,普丁每個禮拜都要跟習近平見一次面,這關係比很多業務跑客戶還密切。

歐盟這次G20剛好歐洲議會正在選舉,本能寺起火,各國元首自顧都不暇了,叛變的叛變,下台的下台,應該沒甚麼人認真期待G20能有甚麼共識。

最尷尬的是日本,新天皇即位,第一個見的外國元首就是川普,吉不吉利...只有天知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06:18:49 | 只看该作者
這鍋總不能是華為揹吧

南韓爆發洩密疑雲...根據報導,稍早前南韓總統文在寅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通話疑似遭到洩密,談話內容的細節被洩漏給反對黨的國會議員。

南韓總統辦公室對於談話內容遭洩密事件表示震怒,並要求疑似洩密的南韓外交部立刻啟動調查。

而周六因行程返回南韓的外交部長康京和表示,她必須為這起洩密事件承擔責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0:5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ndy 于 2019-5-26 11:00 编辑

由美國駐日大使威廉·海格提(William Hagerty) 策劃,由日本最具主導性的商業領袖組成歡迎美國總統到訪的餐會。


威廉·海格提出身商界,是川普2016年競選團隊的成員。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場餐會參加的美方代表中,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海澤也在其中。


當年萊特海澤以貿易談判副代表的身分,迫使日本接受鋼鐵及汽車出口的限制,一直到廣場協議簽訂後的日圓大升值,導致1989年日本資產泡沫破滅,陷入長達20年的經濟衰退。


先不論川普對這些商業領袖的場面話如何,光是萊特海澤這次也陪同出席,這代表二層意義:


首先是美國不僅對中國施加貿易壓力,對於盟國日本也一樣,因此川普這趟訪日的行程除了G20 之外,也希望獲取日本在進口美國農產品上的大幅讓步,而這有助於抵消中國對於美國農產品的打擊。


其次是萊特海澤一直都是這一波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主戰派,基於川普可能與習近平在G20 中討論雙方貿易衝突的爭端,因此萊特海澤也就成為必定要出席的人物。


對於日本這麼重面子的國家來說,川普帶著萊特海澤一同出席歡迎會,本身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屈辱,這也讓他們回想到當年美國壓力下的委曲與艱辛。


日本第一,已經消逝在風中。


現在的日本,能不能掙脫美國? 我想,這也是安倍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還給天皇一個正常的國家。

https://m.youtube.com/watch?v=DkzIe359y9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59:16 | 只看该作者
"Evil is evil, lesser, greater, middling - makes no difference. The degree is arbitrary, the definition blurred. If I'm to choose between one evil and another, I'd rather not choose at all."

- 安傑·薩普科夫斯基 《巫師》

純然的邪惡不會在乎你的善誘與教化,你的慈悲,你的憐憫只是它們樂趣的一部分。它們對於人類的律法、秩序不會有絲毫的敬畏,它的獎賞是你眼裡的驚駭以及對於人類脆弱心智的冷笑。

一旦你害怕、退縮、畏懼,它們便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01:35:14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很喜歡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經濟學教授Richard D. Wolff 談現今世界在資本主義無限擴張下的影響,他的觀點帶有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精準預測,同時也有其悲天憫人的情感。

這段視頻是 Richard D. Wolff 從美國總統川普施壓華為的事件,談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將力量從政治伸到商業的私領域後對所有美國企業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這些影響不一定是立即性的,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對於美國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經濟體系,將會帶來無法修復的傷害。

https://m.youtube.com/watch?v=TDHhUk-pA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2:59:56 | 只看该作者
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網站在今年3月30日的一篇報導中指出,象徵蘇聯時期在戰略核武軍備發展上的驕傲 - 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Typhoon-class)在不久的未來,或許會浴火重生。

北約代號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在蘇聯的正式名稱是941型(鯊魚)核動力巡洋潛艦,是蘇聯時期最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所建造過的最大的潛艇,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

