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是他的国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当时他们都还年轻,还都是后起之秀,都还不具备题目里的头衔。5 p0 w' s# B4 p% n3 B2 f
" d7 Q. C+ l/ e* n8 N# H: i当时是这位诺奖得主去原子弹之父所在的学校作报告,报告的内容是他所提出的,并在多年后凭此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但是这位22岁就让前辈下不来台的原子弹之父显然并没有给他开出特例,这位未来的炸药奖得主的报告讲了几分钟,未来的原子弹之父就打断了他的话头,然后blah,blah讲了起来,留下那个可怜的人在那里发愣。更郁闷的是,听报告的人一致认为,未来的原子弹之父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更为深刻,表达更好。
- S; {- b+ l( S, c" V- N% {0 ]% Y. J4 D6 e* W3 y
好吧,我来揭示他们的身份。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是日本的汤川秀树,他要做报告的内容是介子理论,那个不给他面子的原子弹之父是罗伯特·奥本海默,美国的原子弹之父。6 L% t9 Y7 @; D* @
6 z& x1 e5 ~2 V- |, ]
奥本海默的思维敏捷和自认高人一等是自幼就有的,倒不是针对某些人,他一直都是这样,他还是一个标准的美国爱国者,虽然是身体内留着的血是德国人的,在他看来,美国的月亮都比德国的圆。尤其该死的是,争论起来他总是让别人下不来台,然后大家发现他是对的。- j1 V. S( P# T0 R- [* f; r
% N2 J6 D- q" a" E% Y
奥本海默很有钱,刚去伯克利不久的奥本海默因为肺结核去新墨西哥州疗养,发现了好地方之后很快就给买了下来。参加曼哈顿工程之前,他的工资只占他收入的三分之一,虽然他是伯克利最NB的教授之一。只能是之一,因为至少还有劳伦斯。
6 ?! y9 j3 ?: F" [. D
; |8 ~6 I* y% l- m**********************************************************************
! I9 G8 I5 _# e( Q6 B0 t1 |, S2 l( U' R6 v" z4 i E; i
写到这里,后面的属于正好想起来,就和题目联系不大了。这两天脑子里核弹的小故事比较多。
: }: i% A( ]0 V% t6 y9 U1 ]# W8 h/ F2 K
大家想到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和炸药奖,总是想起邓稼先和杨振宁。其实另外两个人也能联系起来朱光亚和李政道。
1 {( E5 `- o3 ~4 s# k. H/ C6 h4 R2 m3 W- i; }( C/ R
朱光亚和李政道当时是常凯申公派出去学习核武器的物理方面的两个年轻人,学物理的也只有他们两个。常凯申公倒是把他们派出去了,但是人家美国人愿不愿意教那是另外一回事,凯申公不管。他们去了美国之后,喜欢理论的李政道去了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喜欢实验的朱光亚去了密歇根大学,师从魏登贝克。6 f2 r9 O0 _, N! Z. W+ d* U
S4 d, ?: b$ m) E
1949年两人同年获得博士学位。! g4 D. Q0 U& }: l7 f. G
* |, N1 E8 D, G% ~/ B1950年李政道就职伯克利;
H5 T0 y% N0 e1950年朱光亚回国。
" t6 V: b* d' T, c
; P! h) B6 F* Z2 @( H4 }1952年李政道在普林斯顿;
) O1 i/ J# H& ]: t1952年朱光亚在朝鲜战场。9 Q( }* D/ z, ~- y/ K
. ~0 V/ a1 i$ a$ W3 I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提出宇称不守恒;" N( H' y+ ^5 o
1956年朱光亚进入中国原子能研究院。
m6 j0 S5 m. ~/ f5 n1 m
- j* q, m+ x' {9 Z7 ~1 N1964年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2 A3 u) {) {( N7 ?) j Y$ \8 Y1964年朱光亚唯一一次喝醉了。
* X" l5 z5 i0 x0 ~ i" l; i, s! S
$ e7 I9 U2 s5 c0 E! `* E1970年的李政道成果频出;2 h g7 j# Y$ q, O" p
1970年朱光亚正式入伍。4 y5 W0 f( E6 n( K+ `
' N/ l: f" O, l! R+ ?1986年朱光亚把邓稼先和于敏联名写的报告向中央作了汇报,随后亲自抓了落实。
7 X% L7 S( e1 v5 N+ p( n* w
H! ? p2 `4 F; K1 U) e* L: J
' {( l! y; t; h9 o6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