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M$ s9 j( k' b% B是这么回事。德军突破顿河防线后打得很顺,所以计划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而且在9月14日那天差一点就真的实现了。
6 d4 L; M. h) O$ |$ F
# ^- n( C5 o" V) P: j幸亏罗季姆采夫玩命在白天冒死强渡伏尔加河。1 _3 I9 g) D7 O5 e- h$ g
幸亏崔可夫在9月12日夜间接手指挥第62集团军。* w. f- Z. A0 s6 K) p, v: M8 f' N
幸亏近卫第13步兵师战士们极为英勇。
% g0 v' c9 c& V: G a" A# O. E) z, f) _7 H7 f2 o' d
德国人于9月15日被打回马马耶夫岗以后,觉得仍然有力量有可能有办法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于是就开始城市攻坚。
& ~* @ M, B, }3 k
) ?- W' O! x" e6 g. u9 A ?德国人占有战场主动权,他们想了太多的办法反复攻坚,而且每次都有点斩获,给他们造成再来一次没准就成了的印象。但崔可夫的部队偏偏就像是电影里那种屡遭痛扁,就是打不死的英雄,硬是挺下来了。/ Z T0 s$ X A1 Z+ P! m" G" \
' p1 w& c) }' i, {) l8 c& r9 w后来,西方“历史学家”无论怎样复盘斯大林格勒,总是德国人应该赢。他们理解不了,这场战役的输赢在于人。苏军的士气,英勇,献身精神都是超超超常发挥。苏军的政工部门决不是吃干饭的。大规模的集体英雄主义是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根本。 ]. C3 k7 k* X. b2 G) `
K* A: P6 K0 ^- {' i {6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