排水量達到驚人的2萬4500 噸。

2019年四月20日,俄羅斯塔斯社發布了一則由海軍上將Oleg Burtsev 宣布的訊息,他表示俄羅斯未來傾向將目前封存的二艘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啟封,並且拆除原本的彈道飛彈發射彈井,改裝成至少可容納200枚,射程達2500 公里以上的3M14K 對地攻擊巡弋飛彈或3M-54 潛射式反艦巡弋飛彈。

作家湯姆克蘭西,在其著名的獵殺紅色十月的小說中,便是以這型傳奇的潛艇做為主角。

如果對比美國最大型的俄亥俄級核子動力潛艦,一艘俄亥俄級最多可以在其發射艙中裝載194枚戰斧巡弋飛彈。

“一艘美國的俄亥俄級潛艇可以攜帶154 枚巡弋飛彈,一艘中國的055 飛彈驅逐艦可以攜帶112 枚巡弋飛彈,而相比之下,俄羅斯最新的Project 22350 「戈爾什科夫」級飛彈巡防艦則僅僅能搭載16 枚 後續改良型也只能達到24 枚,這遠遠無法滿足作戰需求”,Burtsev 上將說。

然而俄羅斯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從舊潛艇的船體改裝,其費用是不是會超過建造一艘新的?

在目前俄羅斯絕不打腫臉充胖子的務實國防政策下,審慎的評估就成了最後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否能浴火重生的主要關鍵,而這個關鍵更是由其搭載的3M-54 口徑(Klibr)潛射式巡弋飛彈決定。

俄羅斯在巡弋飛彈這個彈種的發展上,起步較美國晚,之後又遭遇蘇聯解體經濟崩潰,許多研發的工作也就停止下來,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也因此一些蘇聯時期設計建造的水面艦艇以水下的潛艇,都沒有為發射巡弋飛彈預留空間...

全文(https://jackwaver.blogspot.com/2019/05/typhoon-clas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21:14:41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並沒有令社會的人民精神進步,反而讓社會文化倒退。

-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人類已經把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奉為神明,並以他作為紀年單位,新世界的元年是從福特第一輛T型車上市的那一年開始算起。

在這個想像的未來新世界中,人類的人性泯滅,完全被理性與嚴密科學取代,在無法逃避的監控下,身分被註定、一生為奴隸的生物。

理想的狀態下,這世界的所有人都居住在一座座的城市裡。

這些城市人在還沒出生之前,就已經被劃分為「阿爾法(α)」、「貝塔(β)」、「伽瑪(γ)」、「德爾塔(δ)」、「愛普西隆(ε)」五個「種階層」。

在五個階層之下再予以正負細分階級。

阿爾法和貝塔是最高級,在「繁殖中心」孵化成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這些胚胎未來會被培養成為領導以及控制各個階層的大人物;伽瑪則是普通階層,相當於平民;德爾塔和愛普西隆身分最為低賤,只能成為供應體力以及勞動等工作,而且智力低下,尤其是許多愛普西隆只能簡單的說單音節的詞彙。

此外,那些非阿爾法或貝塔的受精卵在發育成為胚胎之前,就必須經過一種叫「波坎諾夫斯基程序」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的大規模複製,而胚胎在發育成為嬰兒的過程中,仍要經過一系列的殘酷「競爭」才能存活下來,用這種「出胎即殺」的方式保證世界的健康。

就算是誕生之後的嬰兒,仍然要接受嚴格的品質控制與修正,例如書中以電擊的方式懲罰接觸花朵的德爾塔、愛普西隆的嬰兒,以暴力洗腦的方式教育,書中的第五種階層嬰兒還要額外以人工的方式導致腦部缺氧,藉此把人變成痴呆,好使這批人終身無法思考,只能以勞力工作。

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天,管理人員用試管培植、條件制約(Conditioning)、催眠、睡眠療法、古典制約等科學方法,嚴格控制各階層中人類的喜好,好讓他們用最快樂的心情,去執行自己一生中已經被命定的消費模式、社會階層和社會崗位。

真正的統治者則高高在上,一邊嘲笑,一邊安穩地控制著處於制度內的所人。

嬰兒完全由試管培養、由實驗室中不斷的被傾倒出來,這個世界完全不需要書本、也不需要語言,而不須負責任的性愛成為人們麻痺自己的正當娛樂,一旦有情緒問題時則用「索麻」(soma,一種無副作用的迷幻劑)來麻痺自己,所謂的「家庭」、「愛情」、「父母」…都是上一個世界的歷史名詞,這個社會的共同箴言是「共有、統一、安定」。

《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維持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協調方式,簡單來說即是基於社會消除個人想法,只要能徹底做到這點,也就無所謂協調,因為個人與社會兩者已然合而為一。

有別於舊世界大量的資源浪費與戰爭,這個新世界是基於最佳化來社會進行控制,最高的目標是社會安定。

而為了達成此目的就必須有完整的社會制度。

形成社會安定最基礎的方式是人口控制,使自然資源相對充裕而不虞匱乏。再來則是「先定」,即在「出生」之前便以各種人為介入並控制每一個胚胎的生理發展,乃至於影響其日後行為的心理變化。

嚴格的「先定」控制,在每一個人誕生之前就已經開始支配每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並搭配嚴格的階級制度,使不同階級的人在生物的生理層面上如外表(如身高、膚色等等)、對環境的適應(如愛普西隆特別適應高溫、粗活多的工作環境),乃至於智力皆有顯著不同,這也區別了每一種人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為整個社會安定提供穩定的基礎。

一旦胚胎出生之後,所有的階級都必需接受為社會制度和階級量身打造的制約,在不同的階級之間有相同的也有相異的制約。

相同的制約如對家庭制度的鄙視、對麻醉品蘇麻的重視和依賴、以及對於各種情感(愛情、友情、親情、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和想法的排斥、對物慾以及消費的重視、對於自身社會價值的追求(齊一、共有、安定)等等;另外一方面各個階級還必須接受屬於各自階層的制約,這種制約主要是讓每一個個體能完全認同自己所屬的階級。

在這個美麗的新世界裡,為了安定社會,就必須消除個體性。

個體性的彰顯在於每一個個人的獨特性,具體來說就是情緒、情感和思考。為了消除這些個體產生的情感和情緒,除了先透過人工繁殖大量製造複製人以瓦解家庭關係外,也同時瓦解個體之間親情的連結,並且以強迫雜交來抑制任何兩個個體之間的情感,最後則是強制所有人不得獨處,不是在工作就是得娛樂,而且必須是團體性的娛樂,一方面以讓所有人保持愉快,另一方面也讓人沒有時間思考。

最後,這個新世界也不再有任何藝術、科學、歷史,這種能讓人觸發思考的創作。

人們被制約成一旦有個體的情緒,不管是疲勞、空虛或無聊等等,就立刻服用蘇麻,一種除了上癮之外沒有其他副作用的迷幻藥,或者說蘇麻上癮對於社會安定的幫助,使得它的成癮性在美麗新世界中也不算是副作用。

「文明社會」裡也沒有宗教,除了每週一次用來鞏固對於福特崇拜的團體禮拜。

我們或者可以說,在前面所述的這些控制幫助下,一個以福特為崇拜對象、圖騰的穩定社會就成形了,一個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思想,只有純粹享樂的社會。

這個社會是以建立單一性(identity)為基礎,個體的凝聚力、不同個體間的一體性(community),最後達到社會安定。

這樣的社會非常類似人類早期的原始部落,為了在殘酷的自然環境與掠食動物的威脅下生存,部落裡沒有個人,或說個人就是部落,部落就是個人。

from my blog (https://jackwaver.blogspot.com/2019/05/brave-new-world.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01:32:04 | 只看该作者
其實中國與俄羅斯,都應該感謝川普...

因為美國總統是川普,所以中國與俄羅斯都只要面對1/2 個美國就好。

全力支持川普2020 連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10:39:34 | 只看该作者
委內瑞拉危機 - Russia in US out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接見挪威代表,並討論在奧斯陸與瓜伊多的反對派談判細節。

由於美國在背後主導這一場委內瑞拉的政治危機,現任總統馬杜洛與自行宣布接掌政權的瓜伊多自從年初開始的鬥爭,導致委內瑞拉國內的情況日趨惡化,儘管有美國以及其他中南美洲國家支持,但是瓜伊多始終無法在俄羅斯與中國的支持下,在委內瑞拉國內取得推翻馬杜洛政權的機會,四月份失敗的軍事政變,更將反對派的正當性消耗殆盡。

為了解決僵局,部分委內瑞拉反對派人士找上挪威,希望由挪威出面促成馬杜洛與瓜伊多雙方能坐下來談判,並找出解決目前委內瑞拉政治僵局的辦法,而會談的地點就預定在奧斯陸。

瓜伊多陣營提奧斯陸會談,基本上避開了美國,但同時馬杜洛方面則堅持必須有俄羅斯代表加入會談。目前雙方的立場很明顯,瓜伊多陣營希望能平和地解決這場危機,但是馬杜洛陣營則希望以俄羅斯來抵銷美國政府在這個危機中的影響力。

無論談判是否能夠舉行,挪威代表會見馬杜洛的事件,代表了美國外交上繼放棄庫德族盟友退出敘利亞後的又一個挫敗。

當俄羅斯與中國願意支持馬杜洛時,真正的影響並不在於這二個國家實質上能提供委內瑞拉多少保障,而是因為俄羅斯與中國的支持,使得不喜歡瓜伊多以及美國的委內瑞拉人民以及軍人有了選擇的機會。

一但有選擇的機會,局勢就不再是一面倒的線性發展。

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扭轉趨勢的關鍵,並不再於實力強大的一方有多少絕對的優勢,而是實力明顯較弱的一方有了選擇的機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0:53:41 | 只看该作者
在這個號稱人類文明程度最高的年代,這世界,還是有人肉市場,待販售的年輕男性與女性,在這裡一一被買主挑選,然後被拍賣。因為他們必須把自己賣掉,才能付清罰款,才能離開拘留營。

然而離開,不代表他們可以獲得自由,因為他們是用販賣自己作為代價...

Victory 是一名來自奈及利亞的21歲年輕男子。

在他前往歐洲的路途上,他被賣到利比亞的奴隸市場。八個月之後,他想要付錢贖回自己,然而此刻,Victory被拘禁在利比亞的收容中心,等待著被遣返回奈及利亞。

這段影片是Victory的故事,也是成千上萬在利比亞奴隸市場的人的故事。

在CNN的採訪影片中,Victory告訴記者,如果你注意觀察待在這裡的人,他們身上跟我一樣有被電線或者是利器鞭打的傷疤,而像我們這樣的人,每天都有人死去。

死去的人的家屬也不會收到任何通知,更不會告知死因,他們就是這樣的死去...

格達費時期,由於利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被聯合國視為中等以上收入的國家,甚至在八十年代,利比亞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全民享受極高的福利待遇,就連歐美百姓也眼紅。

利比亞以自己的方式發展自己帶有社會主義風格的經濟制度,也不斷改善國內的民生環境。

查德戰爭失敗後,利比亞就放棄擴張,也沒有想過要侵略任何一個國家,格達費也放棄了進行到一半的核子計畫。然而這些美好的一切都在2011年破滅。

2011年,以法國為首的北約聯合美國的軍事力量,悍然發動了利比亞戰爭。在戰爭起初,利比亞民眾大多支持格達費。如果不是以法國為首的北約戰機狂轟政府軍,支持並武裝利比亞的反對派,利比亞的反對派是無法在內戰中推翻格達費以及利比亞政府。

反對派勝利了,格達費被叛軍像一條老狗似的打死在沙漠中。

現實是殘酷的,反對派幫著北約把格達費趕下臺了。他們興高采烈慶祝格達費政權垮臺之後忽然發現:自己的國家已經被北約炸成廢墟,利比亞因為戰亂而殘破的經濟,使得國家必須不斷向外國乞討、舉債。

首先被賣出去的是國家的石油資產,那些抽取出來的石油,以及所換來的財富不再是利比亞國家和人民的財富,現在的利比亞政府,成為一個西方世界的魁儡政府,照顧的是石油公司的利益,而不是利比亞人民的利益。

奴隸市場只是一個縮影,現在有多少利比亞人悔不當初早已不重要,現在什麼也挽回不了。

在台灣,我們有許多人從小接受的都是西方的價值,小時候看的是迪士尼,長大後看的是美國隊長,在長期而不間斷的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的認為許多西方國家的戰爭都是正義,而這些國家的起心動念都是善意,都是為了保護弱者...

長大後,有能力看更多的書,閱讀更多資料之後,才發現當初錯的有多離譜。Victory的故事是殘酷的,在國家利益之前,有時候世界並沒有悲憫這種東西。

看到利比亞如此,那麼台灣呢?

(文中有關利比亞收入部分,引用自:https://eyeseenews.com/special-c ... nSeSoR1U7j7WtASw_h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2:32:47 | 只看该作者
先聲明,本文引用自臉書以及網路上的資料,基本上這種資訊一定是匿名也無法查證的,就當作鄉野傳說好了....

美國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Fort Irwin & the National Training Center,縮寫為NTC),簡稱國家訓練中心,是美國陸軍最重要的實戰模擬訓練基地,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貝納迪諾縣巴斯托東北60公里處的沙漠裡。

這座實戰模擬訓練基地是美國陸軍第11裝甲騎兵團的駐地。第11裝甲騎兵團實際上是一個多兵種的重型旅級戰鬥單位(Brigade combat team),也是美國陸軍一個公開的假想敵作戰單位,通常在演習中扮演紅軍(敵軍)。

依照美國陸軍的訓練計劃,歐文堡一年中有10個月都必須要接訓來自不同師級或旅級的戰鬥單位,並且每個月都會有一次大型的綜合演練。

2017年1月,輪訓的是外號「北極狼 Arctic Wolves」的美國步兵第25師第一 Stryker 旅 (1st 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以下是當時一名臉書帳號是José 的參演士兵(可能是第11裝甲騎兵團紅軍的成員),將他所經歷,當時北極狼在美國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的實況,發到"U.S Army W.T.F! moments" 的社群上,然後引起許多美軍的共鳴:

José 的貼文是按照時序發表的。

1月12日
1/25旅的一級士官長下令所有士兵能到營地附近的商店買吃的,然而他們自己卻跑到當地一個老同事的家裡去吃飯,還拍照上傳到他們自己的臉書上。

有人將該照片轉到1/25旅的臉書,接下來士兵們就在臉書上發表大量負面的回應,隨後他們刪掉了這張照片,並且把所有士兵的手機沒收掉,並且統一鎖起來保管,而這引起了更大的憤慨。

1月13日
正如我昨天所說的,1/25「北極狼」的士兵們因為手機事件,依然士氣低下。就在我昨天發布了吐槽的內容之後,該旅指揮部派出了一些人調查我的身分,並試圖找到我。

幸運的是,他們比邊境巡邏更容易躲過去。

一些「北極狼」旅部的長官決定在演習開始前搜刮一些啤酒來喝,而這對「北極狼」來說是非常壞的示範。

在真正進入訓練場地進行演習前,北極狼的士兵們就已經吃完了他們的口糧,當他們去找上級申請MRE(美國軍用即食口糧)時被告知,MRE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發放。

士兵們說,我們餓肚子難道不是緊急情況嗎?

1/25旅的軍官表示,根據規範,你們餓肚子確實不是緊急情況.....

續讀全文(https://jackwaver.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_2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6 15:12 , Processed in 0.0523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